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化系统(xiohu xtng)生理,第一(dy)部分 消化管,1,第一页,共七十三页。,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管的一般结构及各段的主要结构特点。2、掌握胃底腺的主细胞(xbo)、壁细胞(xbo)的结构及功能。3、掌握小肠绒毛的结构与功能;小肠吸收细胞的结构 及功能。4、熟悉小肠粘膜的结构特点及三段的主要区别。5、了解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舌乳头及味蕾的结构。6、了解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免疫功能。7、了解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分类及特点。,2,第二页,共七十三页。,消化系统(xiohu xtng)组成:,口腔至肛门的连续性管道。依次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xiochng)、大肠等。其功能为接纳食物、
2、运 送食物、机械性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并排出残渣。,包括分布于消化管壁(un b)的小消化腺和构成器官的大消化腺(唾液腺、胰腺和肝)。其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消化管,消化腺,3,第三页,共七十三页。,消化管的一般(ybn)结构,粘 膜,粘膜(zhn m)下层,肌 层,外 膜,上皮:复层扁平上皮:二端,口腔、食管及肛门,保护(boh)。单层柱状上皮:中间,消化、吸收、保护。,固有层:疏松CT,胃肠富含胃腺和肠腺或淋巴组织。,粘膜肌层:薄层平滑肌,多为内环外纵,其收缩可促进固有层内的腺体分泌物排出和血液运行,利于物质吸收。,两端为骨骼肌,余为平滑肌,多为内环外纵,其间有肌间神经丛,
3、可调节肌层的运动。,皱襞: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的突起。,较致密CT,有食管腺、十二指肠腺;粘膜下神经丛,可调节粘膜肌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浆膜或纤维膜。,4,第四页,共七十三页。,5,第五页,共七十三页。,口 腔,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只有上皮和固有层,无粘膜肌。复扁上皮,有乳头。固有层有唾液腺;固有层下连骨骼肌或骨。舌:由粘膜和舌肌组成。舌肌由纵行、横行及垂直走行的骨骼肌纤维束交织构成。粘膜由复层扁平上皮与固有层组成。舌根部粘膜内有许多淋巴小结(xioji),构成舌扁桃体。舌背部粘膜形成许多乳头状隆起,称舌乳头。可见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6,第六页,共七十三页。,丝状乳头:数目
4、最多,遍布舌背各处。乳头呈圆锥形,尖端略向咽部倾斜,浅层上皮细胞角化脱落,外现白色,称舌苔。菌状乳头:较少,多位于舌尖与舌缘部,丝状乳头之间。呈蘑菇状,上皮不角化,含有味蕾。固有层中有丰富(fngf)的毛细血管。,7,第七页,共七十三页。,轮廓乳头:有10余个,位于舌界沟前方。形体较大,顶端(dngdun)平坦,乳头周围的粘膜凹陷形成环沟,沟两侧的上皮内有较多味蕾。固有层中有较多浆液性味腺,导管开口于沟底。味腺分泌的稀薄液体不断冲洗味蕾表面的食物碎渣,以利味蕾不断接受物质刺激。,8,第八页,共七十三页。,味蕾:为卵圆形小体,主要分布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顶端有小味孔。由三种细胞组成,暗细胞与明
5、细胞,在 HE染色切片中,前者色深,后者色浅。两者都有大量(dling)微绒毛伸入味孔,故称味毛;在细胞基底面可见与味觉神经末梢形成突触。因此这两种细胞都属味觉细胞。第三种为基细胞,锥体形,较小,位于味蕾深部,是未分化细胞。味蕾是味觉感受器。舌尖主要感受甜与咸味物质,舌侧面主要感受酸味物质,舌背和软腭部的主要感受苦味物质。,9,第九页,共七十三页。,咽,分口咽、鼻咽和喉咽三部分。粘膜(zhn m):复扁上皮,鼻咽为假复纤柱上皮;固有层有丰富淋巴组织和粘液腺或混合腺。肌层:骨骼肌层间可有粘液腺。外膜:纤维膜。,10,第十页,共七十三页。,食 管,纵行皱襞。粘膜:未角化复扁上皮,内有郎格汉斯细胞。
6、固有层上、下端可见少量(sholing)粘液性腺,粘膜肌层为纵行平滑肌束。粘膜下层:有粘液性的食管腺。肌层:内环外纵,上1/3为骨骼肌,下1/3 为平滑肌,中1/3兼具两者。两端内环肌增厚形成上、下括约肌。外膜:纤维膜。,11,第十一页,共七十三页。,胃,表面可见纵行皱襞,胃小区,胃小凹。上皮:单柱,主要由表面粘液细胞组成,其分泌含高浓度碳酸氢根的不可溶性粘液覆盖上皮,有重要保护作用。固有层:有胃腺,包括贲门(bnmn)腺、幽门腺(含G细胞)和胃底腺。前二者为分支管状粘液腺,胃底腺后述。粘膜下层:无特殊。肌层:内斜、中环、外纵三层平滑肌,环行肌增厚形成贲门括约肌和幽门括约肌。外膜:浆膜。,12
