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6观察家 ART OBSERVER美术观察 ART OBSERVATION总第332期从蝶变宝武到艺术社区场域“2022风自海上”策展理念与方法马琳在“大美术馆”计划下,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文教结合紧密合作,于2022年12月16日至2023年2月24日推出第二届“风自海上”展览,以“蝶变宝武与艺术社区场域”为主题,讨论艺术在城市更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展览由上海大学、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美术家协会作为指导单位,上海美术学院、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因此,本次展览是上海美术学院和中华艺术宫共享学术、策展资源的反映,也是对当下艺术如何更
2、好地为社区服务研究的一个回应。一、“2022风自海上”策展理念美术学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它覆盖了从都市文脉历史传承到国家艺术形象造型体系,再到社会美育公共服务体系。近年来,上海美术学院提出“新海派”的美术教育理念,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城市营造与社区微更新、助力乡村振兴、开展社会美育,这也是对海派精神的传承与创新。2021年6月29日,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项目正式启动,将在位于宝山区宝武型钢厂的工业遗存上建设一座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长约一公里的新型美术学院,把传承工业历史文脉与激活艺术创作源头结合在一起,将成为上海美术学院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以及“新海派
3、”美术的教育创作新基地。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的建设将对上海这座城市、上海美术,乃至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带来巨大的贡献。相信工业遗存的蝶变将会赋予上海美术学院新的发展契机,并带动城市能级与品质的提升。这也是本次“风自海上”展览以“蝶变宝武与艺术社区场域”为主题的策展缘起和思路。近两年来,艺术社区作为重要的实践艺术概念引起学界的关注。上海美术学院此前在“艺术进入社区”方面做了不少的理论和实践积累,正如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在展览前言中所述:“我们的艺术要进一步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展览中的相关案例深入研究 艺术社区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这一新课题,开拓艺术进入社区的新路径,结合
4、公共文化政策和市政建设,把艺术进入社区与城市营造与社区微更新结合在一起,探索出 艺术进入社区 的可持续性发展策略,展现出具有中国式现代化风采的创造精神,对于社区博物馆/美术馆建设、社会美育体系建构,艺术社区理论建构都会有前瞻指导作用。”从蝶变宝武到艺术社区场域,本次展览通过两个单元的叙事模式呈现出一种递进的展览逻辑关系,最终都指向社会美育。二、从蝶变宝武看上海美术学院的未来展览分为两个单元的内容,“蝶变宝武”单元展出了65位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从过去、现在和未来展现了钢铁生产的历史记忆、宝武的现在和上海美术学院的未来。“钢铁生产的历史记忆”部分展出了中华艺术宫和上海中国画院收藏的林风眠、李詠森
5、、陆抑非、朱梅邨、俞云阶、杜家勤、陆一飞等二十余件与钢铁生产建设主题相关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向上朝气。如林风眠的轧钢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在当时全国社会主义大建设的气氛下,这幅以工业及工人劳动为题材的画作是其创作生涯中尤为特别的一件。画中人物造型提炼概括,形象明晰,林风眠以其独特的风格呈现出具有力度的艺术形象。李詠森创作于1963年至1964年间的水彩作品上钢三厂工地是对上海第三钢铁厂工地热火朝天生产钢材景象的写生,真实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的生产环境。画面的主体是工厂,“时间就是钢”的横幅充满了时代感,表现出当年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景象。“宝武的现在”部分展出
6、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相关院校的艺术家到宝武进行采风创作和以钢铁为媒介创作的作品七十余件,艺术形式多样,有水墨、油画、版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家们从不同的视角呈现了宝钢的建筑空间和环境,探索了钢铁材料创作的多重可能性。如李明岗、魏晶的日出东方: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建设“2022风自海上:蝶变宝武与艺术社区场域”展览现场037观察家 ART OBSERVER前沿报道艺事综述美术观察 ART OBSERVATION2023-04纪事描绘了宝钢总厂的建设场面。艺术家在火红的主色调中用金属材料进行拼贴和组合,交错的线条和凸凹的
7、肌理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浮雕般的立体效果,让观者仿佛来到钢铁熔炉般火热的建设现场。敖国兴的摄影作品为曾经的辉煌唱一首挽歌以银盐怀旧的色调为宝武的辉煌按下了记忆键。“上海美术学院的未来”部分通过主校区的建筑图片、模型和新媒体装置来呈现“云上一公里”。本次新媒体展区作品由上海美术学院数码系老师集体创作的申轮 型钢记忆 时空 回廊等影像作品组成。借助数字档案与互动媒介,观众可以通过与作品的互动,寻找宝武型钢厂留存的痕迹。站在未来的美院,回溯型钢厂过去的缩影;重现过去的记忆,亦能寻到未来的痕迹。作品虚拟与现实相结合,以全新的互动方式带来沉浸式的观展体验。三、从艺术社区场域到社会美育“艺术社区场域”单元选取
