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造特色劳务品牌 加快劳务经济发展从陕西的“米脂婆姨”到浙江的“衢州保姆”,从江苏的“扬州三把刀”到山东的“山东保安”,一个个劳务品牌在国内不断创建、打响、树立,在整体上增强了当地劳务输出的市场竞争力,品牌意识已深入人心。在劳动力过剩、劳务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劳务输出的竞争已更多地成为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谁能早一步形成自己的品牌,谁就能在劳务市场上占得先机。对于拥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年劳务收入过亿元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台县,劳务经济的战略地位和劳务产业的支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有目共睹的。近年来,高台县人社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
2、狠抓劳务输出,认真分析、准确定位,积极打造劳务品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强化培训、提升素质,发展中介、培育市场,发挥优势、拓展基地,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有序化输出的劳务品牌新路子。一、认真分析,准确定位,积极创建特色劳务品牌劳务品牌作为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的核心和关键,应根据当地自然特点、人文环境、生活习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劳务输转状况以及市场需求而科学定位。“金张掖宣化金瓦刀”劳务品牌兴起于高台县宣化镇。宣化镇建筑业起步早、发展快,上世纪70年代末,该镇农民许会业、赵国福等不甘贫困的社队能人组织劳力“走西口”搞副业,悄然揭开了搞活农村经济的序幕。他们紧跟时代变革的步调
3、,“招兵买马”转战四方,由集体小队逐步发展为乡镇企业,书写了“亿元乡”的辉煌历史。随着市场的拓展,1995年宣化建筑集团成立,从此宣化建筑业风生水起,有2户2级资质建筑企业,5户3级资质建筑企业,年产值在200万元以上的建筑队20多个,建筑企业全年可完成产值8000多万元,施工工地遍布河西走廊,在全市也小有名气。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尤其是依托建筑业优势打造劳务品牌,使劳务输出向品牌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2007年3月,县上指导宣化镇趁热打铁,依托建筑业优势推出劳务品牌,委托张掖市商标事务所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金张掖宣化金瓦刀”品牌,在全市劳务领域捷足先登,不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
4、分肯定,也为当地以建筑业为主的劳务经济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从此,“金张掖宣化金瓦刀”这面旗帜树立在了高台大地上,将高台建筑业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为走以品牌占市场、增收入的劳务输转路子奠定了基础。而“陇原高台爱心家政”,是由高台县妇联专门抽调人力赴北京开展调查回访工作,召集在京家政服务员举办座谈会,了解她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工资待遇及今后打算,并多方协调,在提高家政服务员薪酬待遇、维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后,于2007年8月在北京富平学校的协助下成立了高台县在京家政服务员妇委会和维权站,聘请富平学校常年驻校的2名法律工作者担任维权站顾问,实现了外出务工妇女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为了打响家
5、政服务品牌,2007年9月,高台县妇联与县劳动局联合注册了“高台爱心家政”劳务品牌,从而为劳务输出工作走品牌化的路子打好了基础。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牢固树立劳务品牌意识“酒好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劳务品牌,如果不宣传的任其发展,品牌的带动作用和延伸效应有可能就被弱化,为了逐步把“金张掖宣化金瓦刀”、“ 陇原高台爱心家政”品牌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劳务品牌,高台县人社局、高台县妇联和宣化镇党委、镇政府在积极申报注册的同时,精心设计、包装、宣传“金张掖宣化金瓦刀”、“ 陇原高台爱心家政”品牌。一是积极筹划,把宣化及全县的建筑业从改革开放后的起步、发展、壮大的创业历程制作成专题片,大力宣传
6、建筑业领域近几十年取得的辉煌成果,充分展示勤劳勇敢的高台建筑工的精神风采和能工巧匠们的精湛手艺,凸现“金瓦刀”的独到之处;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对外大力宣传推介“金张掖宣化金瓦刀”、“ 陇原高台爱心家政”劳务品牌,大力营造培育劳务品牌的舆论氛围,使打造劳务品牌的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充分利用招商洽谈会、项目衔接会、座谈联谊会、工作安排会等各种会议以及参观学习考察的机会,加大“金张掖宣化金瓦刀”、“ 陇原高台爱心家政”劳务品牌的对外宣传和推介力度,使各级领导及新闻媒体、厂矿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对高台县妇联和宣化打造劳务品牌的工作给予大力关注和支持。四是坚持点面结合,引导
7、务工人员树立打造品牌的主流意识。坚持对从事品牌劳务取得可观收益、有一定知名度的务工人员进行多渠道、大张旗鼓地宣传,通过对比效应,典型引路,帮助广大务工人员更新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在品牌的“包装”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空间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变盲目流动为提高专业技能、加入品牌劳务队伍的自觉行动,逐步在广大劳务人员中尽快形成“要想富,搞劳务”和“要想稳定致富,依靠品牌劳务”的共识,使打造劳务品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打造劳务品牌和保护劳务品牌的行列中。五是全县上下进一步增强创建品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打造劳务品牌、发展劳务经济摆上重要位置,提上
8、重要日程,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常抓、常议、常过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班人协调配合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至目前,全县共发放劳务指南3万多册,编印高台劳务80多期,制作永久性宣传牌65块,刷写固定性标语4000多条,散发资料5万多份,召开各种会议610多场次,播放劳务新闻120多期。 三、强化培训,增强素质,努力提高品牌带动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各行业对劳务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升劳务品牌的实力,它才能不断发展。劳务品牌的效应,最终要通过劳务人员来体现,没有一支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劳务人员队伍,就不可能打造出知名的劳务品牌,为此,高台县确定了“培训育品牌、品
