收藏 分享(赏)

多站合一变电站监控系统融合设计方案_汪逍旻.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7001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站合一变电站监控系统融合设计方案_汪逍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站合一变电站监控系统融合设计方案_汪逍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多站合一变电站监控系统融合设计方案_汪逍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NO2ISSN 1672-9064CN 35-1272/TK收稿日期:2022-09-09作者简介:汪逍旻(1990),男,研究生,工程师,从事变电站电气设计工作。多站合一变电站监控系统融合设计方案汪逍旻(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3)摘要多站合一变电站是变电站建设的全新发展模式,传统变电站、储能站、数据中心等其中最大的3个组成部分各自配置组里的监控系统。该文提出独立组网、共同组网、服务器跨接组网3种组网方式的拓扑结构,并从设备配置、传输方式、传输速率、网络安全4个方面分析3种组网方式的优劣性,推荐服务器跨接组网作为多站合一的组网方式,并给出相应的设备配

2、置方案。关键词多站合一变电站储能站数据中心监控系统融合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064(2023)02082030引言为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的融合发展趋势,泛在电力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并与坚强智能电网相辅相成,形成全面感知、全程在线、全要素互联的物理、能源、商业互联的新形态,建造1个以电网为枢纽,数据实时共享的平台。“多站合一”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多站合一”是利用现有变电站站址、配电及通信资源,实现储能站、充(换)电站、数据中心站、分布式光伏站、北斗基站和5G基站等能源信息设施融合建设,实现能源流、信息流、业务流、价值流“四流合一”的变电站全新发展建设模式

3、1-3。多站合一变电站中,传统变电站、储能站、数据中心是其中最庞大的3个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各部分的运行稳定,它们均配置了复杂的控制系统4。在未建设多站合一变电站时,各组成部分均独立建设监控系统网络,并且独立运行,未能突出多站合一变电站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多站合一变电站的建设效益,提高多站合一变电站的网络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需要对多站合一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融合设计方案开展研究。1组网方案多站合一变电站监控系统包含传统变电站监控系统部分、储能站监控系统部分、数据中心监控系统部分等。其中传统变电站部分主要接入传统变电站的测控、保护等二次设备,采用61850规约通信方式,通过以太网组成二次系统网络;储能

4、站监控系统部分主要接入AGC/AVC主机(能量管理系统主机)、协调控制器、BMS(电池管理系统)、PCS(换流器)等储能二次设备,采用61850规约通信方式,通过以太网组成二次系统网络;数据中心监控系统仅接入环境管理、设备管理等综合管控平台二次设备,可采用61850规约通信方式,通过以太网组成二次系统网络。目前传统变电站监控系统部分、储能站监控系统、数据中心监控系统之间既有独立处理的业务,也有相互交换的数据业务。例如传统变电站需要采集储能系统的运行数据,而储能系统也需要采集变电站内的电流、电压数据,数据中心部分需要上送设备安全运行数据和负荷使用数据等。为了实现多站合一变电站的集成效益,本文提出

5、3种一体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分别为独立组网、共同组网和服务器跨接组网。1.1独立组网传统变电站监控系统部分、储能站监控系统部分、数据中心监控系统部分三者独立组网,全站分为涉网I区和非涉网I区,两者网络不相互连通,组网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非涉网I区设备包含储能站监控系统和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相关设备,涉网I区设备包含传统变电站监控系统相关设备。非涉网I区服务器通过串口方式与涉网I区网管机连接上传和下行信息,通信采用MODBUS规约,非涉网I区与涉网I区之间无网络连接。采用独立组网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保障电网安全,维持电网目前的运行网架结构和网络安全性,因此在电厂和省内网外储能站项目中应用较广。由于非

6、涉网I区与涉网I区采用串口方式连接,传输带宽较小,一般是9 600 bit(远小于网络口的百兆和千兆带宽),且延时较大一般为13 s,无法实现快速控制功能。1.2共同组网与独立组网方式不同,传统变电站监控系统部分、储能站监控系统部分、数据中心监控系统部分三者共同组网,全站不区分涉网I区和非涉网I区,组网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所有设备均采用以太网连接,统一采用61850规约。由于全站设备共同组网,因此不需要独立配置储能站和数据中心操作员站,全站操作员站统一配置,各子系统仅配置对应的存储和处理服务器。采用该模式通信速度可达百兆或者千兆,是串口方式的上万倍,且无网络延时,可以满足储能站快速控制、电力物

7、联网、共享储能等功能控制需求。但是所有设备均接入I区网络,且目前国内的PCS和BMS设备暂时未进行涉网检测,因此采用该模式网络安全性较差。节能低碳822023NO2.ISSN 1672-9064CN 35-1272/TK图2共同组网拓扑图图1独立组网拓扑图1.3服务器跨接组网与独立组网方式相同,传统变电站监控系统部分、储能站监控系统部分、数据中心监控系统部分三者独立组网,全站分为涉网I区和非涉网I区,两者网络不相互连通,组网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非涉网I区设备包含储能站监控系统和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相关设备,涉网I区设备包含传统变电站监控系统相关设备。非涉网I区的前置服务器跨接非涉网I区和涉网I区,

