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党的奋斗历程与经验启示.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237960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党的奋斗历程与经验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党的奋斗历程与经验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党的奋斗历程与经验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党的奋斗历程与经验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党的奋斗历程与经验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党的奋斗历程与经验启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党的奋斗历程与经验启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党的奋斗历程与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为我们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资源、政治资源和理论资源。要想解决今天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都需要在党的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党在历史中积累的政治优势、文化优势、理论优势来观察与理解今天的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所以说,学习党史不仅是我们政治生活中的

2、一个学习教育活动,而且还关系着党情、国情、世情这三个大局。党情,即百年大党的历史新起点;国情,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情,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正确处理以党情、国情、世情为代表的重大国际国内关系,为什么要回到党史中,要学习党史?因为只有通过学习党史,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我们才能增强今后继续开拓进取的力量和勇气。党史是一座宝库,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和力量的来源。离开了党的历史,我们就说不清楚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今天的中国社会。党史既解释了我们是怎么一路走来的,也解释了今天的党、今天的中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回到党史中去,我们就能够增强组织自觉、政治自觉、历史自觉,从而

3、更好地把握今天与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这既是我们学习党史的三个主要目的,也是今天的中国共产党须臾不可离开的执政基础。也就是说,我们党在执政的过程中需要方向感、力量感。要想获得方向感、力量感,我们就要回到党史中去,认识社会规律、政治规律、历史规律,增强自觉意识。 自觉意识有三个方面:一是民族自觉,从“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中来;二是制度自觉,从“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

4、要求”中来;三是组织自觉,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中来。这三种自觉是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需要特别清楚明白的精神、政治与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学习党史的要求: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 与别的什么政党不同的是,我们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有独特的精神气质,有现实的实践的价值取向,有自身能力与组织上的特征,也就是具备天然的优势。所以,我们今天更要强化宗旨意识,保持党的政治本色,保持党在精神上、组织上、实践上的历史一致性,保持党一贯的传统和优势。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救民于水火的政党,我们靠什么救国救民?靠的就是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理论优势,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我们党才能够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拥戴。今天,我们仍然要继续走群众路线,继续保持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当然,要实现党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是对党的执政能力、领导能力的巨大考验。所以,我们更要号召全党学习党史,增强历史意

6、识与自觉意识。 中华民族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一路走来的,这其中体现了历史的规律和必然性,而这也是我们今天依然要把握与遵循的。学习党史,是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寻找智慧、寻找力量、寻找灵感、寻找方向,是要保持我们的思想正确、立场正确、观点正确、行为正确。围绕党史学习,我们要从三个角度在总体上进行把握: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即党的百年历程及关键事件;二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就,即党百年历史的作用与价值;三是党的光辉历程带来的启示,即在历史的内在联系中,我们通过学习党史得到了哪些重要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段非常有效率的历史。也就是说,在短短100年时间里,党带领中国人民

7、在历史运动中实现的成就,在深度、广度、跨度上都是以往历史上的中国所不可比拟的。 “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中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的历史,基本上都在实行秦朝的制度。这一方面说明了历史发展进步的艰难,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制度变革的难以实现。然而,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不但终结了封建制度,而且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所以我们说,百年党史是一段很有作为的历史。在这100年中,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加快,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这一场历史运动,在思想理论上、社会建设上、经济发展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党百年历史的“伟大”不是泛泛一说、随便赞扬,而确实表达了一种历史发

8、展变化的客观状态,这种剧烈的历史变化、历史运动只能用“伟大”来形容。 (一)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 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的历史进程的变化,不仅仅是这28年的事,而且是2000多年的事。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历史的矛盾与运动的角度去看,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所面对的是中华民族的重大危机;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鸦片战争战败所引发的系统性民族危机这一背景下,登上了历史舞台。这种系统性的民族危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是包括文化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军事领域、思想领域在内的全方位的危机。 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为什么会加速进入这

