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一、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创新农村开展思路,三年奋斗出现可喜变化 xx镇现有人口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城镇人口1.9万人);幅员49.5平方公里,耕地3.9万亩。3年前,该镇农民常年守着一小块责任田,虽能解决温饱,但用钱成了大问题;充裕劳动力外出打工虽有点收入,但总为家里那块土地担忧,为妻儿老小牵肠挂肚。同时,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特别是长期把开展目光主要盯在增加gdp上,使全面建设小康,尽快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投资效益和农业产出率、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遇到了一系列难题。3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xx镇的干部、群众笑口常开,说话底气足,其原因是,他们
2、从实际出发,按科学开展观谋开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开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壮大物质根底,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稳固和扩大党的群众根底,从而走上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开展道路。 一是产业协调开展,整体经济实力显著上升。2023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比2022年增长72.9%,财政收入增长6倍。一二三产业呈现协调开展的良好态势,第一产业增长23.1%,第二产业增长118%,第三产业增长60.7%。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22年的31。誜42。誜27变为22。誜52。誜26,3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近9个百分点。就业结构显著改变,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由52.5。誜30。誜17.5变为22.2。誜4
3、5.9。誜31.9,3年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30个百分点,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输出率达76.1%。全镇集体经济总量达782023万元,比2022年增长15.1%;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固定资产达480多万元,比2022年增长67%。非公经济也进一步开展,占gdp比重达76.3%,比2022年增长12.7个百分点。 二是城乡协调开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比2022年增长58.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22年的1.96。誜1缩小到1.83。誜1,缩小近2023%。农民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务工收入由3年前占人均纯收入33%提高到现在的48%,上升了15
4、个百分点。农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2023年全镇2500多户8300余人向xx新城和2个二级场镇、4个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其中跨村集中居住560户、1952人,住土坯房的农户由200余户减少到60户。 三是经济社会协调开展,利民事业大踏步前进。全镇居民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3929人,参加非城镇户籍人员综合社会保险174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员8658人,城镇农村低保全部按月发放,实现了应保尽保,全镇低保对象家庭的大学生入学难问题全部解决,散居五保户、特困户、残疾户、困难户以及急需住房安置、生活救助的困难人员全部实行集中供养救助。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齐备,全镇幼儿入园率达99%,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
5、学生合格率、初中入学率和初中生合格率都达20230%。初步形成了以镇卫生院为龙头、民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和村卫生站为根底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全镇初步实现了“少有学、壮有业、老有养、病有医、困有助。多姿多彩的各类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一批相关设施相继建成,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丰富。 四是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新上企业和原企业的技改做到了集中在工业区开展,工业集中度已达70%。通过土地整理和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全镇新增耕地7850亩,比分散居住节约土地2200亩。农民集中居住区清静整洁,根本实现了绿化、美化、硬化、净化,农村生
6、活垃圾根本实现了村收集镇清运市集中处理。工业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后,出境水质从过去的五类上升到三类。 二、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和依靠群众贯穿于制定、执行和监督实施开展规划的全过程 从xx镇的新变化,我们得到这样一个认识。促进科学开展,首先要有科学的开展规划。要把这样的规划制定好、贯彻落实好,必须建立在立足实际、科学预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根底上。2022年前,xx镇虽然忙开展,但小城镇规划图纸却没有一张,更谈不上全镇开展规划体系的完善。在科学开展观指引下,干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下决心以科学规划为抓手,走党委领导、各方互动、城乡统筹、依靠群众共同制定和实施的路子
7、。我们在xx镇政府门前大街旁,看到排列着一套整齐、醒目的大牌子,展示出全镇城乡一体化开展规划体系,包括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开展规划、工业开展规划、农业产业化开展规划、农民新居规划、医疗卫生开展规划、教育开展规划等,其中xx化工产业集聚区和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根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尤其耀眼。按照这套城乡统筹、工农互动、“四位一体、惠及全民的蓝图,到202223年xx镇镇区建设面积将到达4.65平方公里,聚集人口5万人,农民进入新型社区居住的比例将达50%以上,城市化率将达70%以上,这里将变成一个工贸型花园式小城镇。 xx镇的开展规划,是全镇党员、干部