9、牌拓市场、市场促就业”的劳务发展思路,狠抓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按照“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一是在用工企业的需求上做文章。坚持“求精求专、面向市场、发挥优势、扩大规模”的原则,根据用工企业需求,积极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参加电焊、电工、建筑、家政服务等六大工种专业的技能培训,以“订单”培训的方式满足企业对务工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二是在提高务工人员技能上下功夫。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的原则,注意开展培训周期短,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工种培训。培训中做到了四个结合,即技能培训与群众需求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技能培训与转移输出相结合;技能培训
10、与特色品牌相结合,不断提高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品牌劳务的质量,增加市场信誉度,扩大劳动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三是在培训方式上求突破。为了进一步形成“以培训促输转、以技能促就业、以品牌打市场”的工作格局,我县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去年探索出了“乡村组织、职业中专培训、劳务办监督检查”的培训模式。打破了以往只有乡镇培训机构负责培训,师资力量弱,培训质量不高拘限,改为乡镇培训机构只负责培训人员的组织和管理,由职业中专组成6人的农民工培训小组,专门负责农民工的授课和各类培训资料的整理,县劳务办负责监督检查的方式,提高了培训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四是在培训领域上求拓展。为了增强返乡农民
11、工的创业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使更多的“打工者”成为“创业者”,对有资金、有技术、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创业人员,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促进经济回流,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至目前,全县共举办技能培训班4期8132人,其中建筑砌筑工511人,计算机操作员200人,务工人员都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培训,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他们也以技术过硬、诚实守信、勤劳吃苦的优秀品质在各劳务基地占稳了脚跟,树立了宣化务工人员的良好形象。四、培育载体,市场运作,积极促进培训输转相结合为了加快劳务输出的市场化运作步伐,走“政府引导、劳务能人带动、劳
12、务中介和劳务经纪人组织输出”的路子,达到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动培训的目的,我们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发展壮大劳务能人和劳务经纪人队伍,进一步培育壮大市场载体,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劳务中介市场行为。充分发挥劳务中介机构门路广、反应灵、信息多、行动快的优势,把“劳务中介”和“ 劳务基地”有机联系起来,建立了资源共享、有序竞争的输出机制,搭建起了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对接平台,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劳务输出由政府推动向市场化运作转变。至止前已发展劳务经纪人268个,发展劳务中介机构10个,其中有3个被评为市级星级劳务机构。五、发挥优势,提升服务,积极拓展劳务基地和范围发挥品牌优势,按照“量上发展、质上提高
13、、打造品牌、争创一流”的工作思路,通过政府引、劳务经纪人送、能人带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的基地和领域,在巩固好已建起安西、嘉峪关、酒泉、山丹、民乐、高台等6个较为稳定的常年性建筑业劳务输转基地的基础上,鼓励能人开辟新的劳务基地,做到输出一批、巩固一批,建立一个点、发展一大片,使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向有组织、规模化、成建制方向发展。一是拓基地。高台县人社局及各乡(镇)层层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积极选派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青年干部长期进驻深圳、北京等劳务基地,搜集用工信息,扩大劳务订单,有计划、有组织地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同时,积极打造“金张掖宣化金瓦刀”
14、商标和“陇原高台家政服务”等劳务品牌,全面加强与省内外用工企业的沟通联系,与经济实力强、用工信誉好、就业岗位多的北京、天津、浙江、新疆等地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劳务协作关系,至目前开辟省内外劳务基地83个,切实拓宽了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渠道。二是搞服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信息收集、基地考察、用工洽谈、组织招工、教育培训、签订合同、专人护送、跟踪服务”的工作流程,通过跟踪服务,有力地保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做到了让务工人员安心,家长放心。三是抓监督。为了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劳务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联合劳动监察、公安、工商等部门进行了专门的中介机构清理整顿,对超收职业
15、介绍费、提供虚假用工信息等行为的进行了严肃查处,对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的中介机构限期整改,并要求将各项制度、收费标准、监督电话和各类证照上墙,对务工人员反映的问题及时向企业负责人反馈协调解决,避免劳资纠纷发生和矛盾激化,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六、合理流动,有序输转,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益劳务品牌是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效益必不可少的“绿卡”和名片。近年来,随着劳务输出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成效一年比一年好,我们坚持以“适时、适地、适才、实际、实用、实效”为基本原则,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增强品牌劳务市场竞争力,整合相关行业信息,指导外出打工者有序流动,从而使劳务输出由纯体力型向职业技能型转化,产生良好的品牌效应,获得更多的市场就业机会。至目前共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9.8 万人次,其中每年品牌带动输出1.4万人次左右,实现劳务收入达10.15亿元,劳务品牌的贡献率达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