7、,第十二页,共七十三页。,胃底腺,分布:胃体和胃底部;结构:分支管状腺,可分峡、颈与底部;开口于胃小凹。组成(z chn):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干细胞及内分泌细胞。,13,第十三页,共七十三页。,形态:数量最多,分布于腺的底部,具有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的结构特点,细胞呈柱状,核圆形,位于(wiy)基部;胞质基部呈强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主细胞(xbo):,14,第十四页,共七十三页。,、壁细胞(xbo):,光镜:分布在腺的峡、颈部,细胞体积较大(jio d),多呈圆锥形。核圆而深染,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呈强嗜酸性。:细胞内分泌小管;微管泡系统;大量线粒体功
8、能:壁细胞能分泌盐酸和内因子。,15,第十五页,共七十三页。,16,第十六页,共七十三页。,、颈粘液(zhn y)细胞:数量少,位于腺颈部,多呈楔形夹于其它细胞间。核多扁平,居基底,核上方有很多粘原颗粒,HE染色浅淡,故常不易与主细胞相区分,其分泌物为含酸性粘多糖的可溶性粘液。,17,第十七页,共七十三页。,4、干细胞:存在于从胃底腺颈部至胃小凹深部一带,具活跃的增殖能力(nngl)。增殖的子细胞,有的向上迁移,分化为表面粘液细胞,有的停留在局部或向下迁移,分化为其它胃底腺细胞。5、内分泌细胞:主要为ECL细胞和D细胞。ECL细胞分泌的组胺主要作用于邻近的壁细胞,强烈促进其泌酸功能。D细胞分泌
9、的生长抑素既可直接抑制壁细胞的功能,又可通过抑制ECL细胞而间接地作用于壁细胞。,18,第十八页,共七十三页。,胃粘膜的自我保护(boh)机制:,胃粘膜表面存在凝胶状粘液一碳酸氢盐屏障,主要由不可溶性粘液凝胶构成,并含大量HCO。凝胶层将上皮与胃蛋白酶相隔离,而高浓度HCO使局部pH为7,既抑制了酶的活性,可中和H 形成HCO,后者被胃上皮细胞的碳酸酐酶迅速分解为H和CO。此外,胃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也使胃能及时修复损伤。胃酸(wi sun)分泌过多、或粘 液产生减少,屏障受到破坏,都会导致胃组织的自我消化,形成胃溃疡。,19,第十九页,共七十三页。,小 肠,特点:有环行皱襞(zhub)、肠绒毛
10、(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起)及微绒毛。使小肠表面积扩大。,20,第二十页,共七十三页。,、粘膜(zhn m),上皮:单柱,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组成,与肠腺细胞相延续,肠腺还有潘氏细胞和干细胞。吸收细胞:最多,呈高桂状,游离面可见明显的纹状缘,(密集的微绒毛)。小肠腺的吸收细胞的微绒毛较少而短,故纹状缘薄。表面有厚糖衣,内含多种酶等,为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还参与脂肪吸收与转运。有紧密连接、中间连接等构成的连接复合体,可阻止肠腔内物质由细胞间隙进入组织,保证选择性吸收的进行。参与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的释放过程,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吸收细胞还分泌肠致活酶,激活(j hu)胰蛋白酶原。,21,
11、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三页。,)杯状细胞:散在于吸收细胞间,分泌粘液,有润滑和保护作用。从十二指肠至回肠末端,杯状细胞逐渐增多。)潘氏细胞:是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位腺底部,常三五成群。细胞呈锥体(zhu t)形,胞质顶部充满粗大嗜酸性颗粒,内含防御素、溶菌酶等,对肠道微生物有杀灭作用。4)内分泌细胞I细胞: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 S细胞:促胰液素 5)干细胞:位于小肠腺下半部,散在于其它细胞之间。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向上迁移,形成各种细胞。,22,第二十二页,共七十三页。,固有层:有肠腺、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及淋巴小结(十二指肠和空肠多为孤立淋巴小结,回肠为集合淋巴小结)。绒毛中
12、轴固有层:中央乳糜管:12条纵行 毛细淋巴管;吸收细胞 释出的乳糜微粒入其中。毛细血管网:丰富,有孔;便于(biny)吸收。散在平滑肌:利于物质吸 收和淋巴与血液的运行。,23,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三页。,粘膜下层:十二指肠部有十二指肠腺,为复管泡状粘液腺,分泌碱性粘液和产生(chnshng)表皮生长因子。肌层:内环外纵平滑肌。外膜:浆膜,十二指肠后壁为纤维膜。,24,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三页。,25,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三页。,大 肠(盲肠(mng chng)与结肠),粘膜:不形成环行皱壁与绒毛,为单柱上皮,大量杯状细胞,无潘氏细胞,可有散在孤立(gl)淋巴小结。肠腺多而长。粘膜下层:无特殊。肌层
