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2023-03-22基 金 项 目:2021 年 度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一 般 项 目(21YJA890038)。作者简介:王 东(1991-),男,山西太原人,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与康复。通信作者:赵良渊(1971-),男,山西孝义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运动损伤与康复,健康管理。基于格林模式下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研究王 东1,姚 远2,赵良渊1(1.山西医科大学 运动康复系,山西 太原030001;2.河南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摘要: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一直以来国家和政府致力于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
2、工作。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之下我国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但同时多种因素合力导致了青少年体质和健康水平的下降。格林模式作为健康促进的研究工具,有助于全面诊断和分析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以及整体水平。主要通过文献研究、访谈、逻辑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进行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社会学、流行病学、环境和行为、教育和组织、管理和政策诊断,并且根据诊断结果提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对策,主要包括政策统筹、学校强化、家庭助推、文化加固等。关键词:体质健康促进;青少年;格林模式;促进对策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5648(2023)06-0052-08青少年一代是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正
3、所谓“民族之希望”。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一直以来都是党和政府重点推进与强化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此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文件,旨在多途径多手段实现青少年身体素质加强、健康水平大幅提高、以健康为代表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的目标。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致力于促进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发展。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等政策文件的颁布与实施,极大地促进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在国家政策支撑与落实中得到了提升和优化。尽管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在国家和政府的努力下呈现出整体向好的趋势,但体质健康问题仍然层出不穷,
4、多种素质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滑坡,具体表现为青少年肥胖率、近视率的不断上升,久坐行为严重,缺乏体育锻炼,睡眠问题逐渐低龄化等,进一步说明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不是单向的,而是需要作为整体进行系统推进的,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协调和配合。我们需要系统化地分析其现状以及致因,才能更好地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工作。格林模式,也称 PRECEDEPROCEED 模式,是健康促进系列研究的有效工具1-2,旨在从社会、环境、行为等多方面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从而实现有效的健康干预或健康促进。完整的格林模式包括两个阶段,PRECEDE 阶段(predisposi
5、ng,reinforcing,renablingcauses in educational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和 PROCEED 阶 段(policy,regulatory,and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s in educational/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前期格林模式主要以诊断为主,即第一阶段,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在诊断基础上进行健康干预和评估。诊断阶段主要通过社会学、流行病学、环境和行为、教育和组织以及管理和政策五个层面了解健康问题的基本情况、致因,为健康干预和实施奠定了基础。在此阶段中,教育和组织
6、诊断较为关键,根据对健康情况的影响程度划分为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分别强调个人行为的选择倾向,促使行为重复的因素,以及强化行为实现的条件等。格林模式是健康促进的一种思路、一种理论框架,有助于全面、系统地分析健康促进的现状、问题和致因,在此基础上实施高效的干预2023年(第22卷)第6期Vol.22,No.6,2023运动人体科学 52DOI:10.15877/ki.nsin.2023.06.008措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相关研究较多,集中于政策分析、社会治理、保障机制、现实困境、现状分析、原因探究、测评体系、干预研究,均旨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整体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乏青少年体质健康多学科
7、多视角的全面诊断分析。格林模式作为健康教育促进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社区活动,临床方面的应用多集中于疾病预防、疾病护理以及疾病的健康教育等,社区方面的应用多集中于健康管理、健康干预、自我管理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格林模式已逐渐发展为健康干预或健康促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格林模式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较为少见,鉴于格林模式能够提供全面性系统性的诊断与分析,本研究将借鉴格林模式创新健康促进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基于PRECEDE阶段进行青少年体质问题的全方位诊断,发挥其在健康促进方面的全面、系统和有效的价值,实现不同层面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精准治理。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青少年体
8、质健康促进为研究对象,以青少年、青少年监护人以及学校体育工作人员以及社区体育工作人员、公共卫生领域相关专家等作为调查对象。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国内外文献检索平台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梳理与分析,一方面梳理格林模式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基础,进行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思路设计,另一方面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推进,为本研究中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诊断提供文献资料支撑。1.2.2 访谈法本研究通过与青少年、监护人、社区工作人员、学校体育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义务工作人员的开放式访谈,全面了解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具体状况,用于青少年体质健康情况的诊断与分析。1.2.3 逻辑分析法通过逻辑分析法对相关文献
