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ESEARCH ANALYSIS RESEARCH ANALYSIS 49增强边境管控发现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2.走访调解牧民矛盾。随着东乌珠穆沁旗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长,支队以大走访活动为抓手,持续推进“四所联调”矛盾协调机制,创新探索“草原枫桥+邻里守望”群众工作法,打造综治“乌日特”模式(蒙古语音译,意为服务站点)。2019 年,支队辖区内新成立 32 个“乌日特矛盾纠纷调解组”,仅一年多时间调解组就累计走访 9 万人次。3.党委带领牧民发展。党员中心户是在嘎查村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形成的,全旗共组建非建制性联合党委 4 个,下辖联合党支部 4 个,建立边境前沿党小组49 个,开展年度边境地
2、区联席会议 16 次,该地区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4.警方抓安全稳定治理。推动“平安东乌”建设,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化解信访问题年”行动。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新组建嘎达布其综合应急保障中队,提升矿山救援队应急救援能力,建成安全生产风险智能监测平台,实现“现场监督+远程监控”的双向监管。(二)发展特色经济,增加牧民收入1.发展特色改良牛羊产业。2021 年,全旗大牲畜和羊存栏总数为 289.64 万头(只),其中,母畜比重达到 53.92%;良种乌珠穆沁羊和乌珠穆沁山羊 267.41万只,良种比重达到 100%。该地区为了推进改良牛羊产业,建立 270 个乌
3、珠穆沁羊核心群、2600 余标准化畜群。东乌珠穆沁旗的良种牛 14.47 万头,牛的良改比达到 98.75%,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上半年,全旗共繁殖大小牲畜和仔畜 11.12 万头(只),繁殖成活率和仔畜成活率分别达到 100%和 99.81%。2.牧民的收入来源方面。调研数据显示,牧民从畜牧养殖、国家帮扶补助与草场补贴中获取的收益会较多,个别占比为 73%和 52.5%。东乌珠穆沁旗是以畜牧养殖为重点的边境牧区,由于地域特殊性会有边境补助,草场补助等优惠政策。也有牧民通过外出打工、经商与村委干部来获取收入,外出打工的人数占比为 25.5%,经商的占比为 31%,村委主任的占比为18.5%。二、
4、东乌珠穆沁旗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一)支柱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产业发展对东乌珠穆沁旗乡村治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东乌珠穆沁旗,牧民多数以畜牧业作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当地牧民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得来的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既低于内蒙古农牧民,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牧民的每年的收入水平会受到出售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影响,但是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又受自然灾害和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双重影响,因此其中任何一项变动,都会造成牧民收入的波动。此外,单一的传统产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不加以改变,对今后牧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十分不利。(二)文化素质偏低,利己思维严重近年来,在加快牧区
5、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牧民的智力因素的作用逐步提高,体力因素的作用不断下降。此次调研的结果显示,牧民文化程度为文盲或半文盲的人数为 30 人,占比为 15%,小学和初中的人数为 92 人,占比为 46%,高中的人数为 34 人,占比为17%,大专和本科及以上的人数为 9 人和 35 人,占比为 4.5%和 17.5%。新时代的牧区发展是需要有文化素养的年轻人来促进的。首先,牧民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技术和新经验,面对事务习惯于运用传统的生产经验,也由于自身的文化程度难以掌握和操作现代化生产工具。其次,牧区缺少大学生、致富带头人、缺乏懂经营、有技术的人才。该地区从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等群体中培养储
6、备嘎查“两委”后备干部 54名、致富带头人 36 名,只有村干部等少数人能带动牧民发展,无法发挥“标杆表率”作用。再次,实施家庭承包制后,牧民的利己思维越来越强,合作意识下降,有少部分牧民为了自己小小的利益舍弃大家的利益,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对于东乌珠穆沁旗的现代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程。首先,由于东乌珠穆沁旗牧区牧民历史悠久的生活习惯,居住面积大,牧户的家庭距离较远,这对牧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了很多不便,在道路建设方面,东乌珠穆沁旗是典型的“边、偏、远”地区,从苏木到旗最好的道路是沥青路。尤其在冬季下雪天牧民很难及时到嘎查参加选举