8、调度指令和变电站上下行信息通过以太网络传输至非涉网I区的前置服务器,采用61850规约通信方式。非涉网I区前置服务器将调度指令和变电站上下行信息经过规约转换传输给相关服务器和设备。图3服务器跨接组网拓扑图节能低碳832023NO2ISSN 1672-9064CN 35-1272/TK8XRE P L,TAN S,GUERRERO J M,et al.MPC-informed ECMSbased real-time power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hybrid electric shipJ.Energy Reports,2021,7:126-133.9朱维平.内河50

9、0 t位新能源纯电动船舶经济效益评价J.交通企业管理,2018,33(03):72-74.10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20S.北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0.11中电传媒能源情报研究中心.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2)R.北京:中能传媒研究院,2022.(上接第76页)书书书表 摇组网方式对比组网方式设备配置传输方式传输速率网络安全独立组网最多,独立操作员站和保护管理机串口,协议较慢,最高,涉网 区与非涉网 区最大限度隔离共同组网最少,全站 套操作员站以太网,规约最快,百兆或者千兆最低,所有设备均接入 区服务器跨接组网中等,独立操作员站

10、以太网,规约快,百兆较高,仅涉网 区服务器接入涉网 区交换机采用该模式通信速度可达1108bit,是串口方式的上万倍,且网络延时较小仅为毫秒级,可以满足储能站快速控制、电力物联网、共享储能等功能控制需求。同时由于仅有1台服务器接入涉网I区交换机,可大大减少网络安全风险。2方案比较独立组网、共同组网和服务器跨接组网3种方式对比如表1所示。独立组网方式虽然可以最大限度保证目前电网的运行网络的安全性,但是信息传输极慢。不同于电厂和外网的储能站,多站合一变电站需发挥站址融合、设备融合、运维融合等优势,极慢的传输速率无法满足多站合一的建设和运行需求,因此不推荐作为多站合一变电站的组网方式。共同组网虽然可

11、以最大程度提升网络传输效率,但是由于所有设备均接入I区网络,且目前PCS、BMS等设备均未通过国网检测,因此网络安全难以保障,也不推荐作为多站合一变电站的组网方式。服务器跨接组网方式,不仅可以保障网络通信的速率并减少延时,同时可以兼顾网络安全性能,降低网络风暴概率,适用于目前多站合一变电站的建设需求,因此推荐作为多站合一变电站的组网方式。3设备配置多站合一变电站推荐的组网方式为服务器跨界组网,该方式下的设备配置数量中等。本文以服务器跨接组网方式展开分析,其监控系统主要设备配置如下:(1)一体化监控系统传统变电站部分站控层设备配置。主机兼操作员站:2台,具备主机、操作员站等功能。五防工作站:2台

12、,具备全站防误闭锁功能。数据通信网关机:I区数据通信网关机2台。网络安全监测装置:1台,用于网络信息安全监视。网络打印机2台,针式打印机2台。(2)一体化监控系统储能站部分站控层设备配置。储能主机兼操作员站:2台,用于接收上级调度端下达的指令并向调度端上送信息,同时兼具对储能系统设备的监视控制功能。AGC/AVC主机:2台,用于接收上级调度端下达的指令,并实现二次调频、调压、恒功率输出等策略控制。前置服务器:2台,用于处理BMS、PCS的监控数据。存储服务器:2台,用于储能系统能量综合信息存储。协调控制器:1套,协调控制器用于一次调频。(3)一体化监控系统数据中心部分站控层设备配置。数据中心主

13、机兼操作员站:2台,用于监视数据中心服务器设备情况。相较于服务器跨接组网,独立组网增配置2台保护管理机;共同组网减少配置2台储能主机兼操作员站。4结语多站合一变电站中,传统变电站、储能站、数据中心各配置了独立的监控系统,本文提出独立组网、共同组网、服务器跨接组网3种组网方式的拓扑图,并分析了它们的设备配置、传输方式、传输速率、网络安全4个方面的特性。其中服务器跨接组网方式不仅可以保障网络通信的速率并减少延时,同时可以兼顾网络安全性能,降低网络风暴概率,适用于目前多站合一变电站的建设需求。参考文献1傅质馨,李潇逸,袁越.泛在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探讨J.电力建设,2019,40(5):5-16.2杨挺,翟峰,赵英杰,等.泛在电力物联网释义与研究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43(13):9-20.3郑明正,盛文玥.“多站融合”在泛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与实践J.自动化应用,2020(09):73-75.4钱恒顺,于聪,温磊,等.基于“多站融合”的智能运维平台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2(15):25-27.节能低碳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