9、、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梳理文献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比较与分析,梳理并归纳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倾向、促成、强化因素。1.2.4 理论分析法借助不同学科以及视角进行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诊断,将其分解为多个部分进行研究,分析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社会学、公共医学、教育学、管理学、环境学等方面的健康促进内容,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全面性。1.2.5 数理统计法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网站平台,收集国民体质测试(青少年部分)数据,录入Excel进行比较分析,对比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和趋势,并根据数据作图,更加直观地发现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问题。2 青少年体质
10、健康的教育学诊断初探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作涉及多个学科、多维视角和多元协同,需要展开系统全面多维宽泛的调查与研究。格林模式在健康干预和促进方面的全面、系统和高效性的特点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提供了更多可能。格林模式不仅聚焦于行为,还集合社会、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通过格林模式的PRECEDE阶段进行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学、流行病学、环境和行为、教育和组织、管理和政策五个方面的分析,了解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问题、致因,进一步解决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体质下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2.1 社会学诊断(social diagnosis)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健康促进逐渐成为增强幸福感、提升生活满意度
11、、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青少年阶段是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成长环境以学校和家庭为主,该阶段学业压力较大,缺少足够的体育运动,更无法保证足够时间、强度的身体活动,造成体育锻炼不足或运动缺乏的问题,从而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水平,降低青少年生命和生活质量。国民体质监测是国家全面了解国民体质情况、掌握国民健康水平的手段,通过对不同时间健康数据的比较以及分析可以了解国民体质健康的整体变化趋势和水平,可以为体质健康的促进提供一定的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公布了2010年和2014年的详细数据,通过两次数据以及其他测量指标的分析,进一步了解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青少年的身体形态(见图1
12、、图2)和身体机能(见图3)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身高王 东,姚 远,赵良渊:基于格林模式下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研究 53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22卷)第6期和体重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也不断增加,以肺活量为代表的身体机能也不断提升,但未呈现较为稳定的趋势。具体到速度、耐力、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指标中,下降趋势明显,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50米跑项目可以较好地反应速度素质,通过图4可以发现,16岁以后(包括16岁在内)的成绩出现下滑趋势。在耐力素质方面,折返跑和长跑项目中,在15岁以后(包括15岁)出现体质下降的趋势,而且数据差值较大。立定跳远项目,相较于2010年,2014年的成绩一直下
13、滑,14以上女生的立定跳远的成绩相差不是很明显,有一点好转的趋势。在柔韧素质方面,男性的柔韧素质下滑严重,女生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可能与男女身体成分、结构以及运动项目有关。在青少年斜体向上和引体向上项目上,其身体素质呈现出大幅度的滑坡,需要进一步关注并予以提升。2020年国民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未在体育总局公报中加以说明。由于未呈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最后通过其他数据间接反映。在2020年全民健身调查公报中显示,718岁青少年每周参加一次以上健身活动的比例达81.1%,但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55.9%,相差25.2%,显然青少年并未形成经常性锻炼的习惯与意识。由此可见,尽管青少年体质健康的
14、推进工作不断向前,或多或少的体质问题仍然困扰着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体质健康作为衡量青少年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促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应当说青少年体质下降是当下体质健康促进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图 1 2010与2014青少年身高对比图Figure 1 Comparison of youth height between 2010 and 2014图 3 2010与2014青少年肺活量对比图Figure 3 Comparison of vital capacity of adolescents in 2010 and 2014图 5 2010与2014青少年(712岁)折返跑对比图Figur
15、e 5 Comparison between 2010 and 2014 teenagers(712 yearsold)turnback running图 2 2010与2014青少年体重对比图Figure 2 Comparison of youth weight in 2010 and 2014图 4 2010与2014青少年50米跑对比图Figure 4 Comparison between 2010 and 2014 teenagers 50m running图 6 2010与2014青少年(1319岁)800/1000米跑对比图Figure 6 Comparison between 2
16、010 and 2014 teenagers(1319 yearsold)800/1000 meter running 54图 7 2010与2014青少年立定跳远对比图Figure 7 Comparison between 2010 and 2014 teenager standinglong jump图 9 2010与2014青少年斜体向上对比图Figure 9 Comparison of youth italic upward in 2010 and 2014图 8 2010与2014青少年坐位体前屈对比图Figure 8 Comparison between 2010 and 2014 teenagers forwardbending in sitting position图 10 2010与2014青少年引体向上对比图Figure 10 Comparison of teenager pull ups in 2010 and 2014图 11 2010与2014青少年仰卧起坐上对比图Figure 11 Comparison between 2010 and 2014 te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