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大庆油田发现前新中国石油工业的三次战略决策张文喜,马瑞欣(东北石油大学 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石油产量低下,在正确分析了石油工业存在的问题之后,党中央正确处理了天然石油与人造石油的关系,把石油勘探的战略重点由西部向中东部转移,并结合实际把勘探的重点放在了松辽盆地。这三次战略决策促成了大庆油田的发现,为实现石油自给奠定了基础。关键词:大庆油田;人造石油;天然石油;战略东移;松辽盆地作者简介:张文喜(1968),男,山西太原人,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史研究;马瑞欣(1995),女,河北深州人,硕
2、士研究生,从事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史研究。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庆石油会战口述史(1960.21963.12)”(17DJB00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项目“中共党史专业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史 特色方向建设研究”(SJGY20190112)。DOI 编码:10.13356/ki.jdnu.20950063.2023.02.003中图分类号:D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063(2023)02001908收稿日期:202206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石油工业发展情况难以满足国内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需要。据王进喜回忆,当时北京很多的公交车都背着煤气包,解放军的日常训
3、练也受到严重影响,由于没有石油,坦克、飞机只能锁在仓库里面。大力发展国内石油工业,满足国家安全及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成为当时的迫切需求。1959 年 9 月,松辽盆地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标志着大庆油田的发现。大庆油田发现前,关于新中国石油工业怎样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正确的战略决策,促进了大庆油田的发现,实现了中国的石油自给。但是大庆油田发现前的石油工业战略研究主要集中在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相关研究多是从地质科学的角度进行的,忽视了经济和社会现实的角度,人造石油的相关历史研究成果很少,松辽盆地勘探的历史研究也主要是由科技工作者进行的早期地质专家进行相关论证的文献梳理。本文尝试运用文献分析法全面梳理
4、论证大庆油田发现前中国石油工业的三次战略决策,弥补该课题研究的不足。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产量低第一,近代中国石油工业基础薄弱。虽然历史记载中国是最早使用石油天然气的国家之一,但近代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非常缓慢。1949 年,我国仅有的油气田都位于西北地区,比如甘肃玉门、陕北延长、新疆独山子等,外加四川的几个天然气田,还有东北的几个人造油91第 43 卷第 2 期大庆师范学院学报Vol43No22023 年 03 月JOUNAL OF DAQING NOMAL UNIVESITYMar,2023参见大庆油田铁人传写作组编著:铁人传,孙宝范、卢泽洲执笔,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 86
5、页。厂,普遍规模小,产量低,石油产量为 12 万吨,其中将近一半为人造油 5 万多吨,天然石油将近 7 万吨。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工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到 1957 年我们仍然需要进口约 90 万吨石油,占消费总量 62%,花费外汇 1.34 亿美元,占国家进口用汇总额的 7%。很显然石油工业仍然无法满足国内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需要。第二,油田分布不均衡,产量低,已探明的资源不能满足国家建设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石油勘探和石油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西部地区进行。主要原因是在当时勘探技术条件有限,石油勘探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西北地区油石裸露,油层浅,勘探开发容易。所以,我国早期发现
6、的油田都集中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西北地区。但是,这些油田都远离铁路线,不仅限制了大规模勘探,也限制了石油的生产和运输,甚至只能以运定产。第三,关于发展石油工业的方向思想不统一。解放前一些国外地质学者坚持“海相生油论”,并且凭借几口没有发现油流的浅井炮制出了“中国贫油论”。新中国建立前我国最大的油田为玉门油田,其产出约占中国天然石油总量的 72.3%。到 1949 年,全国天然石油的产量也仅有 7 万吨。另外,日军侵华时期曾经在东北地区主持过石油勘探,结果一无所获,于是建立了锦州和抚顺的页岩油厂,利用当地丰富的油页岩来生产人造石油。新中国成立后人造石油的产量一度还超过了天然石油,1952 年全
7、国石油产量 43.5 万吨,其中人造石油 24 万吨,占比55%。这导致国内一些人对在中国能不能找到大型天然油田,通过发展天然石油改变我国落后的石油工业持怀疑态度。当时主管石油的燃料工业局确定了两个基地,分别是位于东北的人造石油基地和位于甘肃玉门的天然石油基地。但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并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来同时大力发展两个基地,在内部一直存在关于资金分配使用的争论。1951 年玉门矿务局长杨拯民给康世恩写了一篇 开发西北天然油方案的报告,就人造石油与天然石油的优缺点做了详细的论述,提出在天然石油资源未探明之前,为保证财力物力供应不应该采取齐头并进的方法,应该全力开发天然石油。但是受“贫油论”的
8、影响,以及现实中天然石油产量上不去,人造石油反而能和天然石油平分秋色的现象,有人也提出“与其将资金花在天然石油上面,不如大力发展煤焦油和太阳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在如何发展石油工业上天然油和人造油两种路线派争论不休,导致石油工业发展徘徊不前。余秋里接任石油部长后发现,石油部不仅对石油工业发展方向存在争议,由于缺乏信心,少部分人甚至领导干部都不能安心工作,请求调离石油岗位。二、大庆油田发现前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三次战略决策为了解决我国面临的石油紧缺问题,党中央针对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进行了三次大的战略决策:在优先发展天然油还是人造油的问题上,确立优先发展天然油的战略;在优先勘探
