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算法”是积累素材的原动力.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39260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算法”是积累素材的原动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算法”是积累素材的原动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算法”是积累素材的原动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算法”是积累素材的原动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算法”是积累素材的原动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算法”是积累素材的原动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算法”是积累素材的原动力“算法”是积累素材的原动力 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活动,每个环节都受心理机制的约束。 积累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属于写作的准备或“前写作”范畴,因而也受心理机制约束。心里机制若是对了,知识就能在时间的函数里日积月累,形成持续增量,若是错了,积累过程可能变成“0”当头的乘法,无论怎样算,结果都是“0”。 笔者看来,心理机制本质上是一种“算法”,首先会表现为人对事物价值的判断,进而形成一种应对态度、破解角度及方法策略。用瑞达利欧(RayDalio)的话来说,算法就是在连续性基础上运行的原则。 做任何事情,“算法”很重要,它影响人的认知及行为。所以,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

2、年演讲中才反复强调: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的平方(这是俞颖正的观点)。翻译过来就是,认准一件事后长期坚持做下去。我理解,在这个公式里,“算法”决定了一个人愿不愿做一件事,并决定用什么态度应对。只有通过“计算”,洞见并笃信了事情的巨大价值,人才会不厌其烦地重复去做,反之,则不会。 回到写作,很多人之所以缺乏积累写作素材的原动力,归根结底就是“算法”出了问题,对平时枯燥的学习积累方法,感到不值、不信、不想,认为太傻、太笨、不划算,懒得去做,更不会长期做、重复做。 我觉得这是“算法”上的分野,我是个长期主义者,尚拙崇勤,故而反对“临时抱佛脚”式的投机行为,我推崇长期主义,希望在日积月累中守正固本

3、,调适心理、涵养才学。 长期主义的“算法”有六种: 算法一:池水经不住慢瓢舀 写作,永远是一门增量哲学。就像朱熹观书有感里写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就是源源不断的增量,学习积累正是保持增量的不二法门。 任何一个水池,如果只知道从里面舀水,即便不考虑水分蒸发,不持续地往池里加水,水迟早会被舀光。这就是“池水经不住慢瓢舀”的道理,也是我们文字工作者引流写作“活水”的“核心算法”。 只有笃信这种“算法”,人才会产生知识的恐慌感,进而诱发焦虑感,最终生出学习的紧迫感,自觉地强迫自己去学习充电,否则就会在混沌中放纵自己。这些年来,我正是在深深的恐慌心理驱使下,才逼迫自己读书(每年6

4、0本以上)、写日记、记笔记、建素材库。 正是基于对“池水经不住慢瓢舀”这个“算法”的理解和洞察,也正是有了这个“算法”的加持,才源源不断地,保证我的“写作之池”里永远有水可舀。 算法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人脑并非电脑,不能完全“刻录”所有“运行”过的数据。它会忘记,会发生信息衰减,时间一长,完整性、准确性都会大打折扣。这就是为什么人类需要书籍这种媒体来传递思想的底层逻辑。 试想一下,倘若没有古人把思想写成文字,那今天的流传下来的易经论语道德经将会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的。或许,道德经开篇极有可能不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易经就只剩54卦,论语也许不是20篇,而只剩18篇,甚至更少了

5、。 这就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这是内容生产者的基本“算法”,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就连苏东坡这样天赋极高之人都感慨“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诗)什么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我急忙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歌,恐怕稍有延迟,那清丽的景色便从脑海中消失,再也难以描摹。苏轼这样的大才子尚且担心记性不好,会遗忘,遑论普通人了? 日常积累已经成了写作的一种普适经验。我国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平时很注意积累材料。在晚年,他一面做着教官,一边参加农活,即使在树下休息时他也不忘写作,想起什么,见到什么或听到什么,立即摘取身边的树叶来书写,回家后贮存在一种口小腹大的瓦器盅里。这样年

