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打沟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水打沟情况的调查报告 中共XX县区委办公室调研组 (202223年11月) 近年来,由于土地不断升值,我县开荒占地现象普遍,致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形成多条“水打沟。目前,水土流失现象日益加重,“水打沟数量呈增加态势,侵蚀面积不断扩大,对耕地、公路以及房屋的侵害程度不断加剧,成为我县较为严重的农田病害之一,已严重制约了全县农业可持续开展,并直接影响农民收益,亟需进行有效治理。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农田保护工作,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开展、和谐开展,近期我们按照县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组成专门的调研组,通过实地踏查、入户走访、咨询专
2、业人员、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水打沟的成因、危害、分布和治理措施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建议,为县委决策提供参考。 一、根本情况 (一)“水打沟的成因 “水打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严重流失造成的。它是在一定地形、地质、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出现在土质疏松、缺少植被和暴雨较多地区的斜坡和塬畔。遇有骤雨或积雪急剧消融时产生急流,急流沿着凹1 形汇水斜坡向下倾泻,具有较大流量、流速,冲刷能力很强。在流动过程中发生显著线状冲刷,形成“水打沟,并把冲刷下来的碎屑物质夹带到山麓平原或沟谷堆积下来形成冲积层。平时沟内无水或水量极小,遇有骤雨,短时间内水量大、水流急,水流携带大
3、量泥砂顺势而下,常常冲毁道路农田,甚至房屋等设施。 由于我县地处大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多低山丘陵,加之近年来毁林毁草现象较为严重,所以“水打沟在我县分布十分广泛。 (二)“水打沟的危害 “水打沟的形成开展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有机质土壤大量流失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沙化,地力减退。较强的冲刷能力造成耕地肥沃的表土逐年流失,少数地块石头外露、土石参半,变成了“黄土橛子、“破皮黄、“火烧云。沟壑的纵横交错使农业生产用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侵吞耕地,粮食减产,严重影响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肥料投入增多,农业生产本钱提高,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开展。 根据航拍测量,我县境域内水土流失面积达4432.6
4、8平方公里(包括九三各农场、部队各农场)。据初步统计,仅我县管辖范围内,“水打沟的沟蚀面积就达1379.36公顷,侵害耕地程度相当严重,造成粮食年减产2022余吨,年直接经济损失达700余万元(按亩产大豆200斤、每斤1.75元计算),间接损失无法估量。 (三)“水打沟的类型 “水打沟通常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即。长度在20230米以上的为“大型沟;长度在50至20230米之间的为“中型沟;长度在50米以下的为“小型沟。据调查,我县境域内有大型(长度20230米以上)“水打沟近千条,占总数的30%左右;中型“水打沟(长度50-20230米之间)700余条,占总数的20%左右;小型“水打沟(
5、长度50米以下)约1670条,占总数的50%左右。大型“水打沟长宽深均不等,其中比较大的如位于前进镇云龙村境内的一条“水打沟深2023余米、最宽处达30余米、长300米左右;再如位于伊拉哈镇五四村境内的一条“水打沟长达2022余米、宽2023余米、深3米。 “水打沟按开展速度可划分为“开展沟和“稳定沟两种。即:开展速度较快的为“开展沟;开展速度较慢或不再开展的为“稳定沟。据了解,我县境域内“开展沟约占70%左右;“稳定沟约占30%左右。 (四)我县“水打沟分布情况 经调查统计,我县14个乡镇共有“水打沟3340条,沟壑总长度800公里以上。其中平原乡镇“水打沟1381条,占总数的41.3%;面
6、积1195.8公顷,占总面积的86.7%。山区乡镇共有“水打沟1959条,占总数的58.7%;面积183.56公顷,占总面积的13.3%。 平原乡镇与山区乡镇相比,虽然数量少但是面积大,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平原乡镇开垦土地时间较早,经过多年冲刷,“水打沟大多已开展成大中型。从山区乡3 镇“水打沟数量所占比例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土地的不断利用开发,山区乡镇水土流失亦在加重,“水打沟在不断增多并向大中型开展,开展速度较快。 (五)主要治理措施 “水打沟治理难度较大,费用较高。目前我县治理的“水打沟都是以大中型为主,平均治理一条大中型“水打沟需要资金大约5至2023万元不等,特大型的需要几十
7、万元。 “水打沟每年都有发生,民间大多采用改横坡垄,筑截流埂、地边埂,沟头防护小坝;用链轨车、推土机等机械进行平整,用挖掘机清淤;向沟中填充石头、沙袋、秸秆等进行封堵平整,用人工挖掘进行改道等方法进行治理。但这些方法只适用于“水打沟形成初期且坡度小于15度的地形,对于已形成一定侵害程度的“水打沟,这些方法作用不大、效果不佳。 就我县实际情况,治理“水打沟最有效的措施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生物措施主要是指植造水保林、护坡林和种树种草。即在沟内谷坊周边植造以杨树和柳树为主的防护林,也可以在沟内谷坊周边植种紫花苜蓿等草类植物和沙棘树,但由于技术操作不标准等原因成活率较低。工程措施主要是指
8、以修建谷坊、跌水、沟头砌护、削坡整形等为主。治沟应先治坡后治沟,对沟壑上游汇水先进行有效拦蓄,减少减缓水量和流速造成的冲刷。沟头进行整形砌护,防止沟头进一步加深、延伸、扩大。沟内修建阶梯式4 谷坊(一般采用石谷坊和土谷坊),进一步削弱汇水流速,沉积水中泥沙,增强沟体稳定,减轻耕地或河道淤积。对沟体两侧进行削坡,防止沟岸进一步坍塌,削坡整形后,周边营造水保林,到达稳固保土保水的作用。这两种方法相结合,最终可到达彻底治愈的目的。另外,治理后期还要进行持续的养护,这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六)治理情况 “水打沟在我县形成开展历史已久,早在80年代就引起关注并已经开始治理,但多年来一直以民间自发的治理为
9、主,由于缺少技术和资金等原因,治理成效甚微。近年来,水务、国土、农委等有关部门通过向上争取工程、申请专项资金,加大了对“水打沟的治理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3.7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3%;治理较大型“水打沟20230余条,治理长度35公里,治理面积200余公顷,占“水打沟总面积的14.5%,主要集中在长福、前进、伊拉哈三个平原乡镇。 如长福镇于2022年积极向上争取,争取到“水打沟专项治理资金304万元,治理了全镇82条“水打沟,成效显著。现境域内60%的“水打沟经过治理效果十清楚显,例如巨胜村长发屯边一条长2022多米、宽5-8米、深3米左右的“水打沟经过
