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农村建设民俗文化保护研究 论文题要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具有较大的开展弹性和生命力。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民俗作为整合社会文化的根底,将发挥其重要作用。然而,新农村建设中容易出现重视物质而忽略人文的问题。本文笔者从民俗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新农村民俗文化保护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民俗作为整合社会文化的根底,将发挥其重要作用。然而,新农村建设中容易出现重视物质而忽略人文的问题。如何调和这种现实矛盾。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民俗文化的特征 1、地域特征 民俗文化是某一个地域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带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文化现象,具
2、有强烈的地域特征。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这也正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表达。 2、传统特征 民俗文化具有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如节庆、礼仪等表现出的标准做法),具有一定的传统性。民俗文化往往是通过较长历史时间的地域融合而形成,已经构成了地域生活形态的一局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轻易不会发生变化。 3、生活特征和动态特征 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动态特征。民俗文化表达在具体生活行为中,是一种生活文化,人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传播民俗文化,生命力强大;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开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形式和内容不断更新,不断适应社会时代的需要,动态
3、特征明显。 二、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 1、根底削弱 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民俗文化根底遭到削弱。原有民俗文化气氛淡化、现代气息增强,地方性文化或民族文化逐渐抛弃,民俗文化主体不断缩小,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难度不断加大。 2、同化变异 现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及群众媒体在农村地区的迅速开展和交互作用,使得民俗文化同化变异日趋突出,民俗文化本真性不断褪化、特色淡化,原有的地域民俗文化平衡被打破,尤其是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变化明显,失去了地方文化吸引力。 3、气氛淡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深入人心,市场经济利益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村地区
4、居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受经济意识驱动,许多良好的民俗文化气氛逐渐淡化消失,尤其是亲情关系,如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小孩的问题等;休闲娱乐,如农村赌博之风等方面,很多不健康文化得以蔓延,破坏了农村地区社会风气。 4、缺乏规划 随着村镇建设中规划意识的不断普及,地方政府对规划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可能是缺乏文化上的认识或受限于经济实力等原因,这种重视往往只在于物质层面,对于文化保护规划却缺乏必要的重视,造成民俗文化资源不断流失。 5、脱离生活 现有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往往脱离生活实际,追求“古、新、奇的“眼球效果。实际上,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任何脱离生活实际的民俗文化保护的做法,都是一种虚伪的做法
5、没有生活的底蕴,民俗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将不断淡化,而失去民俗文化特征的文化也将不再是民俗文化。 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保护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保护政策 由于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开展水平较低,缺乏对民俗文化的相关研究,因此无论是对民俗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还是工作力度,都明显缺乏。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提出的历史任务。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通过加快健全民俗文化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保护政策,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以民俗文化保护为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籍此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可以大
6、大加快这一宏伟历史目标的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项惠及后代的历史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加强相关研究、需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持久标准。 2、科学合理地制定文化保护规划 文化保护规划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考虑多放在物质性规划之后,或没有相关规划、或流于外表形式(只有局部历史文化名城在该方面做得较好)。我国农村地区范围广、人口多、文化表现形式丰富,为民俗文化保护带来了难度,同时由于新农村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民俗文化保护存在没有规划考虑、照搬规划思路等问题。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具有较大的开展弹性和生命力,同时很大程度上又缺乏再生性,因此应该根据各个地方的文化特点和
7、社会经济条件渐进式推动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并将其放在物质性规划之前考虑,科学合理地制定具有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的文化保护规划。 3、开展民俗文化旅游,利用经济杠杆调动社会积极性 我们党把“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两条要求,表达出改善农村地区物质生活水平的迫切性,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的反映,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不能脱离这样的农村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现状条件。因此,在保持民俗文化本真性的根底上,开展民俗文化旅游,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创造经济利益,不仅可以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也可以为民俗文化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全社会重视民俗文化,改善其生存状态,实现民俗文化资源
8、的良性生长。 4、保存或改善民俗文化活动场所,举办相关民俗文化活动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开展,农村地区现有民俗文化活动减少、民俗文化气氛淡化,通过保存或改善民俗文化活动场所,举办相关民俗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等),可以增加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利用程度,提高农民参与民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必须防止对相关民俗文化活动场所一拆了之的做法,必须注意到其有着通过举办相关民俗文化活动凝聚民俗文化资源的作用,防止造成需要保护的民俗文化失去物质载体。 在长期的历史开展过程中,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类型丰富的同时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因此对于现有民俗文化资源,我们要持一个开放式的态度,加强相关研究,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有利于改善农民精神面貌和农村社会风气的健康向上的文化,要大力宏扬;对不利于改善农民精神面貌和农村社会风气的腐朽落后的文化,要坚决抵抗。有取有弃,才能符合党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促进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