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傷仲永,王安石,附錄一,第一页,共三十九页。,2,題解,作者(zuzh)介紹,內容注釋,品評鑑賞,問題討論,結構圖表,字詞辨正(bin zhn),修辭小舖,國學常識,仿作練習,附錄一傷仲永,第二页,共三十九页。,3,本文(bnwn)選自臨川先生文集。傷,有惋惜、慨嘆之意,文中敘述方仲永由童年時的聰明穎悟,後淪為平庸的經過,用以說明人的天賦不足倚恃,必須重視後天的教育與學習。本文寫於宋仁宗慶曆三年(西元一四三年),為作者考中進士後的第二年,在意氣風發的時候,寫下本文,除勸誡世人之外,應有提醒自己仍須不斷努力之意。,題 解,第三页,共三十九页。,4,全文共分三段,二百三十五字,前兩段敘述,末段
2、議論。作者一反常人的寫作手法。並未從正面闡述學習與成材的關係,而是運用樸實的文字,由受之天與不受於人的正反對比,呈現出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得為眾人而已耶三種結果,理路(ll)清晰,意旨鮮明,是短篇中的佳作。,題 解,第四页,共三十九页。,5,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北宋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故世人又稱臨川先生(xin sheng)。生於真宗天禧五年(西元一二一年),卒於哲宗元祐元年(西元一八六年),年六十六。晚年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卒諡文,亦稱王文公。,作 者,第五页,共三十九页。,6,王安石自小勤奮好學,過目不忘。早年曾隨父親到過南北各地,深切了解民生疾苦。故立下革新政治的
3、大志。二十二歲中進士,自願外任地方官,多年頗有政績。仁宗嘉祐年間,曾上萬言書,提出改革的構想,但未被接納。神宗即位,銳意圖治,任命王安石為宰相(zixing),主持熙寧變法。但因操之過急,用人不當,終告失敗。晚年退居金陵,構築半山園於鍾山,以登臨、談禪、讀書、吟詩,終其餘生。王安石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所作散文,多與政令、教化有關,強調經世致用,辭簡義深,豪邁奇崛,詩作風格遒勁清新,時人稱為王荊公體。後人編有臨川先生文集。,作 者,第六页,共三十九页。,7,作 者,王安石紀念館,第七页,共三十九页。,8,金谿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yngshng)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第一段課文,
4、第八页,共三十九页。,9,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zh w)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第一段課文,第九页,共三十九页。,10,邑人奇之,稍稍(shosho)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第一段課文,第十页,共三十九页。,11,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xinrn)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第二段課文,第十一页,共三十九页。,12,第三段課文,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人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
5、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jn f)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第十二页,共三十九页。,13,第三段注釋,第十三页,共三十九页。,14,人的資質高低,取決於天。天資高的人,學習的成效快速可見;天資低的人,卻常常徒勞無功。但是天資低的人,如果發憤圖強,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也能有所成就;反之,如果自恃資賦優異而不肯學習,在這知識爆炸的時代,也不免被淘汰。糟蹋了大好天資,是最令人傷痛嘆息的事。本文(bnwn)以傷為題,通篇雖不見傷字,但文中所敘之事實,已可見作者傷仲永的泯然為眾人,傷其父的短視無知,傷邑人的一味吹捧,傷時人的不知不
