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本文系 年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基于新型交互机制的高职英语混合对分课堂教学实践与改革研究”(项目编号:)。作者简介:陈萍(),女,浙江台州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基于新型交互机制的高职英语混合“对分”课堂教学实践与改革研究陈 萍(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台州)摘 要新型交互机制有助于落实基于对分课堂模式的教学改革,对于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改革,对分课堂几乎适用于各个学科和教育阶段,对于高职英语教学而言,其可以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交互机制下,将传统课堂分为三个不同阶段,通过发动学生的主观学习热情,有效提升高职英语教学
2、效能。为此,本文分别对新型交互机制和对分课堂进行详尽阐述,通过分析高职英语教学应用对分课堂模式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其具体的实践与改革措施,对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关键词新型交互机制;对分课堂;高职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本刊网址:引言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英语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而其中,语言技能就是指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多种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停留在语言知识层面,在语言技能中偏向于读写能力,而在听说能力上存在较大缺陷。尤其是对于高考平均分较低的高职生而言,很多学生都存在着不敢开口、
3、听说能力差等问题,导致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偏低,难以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应用英语技能的能力。在新型交互机制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类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载体,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与其他人进行交流,而在此基础上开展对分课堂建设,能够深入改革传统灌输式的课堂范式,更适应当代英语教学的需求。为此,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推动高职英语教学的范式改革。一、新型交互机制的概述一般意义上的交互机制,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和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其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以语言为载体,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就是指通过交互式方式,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情景对话的方式,学生在体验英语语境和
4、语感的过程中,对于英语学习进行可理解性输入,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快速提升其英语交际能力。而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信息技术普及和发展下形成的新交互方式,传统意义上的人机交互主要是计算机按照人的指令单向传输信息,如教师制作好课件后,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讲解知识,这种形式并未脱离人与人交互的范畴,虽然以计算机为载体,但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灵活性和机动性。相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信息技术的融入虽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更多的是穿新鞋走老路,并未对已有的教学范式进行颠覆性改革。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深度结合,需要构造出一种能够体现出互联网智能化特点的新型交互机制。具体而言,从人机关系的角度来
5、看,新型交互机制要求人在虚拟技术、仿真技术等技术支持下,与阅读文本之间形成紧密互动;从人人交互的角度来看,需要承担起人与人之间交互沟通的纽带作用,建立传统交互机制下无法实现的人人交互。新型交互机制要求体现出使用者与数字产品和信息服务间的沟通,不仅需要带给使用者新颖的视听觉体验,还需要对其情感体验有足够重视,从而让交互的过程更加生动、立体。二、对分课堂的底层逻辑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所提出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思路在于在原本的课程一分为二,一半的时间仍有教师进行讲解,而另一半时间则留给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开展交互式学习。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将授课与讨论的时间相互错开,能够给学
6、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满足其不同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需要穷尽教材内容,而是要讲解课程的基本框架和概念,在讲解重点和难点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各个章节的实际内容,从而在理解重点和难点问题后,结合自身需求与实际情况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在学习和理解教材内容,并完成知识的内化后,学生们回归课堂,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交流所学的内容,并与教师深入互动交流,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所学知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将教学过程明确分成了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在讲授环节内,教师只单向讲解知识,介绍基本的教学内容框架,并详细讲解其中的重点
7、和难点问题,但不讲解其中的细节,也不向学生提问或组织讨论。在内化吸收环节,学生才通过阅读教材、完成作业,并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和吸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能与其他同学交流,也不能向教师询问,才能在对知识的品味、消化、吸收、反刍、咀嚼中,有效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在讨论环节内,教师在上课时先不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学习困惑,并记录下彼此的普遍性问题。而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再组织班级讨论,集中讲解小组讨论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通过章节总结对上一阶段的课程进行整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湖 北
8、开 放 职 业 学 院 学 报()年 月(下)()率和教学质量,纠正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三、高职英语教学应用对分课堂的现实意义(一)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依赖于其课后巩固和复习的投入。但对于高职生而言,其入学时的分数普遍偏低,很多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很少有学生愿意投入大量时间主动学习,且在课上也存在着不认真听讲的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有限,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而对分课堂不仅重视在课上获取知识,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吸收知识,体现出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对等性。在这一教学模
9、式下,教师可以将课堂精力转移到教学管理、监督等环节中,通过多种方式督促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提升,且能够引导学生创造探索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在与同学探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并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对自身知识框架有更明确认知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二)有助于增强学生英语表达能力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沟通能力,使其能在未来实际工作中使用英语解决各类问题。因此,评价高职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往往需要以学生能否熟练使用英语沟通为标准。在全球化语境下,由于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很多职业领域