9、东部还是西部地区的问题上,确立优先勘探东部的战略;在五个新确定的勘探新区中,优先勘探松辽盆地的战略,从而促成了大庆油田的发现,解决了中国的石油问题。(一)第一次战略决策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人造石油和天然石油两大阶段。天然石油是指烃源岩含有02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3 年第 2 期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No 2,2023参见余秋里:余秋里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6 年,第 512513 页。参见温厚文等编:康世恩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年,第 42 页。政协大庆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大庆文史资料 第 1 辑 大庆
10、油田的发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年,第 73 页。参见余秋里:余秋里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6 年,第 519 页。的干酪根(炼油专家称之为油母质)在地下地质条件下热解生成石油。人造石油是指有机化学家运用油页岩干馏炼油工艺,把油页岩含有的干酪根加热至 450550时热解生成石油、焦油、沥青等油品。纵观人类石油发展史可以发现,在缺乏天然油和人们尚未发现新的天然油的情况下,人造油尤其是页岩油工业曾经起过非常大的作用。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人造石油和天然石油的争论就是在尚未发现能够根本解决我国石油短缺问题大油田的情况下产生的。1.关于优先发展天然油还是人造油之间的讨论如
11、何解决我国发展急需的石油问题,一直存在着两条路线的分歧。坚持优先发展人造油的人们认为:第一,中国不具备发展天然油的条件。从理论上说,西方学者基于“海相生油论”,提出中国沉积地层以陆相为主,且分布很广,得出“中国贫油论”;从实际情况看,当时中国天然石油产量低,满足不了国家建设的需要。据此理论及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现实,有人认为国内并不具备优先发展天然油的条件。第二,新中国建立初期,天然油产量低,单纯依靠天然油根本无法满足国内需要。1957 年,全国石油产量145.7 万吨(包括人造油59.7 万吨),占总需求量的 38%,仍有 62%的石油需要进口。第三,国内油田分布不均衡,无法满足东部较发达地区
12、的石油需要。当时,全国只有甘肃玉门、陕西延长、新疆独山子、克拉玛依等油田,且都位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西北地区,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未发现天然油矿。这种情况下,为满足东部地区的石油需求,提出在东部地区优先发展人造油的观点就很好理解了。第四,新中国具备发展人造油所需要的原料和技术。当时,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已发现储量丰富的煤炭,还有大量生产人造油所需的油母页岩,为发展人造油提供了条件。同时,东北地区有过去遗留下来的人造油工厂,发展人造石油有一定的经验,把握比较大,风险相对小。第五,当时新中国人造油产量已占石油总产量的将近一半,具备与天然油平分秋色的能力。1957
13、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全国原油总产量为 146 万吨,其中,人造石油产量为 59.95 万吨,占总产量的 40%。坚持优先发展天然油的人们认为,第一,发展人造油成本高,难以大量生产。人造油的开发成本要高于原油的开采成本,自从世界进入低油价时代以后,页岩油的开发生产成本无法与兴起的廉价天然石油竞争。第二,人造油工艺复杂。曾经有人总结出人造石油有“六怕”,康世恩也曾讲人造石油限于技术上的复杂和设备困难,以当时的世界石油开发水平还不可能搞多搞大。第三,人造石油产量从长远来看难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是个大国,根据党中央制定的计划,我国要快速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每年所需要的石油产品会非常迅
14、速地增长,甚至在不久的将来会达到几亿吨,这就需要有大型的天然油田做支撑,单纯靠人造石油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产品根本不能满足需要。第四,我国有 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只要加强勘探,可以找到丰富的天然石油资源。石油勘探所需要的沉积岩,我国就有 400 多万平方公里,石油勘探的领域非常广阔,石油勘探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经过进一步工作,很有可能找到大油田、大油气区。因此,到底优先发展天然油还是人造油以满足国家发展建设需要的问题,就成了当时国家领导人尤为关切的问题。1958 年 2 月,大庆油田发现前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曾对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说:“听说你们石油工业部有搞人造油和天然油
15、的讨论。”12大庆油田发现前新中国石油工业的三次战略决策参见关德范:“人造石油”与天然石油 ,中外能源 2020 年第 8 期。参见余秋里:余秋里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6 年,第 520 页。参见康世恩:康世恩论中国石油工业,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年,第 12 页。参见康世恩:康世恩论中国石油工业,第 12 页。余秋里:余秋里回忆录,第 510 页。2.新中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天然油战略的确定1958 年,针对到底应优先发展天然油还是优先发展人造油,石油工业部组织了一场讨论,经过讨论,基于科学前提及全国发展对石油的需要,确定了优先发展天然油的战略。第一,正确处理了天然油与人
16、造油之间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大国,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量巨大,但是已经找到的油田产量低且分布不均匀。因此石油工业部认为在找到大型油田之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要发展人造油,满足东部地区对石油的需要,作为对天然石油的补充。为此,石油工业部决定在继续加强天然石油勘探的同时改建和扩建广东茂名页岩油公司、辽宁抚顺石油一厂二厂,提高人造油产量。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石油工业的发展,要两条腿走路。人造油是要搞的,并且下决心搞,但中国这样大的国家,从长远看,当然要靠天然油。”第二,坚持“陆相生油论”破除“中国贫油论”影响。现代石油工业发生于西方,西方地质学家们发现的大型油田基本都出在“海相地层”,因此主观上制造出了“海相生油论”。1914 年北洋政府与美国签订了 中美合办油矿条约,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派出 11 人小组从河北经山西进入陕西进行勘探。这一行人由于没有发现可供大规模开发的油层就得出了中国是个“贫油”国家的结论,回国后还在美国的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对中国石油资源进行评价,论证中国是个“贫油国”。除却美孚石油公司的人员外还有多位西方地质学家深入中国内陆,在只做了少量地质工作的情况下,就大书特书地认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