7、等各个重要会议,牧民的参与度会直接影响东乌珠穆沁旗乡村治理的进程。在医疗条件方面,当牧民需要就医时,多数到旗医院,占比为 85.5%,有 57%的牧民去苏木卫生院就医,表示苏木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差,只有小毛病才回到苏木卫生院救治。有 48.5%的牧民表示,病情不严重的话到诊所、药店买点药。在通讯、电力方面,58.5%的人表示用电时不通畅,用电时一般通畅的人的占比为 24.5%。家庭网络的通畅度为不通畅的占比为 61.5%,一般通畅的占比为 23.5%。从牧民的口中得出生活中用的电是通过风力和太阳能供给的,通讯设备差,牧民表示只有信号塔架能涉及的区域才能接无线网。在购买生活用品方便度方面,嘎查村没
8、有商店,只能到苏木购买生活用品,距离近的 10 公里,远的有 200 公里,牧民购买生活用品很不方便,因此,他们只能去一次就买近一个半月的生活用品。其次,RESEARCH ANALYSIS 调研分析50当地政府的基础设施供给结构失衡,首先在基础设施供给中不仅存在“重城市,轻农牧区”现象,还存在“重农村,轻牧区”的现象,因此,东乌珠穆沁旗乡村治理工作会有很大的压力。(四)乡村治理责任不实,治理意愿减弱当地大多数人由于长时间在边境牧区生活,自主地去参与到乡村治理工作当中,推进共同富裕,但是还有一少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与。通过调研数据显示,因联防联控制度不完善、政治责任不强、党委带头作用不大、政
9、府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对牧民的乡村治理的责任意识产生了影响。但是还有一部分牧民由于老龄化、健康问题等原因导致乡村治理责任意识减弱。三、东乌珠穆沁旗社会治理的优化路径(一)加大财政投入牧区财政投入一定要在多元化考虑的前提下加大投入资金,完善财政体制,合理制定对牧区的财政支出结构。资金管理和安排上准确定位,上下级积极配合,要做到对症下药,东乌珠穆沁旗财政体系要加强对牧区财政的管理,确保支牧资金的稳定性,当地政府对支牧资金的存量适度调整,保持向重点领域倾斜的原则,覆盖边境牧区的重点领域。重视牧区科技发展,同时改善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提高多元主体参与度东乌珠穆沁旗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作为一种治理现代化的
10、必然趋势,切实协调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之间的关系,实现多个主体利益的最大化。首先,东乌珠穆沁旗地位特殊性,气候条件较差,治理难度较大等原因,社会组织、党委以及公民不愿意参加牧区治理,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进行投资,鼓励和刺激参与牧区治理的社会资本,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财政补贴、信贷回扣等优惠政策来动员鼓励其他社会资本的投资。其次,要明确划分各个社会主体的职责,分工要合理、科学,有利于加强主体间的合作协作能力,提高牧区治理的效率。再次,牧民参与乡村治理是需要以培训为着力点,在这个过程中,嘎查应该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牧民监督,牧民可以通过嘎查所提供的各类协商平台,有效有序参与乡村
11、治理,行使自己对嘎查公共事务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而营造多元共治的良好治理氛围。(三)创新产业模式首先,通过对该地区经济条件的分析,提炼出有特色的产业,地方政府需要引导牧民做优做强肉牛、肉羊、饲草三大优势产业,做精做细马产业、传统奶制品两大特色产业。其次,结合跨境贸易,加强对牧民的宣传和引导,向外极力展现民族文化,重点将其打造成为知名品牌,并对牧民定期进行培训、开设有关贸易知识的讲座等。通过不断完善口岸配套基础设施,加强物流体系的建设,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打通通道。再次,把较为成功的畜牧经验,做奶制品的做法传授给周边的牧民,也可以提供奶制品制作体验、品尝、销售等一站式服务,让顾客亲
12、身体验、亲眼观看奶制品的制作过程。最后,东乌珠穆沁旗也可以发展旅游行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草原文化。(四)引进各类人才积极引进各类人才,科学规划东乌珠穆沁旗乡村治理结构。乡村治理过程中需要引进乡村医护人员、乡村教师、驻村干部等各类人才。对于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现阶段发展来看,牧区应该积极引进医疗、教育、管理等领域的人才,积极争取当地大学生积极返乡,这就需要提高各类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能有效提高人才对工作的责任程度。要注重当地人才的挖掘,利用对当地发展形势的了解有效实现科学规划,促进该地区健康持续地发展。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参考文献1 程明,方青.乡村有效治理驱动共同富裕:价值意蕴、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36(12):105-113.2 逄红梅,侯春环.共同富裕视角下乡村数字化治理的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 J.农业经济,2022,(12):42-44.3李小云.从治理乡村到发展乡村:通向共同富裕的乡村治理范式转型J.中国乡村发现,2022,(03):9-10.4 王冰丽,武艳敏.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与破解路径 J.贵州社会科学,2022,(09):1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