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话说机关里的公务员:人才都是心直口快不重视人情世故?.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403241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话说机关里的公务员:人才都是心直口快不重视人情世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话说机关里的公务员:人才都是心直口快不重视人情世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话说机关里的公务员:人才都是心直口快不重视人情世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话说机关里的公务员:人才都是心直口快不重视人情世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话说机关里的公务员:人才都是心直口快,不重视人情世故?话说机关里的公务员:人才都是心直口快,不重视人情世故? 前面我说了说关于机关里如何说话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尤其是情商)。 一般而言,是否“会说话”是一个人社会交往能力的具体体现,多数人会把这个问题归入情商,我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只是我觉得这里还有个智商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在这些“不会说话”的人当中,有相当一批是属于不能准确地对自我进行合理认知的人。这种“认知能力”我觉得不属于“情商”,而是属于“智商”。换句话说,在我心目中,这类人多少是有那么一点“呆”“傻”“迂”的。 在我的工作生涯当

2、中,实在是接触过太多自我认知不准确的“呆子”,这些人通常都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和贡献,也过高地估计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比如我就曾经遇到过一位同事,他的学历比其他同事要高,于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也高于他人,理所应当地最早得到提拔。但实际上,在领导和同事们的眼中,他的工作水平与其他优秀的同事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最后得到提拔的是另一位同事,他就每天觉得自己冤得不行,没事就借酒浇愁,而且酒后必然骂人,结果个人口碑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过去还有一位同事是个博士,进了机关从事调研工作,由于没有经历过任何这方面的锻炼,写出来的东西基本上没法用,但他始终放不下博士的架子跟领导和同事们学

3、习,而是整天在办公室里叼着烟冲着电脑出神。后来我与他单独谈话,他对我说了一大通读博士的艰辛以及现在工作的不顺利,我尽管没有读到这么高的学历,但也能想象出其中的不容易,所以对他的话表示同情和理解。但是,我随即就指出了他的问题所在,那就是博士的知识结构与我们的工作并不契合,一般来说,本科生的知识是一个面,到了硕士变成了很小的一片,而到了博士就剩下深挖的一个点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士”其实是“专士”,如果你自己认识不到这一不足的话,就放不下架子向我们这些低学历但有经验的人学习,那么在我们这一工作领域中就很难做出成绩。当时说得他点头称是,不过后来心理还是没有转变过来,依然不能适应这里的工作,最后只得

4、从市委中调离了。 机关里还有一种人,他们工作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成绩面前自己飘飘然了,觉得他就是机关里最有能力的干部,其他的领导和同事们都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他就会变得相当地“抗上”,觉得自己有资本和领导叫板了。有时领导下达了一个任务,他先要品头论足一番,发表一通“高见”,恨不得先把领导驳倒再说。我曾经的一位同事就属于这么一类人,总觉得自己见解独到,思想深刻,没事把和领导与同事们抬杠当饭吃,而且时不常与别人发生言语冲突。我有一次和他聊天,顺口说了一句“你这个毛病要改一改”,他直接冲我急了,跟我大讲了一通“人才都是有个性的”之类的道理,为自己的不通人情世故找借口。

5、 还有一类人,在领导评价其他同事的工作时,他也要当“二领导”,顺便把那个同事贬一顿。我过去有个老同事,因为年龄比较大,大家都知道他好当“二领导”,所以平时都让着他,结果这位老兄就有点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经常是我这个一把手说完了话,班子里的副职还没开口,他作为一个处长先“指点江山”一番。(对了,说来那时候也有意思,我虽然是一把手,但是在班子中年龄最小,副职都比我年龄大,而这位处长又比我们这些人年龄都大,这也为他“倚老卖老”创造了条件。)这位老兄是一位很有意思的人,他仗着年龄“痴长几岁”(不夸张,真的是“痴”长了几岁),在单位中基本上谁都不放在眼里,有时还要对我这个主要领导用他那种不讲逻辑的歪理教训

6、几句。比方说,有一次大家随便聊天说到音乐,他明显说了外行话,碰巧这方面内容我懂,我就随口告诉他你哪里说错了。结果这老兄觉得面子上下不来了,回怼我说:“我说的不对,你说的那些让真正的音乐家听了也未必对!”我一听,这都是什么逻辑啊!于是笑着把话题岔开了。他同样有前面说的那个毛病,就是自认为是个“人才”,所以才口无遮拦地“有什么说什么”。我有一次在聊天吹牛的时候半开玩笑地对他说:“看过尼罗河上的惨案吗?上面有一句台词说的是:不要把讨人喜欢的怪癖和彻头彻尾的粗暴混为一谈。” 其实,这些人都没想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有的人才可能“心直口快”“不通人情”,但你不能说“心直口快”“不通人情”的人都是人才,更不能把自己的这个缺点当成“直爽”贴在脸上做标签。这应该是个最最简单的形式逻辑题吧? 所以,每次有那种到我眼前晃来晃去,标榜自己是“心直口快”“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尤其还要把自己的这种“个性”当成“人才”的标签时,我总是在心里暗笑道:别逗了!自己智商和情商不在线就不用戴上一顶白莲花的帽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写作指导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