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62美 育书法生态学是把书法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从相互制衡、衍生循环的书法生态链来考察书家、书作、鉴藏家、书法批评等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书法美育即为与书法相关的美感教育,从整个书法生态系统来看,书法美育精神主要存在于三个阶段:一是学书阶段,主要受书法生态环境中精神因子的影响,能够促使书写者内在精神世界发生改变;二是创作阶段,创作时书法美育精神在作品风格、书法观念中得以体现;三是品评阶段,品评时是从书作中析出书法美育精神,通过书作感悟书家精神世界,并由此带来精神的洗礼及影响。从精神层面来看,书法生态精神因子对书法美育精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非功利性,主张学书为乐、学书消日等;二是推崇中庸
2、精神,从精神层面强调对书法度的把握,注重中和之美;三是提倡勤学苦练精神,学书应下苦功,而不应仅靠天分任情恣性。在书法生态链的品评阶段所呈现出的书法美感教育精神,还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重人品;二是重意蕴;三是重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一 书法生态与书法美育精神生态学的观念是从自然界生物链系统中派生而来,原则是保持生态平衡。书法生态学的研究同样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从生态学的生态因子、生态链、生态位、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角度对各种书法现象进行综合研究。因此,书法生态是把书法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从相互制衡、衍生循环的书法生态链的视角考察书家、书作、鉴藏家、书法批评等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书法美育从狭义上来
3、说是与书法相关的美感教育,而书法的美从总的来说包括点画美、造型美、意境美。书法点画美是指书法点画线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捺如崩浪雷奔。横折钩如劲弩筋节。在书法理论史上对结体(形)的关注也比较多,较早的如成公绥隶书体、王珉行书状、萧衍草书状等,皆是关注不同书体的形。结体三十六法(传为申旭庆从书法生态学视角看书法美育精神美育青年时期的蔡元培DOI:10.14131/ki.rbzqk.2023.0078欧阳询)则是进一步从单字结体空间入手,对结体美进行总结分析。书法相关的美感教育可以进一步理解为通过学习、感受书法的美,使人的内心世界及行为规范发生改变,使受教育
4、者产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追求及行为规范。书法的意境美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意境的追求更为契合,如出水芙蓉比错彩镂金更为自然可爱。因而,在书法美育中存在的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追求的主张即为书法美育精神。由于书法生态的系统性及书法美育精神的具体指向,因此书法美育精神是散见于书法生态系统当中的。从整个书法生态系统来看,书法美感教育的精神主要是存在于两个阶段:一是学书阶段,主要受书法生态环境中精神因子的影响;二是创作与品评阶段,创作时书法美感教育的精神在作品中得以体现,而品评时则是从书作中析出书法美育精神。二 书法生态因子中的美育精神书法生态因子是由自然生态系统互制衡的关系。从总的来说书法生态因子
5、可以分为:行为因子、精神因子、制度因子、物态因子,而书法美育精神主要蕴藏在书法生态精神因子之中。从精神层面探讨环境因子对书法精神、观念方面的影响,是探讨学书阶段比较重要的部分,往往对书写者一生都有深远影响。书法美感教育所蕴含的精神,往往就受学书阶段精神因子的影响。如欧阳修主张学书为乐,在试笔中云: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视中的生态因子派生而来。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是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常直接作用于个体和群体,主要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种群分布和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等。生态因子不仅在自身内部起作用,而且相互之间也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它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他因子。书法生态因子从狭
6、义上来讲也就是对书法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各因子之间循环往复、相互制衡。在书法生态研究中,书法生态因子作为整个书法生态循环系统中的基础,理应重点研究书法生态因子之间循环往复、相互制衡的关系,也即是书法制度、书法活动、书法精神、书法内容、书法工具之间的相163美 育太平洋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成员合影164美 育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此种精神对书法美感教育的影响则是有两方面:一是指学书的非功利性,崇尚学书为乐,皆在自适;二是指学书的终极目的,是不为外物移其好。另外,在学书阶段十分讲究对立统一原则,在书法美育精神上即体现为推崇中庸精神,强调对度的把握。在中国传统儒家的审美思想中,更是极力推崇中
7、庸之美。在古代书论中,通常认为学书时既要强调一字之中点画形式的变化,但又应具有相应的书写规范。如智永(传)永字八法中,既规定了各种笔画的写法,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同一个蔡元培北大校长任命状165美 育笔画又要强调变化。比如直曲对比、长短对比、粗细对比、方圆对比等,这些对比都有一个度的要求,即书法中的中和之美。另外,历代均推崇书写者勤学苦练,这不仅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需要,也属于书法美感教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黄庭坚在题虞永兴道场碑中云:虞永兴常被中画腹书而是书之工,唐人未有逮者。除此之外,还有张芝学书池水尽墨、智永学书退笔成冢等勤学苦练的事迹。从学书环境中的精神因子层面综合来看,对书法美育精
8、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非功利性,学书讲究为乐、消日;二是崇尚中庸精神、中和之美,学书应有一种对度的把握,要做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三是勤学苦练,学书应有吃苦精神,而不应是仅靠天分任情恣性。三 书法生态链中的美育精神从书法生态链当中的由学至用再到品,通过了解古代书法作品的时代背景及所处的文化思潮,将历代礼仪以及士大夫的思想精神追求、文化格调等剖析出来,进而通过书法美育精神的潜移默化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整个书法生态链来看,书法美育精神对人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学书阶段及品评阶段。书法风格是书写者在自我书法观念、取法以及时代书风等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在不同书风中蕴藏着不同的精神意蕴,书法美感教育
