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气机圆运动理论探析胆经不降机理及临床应用_元绍爽.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7252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气机圆运动理论探析胆经不降机理及临床应用_元绍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气机圆运动理论探析胆经不降机理及临床应用_元绍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气机圆运动理论探析胆经不降机理及临床应用_元绍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2月第29卷第2期February.2023 Vol.29 No.2经气不利所致气血阴阳失调往往会累及相应脏腑,从而导致经络循行部位及相应络属脏腑生理功能受到影响。胆腑为六腑及奇恒之腑共有,来源于先天,且布达于后天,而胆经位于半表半里,主内外枢机沟通,临床有许多常见症状皆由胆经不降所致,如胆经不降经气不利会导致胸胁部的不适,亦会导致胆汁疏泄失常而产生口苦、呕宿汁等症状。胆以通降为顺,胆经不降会导致寄于胆经的相火不得降,相火上炎散漫于上会出现发热、耳流脓、咽喉疼痛、牙痛等症状,相火于上下焦不得温煦会导致失眠等。而有关降胆经的内容,多在彭子益的气机圆运动理论中有所体现。笔者试从气机圆运动

2、理论中挖掘降胆经的原理及方法,为解决临床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路。1气机圆运动理论简介1.1气机圆运动之源流气机圆运动的思想起源于河图洛书,河图结构为水下火上,左木右金中为土,与后世圆运动理念相合。黄帝内经 伤寒论 中亦蕴含着气机圆运动的规律,如 素问 天元纪大论篇 提及:“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1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升降二气相感,化生万物,是气机圆运动理论的基础。伤寒论 继承了 黄帝内经 的相关理论,如其所载方药半夏泻心汤中,半夏降胃逆,干姜等温脾升阳,恢复脾升胃降的正常生理,是对气机圆运动理论的具体应用。气机圆运动理论发展到明清时期,黄元御在 素灵微蕴 卷一 胎化解 对于阴

3、阳升降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认为:“天与地旋,相生成者,独阳不能生,独阴不能成也。”2其指出天地阴阳之气升降而成生命,是构成圆运动的一部分,在著作四圣心源 中更是将天人相合、中气理论等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对气机圆运动理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后人将黄元御的思想概括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并指导临床的用药规律3。直至近现代,清末民初医家彭子益正式提出“圆运动”一词,并提出中气如轴、相火升降浮沉周流全身等理论4,使得气机圆运动理论对于临床的指导更加深入透彻。1.2大气的圆运动彭子益认为,大气的圆运动,主要体现为不同季节太阳所照射到地面上的热与地面升降沉浮运动,而升降一周,历时一年,构成一圆运动。热在四

4、季运动的规律为:立秋为热下降的开始,立冬为热下沉的起点,冬至热降至最深处,此时地上最寒,立春为升之起点,立夏为浮之起点,至夏至时地面上的阳热最多,通过温度的变化亦可感知。由于热性升浮,赖秋的收敛之力,立秋之时将阳热压入地面之下而封藏,立春之时,阳热生发,顺应木气之疏泄,缓缓上升,至夏至阳热最多,而后又经秋气收敛,顺应而下,成一圆运动,而大气圆运动的范围,便是热的运动范围。基于天人相应之理,大气圆运动与人身息息相关。1.3人身的圆运动人身由大气所生,为宇宙的遗传体,人的起源是阴阳交合的大气5。大气的运动而产生生命,而人顺应大气运动而生,故人身为大气的一个微缩之景,亦有着与大气相似的圆运动。人身之

5、中亦有着左升右降,升而复降,降基于气机圆运动理论探析胆经不降机理及临床应用元绍爽1,孙郑青1,徐强2(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1617;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250)摘要通过运用彭子益先生的气机圆运动理论,由自然界以观人体,对人身胆经的生理病理状态及胆经不降的原因、症状、治疗思路及治疗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究分析,并着重于胆经不降原因的探析。胆经不降的原因主要分为中虚不运、湿气阻隔、肝阳不足、金气不足4种,在治疗上也注重于此4点而遣方用药,并发现胆经不降与相火的异常状态密切相关,故在治疗上除应用运中气、去湿阻、温补肝阳及补益金气的方法,亦应用降相火之法以降胆经,可为临床治

