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教育课程质量保障制度:现状、问题与建议_沈辉.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519262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育课程质量保障制度:现状、问题与建议_沈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教育课程质量保障制度:现状、问题与建议_沈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教育课程质量保障制度:现状、问题与建议_沈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程与教学2023 年第 2 期(总第 314 期)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一、引言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中,教师教育课程质量保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 年教育部出台的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2018 年出台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与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等文件中,均提出要构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教师培养质量监测机制。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师范类专业认证1、教师教学质量评价2、教师教育质量监测3、教师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4、教育实习

2、质量保障5等,或重点分析国外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例如芬兰6、德国7、加拿大8等。不难发现,如何保障教师教育质量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体系离不开对课程的制度保障,质量保障制度即制度化的质量管理。若缺乏对教师教育课程的质量保障,教师的专业性将受到质疑。基于已有研究缺乏对教师教育课程质量保障制度的特别关注,文章首先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以及高校层面分析教师教育课程质量保障制度,其次重点分析现阶段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本文系 2017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的制度研究”(编号:17JJD880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教师教育课程质量

3、保障制度:现状、问题与建议*沈辉周钧摘要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教师教育课程质量,国家层面通过颁布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以规范教师教育课程,透过师范类专业认证以对教师教育课程实施评估,设立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指导师范类专业建设;省级层面通过建立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开展师范生培养质量专项督查工作;高校层面则构建课程建设制度、课程评价制度。当前,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质量保障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高校在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面临挑战;高校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课程咨询和指导不足;高校课程评估与改进制度有待完善。基于此,建议高校院系一级设

4、立课程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建立健全课程评估与改进制度。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质量保障体系;课程建设;课程评估与改进作者简介 沈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北京100875);周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北京100875)77DOI:10.13694/ki.ddjylt.20230315.001问题,最后尝试提出能保障高质量教师教育课程的具体措施。二、教师教育课程质量保障制度的现状(一)国家层面的质量保障制度建设1.教师教育课程的规范制度教师教育体系从封闭变为开放以后,教师教育课程面临着缺乏必要的、客观的、

5、统一的质量评估标准的难题936。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急需一个完整的标准,以此来指引和规范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下的教师教育课程。2011 年 10 月,教育部发布实施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 标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标准 中明确了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的。标准 的制定对教师教育课程质量具有保障功能。其一,解决我国现行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如课程实施以简单知识传递为中心,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实际、脱离学生需要、脱离学术前沿等问题939。其二,是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但是教师教育课程改

6、革滞后于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新手教师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标准的颁布有利于构建适应教育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其三,为参与教师培养的非师范类院校提供课程准则。越来越多的非师范类院校参与教师培养,如何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关键,标准成为其课程设置的准则。其四,规范了教师教育课程。我国教师教育机构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教师教育课程也出现多样化,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现出国家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与规范10。2.教师教育课程的评估制度为规范引导师范类专业建设,评估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自 2017 年起,教育部颁布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其一,完善教师教育课

7、程质量的监测机制。师范类专业认证采取多种认证方法,如常态监测与周期性认证相结合、在线监测与进校考查相结合、学校举证与专家查证相结合等11,体现出从多维度、多视角对课程实施的质量状况进行监测。其二,规范引导教师教育课程方向。师范类专业认证是通过国家统一制定的标准对自愿接受认证的高校师范类专业进行审核与评估,国家认证标准的颁布参考了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以此规范引导教师教育课程方向,判断认证学校的课程是否符合要求和规范,衡量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水平。其三,促进师范专业持续改进教师教育课程。师范专业认证的指导思想和认证理念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持续改进,认证程序的最后一步是整改提高,即

8、根据课程体系的评价结果对其进行修订与改进。3.设立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自 1999 年至 2014 年,教育部成立了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宗旨在于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对教师教育改革的研究、咨询、指导作用,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提升教师培养质量12。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宗旨在于指导、协调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监督教育专业学位教育质量13。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教师教育课程质量具有保障作用,体现在其按照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参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专业课程设置。例如,小学教师培养

9、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基于中师发展基础上的高校教师教育机构增设学科知识与研究类课程,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与研究能力;在基于大学发展范式上的高校教师教育机构加强综合型与实践类课程,强化学生的基本功和从教能力14。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对教师教育课程的质量保障发挥了以下作用:其一,规范硕士层次的教师教育课程。委员会制定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对教师教育课程结构、课程门类和学分等提出要求15。其二,指导教师教育课程的合理设置。例如,78委员会在 2016 年工作重点中提到建立教育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制定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课程标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基础课课程标准16。其

