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242812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3年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3年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3年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3年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2023年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第二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 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开展之间的矛盾。对这个判断应该怎么理解。 一、从历史的看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大概有过几个不同的提法。第一次是在1956年我们党召开八大。从1945年党的七大到八大11年间,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八大确认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八大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工业国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也是人民群众对经济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和当前经济文化开展缺乏之间存在的

2、矛盾。八大当时归结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八大作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总的来说是正确的。但可惜,随后在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发生了波匈事件,就是波兰和匈牙利出问题了。以及1957年我们国内开展了反右派斗争,还有1959年接着在党内开展了反右倾斗争。之后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把我们国家的主要社会矛盾定义为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那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样的斗争变成为主要矛盾了。 改革开放后的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的首要一条,就是不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根本路线,决定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

3、年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中联系中心任务答复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开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在重新肯定八大的路线及其关于矛盾变化的根底上,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

4、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开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根底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党的十二大确认了这一提法,并载入了党章总纲。党的十三大、十四大继续确认了这个提法。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了完整严谨的表述。江泽民同志在大会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基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认识,提出“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国情没有

5、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开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六中全会,都坚持了“三个没有变的根本判断。2023年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2023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重申这一判断。 二、社会主要矛盾缘何改变。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开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

6、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平安、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开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一论断就说明了改变的原因。 同时,十九大报告还坚持了“两个没有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开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一)人民群众的

7、物质文化需要变成了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内涵和领域不断扩大,从根本物质文化需要向多样化需要扩展。 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一个新的增长领域就是信息效劳。要适应这一需求,加快信息化效劳普及,降低应用本钱,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效劳,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开展成果上有更多满足感。 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另一个新的增长领域就是养老效劳。(不光是城市养老,在农村,养老产业和扶贫结合)近几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对养老的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但老年效劳产业开展还比较滞后。为此,要加快推进养老效劳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根本需求,繁荣养老市场

8、,提升效劳质量,让广阔老年群体享受优质养老效劳,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我们的具体目标是:到2023年,养老效劳市场全面放开,养老效劳和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养老效劳政策法规体系、行业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根本建立,市场监管机制有效运行,效劳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养老效劳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开展的新动能。 第二,人民群众的需要的质量要求在提升,从数量要求向质量要求转变。 在“726(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

9、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效劳、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结束后记者见面会上就讲:“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效劳、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八个更字,每一个方面都包含着质量的要求。 第三,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升级而且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生态环境需要与物质文化需要同等重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

10、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明确指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阔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随着绿色开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越来越高,由此发生的环境群体事件在增加。 (二)中国的生产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生产力不能再称之为“落后的社会生产,而是能够

11、根本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较为先进的生产。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水平取得了历史性巨大开展和飞跃,在很多领域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率、对世界的经济奉献都是位居前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3年的时间就要实现。可以说,我国的社会生产已摆脱了落后状况,正在向世界上中等兴旺国家水平迈进。 如果还提落后的社会生产,可能会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影响去产能、去库存工作。 (三)群众需要的满足很大程度取决于开展平衡和充分问题 应该辩证地看待开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二者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互为整体的。不平衡是产生在不充分的根底上的,开展不充分那么

12、是造成开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 开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不平衡、领域不平衡和群体不平衡三大方面。区域不平衡主要指东中西部开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开展不平衡、兴旺地区与欠兴旺地区开展不平衡;领域开展不平衡主要是指“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开展不平衡。经济开展一马领先、奇迹频现,政治社会文化建设虽稳步推进,但与经济开展还存在较大差距。生态文明建设应该说是最薄弱的环节。 关于开展的不充分,主要包括整个社会的开展总量不够丰富、开展程度不够高、开展态势不够稳固。开展的不充分表现在多个方面,开展方式有待充分转变、依法治国有待充分推进、精神文明有待充分提升、社会事

13、业有待充分开展、生态环境有待充分改善、体制机制有待充分改革等。 报告分13个局部: 1、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根本方略 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5、贯彻新开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6、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坚决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8、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9、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2023、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1、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12、坚持和平开展道路,推

14、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3、坚决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一)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一个转变。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开展之间的矛盾。 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开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个牢牢。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根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根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二、新

15、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根本方略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明确坚持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强调坚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