6、疗提供多一种思路。关键词圆运动;气机;胆经不降;相火;彭子益中图分类号R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1X(2023)02-0186-05DOI:10.13862/43-1446/r.2023.02.036通信作者:徐强,E-mail:引用:元绍爽,孙郑青,徐强.基于气机圆运动理论探析胆经不降机理及临床应用J.中医药导报,2023,29(2):186-191.1862023年2月第29卷第2期February.2023 Vol.29 No.2极而升的运动规律,如人身之相火,人身秉受大气夏时之火而生自身之相火,相火寄存于胆,经肺金收敛之力,随胆经而降,封藏于肾水之中,肾水得温,火气得藏

7、,水火共同化生木气,木气化生君火而上升,再至夏至之时得大气之相火而复降而成一圆运动。再如人身之经络脏腑,亦有其升降规律,如脾与胃,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胃降而成一圆运动。大气中有阴阳五行,由大气圆运动所生,人身亦有阴阳五行,应大气运动而生。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 云:“清阳为天,浊阴为地。”1人体象于天,上部为阳,面部多清窍,而阳气走于上,下部为阴,糟粕之物出于下窍,若阴阳反作,则百病由生,如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 记载:“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1人之五脏对应五行,同大气五行有相似之妙,如肝木应春生之气而生发向上,肺金应秋收之气而敛降。大气升降,运动融合而生中气;人身中气旋转而

8、生四维之升降。中气运行,轴运轮转,人身升降乃能正常,而升降正常,轮转保证轴运,人身中气则不为病,轴轮运动相辅相成。同时寄存在胆经的相火,应胆经之降才可沉降于下,相火升降浮沉的圆运动,离不开胆经的下降之性。2胆经的生理及病理2.1胆经生理胆经为少阳经,少阳为枢,位于半表半里之地,具有调节表里阴阳气机的作用,胆自身能够构成一个升降系统,调控人体脏腑气机的升降运动6。张志聪在其著作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热论篇 中提出:“少阳之气,主疏主胆,胆气升则诸阳之气皆升。”7素问 六节藏象论篇也明确指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1可以看出,胆经不但统领身体阳气的升发,且对调节全身气机的升降发挥重要作用。从表里经脉

9、而观,肝胆二经互为表里,肝胆属木,甲木降乙木升,胆为甲木,故胆经以降为顺,肝为乙木,故以升为顺,二者一升一降,成一圆运动。当胆经不降或是肝经不升之时,亦会互相影响,故在治疗时常从二经同时下手,如小建中汤中应用芍药以降相火,同时又佐以温升乙木之桂枝,使运动复圆。足少阳胆经为阳经,其循行于身之侧,起于目而止于足,自上而下,过身体多处关节,与阴维脉、阴跷脉及带脉多处交会,具有疏利关节、维系表里上下诸脉及足目行动之功效。胆经与肝经互为表里,二者共奏疏泄之功。胆经还与心经相连,胆主决断,可与心经共同起到调节神志的作用。胆经与三焦经同为少阳经,胆经主降而三焦经主升,胆经下降之经气用以温煦三焦经之经气,经气

10、充足,三焦才能维持着正常的化气行水之功效。若三焦经气弱,而胆经下降之经气充足,三焦经得以温煦,即保持着正常的生理状态而不为病。可见二经一升一降成一圆运动,共同维持着三焦经化气行水之功。相火寄于胆经,其升降浮沉的圆运动,离不开胆经的下降之性。胆经不降,经气横滞,亦会导致相火不降,甚至相火上炎的情况,临床上谈及胆火多是相火作祟。“火性炎上,上炎则作苦”8,故少阳胆经为病之时,常出现口苦的症状,同时伴有头面五窍的热性病症。胆经与胆的功能亦相关联,灵枢 本输 载:“胆者,中精之府。”9胆可储藏精汁,少阳经气不利,则会导致胆汁的疏泄异常。2.2胆经病理2.2.1本经症状胆经不降,经气不利,则会导致胆经循

11、行部位的胀闷不舒,常表现为胸胁部的不适。由于胆经循行遍历关节,也会导致关节活动的不利。胆经经气不利,胆主疏泄功能亦会出现问题,会出现善太息、口苦、呕宿汁的症状。而相火寄存于胆经,火性炎上,当胆经不降时,往往伴随相火不降。灵枢 经脉 云:“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9。胆经循行部位则易为上炎之相火所扰,而出现耳、目、口、齿的热性病症,如耳流脓、咽喉疼痛、头痛、牙痛、发热等。血证论 脏腑病机论 曰:“虚劳骨蒸亦属少阳,以荣卫腠理之间不和而相火炽甚故也。相火挟痰则为癫痫,相火不戢则肝魂亦不宁,故烦梦遗精。”10相关研究11认为,相火上