10、三,编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教材和核心课程指南。为了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积极编制 教育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提供了重要依据。其四,对教师教育课程质量实施评估,包括培养保障、培养过程和培养成效17。其中课程开设是培养过程中的一项评估内容,要求课程设置应符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结构要求,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18。(二)省级层面的质量保障制度建设1.建立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为更好地监控中小学教师培养、专业发展和培训的质

11、量,解决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如课程质量参差不齐、课程实施随意且缺乏深度、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场景脱节等19,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的保障制度,检查和评估教师教育实施质量,督促各地对教师教育质量工作的落实。以浙江省为例,2014 年 8 月,浙江省建立了全国首个省级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全省教师教育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具体包括:第一,中心通过标准引导全省教师教育机构的课程安排,设置能够满足机构实际发展的课程体系。标准 的颁布并非是对各个层次的高校做出统一、强制和刚性的要求,而是引导和发展各个层次的高校,基于 标准 开展质量监控工作,为全省各

12、地区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提供保障。第二,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地监控、督查各地教师教育课程,规范了课程的实际开展情况。以该中心 2015 年主要工作安排为例,其中明确提出开展浙江省教师培养院校贯彻落实教育部 标准 及根据浙江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优化课程情况重点的督查工作,监控、督查教师教育课程,避免高校在教师教育课程方面的随意性,从而规范课程体系和结构。2.开展师范生培养质量专项督查工作为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浙江省多项教育改革聚焦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2014 年出台的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承担教师教育的高等院校要以国家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推荐教

13、师教育特色课程及建设教师教育专业平台20。另依据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的有关规定,浙江省师范生培养质量督查自 2015 年开始,由省教育厅牵头、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具体组织,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纳入教师培养的专项督导工作中,以此对省内各有师范专业办学的院校进行办学质量督查。(三)高校层面的质量保障制度建设1.课程建设制度课程建设是教师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重心,构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制度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学校围绕“保量提质”的指导思想,根据一流本科建设方案要求,积极研制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建设标准 及 南京师范大学一流课程建设方案,着力推进课程建设与

14、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包括:第一,课程建设对标“国家标准”。根据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立足自身发展的定位,积极研制、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建设标准及方案。第二,课程体系融合国内外专业认证和“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要求,审视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耦合度21。课程建设制度一方面保障课程设置达到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要求,另一方面保障课程设置服务于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2.课程评价制度教师教育机构的课程评价以学校自评和教师自评为主。学校自评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应对师范专业认证的学校自评。自评依据 标准,评估师范类专业课程是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要求,例如: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课程学分是否符合要求

15、;实践教学所占的学分比例、时间安排和评价标准是否符合规定;授课教师是否熟悉标准;教师的79数量是否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等。二是应对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学校自评。与课程相关的审核评估内容之一是课程资源,包括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课程的数量和结构、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与选用等;审核评估内容之二是质量保障,包括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控、质量改进等。学校自评由高校对照评估内容开展自评工作,学校确立自诊自评机制,通过自查自检的方式诊断课程建设的问题,及时发现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及课程实施中的薄弱环节及不足,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学校通过自评的方式,着力建立一个重分析、有整改的课程质量保障系统

16、,以制度化、可操作性的方式保障课程质量。除学校自评外,教师教育机构的课程评价还包括期末考试后的教师自评。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期末考试后,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对课程整体情况进行反思,提交“成绩分析报告”。报告需要从试题质量(试题题量、难度、覆盖面等)、教学质量(教学目的、过程、方法等)、学习质量(学习能力、方法、效果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措施。教师自评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反思课程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课程质量提升。三、当前教师教育课程质量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一)高校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存在的问题自 标准 公布以来,各高校依据 标准 的理念对过去的教师教育课程进行调整,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教学实践等方面成效显著22105,但课程质量与 标准 中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在落实 标准 中仍面临着亟需解决的问题。第一,遵循 标准 而增设教育类课程就会与学科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产生竞争。有研究发现,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学时或学分比较有限的前提下,公共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所占比例难以削弱,教师教育课程学时较少,部分高校采取压缩实践课程的形式挤出教师教育课程的时间23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