6、复一年,十年中竟积下十几盅。后来,他把盅一个个打开,取出平时积累的树叶,一张张重新加以修改整理,一共抄录成30卷,这就是“积时成章”的辍耕录。 看过围城的人也许还记得,国立三闾大学教授李梅亭就很会积累素材,他制作了两大箱卡片。小说这样这道: 李梅亭忙打开看里面东西有没有损失,大家替他高兴,也凑着看。箱子内部像口橱,一只只都是小抽屉,拉开抽屉;里面是排得整齐的白卡片,像图书馆的目录。他们失声奇怪,梅亭面有得色道:“这是我的随身法宝。只要有它,中国书全烧完了,我还能照样在中国文学系开课程。”这些卡片照四角号码排列,分姓名题目两种。鸿渐好奇,拉开一只抽屉,把卡片一拨,只见那张片子天头上红墨水横写着“

7、杜甫”两字,下面紫墨水写的标题,标题以后,蓝墨水细字的正文。鸿渐觉得梅亭的白眼睛在黑眼镜里注视着自己的表情,便说:“精细极了!了不得。” 这虽是小说,也代表了钱钟书先生的治学观点。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不一而足,道理只有一个:随时记录,以免遗忘。如果谁漠视了这个“算法”,谁就会付处代价。 当然了,当今时代,所谓“笔头”,不代表一定是要用笔写,也不代表要写到笔记本上。我的理解,信息时代,有序地收藏、存储、复制粘贴电子文本,也算是“动笔”的范畴。毕竟时代不一样了,不能机械地理解。比如,笔者有阅读笔记本,同样也在电脑中建有电子资料库,手机里也有收藏夹,还通过微信发信息的方式存储观点、词句。 不管用什么

8、载体,都是方法层面的问题,我认为关键还是“算法”,即要认识到把东西保存下来的价值和意义。否则,就只会拼记忆、拼天赋,效果是很难保证的。 算法三:捡到篮里都是菜 有朋友讲,积累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要盲目积累,什么东西都要。 这话本身没错,我想说的是,积累不要太“讲究”,随意点好,别太难为自己。 原因有三点:太有针对性了,你会很累,不利于长期坚持,此为其一。其二,素材有没有用,谁也说不清楚,今天没用,说不准明天就派上大用场。最后,素材就像煮熟的食物,集中起来,一旦遇到引子就会发酵,进而产生奇妙的反应,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化学逻辑。 我的感受,“算法”越简单越好,只要觉得有意思的,不管三七二十一

9、,统统存起来,捡到到篮里就是菜嘛!这些年,我在积累上从不挑剔,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法律、经济,但凡觉得有趣、有料的,来者不拒,从不挑剔。这样,没有太多条条框框,毫不拘束,不仅能以放松的心态去享受阅读的乐趣,还能在“知识仓库”中创造“发酵”的可能性,挺好的。 不过,话要说回来,不管以挑剔还是随意的眼光来拣选素材,都不是“算法”的核心,核心是要笃信拣得到菜的必要性、重要性,没有菜,积累的“值”就是“0”。 算法四:未雨绸缪好过临渴掘井 做任何事情,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不可取的,尽管有时很管用。这个“算法”一定是要懂,否则,积累的原动力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把功夫花在写作之前,随着时间的逻辑

10、来堆积素材,那才是积累,才是有趣的积累。 就像考古学家考古,土层是随着年代的累积而堆叠的,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土层,这才形成完整的历史。 我向来反对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作派。原因不是这种方法没有效果、没有必要,而是这种“算法”有问题。不可否认,工作中很多文稿的写作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不可预期性,不管平时积累如何,都得在写前临时组织调查研究、收集素材,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很有针对性,非常有效。我们实践中也这么干。 我要说的是,这种“算法”有“bug”,不保险,理由如下: 第一,有些稿子只能靠平时积累。比如,明天上午上级突然要开会,让你单位领导参会并发言,而你接到通知时已是晚上八点。你怎么

