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党报评论员的四种能力建设_王庆峰.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7110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报评论员的四种能力建设_王庆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党报评论员的四种能力建设_王庆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党报评论员的四种能力建设_王庆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2专题:年度记者践思悟得传媒研究党报评论,往往被视为政治晴雨表、时代风向标,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纸媒时代,著名新闻人梁衡曾经用“评论是报纸的宝塔尖,是报纸的最高层次”阐释评论的重要性。当评论遇上“互联网+”,人民日报前社长杨振武这样说:“虽说 人人都有麦克风,但党报评论拿的是一只音量最大的金话筒。”可见,无论传播渠道怎么改变、媒体形式怎么创新,思想观点的竞争力都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相反,面对众声喧哗、乱云飞渡,每当人们心有所惑、遇事不决,就会格外关注党报有没有评论,会怎样评论,从侧面凸显了党报评论的“风向标”“定音鼓”“压舱石”作用。党报评论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对党报评论员的【摘要】党报评论

2、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随着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党报评论也要进一步适应形势,创新求索。党报评论员要重点加强四种能力建设:一是编辑视角下的策划能力,打开选题视野、追求规模效应、创新评论形式;二是评论员视角下的思维能力,把全局、善联系,会统摄、能发散,讲客观、有立场;三是记者视角下的“四力”能力,到现场去、联系实际、锤炼文风、思想赋能;四是转型视角下的融合能力,打通生产机制、强化短评快评、试水融媒创意、提升传播能级,从而探索出党报评论融合转型的有效路径。【关键词】党报评论 能力建设 融合转型党报评论员的四种能力建设入行7年,他始终深耕党报评论,成为南方宏论、社论、评论员文章、热点

3、快评主要撰写者之一。2022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参与撰写20评党的二十大等主题评论;积极践行“四力”,撰写建设和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线的光荣团队等文章;探索评论转型,参与策划推出“叮咚v评”视频化栏目。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评论工作室主任王庆峰传媒研究63专题:年度记者践思悟得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评论从业者,笔者毕业后就进入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至今已有7年工作经验;若从2009年给报纸撰写评论专栏算起,迄今已有14年实战经验。14年,穿越报纸黄金时期、历经网络从兴到盛,党报评论既在转型中去除陈旧积弊,也在传承中不断开拓创新,笔者也从中积淀下一些观察和思考:不管风云如何变化,万变不离

4、其宗,党报评论员大约掌握四种能力,就可以在观点竞争中保持核心优势,在媒体变革中找到一席之地。一、编辑视角下的策划能力华中科 技大学赵振宇教授将新闻策划定义为:新闻机构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优秀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1但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强调报道策划,而很少强调评论也需要策划,在不少学者看来,评论大都因时而评、缘事而发、寓理于事,对“时”和“事”具有依附性。这是一种基于“时评”的狭隘理解,评论不只是对新闻的及时反馈,也可以进行规律总结、抽象提升,同时也是进行议程设置、舆论引领的重要工具。作为一名合格的党报评论员,必须跳出“一事一议”的理解框架,站在更

5、高层面上领悟评论生态。从评论策划的历史来看,这是党报一以贯之的看家本领。如1981年,人民日报连续在头版组织“不能再吃 大锅饭”7篇系列评论;1991年,解放日报用“皇甫平”的署名方式连续刊发关于改革开放的4篇系列评论;1992年,深圳特区报配合邓小平南方谈话连续发表8篇猴年新春评论,等等。近年来,各大媒体更加重视并强调策划,人民日报任仲平、新华社钟华论等以其创作周期长、体量密度大等特点为人熟知,也有越来越多党报在重大会议、节日、纪念日等节点推出评论,这些评论更有系统性、更具创造性,所体现的正是全方位挖掘、立体化呈现的策划能力。从评论策划的选题来看,有的产生于海量更新的新闻话题库,有的来自静观