10、都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具有英语优势的学生往往更易于就业,且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然而,我国英语教育始终存在着学生不敢开口说的问题,虽然很多学生熟练掌握了英语语法,且拥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但交流意愿的缺乏导致很多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较差,难以将英语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对分课堂的模式下,新颖的教学模式消除了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问题,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用英语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英语表达机会。尤其是其英语交流的对象从有心理隔阂的教师变成了更熟悉的同学,能够有效减轻学生英语学习的焦虑感,降低其受挫的可能性,同时还能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吸取他人长处,分享各自的学
11、习程度,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活力。此外,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旁观者,可以在其遇到困难时发挥出指导者的作用,有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营造更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愿意用英语表达和提问。(三)有助于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压力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的知识体系庞大且复杂,尤其是对于专业英语而言,更是需要经过长期学习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具有专业特征的英语交流技巧。在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师能够通过调整课堂思维,在有限的课时内重点讲解知识框架和重点难点问题,并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练习等方式,鼓励学生探索问题、独立思考,能够有效地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
12、压力。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对分课堂有学生交流学习的环节,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无形地起到辅助作用,帮助教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查缺补漏,而教师只需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在课程的最后进行集中讲解,不仅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能够通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能自觉查缺补漏。教师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知识灌输,而是用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方式革新传统的教学范式,教师能够用更多的时间来梳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到及时解决、对症下药,是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有效突破。四、新型交互机制下高职英语对分课堂的构建策略(一)讲授阶段相比本科英语课程,高职英语的教学内容
13、往往更具有实用性专业特色。而在对分课堂模式下,仅占课时一半时间的课堂讲授阶段,要求教师严格地斟酌课上所讲的内容,从而充分利用课堂的每分每秒,完成应有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讲解本专业的重点词汇,并通过这些词汇引出本章节内容的主要学习内容,结合英语课文讲解专业词汇,在渗透专业主题文化背景的同时,分析课文结构并提出文章的理解思路,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技巧进行阅读,并细致地讲解哪些部分需要精读、哪些部分可以阅读,在提出问题和布置作业后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强化对英语专业性的引导。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对分课堂降低了教师的主体作用,但其实在英语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仍然稳固。面对不同的课型,教师
14、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如在口语课教学中,可以在讲解新单词和新句式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词汇和句式进行对话、创编,让学生在了解整个知识框架后,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不断挖掘框架下延伸的知识内容,并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二)内化吸收阶段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是对分课堂的关键所在。内化吸收阶段主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对前一阶段所获取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并遵循教师的引导构建自身的知识框架。在新型交互机制下,学生可以利用各类网络教育平台自主查询资料,而非拘泥于有限的教材内容,为后续的课堂讨论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本阶段内化吸收的内容并不仅局限于课堂讲
15、解的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堂安排时需要具有前瞻性和整体性思维,巧妙地安排时间进度,并适当地提前分配任务。如在一些主题教学中,可以将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引导学生分小组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相关的知识,从而让学生在课后做好词汇累积,同时要鼓励学生在网络平台中查阅相应的文化背景,从而将语言和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中形成独到的见解。(三)讨论阶段在讲授阶段和内化吸收阶段后,需要通过讨论阶段来对之前两个阶段教学进行最后的收尾和提升。讨论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教师所布置的关联任务、问题和作业,分享各自的学习经验和看法,并在小组内探讨自己在内化吸收阶段没有理解的知识,从而在交流和合
16、作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学生的分组方式,既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成绩、性格等因素分组,但无论何种分组方式,都需要调动每个人的参与热情,让每个学生参与讨论并发表见解,从而将小组的智慧整合成一个最佳答案。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为避免学生偏离正确的讨论方向,教师需要通过设置讨论环节来对小组讨论进行引导,同时要督促学生尽可能用英语讨论,有效锻炼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并在不断地积累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而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正是需要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整合,用系统性地讲解各小组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以解决学生难以自主探究的关键问题。在讨论阶段内,那些低层次问题都可以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得到解决,而教师则可以更多关注学生的高层次问题,以减少不必要的精力消耗,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有价值的环节中,从而在最终呈现知识点的同时,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个体性问题和整体性问题。五、新型交互机制下高职英语对分课堂的应用思考对分课堂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但任何(下转第 页)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王超杜甫遗迹研究西安:西北大学,莫砺锋 杜甫评传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