11、办?哪有时间让你去调研啊!怎么办呢?只能靠吃平时的“家底”,也就是积累,加上临时“非常规”调度,否则,你只能“干瞪眼”,完不成任务的。 第二,有些东西是临时求不来的。思想这个东西很奇怪,它就像面团一样,需反复揉搓,并给予它发酵的时间,才能把他做成面条、面片等。工作中对一些问题的见解,很难在骤然之间产生,需有一个酝酿、揉搓的过程。就像有文章说的,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可以买到床,但买不到睡眠;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可以买到奢侈品,但买不到文化写作也是这个道理,临时抱佛脚,短时间可以得到数据,但得不出观点,可以看见现象,但难以洞察本质。 最保险的做法是,把功

12、夫下在前头。只有平时烧了香,遇事才有“恃”无恐,信手拈来、调度自如。这就是未雨绸缪的“算法”逻辑。 算法五:功夫在“诗外”不在“诗内” 上过在舞台的人经常感慨: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上短暂的才艺展示,并非完全靠表演者的临场发挥,往往是台下长期积累的结果。 今年春节后,我看过一篇报道,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国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再次登上春晚舞台,他演唱的豫剧大登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接受媒体说,为了这舞台上的一分钟,他和所有演员一样,从1月23日开始排练到2月11日除夕之夜正式演出之前,排练时间长达20天。试想,已身为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早在10年前就曾连续

13、五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常客”尚且如此,可见此言非虚啊! 文稿是文字工作者的舞台,写作无疑就是一次思维的表演,若想给“观众”展现出一台精彩节目,台下的“诗外功夫”自然是不好练的。 有些人也许会认为,文字工作无非就是“文字”工作,甚至是文字游戏。这是很肤浅的理解。文字是思想的外衣,是人类智慧的载体。文字的背后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是多元的思想观点,是深邃工作规律,甚至还有人际关系、政治智慧、政策水平、专业素养其实我们哪里是在写作啊,而是在研究工作,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如果看不到文字背后的“门道”,那不仅会影响对文字工作价值的判断,还会向前影响学习积累的动力。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

14、练好积累这门功夫的一个核心“算法”。 如果忽略这一点,就会步入两种误区。第一,会肤浅地理解写作,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脱离时代,就写作积累写作,把写作当成文字工作,形成狭隘的写作格局。第二,会狭隘地理解写作,把写作看成仅仅是“写”,而不是当成一个“过程”来看待,指望一时的脑洞大开、灵光乍现。 “诗外功夫”“台下功夫”的“算法”核心就是:写作不是简单的文字功夫,不能等闲视之。 算法六: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最近,有位读者问我:老师,最近半年来,我按您的方法收集了很多素材,也作了笔记。开始还挺有动力的,但现在有些懈怠了,因为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什么时候用得上。漫无目的地收集这么多东西,又不知什么时候有

15、用,感觉自己有点傻! 我跟他说:你一点都不傻,还很聪明。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这样做,表面看起来,是有点“傻”,到实际确是“明智之举”。我说,积累素材好比养兵,大多情况下并没有特别明确的针对性,谁也无法预测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派上用场,所有的努力,就图四个字:有备无患。这正是一个国家为什么和平时期还要供养一定数量的军队的“算法逻辑”。 这是战略级别的“算法”,倘若用战术的原则来评价,肯定会觉得不经济、不划算,在战略层面上,价值马上就显现出来了。平时养兵的战略价值就是应对“不时之需”,求得“一时之用”的安全。有备和无备,在遇到紧急任务时,高下立判。因此,不能认为这样做浪费了精力,也不能小觑了这种“漫无目的”付出的价值,因为这样的付出也许今天用不上,或许明天、后天就用上了;也许在这篇文章里没用,难说在下篇文章里派上大用场了,这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写作指导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