9、样一个危机时期?从根本上来讲,这种危机既是中国的民族危机、国家危机,也是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危机,即封建主义相较于资本主义是一种落后的制度,一旦遭遇资本主义的全面竞争,其劣势就表现得非常显著。相较于资本主义制度,当时以封建制度为内在逻辑的中华民族,在和其他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础的民族的竞争当中败下阵来,说到底是与封建制度所塑造的社会结构、生产能力有关系的。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般结构就是封建官僚制度和宗族自治制度。这种二元分层的社会结构,造成中国以“朝廷”为代表的国家弱、以“百姓”为代表的社会弱,因为没有团结、动员起来的社会就是一盘散沙,其结果就是“朝廷”和“百姓”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可以说,满清政府的

10、政治危机、封建制度的制度危机,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的结构性危机。由此可见,“谁”能够解决中国社会一盘散沙的问题,“谁”就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 围绕解决中国社会一盘散沙的问题,中国的仁人志士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等。但是就中国所面临的全方位的危机而言,这些类似于专科的诊疗方案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也正因中国深层次的结构性危机,中华民族所需要的社会运动、政治运动的力度、深度与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从1911年取消党禁到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中国全国范围内有300多个党团分分合合,到今天只有中国共产党与8个民主党派。为什么?因为一般的政治力量、政治团体的一

11、般性解决方案,是不足以解决中国的问题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二)中国共产党的解决方案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彻底的解决方案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我们党所领导的社会革命,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权力革命、科技革命、军事革命,而是一种全方位的系统的整体性的革命。革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是国民党政府的权力结构问题

12、,不是国民党政府改组的问题,而是国家政权的性质问题。国家政权性质的背后,实际上就是针对中国社会结构性问题的总体解决方案,即怎样把一个一盘散沙的社会团结、统一组织起来,形成强有力的国家公共能力,增强民族的行动能力。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全国同胞们,我们应当进一步组织起来。我们应当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的政权诞生了,其本质在于象征着中国社会组织化的进程达到了一个历史上相对比较高的阶段。所以,中国共产党的解决方案,才是真正解决了中国社会一盘散沙的结构性危机的方案。怎样把一个一盘散沙的社会动员起来

13、、组织起来?马克思主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统一思想、统一政治、统一组织的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运动,确实是一种不同于以往2000多年的更高历史阶段、更高水平的社会运动。这场运动所实现的社会能力、形成的社会结构、彰显的社会面貌一定是优于封建社会的,也是富有国际竞争力的。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长 中国共产党要实现政治上的重大抱负,就需要先完成自身的成长。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党的理论、组织、政治、军事、制度的成熟。中国共产党必须同时具有强大的理论能力、组织能力、政治能力、军事能力、制度能力,才能够实现对中国社会全方位的改造。党在理论上、组织上、思想上、政治上、军

14、事上、制度上的成熟是需要过程的。所以,一整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奋斗史。 1.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最早的中国共产党是一种理论意义上、理念意义上、思想意义上的政党,其最典型、最突出的表现不是物质的组织结构,而是思想、理论、精神的面貌。从理论的角度或思想文化的角度上讲,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者为后者创造了充分的思想理论条件。五四新文化运动所代表的民族的反思和自我批判的力量,必然要进入社会实践的领域,即没有精神的启蒙、觉醒,就不会有组织的行动。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代表

15、着一批中国社会最具现代精神的知识分子。他们站在世界视野上审视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为中国人找到了准确的历史坐标、时代坐标与精神坐标,即和同时期的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相比,中国的落后表现在什么地方,并且对这种落后进行了反思、批判,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案。在这一点上,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起到的民族的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是非常了不起的。可以说,这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举起火把、照亮黑夜的人,让中华民族第一次在现代的光芒中看清了自己的位置和处境,从而有了属于现代民族概念上的忧患、反思和行动。 最早,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都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是蔡元培“三顾茅庐”把陈独秀请到

16、北京大学,以北京大学为阵地,掀起了一场影响全国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新观察、新视野、新思想、新观念、新批判。正因有了新的文化,中国人才能从长期的危机中回过神来,才懂得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潮流趋势,才懂得主动建立民族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使中国人具备了民族的能动意识、主动意识。 这一批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族精神领袖、文化英雄是伟大的,但是光有民族的历史的批判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有行动,要有现代化的解决方案。恰恰是在对解决方案的探索过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发生了分化。其中,陈独秀、李大钊走向了社会实践的领域,由文化批判进入社会批判的阶段,并且这种对社会的批判是富有成效的,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写作指导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