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_陈奕璋.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7350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_陈奕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_陈奕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_陈奕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期 年月 科技和产业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陈奕璋(湖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长沙 )摘要:县域是城市与乡村的重要联系纽带。基于产业结构视角,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广东省 个县(县级市)为研究对象,对 年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水平层面,广东省县域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产业结构层面,广东省县域三次产业增长量以“三一二”型为主,产业结构仍需优化;空间结构层面,广东省县域第一产业发展呈“西高东低”,第二产业发展呈“中间高四周低”,第三产业发展呈“沿海高内陆低”,三次产业空间发展不均衡。建议尊重客观规律,明确发展定位;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立足不同区

2、位,实现差异发展。关键词:偏离份额分析法;产业结构;县域;广东省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陈奕璋(),男,广东汕尾人,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与区域发展。县域是开展区域、城乡发展研究的常用尺度,县域经济是县域内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是城市 与 乡 村 经 济 联 系 的 重 要 纽 带。世 纪 年代,县 域 经 济 的 研 究 在 国 内 兴 起。世 纪 年代后期,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会以及各省市相关研究会纷纷成立,大量专著出版、专刊创办,县域经济研究形成热潮。仇方道等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县域

3、综合实力的评价做了一系列研究。唐承丽等从县域尺度探讨湖南省近 年来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并从工业化、城镇化、政府宏观政策来分析湖南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及其贡献度大小。王少剑等运用空间马尔科夫链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体系,探讨广东省县域尺度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效应及时空动态演化,发现广东省存在“区域趋同”现象,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全球化、简政放权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溢出效应产生的个核心驱动因素。刘再兴等建立了县域选择主导产业的个标准和个基准,个标准指市场占有率、比较劳动生产率、专门化率与产业综合波及效果;个基准指增长后劲基准、短缺替代弹性基准、瓶颈效应基准。不难发现,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借鉴区域

4、经济研究的方法,包括指标测度、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等,从研究视角看,差异地域组成、时序演变以及空间格局较为常见,但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对县域经济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针对三次产业对县域经济差异变化作用机理的分析更少,缺乏从产业构成视角挖掘县域经济差异演化的深层次原因。广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窗口。自 年起,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连续 年居全国第一位,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但与此同时,广东省内部区域发展极不平均,县域发展滞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的 年县域经济发展报告中,广东省的“百强县”仅有惠东和博罗二县;而在 年县域经济发展报告中,“百强县”广东无一入榜。县域经济发展

5、已成为阻碍广东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此,将基于产业结构视角,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广东省县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进行研究,进而为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广东省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县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对县域产业的空间分异性进行探讨,从而提出广东省县域产业发展的空间策略。偏离份额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 提出,经 、杨开忠等学者的补充逐步完善 。该方法将特定区域的经济增长分解成为转移和分享两部分,以此对产业发展情况和区域因素进行评估,从而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

6、优势的产业部门,确定区域未来产业调整的方向以及经济发展的规划。其中,转移部分可分为结构性转移和竞争性转移,结构性转移是区域部门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竞争性转移是产业相对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假设某区县 年产业的产值为,为区县生产总值;经过年,某区县产业的产值为,为区县生产总值;为 年广东省产业的产值,为 年广东省生产总值;经过年,广东省产业的产值为,为广东省生产总值。研究时段内产业产值的区县变化率和广东省变化率分别为()()为排除区县生产总值增速与广东省增速间差异的影响,引入标准化量,按广东省三次产业所占份额,得到区县各产业产值的标准化规模,即()各区县产业的增长量由区域生产总值分享成分

7、、结构性转移成分和竞争性转移成分构成,即,(),()()式中:分享成分为研究地区以广东省所有产业增长率增长所增加的量;结构性转移成分为广东省产业增长率与其所有产业增长率的差异引起的增加量,反映了该产业在所有产业中的优劣势,若为正值则表明某区县具有该产业结构性转移增长优势,反之则为劣势;竞争性转移成分为某区县产业增长率与广东省该产业增长率的差异引起的增加量,反映了某区县该产业相对竞争力的强弱,若为正值说明某区县该产业的发展优于广东省该产业 的 发 展,具 有 区 域 竞 争 性 优 势,反 之 则 为劣势。珠三角地区县域包括博罗、惠东、龙门、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四会、广宁、德庆、怀集、封开

8、县市,粤东地区县域包括海丰、陆丰、陆河、揭西、普宁、惠来、饶平、南澳县市,粤西地区县域包括阳春、阳西、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廉江、遂溪、雷州、徐闻 县市,粤北地区包括罗定、郁南、新兴、连山、连南、阳山、连州、英德、佛冈、乳源、乐昌、仁化、南雄、始兴、翁源、新丰、连平、和平、龙川、东源、紫金、五华、兴宁、平远、蕉岭、丰顺、大埔 个县市。数据来源及说明以 年为研究时段,以广东省 个县(县级市)为研究对象,收集各年份全省及各县市三次产业产值、地方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广东省统计年鉴。底图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网站。研究时段内,梅县、阳东县、电白县、高要市、清新县、潮安县、揭

9、东县、云安县县市实现撤县(市)设区,考虑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及统一性,以上县市不纳入研究范围。依据广东省相关政策文件及统计年鉴,将 个县市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个地区。三次产业划分依据 年国家统计局 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其中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为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结果分析 第一产业比较分析如图()所示,从整体偏离情况来看,研究时段内各县市第一产业增长量平均值为 亿元,全省高于增长量平均值的县市 个,前 名中粤西地区占据席,其中高州市以 亿元居于首位,最低值则为