6、 默 察的个 体心灵,还有的源于媒体自身长周期的策划。表面上看,“一事一议”的时评类选题较为普遍,但容易陷入日复一日的速朽状态。对党报评论员来说,如果要跳出同质化竞争,展现更多价值增量,关键在于提前构思、精巧谋划。比如获得第32届中国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的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 奋斗正当时系列评论,就是因为光明日报别出心裁,直面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躺平”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上搞出了“新意思”。人民日报评论版常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铆足干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等生产系列评论,凸显的是立足大时代思考、结合大背景谋划的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从评论策划的作用来看

7、,其最大价值就是能产生规模效应,起到议程设置作用。规模效应本属经济学概念,但近年来也被广泛应用于媒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常开在总结“南方经验”时,指出要按照互联网规律打造统一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如果采取“村村开火户户冒烟”的小而散模式,就“难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2这一道理不仅适用于媒体融合,也对包括党报评论等在内的新闻生产有深刻启发性。如南方日报曾经开设信仰的力量专栏,前后刊发30篇述评文章,深入挖掘广东红色资源,追寻革命先烈红色足迹,引发社会关注。其逻辑就是以“集束方式”连续论证一个问题或一个事件,从而形成规模效应,生成阶段性舆论热点,引起社会广

8、泛关注。具体地说,提前进行谋划和布局,可以突破千字篇幅和时效限制,充分发挥表达层次的扩容性、观照层面的多维性、64专题:年度记者践思悟得传媒研究氛围营造的仪式感,3让评论更有阐释高度、思想深度、影响广度。从评论策划的形式来看,南方日报主要有几种操作思路,一是南方宏论,二是系列评论,三是大家谈。南方宏论,即类似于任仲平之类的大手笔,特点是站位高、理论深、气势足、感情实,体量基本在5000字以上。近年来,南方宏论连续获得广东新闻奖,其中,砥柱人间是此峰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获得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系列评论,即围绕一个主题连续刊发评论,特别是一些重大主题或社会现象,具体面向多,论述层

9、次多,适合系列评论来表达,比如南方日报最近策划的20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3评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6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等,都突出展现了系列评论容量大、触及深的特点。大家谈,主要是围绕社会关注的争议话题,将编辑部大门充分打开,邀请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读者共同参与进来,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思辨和争鸣中凝聚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二、评论视角下的思维能力随着互联网构造了去中心化的传播格局,各种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大都以评论、观点为主,对热点事件反应迅速、机动灵活,大大消解了传统媒体的“短平快”功能。这种情况下,党报评论员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根据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

10、米博华的观察,尽管当前自媒体评论蓬勃发展、百花齐放,但也的确是菁芜并存。他用一个形象比喻来解析“人人都有麦克风”“就好像人人都可以K歌。歌厅随便去,但到国家大剧院表演则有门槛。”4其中一个原因是,党报评论员依然保持了一种非常传统的写作训练,无论是选题策划还是框架谋划,无论是行文方式还是论证方法,无论是逻辑推敲还是字斟句酌,一招一式皆有出处,一拳一腿尽显功底,其本质都是一种严肃的思维训练。相较而言,一些自媒体评论花样频出,看似时尚,但普遍不太注意起承转合、穿衣戴帽,有的甚至自相矛盾、错漏百出,令人贻笑大方,这背后是思想和知识的匮乏。可以说,在自媒体和机构媒体同台竞技的背景下,思维能力才是党报评论

11、员的杀手锏,也只有更加自觉地在思维训练上下功夫,才能不断放大优势、形成胜势。评论写作中,常见的思维方式有演绎、归纳、抽象、发散、类比、逆向、假设等,在笔者看来,有三种思维方式比较常用,也很关键。一是把全局、善联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党报评论的第一要务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党和政府的立场,这就要求党报评论员必须高屋建瓴、目光四射,识得乾坤之大,觅得天地之广。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有一句口号,叫作“站在天安门想问题,走在珠江边找感觉”,说的就是这种跳出一隅看全局的大视野,把握全局看一隅的大格局。如果没有全局思维,处理不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就会顾此失彼、左支右绌,写出来的文章虎头蛇尾、头重

