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能性消化不良(xio hu b lin)的诊治,第一页,共三十一页。,中国健康成年人中(1575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率为23.5%。临床工作中,应当注意排除器质性、系统性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对于有警报症状的患者尽早予以相应的检查(jinch)以明确诊断。,第二页,共三十一页。,一:功能性消化不良(xio hu b lin)的定义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分类和发病率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四: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五: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第三页,共三十一页。,功能性消化不良(xio hu b lin)定义,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一种,是指起源于胃十
2、二指肠区域的一个或一组症状,并且缺乏能解释这些症状的任何器质性、系统性和代谢性疾病,以慢性、持续性、易反复发作为其特点。在修订(xidng)后的罗马IV诊断标准中,功能性胃肠病又被称之为肠-脑互动异常。,第四页,共三十一页。,我国2015年FD共识对消化不良的定义为:消化不良指位于(wiy)上腹部的一个或一组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感及早饱,也包括上腹部胀气、嗳气、恶心和呕吐等。,第五页,共三十一页。,功能性消化不良(xio hu b lin)的分类和发病率,按照罗马IV的分类标准(biozhn),FD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S),第六页,共三十
3、一页。,PDS,餐后饱胀不适(影响日常活动);早饱不适感(不能完成平常(pngchng)餐量的进食)。,第七页,共三十一页。,EPS,中上腹痛(影响日常(rchng)活动);中上腹烧灼不适(影响日常活动)。,第八页,共三十一页。,较之于罗马III,罗马IV更强调了症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此外,在PDS诊断时,明确了症状发作的频率,将“每周发作数次”调整为“每周至少3日”。EPS与PDS之间症状可有重叠。多数专家认为上腹部胀气在亚洲消化不良患者中十分常见,因此亚洲FD共识意见将上腹部胀气也纳入(nr)定义中,我国2015年FD共识对消化不良的定义亦将上腹部胀气纳入定义。,第九页,共三十一页。,一项
4、根据罗马IV标准针对北美和英国的流行病研究发现,普通人群中约10%从症状学上符合FD的诊断,其中餐后不适综合征占61%,而上腹痛综合征为18%,另有21%两种亚型症状有重叠,这一部分患者所述躯体症状更为重,生活质量受影响(yngxing)程度也更大。,第十页,共三十一页。,我国2015年FD共识指出“无警报症状的未经检查的消化不良多数为FD”。警报症状指不明原因(yunyn)消瘦、进行性吞咽困难、反复或持续性呕吐、消化道出血、贫血、发热等症状和有胃癌家族史或40岁以上新发的消化不良症状者。,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功能性消化不良(xio hu b lin)的发病机制,FD的发病机制复杂,多种因
5、素可能参与了FD的形成,包括胃排空延迟、胃容受性受损、胃和十二指肠对扩张和酸及管腔内刺激高敏感、Hp感染、十二指肠黏膜(ninm)通透性改变及社会心理因素等。,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研究发现轻度慢性炎症(ynzhng),尤其是十二指肠炎症(ynzhng)在FD中较常见,患者可有急性胃肠炎病史。十二指肠黏膜嗜酸细胞及肥大细胞浸润可能在FD发病中起一定作用,FD中早饱这一症状,可能与十二指肠炎症病变的病理机制有关。,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食物不耐受(食物抗原、乳糖不耐受、FODMAP饮食等)也在FD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FODMP:易发酵的短链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寡糖、双糖、单糖和多元糖,不包括
6、大部分多糖,如淀粉和纤维素。低FODMP饮食就是低发酵、低聚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饮 食。通过多种途径改善症状主要包括减少 小肠液体分泌以及结肠气体(qt)产生等。,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胃肠运动受神经和体液两方面因素的调节,除胃肠激素起重要作用外,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乙酰胆碱(ACh)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巴胺D2受体与胃肠动力的关系最为密切,其兴奋可抑制ACh的释放,因此可通过拮抗D2受体相对增强Ach的兴奋作用,从而促进胃肠动力;5-HT4受体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产生增多,开放(kifng)电压敏感性Ca2+通道,激发胃肠运动、感觉相关神经递质释放,影响
7、胃肠动力和内脏感觉。,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FD两种亚型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机制也有所不同。在PDS中观察到十二指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屏障功能受损和神经元信号传导受损,这些现象在EPS中未观到,提示感染、食物抗原或微生物改变等在PDS患者中与症状发生的相关性。也有研究提示PDS 与 EPS 在发病危险因素上有很多共同点,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焦虑、伴发 IBS等。而PDS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Hp感染、睡眠障碍(zhng i)、抑郁等。另外,中到重度的胃窦部萎缩和CagA阳性的Hp在PDS患者中更普遍。,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功能性消化不良(xio hu b lin)的诊断
8、,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是以症状为基础,并通过上消化道内镜等排除食管(shgun)、胃、十二指肠的器质性疾病后得出的。罗马IV仍沿用了罗马III对FD的分类,即依据症状的分类。,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一般建议对有报警症状,如出现消瘦、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及时内镜检查,但研究发现临床具备典型消化不良症状,但同时出现报警症状者较少。在我国,由于内镜检查费用相对低廉,开展较普及,我国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Hp感染率又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因此建议对有消化不良症状的人群,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胃镜筛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此外对怀疑有胃轻瘫的患者,除反复进行胃排空试验(shyn)确定其胃排空功能(值得注