8、了近两年来自全国各地24个艺术进入社区的相关案例。随着新美术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机构不再局限于美术馆的白盒子空间,而是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实践中,高校与社会志愿者的力量也加入进来,形成了一个艺术社区的生态。那么,艺术进入社区的路径有哪些?艺术社区如何进行可持续性发展?这些是“艺术社区场域”单元要重点讨论的话题。本单元以文献展的形式,将案例分为“高校与社区”“美术馆与社区”“社会志愿者与社区”三个部分。“高校与社区”板块展出了9所高校15个相关艺术进入社区案例。上海地区分别是上海美术学院曾成钢团队的“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幸福曹阳 重点样本社区”,程雪松团队的“摩登田野2022新海派乡村美
9、育展”,建筑系刘勇、魏秦的“有温度的空间营造”;同济大学童明团队的“城市交集”,刘悦来团队的“花开中国:从1到100到1000到10000”,陆勇峰的“富安美术馆”;上海交通大学张海翱团队的“人间烟火:社区营造与适老化城市微更新”;华东理工大学程建新、丁伟的“设计立县”;东华大学黄更、吴亮团队的“擦肩”隧道艺术季。此外,还有中央美术学院侯晓蕾团队的“北京社区公共空间微花园系列”,中国美术学院单增团队的“松阳后舍美术馆和浙江千岛湖梓桐镇”,四川美术学院屈波团队的“虎溪计划”和焦兴涛、李竹团队的“羊磴艺术合作社”,广州美术学院陈晓阳团队的“流动的乡村剧场”等。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高校在新文科的背景
10、下,在艺术社区实践中如何进行跨学科交叉与人才的培养,如何从参与式策展的角度把艺术乡建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如何在社区中践行“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的理念。“美术馆与社区”板块选取了7个来自长三角的美术馆与社区相结合的案例,分别有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哈哈小广场”、刘海粟美术馆“粟上海桂巷菜场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行走多伦”、上海外滩美术馆“客堂间”、浦东碧云美术馆“社区角”、艺仓美术馆“艺术直通车”和张家港市美术馆“未来非遗”。这些美术馆在馆内外开展各类艺术进入社区的展览与公共教育活动,不仅激发了市民参与美术馆项目的自主性,而且对于公共文化的创新也有推动作用。如中华艺术宫、社区
11、枢纽站和上海美术学院联合打造的“哈哈小广场”,取自设计师洪卫的一件字体设计装置哈哈,而延伸为哈哈小广场作品。它寓意着“儿童友好”与“艺术不老”主题对社区的美好营造,也提示出美术馆公共教育在“艺术社区”创新中的各种可能性,还预告着在本次艺术社区文献展背景下,将展开的社区实体滚动展所带来的“艺术社区”新阶段。“社会志愿者与社区”板块展出以“社区枢纽站”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在推动艺术社区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该板块以“东昌艺术社区”“社会学艺术节”为主,东昌新村“星梦停车棚”、东昌大楼“楼道美术馆”案例呈现艺术如何与陆家嘴老旧社区微更新结合起来,展示了城乡社区美术馆与公共文化创新之间的联系。“社区枢纽站”通
12、过多领域、跨学科的融合,特别是在社区动员和志愿者参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而为艺术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星梦停车棚”也因此在2022年被评为上海市“艺术进社区”示范项目。艺术社区不是简单地把艺术作品送到社区,而是强调社区居民自觉参与,通过艺术在社区构建价值的认同,让社区变得更加温暖、有活力。这也是“艺术社区”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议题。通过以上这些案例,展览重点分析和讨论艺术进入社区的不同路径,以及如何与社区微更新相结合,如何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自发与主动性使得艺术社区可持续性发展,从而推进艺术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充分发挥学院、美术馆、社会志愿者在艺术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四、打造一个
13、可生长的展览在展览的空间设计上,为了凸显宝武的过去和未来,中华艺术宫的第15、16号展厅“蝶变宝武”单元的影像部分通过大幅的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并置和对比的手法,展示了宝武的过去和上海美术学院的未来。“艺术社区场域”没有放在原有的展厅内部,而是充分利用了中华艺术宫0米层前厅的公共区域。这个公共区域之前是艺术商店,受疫情的影响,艺术商店因搬迁而留下了一个个空旷的房间。展览在艺术商店原来的建造基础上,采用案例移植的方法,在不影响艺术商店空间结构的情况下,以图片、文献、影像及相关实物多类型相结合的展示手法,不仅打造了一个新的艺术社区场域,也对中华艺术宫公共区域进行了微更新。该单元还特设“艺术社区课堂”特别项目,并在展览期间举办了各种公共教育活动。除了在中华艺术宫举办展览外,展览期间也分别在人民公园、陆家嘴老旧社区举办了艺术社区系列活动,还在奉贤区南桥镇举办了首届“摩登田野:新海派乡村艺术节”。这些展览、活动与本次展览共同形成一个文化艺术网络,通过美术馆、学校、社会志愿者与社区的相互联动,共同打造艺术社区场域,服务新时代的社会美育,从而使得艺术社区场域成为一个可生长的展览场域。马琳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该展览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