6、學之害。文章雖未點出題面,兩者其實暗中相合。,品評鑑賞,第十四页,共三十九页。,15,品評鑑賞,全文可分兩大部分:前兩段敘事,末段議論。其敘事文辭簡淨,立場客觀;其議論則層層深入,意旨顯豁。有末段,前幅便不淺近;有前幅,末段便有依據,敘議密切結合,結構非常嚴謹。由於本文所要表達的主題,乃常人所習見,因此作者並未從正面闡述學習與成材的關係,而只透過樸實的文字,運用對比的手法,由受之天與不受於人下筆,呈現出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得為眾人而已(r y)耶三種結果,理路非常清晰。本文以傷為經,以不學為緯,而已勸學為目的。不只以理服人,亦能用情感人,是作者年輕時期的重要作品。,第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7、,16,一、方仲永從神童(shntng)淪為普通人,其關鍵何在?,答:關鍵在於其父不使學。學海無涯,即使天資特別穎異,也無法盡知天下的學問;更何況在知識爆炸的今天,如果不努力(n l)求取新知,勢必被時代所淘汰。,問題討論,第十六页,共三十九页。,17,二、本文題為傷仲永,通篇卻不見傷字,這樣寫作恰當嗎?作者感到悲傷惋惜(wnx)的,除了仲永泯然為眾人外,還有沒有其他對象?,答:本文所敘之事實,已可見作者傷仲永之意,故其照應,不在形式,而在內容,這種寫法,並無不當。除了傷仲永泯然為眾人外,亦傷其父之短視無知,傷邑人之一味(ywi)吹捧,傷時人之不知不學之害。,問題討論,第十七页,共三十九页。,
8、18,三、本文末段從不受之人立論,又以反詰句得為眾人而已(r y)耶收束,有無特別用意?,答:由於本文所要表達的主題,乃常人所習見,因此作者並未從正面闡述學習與成材的關係,只透過樸實的文字,運用對比的手法,由受之天與受之人下筆,呈現出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得為眾人而已(r y)耶三種結果,強調不受之人的流弊。以反詰句收束,則有促使讀者反省思考的用意。,問題討論,第十八页,共三十九页。,19,四、對於資質異於常人的人,我們應該用什態度來看待他們?你對當前的特殊教育(t sh jio y)有何看法?,答:(1)對於資賦優異或有學習障礙的人,都應使之接受適才、適性的教育。鼓勵資賦優異的人,好好努
9、力,以得到更好的成就;有學習障礙的人,不要自暴自棄,努力學習,以求進步。施教者應多一些耐心、愛心來教導有學習障礙的人;對資賦優異者,則要適切引導,不可長其驕氣,但也要注意(zh y)他所承受的壓力。共同學習者,也要以平常心相待,在各方面相互切磋、砥礪,並盡力幫助有學習障礙者。(接下頁),問題討論,第十九页,共三十九页。,20,(2)當前的特殊教育,舉凡啟智、啟聰、啟 明教育,或是數理資優班、人文社會資 優班、音樂班、美術班、體育班,都針 對有特殊需求者,提供了適才適性的教 育課程。此處可引導學生多元化地認識 特殊教育的涵蓋面,進而探討有 教無類與因才施教(sh jio)的時代精神與 實施成果。
10、,問題討論,第二十页,共三十九页。,21,傷仲永,敘,議,揚通悟五歲能詩,文理(wnl)可觀,抑,停滯十二三歲,不稱前聞,眾人約二十歲,泯然眾人,仲永,眾人,始通悟受之天,終眾人不受之人,始眾人不受之天,終不如(br)眾人不受之人,結構圖表,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九页。,22,字詞辨正(bin zhn),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九页。,23,字詞辨正(bin zhn),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九页。,24,字詞辨正(bin zhn),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九页。,25,字詞辨正(bin zhn),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九页。,26,字詞辨正(bin zhn),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九页。,27,字詞辨正(bin zhn)
11、,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九页。,28,字詞辨正(bin zhn),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九页。,29,修辭小舖,(一)設 問為了引起對方注意,講話、行文(xngwn)故意採用詢問語氣。,得為眾人而已(r y)耶?(激問),(二)層 遞凡要說的有兩個以上的事物,這些事物又有大小輕重等比例(bl),於是說話行文時,依序層層遞進。,末段議論部分,仲永由通悟而為眾人;眾人如不學,將更趨沉淪,都視為層遞。,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九页。,30,修辭小舖,(三)映襯在語文中,把兩種不同,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起來,兩相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明顯。映襯的修辭方式分為三類:(1)反襯:對於一種事物,用恰恰與這種