13、:外纵肌局部增厚形成三条结肠带。外膜:浆膜,升降结肠后壁为纤维膜。,26,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三页。,阑尾(lnwi),1、阑尾腔小而不规则,2、肠腺短而少,3、淋巴组织(zzh)极丰富。,27,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三页。,食管 胃 小肠 结肠 阑尾腔面 纵行皱襞 纵皱胃小凹 环行皱襞,绒毛 半月形皱襞 小,不规则粘 上皮 复扁 单柱 单柱 单柱 单柱 固有层 胃腺 肠腺,回肠有 肠腺,有大量 肠腺短小,集合淋巴小结 杯状细胞有大量淋巴组织膜 粘膜肌层 纵行平滑肌 内环外纵内环外纵 内环外纵 不完整粘膜下层 食管腺 十二指肠(sh rzhchng)腺肌层骨,混,平内斜中环外纵内环外纵 内环外纵,外
14、纵 薄 形成三条结肠带外膜 纤维膜 浆 膜浆 膜 浆 膜 浆 膜*再用注释方法列出诸如胃腺、肠腺等细胞结构及皱襞、绒毛、集合淋巴小结等基本概念。,28,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三页。,消化管免疫(miny),消化管淋巴组织包括粘膜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 细胞、间质树突状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等成分。肠集合淋巴小结处有微皱褶细胞(M细胞)可摄取抗原,以囊泡形式(xngsh)转运并传递给淋巴细胞。并能形成分泌性IgA。,29,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三页。,胃肠的内分泌细胞(xbo),胃肠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称胃肠激素。内分泌细胞(xbo)大多单个地夹于其他上皮
15、细胞(xbo)之间,最显著的特点是底部胞质含大量分泌颗粒。现已确定的胃肠内分泌细胞(xbo)有十余种,形态上可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两大类型。,30,第三十页,共七十三页。,31,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三页。,思考题,试述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意义。试述食管、胃、小肠及大肠的结构特点。小肠绒毛是如何构成的,有何功能意义?胃粘膜屏障(pngzhng)是如何构成的,有何功能意义?试述构成胃底腺的细胞及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32,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三页。,消 化 系 统,第二(d r)部分 消化腺,33,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三页。,目的要求1、掌握(zhngw)胰腺内、外分泌部的结构特
16、点及功能。2、掌握肝小叶的组织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3、熟悉肝门管区的结构。4、熟悉唾液腺的一般结构特点。5、了解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主要结构及功能。6、了解胆汁的排出途径。7、了解胆囊的结构特点。,34,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三页。,包括分布于消化管壁的小消化腺和构成(guchng)器官的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胰腺和肝)。其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有的腺还有内分泌功能。,35,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三页。,一、大唾液腺,包括腮腺(sixin)、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导管开口于口腔。,一般(ybn)结构,腺泡,导管(dogun),浆液性腺泡:浆液性腺细胞组成(有基膜及肌上皮细胞),分泌物稀薄,含唾液淀粉酶。,混合性腺泡:浆液性细胞和粘液性细胞共同组成。常见浆半月。,纹状管:单高柱上皮,核位顶部,胞质嗜酸性,基部有垂直纵纹,吸钠排钾,吸水排水。,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假复层柱上皮,行于小叶间;近口腔开口处为复扁上皮。,粘液性腺泡:由粘液性腺细胞组成,分泌粘液。,闰管:管径小,单立或单扁上皮。,(复管泡状),36,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三页。,消化管免疫(miny)功能示意图,37,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