10、治理已变成稳定沟,护坡柳树全部成活,效果比较理想。虽然当时镇域内“水打沟全部得到了治理,但由于后续养护缺乏资金等原因,有40%左右的“水打沟谷坊已被冲毁或失效,护坡林也被毁。同时,每年都5 有新的“水打沟出现,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缺乏统一规划协调 “水打沟治理工作作为生态修复这项系统工程的一局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由水利、土地、林业、农业、畜牧、科技、财政、执法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但目前我们对此还缺乏统筹协调和通盘考虑,把生态修复工作包括“水打沟治理孤立地作为一项工程来搞,执行效果不够理想。 (二)监督管理工作薄弱 农民对保护土地和环境的意识淡薄,小
11、农意识造成只顾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大局利益。特别是近些年土地不断升值,使得“开地头、拱地边现象屡禁不止,严重破坏了耕地周围植被保护屏障,造成了严重水土流失和“水打沟的形成开展。但由于监督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林地草原已逐渐被蚕食殆尽。现有林地草原仍然存在破坏现象,甚至已修建的水保工程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和损坏。 (三)治理资金匮乏 县级财力有限,投入生态修复的资金更加有限。乡村两级没有收入来源,村集体没有积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造成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资金比较困难。治理资金匮乏难以实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治理速度远跟不上治理的要求,甚至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都难以满足;一些已建设的水保工程措施不
12、配套或治理标准低,难以发挥设计年限内应有效6 益;一些当初经过治理效果较好的地方,由于后期养护缺乏资金又被冲毁;不能及时治理的小沟开展成大沟,既加剧了水土流失又增加了治理难度和治理本钱。 (四)治理方法不够科学完善 全县现有水土保持及“水打沟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仅2人,各乡镇、村屯根本没有此类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缺乏治理经验及资金原因,民间大多采取修建土谷坊等措施。单纯地采取这种方式效果不理想。如普遍采取的压柳式谷坊形式治沟,一是其材料可靠性缺乏,柳条不易成活,使用寿命短;二是平安性较差,压不好、夯不实,容易被冲毁、冲垮。民间还普遍采用的机械平整的方法亦不可取。一方面,存在运输不便等问题,同时
13、会对“水打沟周边地表造成损害,且治理效果无法持久。另外,由于缺少技术指导,有的已修建好的石谷坊和土谷坊得不到及时维护保养,失去了设计标准作用;插柳也不能按照技术要求完成,导致柳条成活率低或干旱枯死。 三、对策及建议 加快“水打沟治理特别是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是实现可持续开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开展、和谐开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同时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搞好协调,全民发动,齐抓共管,才能取得实效。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 一是编制全县水土保持治理规划。按照县域内水土流失7 的类型、分布、成因,以及不同区域的自然状况和经济社会条件,编制全县水土保持治理规划,
14、明确不同区域的目标、任务与措施。二是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要在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协调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抓好协调,发挥各职能部门、乡镇的作用,推动与指导全县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三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治理监管力度,减少人为水土流失及“水打沟的形成开展;乡村两级要加强区域内管护工作,坚决杜绝乱挖乱采,严格控制“开地头、拱地边现象,切实保护耕地环境不被破坏,栽植多种植被治理保护地表土;大力鼓励农民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民保护土地环境的思想意识,调动农民治理水打沟的积极性。 (二)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水打沟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
15、的系统工程,应按照“先从小沟治起,再治开展沟,最后治稳定沟的顺序进行。一是加强水土保持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议抽调各乡镇、村屯及有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学习,建立起水土保持及“水打沟治理技术人才队伍,以适应工作需要。二是采取科学治理方式。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科学进行治理。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勘察、测量、设计、施工,并进行技术跟踪指导。使修建的石谷坊符合技术标准要求,植造水保林成活率高,真正发挥作用。三是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措施。“治沟先治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坡8 度较大较急的、严重阻碍“水打沟治理的耕地,实行退耕还林或退耕还草。 (三)加大资金筹集力度 一是建议水务局、农委、国土资源局、农业开发办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申报大型工程区建设等有利契机,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结合工程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治理“水打沟。二是建议鼓励各乡镇、村屯利用有利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工程建设、广泛争取农民集资等方式加大资金自筹力度。三是建议县委、县政府将水土保持工作和“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