12、事物的現象或本質相反的觀點,加以(jiy)描寫。(2)對襯:對兩種不同的人、事、物,用兩種不同或相反的觀點加以形容描寫。(3)雙襯:將同一人、事、物的雙重性質、相對現象,放在一起,使之凸顯。,末段議論,即多映襯。如通悟與材人、眾人;受之天與受之人;眾人與不得(bu de)為眾人皆是。,第三十页,共三十九页。,31,援筆成章:拿起筆來立刻寫成文章。形容才思敏捷。亦作援筆立成。源泉(yunqun)萬斛:本指泉源豐富盛大。後形容文思流暢如泉湧不竭。亦作萬斛泉源。妙筆生花:文思俊逸,寫作能力特強。或稱譽文章佳妙。率爾操觚:不加思索,揮筆成文。形容文思捷速。,形容(xngrng)文思的成語,第三十一页,
13、共三十九页。,32,下筆有神:形容寫起文章來,文思泉湧,行文暢達,如有神助。文炳雕龍:文炳,指文采。雕龍,指精妙。文炳雕龍形容文章極為出色。馬頭草檄:檄,古代官府用來徵召、告示或征討的文書。草,寫。後形容文思敏捷,提筆成章。七步(q b)成詩:形容運思敏捷,有才氣。,形容(xngrng)文思的成語,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九页。,33,宋代古文(gwn)運動起因,1.對國勢艱難的自覺 宋代因承繼唐末五代亂離之世,所以自宋太祖立國以來,便處境艱難。宋自開國便因為其政策重文輕武而導致武力(wl)不競,所以常常處於外患的煎熬之中,再加上宋代的財務日益拮据,以至於宋代積弱、積貧於身。而宋代的儒人深受朝廷優禮
14、、榮譽高、責任感重,且非常憂慮宋代積弱積貧的國勢,乃覺悟到學問絕對不可以味遵循以前的老習俗與老規定,而是要專心求有補於世用。,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九页。,34,2.對佛教流行的反對 宋代儒人之所以提倡經世致用的另外一項原因,就是受到佛教流行的刺激。佛教原是由外族所傳入,而宋代經常處於外患之中,基於人人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在思想上格外(gwi)不容佛教的流行。因此外來思想繼續的傳入,使得本土意識隨之水漲船高。加上佛教多談虛寂寂滅、個人的生死禍福,較不與國家社稷扯上關係,對於國家的貧弱更加提不上有所幫助,遂令有識之士痛加撻伐,要求歸返於經世之學。,宋代古文(gwn)運動起因,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15、35,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自綠江南(Jingnn)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洲(u zhu),王安石作品(zupn)欣賞,賈生,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啻萬公卿?,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九页。,36,王安石作品(zupn)欣賞,商鞅,自古(zg)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韓信,貧賤侵凌(qnlng)富貴驕,功名無復在芻蕘。將軍北面師降虜,此事人間久寂寥。,第三十六页,共三十九页。,37,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一
16、去心知更不歸,可怜著盡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sh y)無南北。,明妃(mn fi)曲之一,王安石作品(zupn)欣賞,第三十七页,共三十九页。,38,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z jn)。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錄自歸田錄),賣油翁歐陽脩,仿作練習,讀完上文,請以熟能生巧(sh nng shng qio)為範圍,寫一篇有敘述、有議論的文章。文長不限,題目自訂。,第三十八页,共三十九页。,内容(nirng)总结,傷仲永。宋仁宗年號(西元一三二一三三年)。即受之於天,意謂得於先天的稟賦。揚通悟五歲能詩,文理可觀。停滯十二三歲,不稱前聞。始通悟受之天。終眾人不受之人。始眾人不受之天。終不如眾人不受之人。四句為一偈,多句為頌。往者不可扳援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