10、乳源县,仅 亿元。从结构性转移成分来看,前位为高州、遂溪、廉江、雷州、信宜、化州、阳春、徐闻,均位于粤西地区,表现出粤西地区县域在第一产业中具有较强的结构性优势;最低值为佛冈、南澳、连南、乳源等县,除南澳县为海岛县外,其他均集中于粤北地区,受制于农业发展条件的不足,不具备第一产业发展的结构性优势。从竞争性转移成分来看,台山、徐闻、高州等县市位列前,具备较强的竞争性优势;阳春、惠来、海丰等县市居于末位,第一产业竞争性优势较差。总体而言,广东省县域第一产业增长量呈“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由粤西地区向粤东地区递减。第二产业比较分析如图()所示,在研究时段内,从整体偏离情况进行 分 析,各 县 市 第

11、 二 产 业 增 长 量 平 均 值 为 亿元。全省高于增长量平均值的县市 个,其中,四会、博罗分别以 亿元、亿元位列前两名,廉江、高州、鹤山市位列名,在前 名中,珠三角县市占据席,粤西、粤东各有两席;共有个县市增长量为负值,除南澳县外,其余均位于粤北地区。从结构性转移成分来看,普宁市科技和产业 第 卷第期审图号:()号图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广东省县域三次产业增长量(年)陈奕璋: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 亿元居首,博罗、四会、台山、惠东等县市紧随其后,珠三角县市第二产业结构性优势明显,南澳、连山、连南、陆河、徐闻等县居于末位,不具备结构性优势。从竞争性转移成分来看,仅有 县市

12、为正值,其中廉江、四会、高州市位列前,竞争性优势显著,普宁、佛冈、台山等县市居于末位。由此可见,普宁、台山为显著的结构优势推动,四会、廉江、高州县市则具备更强的竞争性优势。总体而言,广东省县域第二产业增长量呈“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格局,珠三角地区县域第二产业发展优势突出,粤东、粤西两翼部分县市具备结构性或竞争性优势,粤北地区第二产业发展处于相对劣势。审图号:()号图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广东省县域产业结构(年)第三产业比较分析如图()所示,从整体偏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时段内各县市第三产业增长量平均值为 亿元,全省高于增长量平均值的县市共 个,惠东、普宁分别以 亿元、亿元成为前两名,并与第名化州

13、市(亿元)拉开较大差距,连山、南澳、封开增长量均不足 亿元,第三产业发展规模较小、发展较慢。从结构性转移成分来看,高州、博罗、化州市结构性转移量高于 亿元,而南澳、连南、连山县不足 亿元。从竞争性转移成分来看,个县市为正值、个县市为负值,其中惠东、普宁、遂溪县市竞争性转移量最高,分别达到 亿元、亿元、亿元,与后面县市相比优势突出;博罗、高州、怀集县市则居于末位,不具备明显的竞争性优势。由此可见,惠东、普宁为明显的竞争优势推动,博罗、高州则为明显的结构优势推动。总体而言,广东省县域第三产业增长量呈“沿海高,内陆低”的空间格局,第三产业增长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研究时段内珠三角、粤东、粤西沿海地带第

14、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而粤北地区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慢,规模偏小,优势不足。产业结构比较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得出的广东省县域三次产业增长值,对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如图所示,全省绝大部分县市第三产业增长值占比最大,具体而言又可分为“三一二”型与“三二一”型,其中共有 个县市为“三一二”型,主要分布在粤东、粤西两翼;个县市为“三二一”型,主要分布在粤北地区及粤西的雷州半岛。共有个县市第二产业增长值占比最大,其中“二三一”型个,“二一三”型个,均位于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增长值占比最大的仅有个,属于“一三二”型。根据库兹涅茨法则,随科技和产业 第 卷第期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

15、重不断下降,工业部门、服务业部门的比重则不断上升。粤东西北地区县市均为第三产业推动型,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仍有四成县市呈“三一二”型,第一产业增长值高于第二产业增长值,工业部门发展较为缓慢。珠三角地区 县市中,一半为第二产业主导型,工业化进程相对较快,发展势头良好,具有明显优势;剩下的县市中,位于沿海地区的惠东、台山、开平等县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最大,深居内陆的怀集县二、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结论与发展建议 研究结论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整体产业结构等维度出发,对广东省县域产业结构进行剖析。主要结论如下。)发展水平:广东省县域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从平均水平来看,

16、广东省县域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增长量 平 均 值 依 次 为 亿 元、亿 元、亿元,三次产业中分别有、个县市增长量低于平均值,约占县市总数量的,可见广东省县域三次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从最高值与最 低 值 来 看,三 次 产 业 增 长 量 最 高 值 依 次 为 亿元(高州)、亿元(四会)、亿元(惠东),最低值依次为 亿元(乳源)、亿元(连平)、亿元(连山),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依次为 、倍,研究时段内广东省县域发展的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产业结构:广东省县域产业结构仍需优化。根据偏离份额分析,广东省县域整体产业结构以第三产 业 为 主,超 半 数 县 市 第 一 产 业 占 比 超 过,第一产业在经济生产中占据比重仍然较大。第二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在广东县域的发展并不乐观。年,广东省 个县的第二产业总值为 亿元,同比上升 ,但同期占全省第二产值比重却下降 ,县域第二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年,广东省县域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全省比重都呈下降趋势,而第一产业占比却提升了 。由此可见,广东省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三产业发展未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产业结构仍需优化。)空间结构:广东省县域三次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