9、意的是,25%FD患者本身也合并胃排空障碍),还需结合临床病史等进一步鉴别诊断。,第二十页,共三十一页。,功能性消化不良(xio hu b lin)的治疗,功能性疾病(jbng)虽为良性疾病(jbng),但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诊断一旦确定应及早干预。诊断依据充分并且分型较明确,对FD的治疗很有帮助。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餐后PDS和EPS两种亚型的治疗策略各有偏重。,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一页。,单纯的饮食调整可以使患者的症状部分得到缓解,但症状往往呈波动性,而且目前也缺乏(quf)单独以饮食治疗控制FD的临床依据。一: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或受体拮抗剂(H2RA)可以有效改善FD总
10、体症状,2015年日本消化病学会制定的FD指南认为,PPI及H2RA均可有效改善FD症状,尤其是EPS患者。其他一些弱碱性药也有一定效果,如硫糖铝、铝碳酸镁等。,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二:促动力药物:种类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血清素激动剂、阿片肽受体拮抗剂、胆碱酯酶抑制剂、胆囊收缩素受体拮抗剂和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包括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等。甲氧氯普胺作用中枢(zhngsh)及外周多巴胺受体,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如肌肉震颤、抽搐等,不能大剂量、长期使用,目前该药已较少作为促动力药使用。多潘立酮相较甲氧氯普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较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据
11、报道,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伊托必利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泌乳,使用时需注意。,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5-羟色胺(5-HT)受体激动剂:5-羟色胺参与到胃肠道自主神经支配的、特别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gngnng)机制中已被认可。研究最多的是5-HT4 和5-HT3受体有关的药物。5-HT4 受体激动剂药物最多,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替加色罗等,主要通过兴奋肠肌间神经丛的节前和节后神经元的5-HT4受体,加强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增加食管蠕动,胃肠道的蠕动收缩和近端结肠排空作用,因此这些药物作用于食管下段和结肠上段,作用范围更宽。但是西沙必利、替加色罗可引起QT间期延长,与红霉素、氟康唑、酮
12、康唑、伊曲康唑、克拉霉素、氧氟沙星等药物合用时可能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并发症,目前已经撤市。,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属于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的药物有红霉素,直接激动离体平滑肌的胃动素受体而使平滑肌收缩。双靶点作用促动力药西尼必利,作用于多巴胺D2受体和5-HT4受体。有助于胃排空,且对肠道有特殊选择活性。同时(tngsh),西尼必利可提升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弹性。改善FD症状方面,西尼必利的疗效显著优于甲氧氯普胺。,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三:根除HP:诸多研究证明,FD与HP感染有密切联系,持续感染可导致(dozh)黏膜不同程度的急慢性炎症,进一步导致(dozh)黏膜萎缩、肠化
13、甚至上皮内瘤变的发生,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慢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从Hp根除中受益。然而,对不同类型的FD,Hp根除治疗的效果尚不明确。但我国尚缺乏高质量的研究。,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一页。,四:抗抑郁药的应用:FD患者常合并精神心理障碍,易出现抑郁、焦虑,并影响睡眠质量。而精神心理异常也可能会加重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并可能影响治疗方案和疗效。研究发现服用(f yn)抗抑郁药的受访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风险明显较低,尤其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风险显著降低。,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一页。,抑酸和促动力药物治疗无效、且伴有明显心理障碍的患者(hunzh),可选择抗抑郁药物治疗,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一页。,五:消化酶及生态制剂:消化酶及生态制剂可作为FD的辅助治疗,但其疗效(lioxio)仍需要更多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证实。,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一页。,第三十页,共三十一页。,内容(nirng)总结,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多数专家认为上腹部胀气在亚洲消化不良患者中十分常见,因此亚洲FD共识意见将上腹部胀气也纳入定义(dngy)中,我国2015年FD共识对消化不良的定义(dngy)亦将上腹部胀气纳入定义(dngy)。警报症状指不明原因消瘦、进行性吞咽困难、反复或持续性呕吐、消化道出血、贫血、发热等症状和有胃癌家族史或40岁以上新发的消化不良症状者,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