12、扰,引动肝胆之火,有升无降,窍络受阻,则出现头目不清、眩晕跌仆、口苦咽干、善怒心悸、少寐多梦等症状。而相火燔灼,为相火化生元气的方式,相火无燔灼太过之病,只有燔灼不及之病,如相火不降,下无以温,则会出现脾肾虚寒的证候。2.2.2影响它经当少阳经气不利之时,亦会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伤寒论 第96条描述少阳病时有“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的症状,这是由于少阳胆经不利,导致胃经不降,不降则呕。肝经与胆经互为表里,两者一升一降而成一圆运动,当胆经不降之时,肝经功能亦会受到影响,木气疏泄,而肝胆皆属木,胆木降之不畅,肝木升之亦不畅。肝主疏泄,当肝木之气化生障碍或过少时,就会影响肝木的疏泄功能,疏泄不及

13、常常会导致尿少、腹痛、胁痛、女性月经后期等问题。而肝木疏泄不及则是因为胆经相火降至水中的不足,肾水得相火温煦乃化生木气,相火不足,则木气不足,难以支撑其疏泄的功能而发生病变。而同为少阳经的三焦经,如得不到胆经经气的温煦,会出现三焦化气行水功能的障碍,胆经又与心经相连,当胆经经气不足,或是胆火上炎,都会导致神志的异常。肺痈的形成与胆经所致的相火不降密切相关。相火不降,将肺间津液熏灼成痰,熏灼即久,肺的形质即生脓成痈12。且相火炎于上不仅伤及肺中津液,亦会伤及肺气,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气机不利,导致咳嗽、气喘等症状。关于胆经不降的相关症状,“胆经不降主病诀”13亦有很好的描述:胆经不降呕咳胀,耳

14、目额腮口齿项;消冲泄肾卫贼中,危哉寒下而热上;协热下利与入室,往来亦非实邪状;此经能决十一经,不独肝经升不畅。胆经生理、病理见图1。图 1胆经生理、病理示意图1872023年2月第29卷第2期February.2023 Vol.29 No.23胆经不降机理胆经相关的病理情况包含本经与它经的异常状态,而着重于应用气机圆运动理论对胆经不降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分为4个方面:中气虚无力推动,四轮升降失常而致胆经不降;胆经为水湿所阻,路不通致胆经无法下降;肝阳不足无以生化,胆经下降无源而致胆经不降;金气收敛而胆经降,金气不足,胆经不降。3.1中虚不运,胆经升降失常 素问 平人气象论篇 云:“人无胃气曰逆

15、,逆者死。”1可以看出中气对人体的重要性。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 曰:“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8可以看出中气能够推动运化,使火能够下行以温水及脾升胃降的功能正常,从而保障人体的健康。彭子益在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儿病本气篇 中指出:“小儿手心热,或头身热即是中气虚,相火不降。”12头身热是由于中虚无以推动四象旋转而致胆经相火不降,故在治疗上,无需清热,只需补中使中气健运,则胆经相火自降。3.2湿气隔阻,胆经相火上逆胆经通畅,寄存于内的相火才可顺胆经下降之性降入肾水之中,若此时胆经下降之路被痰饮水湿等阻隔,会导致经气不利,相火不降,产生一系列症状。以湿霍乱为例,湿霍乱常表现为吐利之后出

16、现身热、汗出,并伴随着渴而能饮,饮入即吐,小便亦不利等症状。“渴而能饮”代表身体津液已伤,“饮入即吐”为内有水饮阻隔,饮入的水被水饮格拒不能下行,故又吐出,身热汗出则是因为相火被湿气格拒而不能下行。故在治疗时使用五苓散,泻去水湿,相火下降有路,症状自除。3.3肝阳不足,胆经寒而不降胆经经气得肝阳的温煦充养才可正常运行,当肝阳不足不能够温煦胆经之时,会致胆经经气不足,寒而不降,产生一系列症状。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胆经不降,多由于热,而酸枣仁汤治疗的胆经不降,则是由于胆经寒。胆经不降,本身亏少的相火因而不降而散漫于上,则会导致虚烦,相火不能入于水,阳不入阴则不寐。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中记载,酸枣仁能够补益胆经相火,使胆经下降有源,而其中川芎能够温补肝阳,助其上升并资胆经下降之经气,肝阳得升,胆经得降,症状得缓。3.4金气不足,胆经相火上逆相火寄于胆经甲木,随胆经而降,胆经相火能够下降入肾水而封藏,除胆经下降之力外,还有金气的收敛之功。四圣心源 天人解 记载:“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8当金气不足之时,相火敛降之力不足而上逆,胆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