8、、各方面群众和外来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共同创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坚决意志的表达。xx镇把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于规划制定的全过程。镇里邀请XX市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同本地干部、群众代表组成规划组,发调查表2万份,先后7次深入村、组和社区向群众直接调查。在此根底上,按照利为民谋、城乡统筹、“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开展、“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的要求,编制出覆盖整个镇域的城乡一体开展规划草案,印制成图本发到千家万户听取意见。在规划拟定中,坚持领导发动、组织和支持,把握方向不包办;专家献智献策,认真提出建议不专断;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大家的事商量着办。但凡涉及
9、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广泛发扬民主,不怕七嘴八舌,及时集中各方智慧,坚决维护群众利益。但凡群众提出的意见尤其是具有创新和超前性的想法,都尽量纳进决策思考。但凡来自群众的疑问,即使是个别或少数人的担忧,都坚持摸清情况,细心解说,妥善处置。但凡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在未找到大家接受的解决方法之前,决不仓促行事。比方,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大家的强烈愿望,但“钱从何处来,充裕劳力到哪去。一些农民要求自己组织起来,按公司制搞现代农业、实行规模经营,但有人担忧“公司出现亏损怎么办。建造新居民区很好,但怎样使布局和户型分类合理,而且集中居住后不便各家养猪,要解决“过年时的猪从哪里来。这些来自群
10、众的问题,都是由群众共同讨论,领导讲政策、提思路,由群众最后决定。 制定和执行规划时,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把主要精力用于集中群众的意见,采纳合理建议,协调利益关系,化解内部矛盾,始终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事情放在首位。他们坚持规划制定、规划落实和监督执行依靠群众。由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使整个规划从制定到实施的过程,成为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各方面协调推进、群策群力共同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的过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最棘手的就业问题,做到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农村充裕劳动力就业等统筹考虑,全面实施就业实名制和网络化管理,劳动力资源库与企业对接、技能培训与企业岗位对接、求职愿望与用工
11、需求对接、就业与保障维权对接,使经济协调开展与促进转移就业彼此互动,既又好又快推动经济社会开展,又全面提高了人的素质。全镇农业技术、职业技能等各类培训班培训农民1.5万余人,为本地企业培训员工865人,提供免费职介效劳3300人次,转移就业1万人,城乡新增就业人数8162人,消除“零就业家庭14个。3年多来,xx镇改革深入,开展加快,上访人数大幅减少。与2022年相比,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民事纠纷分别下降27.9%、25.8%、25%、30.4%,而且做到了无进京上访,无到省和XX市上访。可见,在这里科学开展与社会和谐是互动并行的。 三、遵循客观规律推进“三个集中,从实际出发打牢城
12、乡统筹开展的根底 一是工业向集中开展区集中,实现工业集约集群开展。xx镇所在的邛崃是川西最大气田和供应基地,林竹资源丰富(有人工林40万亩、竹林30万亩),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已初步形成化工根底。近几年,随着内地工资水平迅速提高,许多外出打工农民渴望把xx工业做大做强,自己能就近务工。镇党委和政府及时看到了本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根底,农民就地转向二三产业的迫切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提供的战略机遇。他们根据成都及XX县区的工业规划布局,经过科学论证,确定了以开展天然气化工、造纸及纸质包装和建材业为主的产业定位。鉴于化工产业的特点,专门辟建了工业开展区,与居民居住生活区别离。同时,
13、加大政策导向力度,把新上的企业和进行技改的企业引向开展区集中,提升传统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链。在规划确定工业集中区用地时,严格执行国家公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征地形式取得土地,工程用地采用出让方式供地,对被征地农民保证给予符合规定标准的补偿,其社会保险区别情况实行应保尽保,并千方百计提供就业岗位,确保每个农民“失土不失业,失地不失利。同时,严格规定凡要求进入的企业除必须到达“门槛条件外,还要按程序进行环保和平安评审,特别是污水必须实现达标排放,并从产业特色出发着眼工程之间的关联,推动化废为利、开展循环经济。3年来,全镇共引进工程15个,到位资金4.61亿元。目前,工业集中开展区在建和已
14、建成工程8个,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集中区内现有企业30家,多为中、小型企业,其中有员工700人以上的企业2家,均属国有和私有混合所有制,其余的是私企。新入驻的20余家企业,已吸纳本镇劳动力3000多人。所有工程建成后,将创造7000多个就业岗位。与工业开展和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第三产业迅速兴起,已吸纳从业者近千人。 二是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现代农业开展。几年前,xx镇农民“各家各户守着人均不到一亩地的责任田,咋种咋耕都不来钱。靠传统的单一种植和生产经营方式,既浪费资源,也难以提高效益。出路在哪里呢。汤营村的干部和群众看到,来自浙江台州的客商在本村租地,用新科技种植西瓜和蔬菜,年利润达
15、每亩3000-4000元。这使大家萌发了一个新念头:既然土地在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条件下,可以很快产出这么大的效益,“我们一家一户底子薄,可以由村集体牵头,大家搭伙,把土地集中起来,找能干的人领着干,这样会比一家一户的力量强得多,奔头大得多。村党支部书记将村民的愿望反映上去后,XX县区委和xx镇党委明确表示支持,并予以具体指导和帮助。2023年,经过全体村民充分民主讨论,按完全自愿原那么报名签约,一局部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村集体以60亩新增土地入股,市政府成立的兴农公司注入风险金20230万元作为股份(参与分红但不拿走红利,留作村集体收益,待积累到一定规模后,由村集体原价等额回
16、购这局部股份作为集体股),组建成立了汤营农业。目前,全村已有506户农户签订协议,入股土地202360亩,每年由公司按每亩450公斤稻谷保底,股东可自愿转为公司员工。2023年,公司开展了早春红玉西瓜400亩、新品种苦瓜50亩、食用菌370亩,建立了存栏500头的生态猪养殖场,村集体净收益超过40万元。四川大学的农业科技人才与公司合作,在这里建立了种养殖业科技试验和推广基地,收益按互利原那么分配。汤营村农民迈出的这一步,不仅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与优化配置,生产方式上的大变化、大进步,更带来了总体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集体经济迅速壮大,农民实际上变成农业工人,收入来源也由过去单靠种植收入变为“租金+务工+红利等收入,另有集体福利,不少人还有个体经营所得。与过去相比,汤营村农民年平均每亩可增收2300多元。xx镇党委借助汤营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坚持农村根本经营制度不变和“依法、自愿、有偿原那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