9、精神的呈现也是蕴藏在不同书风之中。从大的方面来看,书风有壮美与秀美之分,也有北碑南帖之说。清代阮元提出北碑南帖之说,实际上是由于不同地域人们的审美习俗、精神追求的差异,进而产生了不同的风格趋向。在书法的文字内容中,碑石内容与士大夫信函、手札内容都有很大差别。如同为碑刻,庙堂之上所立碑石书写风格多端正严谨,而穷乡僻壤的碑石墓志则略显粗朴率意。这又反映出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审美习俗,不同时代对于称呼用语、礼仪、禁忌等都有文野之分。在中国书法理论中,不同的书法风格赋予不同的精神内涵,也就促使不同书风赋予了不同书法美育精神。另外,在书法生态链中的品评阶段所呈现出的书法美感教育精神还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
10、929年,蔡元培题写“国立艺术院”166美 育一是重人品;二是重意蕴;三是重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书法中对人品格外注重,历来书家首重人品。书法长久以来被士大夫阶层视为修身养性的最好方式。练习书法时心无旁鹜,做到精一,进而进入无我境界,只有只样才能做到静以修身。明代王阳明对书法的临创观可以用精明在心,书法即好来概括,他主张摹古帖以字形练习为主,而不是古人临摹时所追求的形神兼备,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古代书家一直注重人品与书品的关系。在书法美育进程中,从教者也可以在书法教学中结合人的品格进行讲解,让学生们在学习书法时提高个人素养,进而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宋代姜夔续
11、书谱风神曰:风神者,一须人品高八须时出新意。姜夔认为独具风神的作品,应是把作书者的人品高放在首位。蔡元培在中国之书画一文中指出:中国书画,均以气韵为主且苟非学问胸襟,超出凡近,而仅仅精于技术者则不免以其气韵之不高而薄视之。蔡元培认为书画作品如果只是精于技术,其作者如果不是以学问胸襟著称,则受人贬薄。姜夔续书谱风神条中还曾云:自然长者如秀整之士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贤士。此处风神就是指书法的神韵气格,也是主张书法应注重内在意蕴。另外,书法的创作与审美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关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审美认知方式。历代经典书法作品往往都融入了社会美的标准。书法作品所承载的内容或雅或俗,记载的人物、事件或褒
12、或贬,从这此方面都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人们对社会审美的价值标准,在这一过程中也能体现出书法美育精神。书法美育精神融入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各个层面,并结合美学原理深度解析书法美的成因,进而做到以书 育人。在中国古代书论中蕴含了各种美学意象,通过对意象的描述进一步表现书法的艺术美,进而展现书法美育精神。梁武帝草书状中认为草书是应战事急需而成,并运用自然物象描绘了草书的各种形状。如文中云: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涤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虞世南笔髓论(传)中认为,品评书法作品就好比听动人的音乐,用音乐美来比拟书法的艺术美。袁昂古今书评中把薄绍之书比蔡元培题词手迹167美 育作舞蹈,赋于书
13、法运动美。唐代诗人多以书入诗,以诗的语言美对书法进行美化,进而体现书法的内在意蕴美。如李白的草书歌行中描述草书各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描述张旭草书为: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综上所述,书法生态是把书法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从相互制衡、衍生循环的书法生态链的视角考察书家、书作、鉴藏家、书法批评等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从整个书法生态系统来看,书法美育精神主要存在于:一是学书阶段,主要受书法生态环境中精神因子的影响;二是创作与品评阶段,创作时书法美感教育的精神在作品中得以体现,而品评时则是从书作中析出书法美育精神。从书法生态因子的精神因子来看,对书法美育
14、精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非功利性,学书讲究为乐、消日;二是推崇中庸精神,在书法当中应追求一种对度的把握,要做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三是勤学苦练,学书应有吃苦精神,而不应是仅靠天分任情恣性。从书法生态链来看,学书阶段所受书法美育精神的影响是对书写者内在精神世界的改变;品评阶段所受书法美育精神的影响,主要是指书法品评者通过书作感悟书家精神世界并由此带来精神的洗礼及影响。在品评阶段所呈现的书法美育精神,还可以分为:重人品、重意蕴以及重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注释:明项穆书法雅言,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二一九年版,第二八页。李玲自然科学概要,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二一八年版,第二八四页。宋欧
15、阳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七,成都:巴蜀书社,二七年版,第一六五页。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上海远东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第一一七页。明钱德洪王阳明年谱,力行要览发行所,一九三三年版,第六页。唐孙过庭,宋姜夔书谱续书谱,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二一二年版,第一六一页。蔡元培蔡元培谈教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二一五年版,第一三七页。唐孙过庭,宋姜夔书谱续书谱,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二一二年版,第一六二页。宋朱长文墨池编上,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二一九年版,第五八页。清姚鼐 国学典藏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一六年版,第三九八页。(本文作者系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教师,书法博士)(责编 杨公拓)蔡元培为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作序的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