12、脚轻,按下葫芦浮起瓢。同时也要看到,评论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做到干货满满、新意频频。如果没有联系思维,不注意在普遍联系中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就容易滑向单一僵化、机械死板,给人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这样的文章食而无味,弃之也不可惜。二是会统摄、能发散。所谓统摄思维,是指一种吸收、凝聚并且驾驭各种信息的思维方法。从实际运作来看,这是个“由大到小”的过程,先把海量信息“统”起来,再将核心信息“摄”出来,最后聚焦点越来越小,这就是评论切入的最佳角度。以南方日报刊发的重建供销社并不意味着重走老路一文为例,就是在广泛查阅材料的基础上,找到了“市场传媒研究65专题:年度记者践思悟得经

13、济为何没能完全消灭供销社”这一角度。所谓发散思维,则是“由小到大”的过程,围绕一个中心点,思路向四面扩散。在评论写作中,初学者很容易受其他观点影响,固执地钻牛角尖、硬讲道理,文章绕来绕去、云里雾里。但实际上,除了一些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专业问题,绝大多数社会问题都一目了然,要想写出新意,就要善于观察和发散。南方日报评论版“今古齐观”栏目就是发散思维的典型,作者熟读二十四史,善于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可以从节日、节气、水果、动物等任何寻常事物延伸开去,旁征博引、贯通古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风。三是讲客观、有立场。在今天的网络环境下,自媒体评论常给人宣泄情绪、颠倒黑白、故意引战的感觉,这是由其

14、“流量至上”“商业至上”的逻辑闭环决定的。而党报评论作为社会公器,上接“天线”,下接“地线”,具有让不同意见对话的属性,通常更能体现理性党报对某件事发表看法,不是为了流量或者利益,而是要做社会舆论的导流器、减压阀,为改革、发展、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因此,评论员看待问题时不能“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是要充分平衡不同意见,特别是在一些网络热点事件中,不盲目追击,不急着表态,而是宁可慢一点,力图做到“后发先至”“后来居上”。当然也要看到,客观中立不是搞中庸、搞平均,不是求四平八稳、平均用力,更不能不紧不慢、不温不火,而是为了保持客观冷静,让自己的立场表达更加有的放矢、一针见血。换言之,要在承认矛

15、盾的基础上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让文章更有针对性,更有建设性。三、记者视角下的“四力”能力好的评论,跟好的新闻一样,必须“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这就相当考验评论员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当前,随着媒体功能细分,评论已经普遍成为新闻生产流程的专业模块,不少人囿于书斋、坐而论道,这种生产模式很可能导致闭门造车,甚至背离现实、向壁虚构。有鉴于此,越来越多党报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四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出观察式、采访式、调研式等多种多样的“现场评论”。在笔者看来,让评论员化身一线记者、扑下身子,有利于构建“采”“评”联动思维,弥补短板,放大优势,打破传统评论的生产

16、流程和创作范式,是党报评论转型的有效手段。到现场去,寻找“源头活水”。长时间以来,由于不少媒体将评论简单地等同于“时评”,习惯从时事新闻里挖掘话题,很容易导致同质化竞争。同时,党报评论员坐在办公室久了,对现实的触感难免钝化,陷入题材枯竭、“为写而写”的困境。把评论员从办公室推向新闻第一线,可以更积极地调动他们的创造性,从火热的生活实践中找“活水”、抓“活鱼”。如人民日报许多评论都是从身边事谈起,石鼓镇里说植绿一文,就是从一条林荫小道出发,论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南方日报的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也是如此,作者在西藏采访时无意中捕捉到了“大骨节病”这一总书记关心的重要话题,于是向报社请示增加额外采访,撰写了广东援藏“换骨”记,并配发了这篇记者手记,让新闻产品更加鲜活生动、纵深立体。联系实际,弥补知识短板。有思想力的评论,离不开专业的景深,也离不开对现实的关注。现在,各大党报非常重视评论员队伍建设,对应聘者的学历和专业有较高要求。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经验和阅历也很重要。一些党报评论员专业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对国情、民情、社情的体察与了解,如果不愿意下基层、滚泥土,就很容易迷失在小天地里“打转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