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2022-09-03基金项目:2019 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一般项目(19BMZ003)。作者简介:何文钜,男,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科研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理论政策;黄芳萍,女,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助教,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22 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提出,“统一战线因团结而生,靠团结而兴”,强调要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抓好落实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关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部署要求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历来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既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
2、议精神的重要内容。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应当树立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与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关于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精神有效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和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为实现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凝心聚力。因此,从民族理论的视角进一步厘清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科学内涵、历史轨迹与学理支撑,能够更好地为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有利于不断完善各第 33 卷第 5 期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Vol.33 No.52022 年 10 月Journal of Guangxi Ins
3、titute of SocialismOct.2022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科学内涵、历史轨迹与学理支撑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札记何文钜1,黄芳萍2(1.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广西南宁 530007;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9)摘要:2022 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抓好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宗教等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既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内容。从民族理论视角厘清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科学内涵、历史轨迹与学理支撑,对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党领导全
4、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科学内涵是指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完成共同的使命任务齐心协力、不懈奋斗,其历史轨迹可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四个时期进行概括总结。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大一统”思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等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学理支撑。关键词: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党的领导;中央统战工作会议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2.05.002中图分类号 D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339(2022)0500
5、09-089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更好实现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使命。一、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科学内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其科学内涵可以从“团结”“奋斗”及其相互关联的关系问题等层面进行理解。关于团结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 有两种解释:一是作为动词,意思是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二是作为形容词,意思是齐心协力、结合紧密,和睦21329。所谓奋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2387。从这个意义上说,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就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或完成共同的使命任务,齐心协力
6、、不懈奋斗。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主要任务的不同,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具体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差异性。对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社会条件、政治前提、制度基础、体制保证、物质条件等维度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将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明确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3。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4,2022 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强调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1。因此,新时代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具体内涵可以概括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正确理解和把握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科学内涵,应把握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结构关系。我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在一个民族内部,各成员之间要踔厉奋发,共同为民族发展而奋斗。第二,在 56 个民族之间,各族人民都是平等的一员,要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团结奋斗。第三,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
8、族人民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可或缺的成员,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要强调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共同性,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这三个层次具有递进关系,同时又相互嵌套和支撑,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二是团结与奋斗关系。团结与奋斗都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因为团结,统一多民族国家才得以建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才得以形成,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才得以稳固,中国的发展才得以行稳致远,中华民族也在面对外敌入侵和各种灾难时得以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正是因为奋斗,各族人民才拥有了辽阔的疆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伟大的
9、精神,才战胜了无数的自然灾害、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等。团结和奋斗又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两者同频共振、相互促进,“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5554。另一方面,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最牢固,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最有力5554。三是党的领导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是在党领导下的团结奋斗,这既是近代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全国各族人民能够继续团结奋斗的根本保证和必然要求。因此,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毛泽东强调“只有经过共产党的团结”才能达到全民族的团结6。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
10、导是党“团结全国人民奋斗的根本”744,强调党的团结至关重要,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首先要加强全党的团结特别是党的领导核心的团结8148。江泽民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继续推向前进”9。胡锦涛指出,“党的何文钜,黄芳萍: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科学内涵、历史轨迹与学理支撑10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1082。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民族工作关键在党”11,强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12,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4。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领导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关系,切实加强和完善党对民
11、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二、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轨迹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代背景是与民族和民族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国际形势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俄国十月革命“大大促进了西方和东方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建成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13236。1920 年 78 月,共产国际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研究民族和殖民
12、地政策问题,强调共产国际在这一问题上的全部政策主要是使各民族和各国的无产者和劳动群众“为共同进行革命斗争、打倒地主和资产阶级”而彼此接近起来14106。从国内情况看,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共同奋斗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1840 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侵略和国内封建统治者压迫,中华民族面临对外谋求独立、对内谋求解放的双重任务,迫切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使命基因。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十分注重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党的一大的与会代表中,邓恩铭就是水族。党的二大在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批判了帝国主义所谓的“民族
13、平等”“民族自决”的虚伪性,提出中国本部各省不能采用联邦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149,以更好地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随着革命的不断深入,党接触和了解了更多的少数民族,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政策日臻完善。例如,1936 年的川滇黔边区革命根据地行动纲领 号召少数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实行民族平等;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府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建设和保卫革命根据地1517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抗日成为主要任务。1937 年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强调,“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
14、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号召各族同胞“为巩固民族的团结而奋斗”15195-196。1938 年 中共中央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 将团结各民族“共同抗日图存”作为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紧急具体任务之一15227,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在1946 年的 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目前蒙古工作中纠正和防止左倾的指示等文献中要求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结成广泛的强大的民族统一战线”16。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我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民族团结的行为”17,以施政纲领的形式
15、对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进行了规定。这一时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极大激发,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自信心、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从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摆脱了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悲惨命运,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提升。(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本质和内涵都有了质的飞跃。根据情况的变化,毛泽东强调“团结少数民族很重要”1869,中国各民族“不论大的民族、小的民族都要团结”18188。何文钜,黄芳萍:党领导
16、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科学内涵、历史轨迹与学理支撑11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影响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大事。毛泽东在 1957 年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与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并列一起,作为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6。同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在青岛召开民族工作座谈会,周恩来在会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是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基础,要改变我国各民族经济、文化事实上的不平等,共同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需要各民族的互相团结19441。邓小平在招待青海省果洛区藏族参观团和甘肃省南部牧区各民族参观团时也强调:“民族政策是要我们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建设自己幸福美满的生活。只有团结得好,一切建设事业才能顺利地进行。”201954 年制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我国各民族已经团结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我国的民族团结将继续加强”21,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宪法保障。这一时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民族地区开展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