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 VIEW OF LABOUR UNIONS劳模精神篇:践行崇高劳模初心摘自 劳动教育箴言 om m uni cat i on交流 理论探讨C劳动模范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践行者,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创造辉煌、彪炳史册,他们身上彰显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章以时间为轴,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岗位的全国劳动模范,讲述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先进事迹,以激励我们以劳动模范为榜样,诚实劳动、勤勉工作,共同谱写新时代劳动者之歌。林巧稚(1901 一 1983),福建厦门
2、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和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被尊称为“万婴之母”。1956 年、1960 年、1978 年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29 年 6 月。林巧稚从协和医学院毕业,被分到了妇产科。有一次,她忙完一天的工作已是深夜,正打算回宿舍休息,突然看到走廊里的灯箱亮了,打出了“067”的号码,这是她的灯号。原来急诊室接收了一位产科急症患者,病人已转送产科,须立即救治。林巧稚赶到病房时,病人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她从病人丈夫断断续续的述说中了解了病情,并迅速为患者做了检查,一切症状均表明患者为输卵管或卵巢妊娠,也就是
3、通常所说的宫外孕。随着胎儿的发育生长,宫外孕的部位一旦破裂,就会导致大出血,随时可能危及生命。林巧稚没有片刻犹疑,她一边立刻准备手术,一边拨打电话。可是,当时再也找不到其他医生了,她心揪得一阵比一阵紧。一个女人生命垂危,自己眼下能做的就是全力去抢救。于是,她一边消毒,一边想着手术的步骤。她想到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甚至想到了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她唯独没有想到,万一手术不成功,自己将会承担怎样的责任。她走上了手术台,平时学习的妇产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临床功底使她没有丝毫犹疑和畏惧,手术进行得有条不紊。血压回升,体温回升,脉搏逐渐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又重新回到濒临死亡的年轻女人身上。这时,天
4、已近黎明。在以后的岁月里,每到危急时刻,林巧稚仍像她第一次自己主刀时一样,多次挺身而出。林巧稚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贡献突出。她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对那些交不起钱的病人,她就免费治疗。她有一个出诊包,包里总放着钱,以便随时接济贫困百姓。老百姓为了感谢她的救命之恩,为由她接生的孩子起名“念林”“爱林”“敬林”“仰林”等,以示对她的尊敬。延伸阅读我是人民的一员,一个替人治病的普普通通的医生。林巧稚38A VIEW OF LABOUR UNIONS马万水(1922一1961),河北深州人。曾任河北龙烟铁矿“马万水小组”组长、东采矿部副主任、龙烟钢铁公司井卷工
5、程公司副经理。195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北京门头沟背煤的马万水被抽调到我国第一批恢复生产的大型铁矿庞家堡矿工作。当时的庞家堡矿巷道倒塌,野草遍地,满目疮痍,别说机器设备,就连一件像样的工具都没有。马万水带领掘进五组(马万水小组的前身)的18名工人毅然接受了开凿第一条巷道30号石巷的使命,他们在废虚中找来了几根生锈的钢纤和锤头,砍了几根树干当锤把,开始了生产。马万水以自己练就的一口气打450锤不换手的本领,亲自给工友们传技。由于没有通风设备,放炮后巷道里的炮烟久久不能排完,为争取时间多进几米,马万水带领大伙儿脱下衣服一块儿往外扇炮烟。随着巷道的延伸,他们又遇上了淋头水,
6、淅淅沥沥的水,淋透了工友们的棉衣,浸透了工友们的鞋袜。马万水看着很心疼,跑到伙房借来三条麻袋当“雨衣”,又从山上拔了一捆蒿草,让大伙儿垫在鞋里,便有了“胶鞋”。他自己却什么也不顾,穿着湿透的棉衣,在淋头水最大的地方干活。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当时年仅26岁的马万水在进组一个月后,就带领全组工人将掘进效率由1.7米提高到了6米。1950年,马万水和他的工友们第一次创造了手工凿岩掘进23.7米的全国纪录,他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凭借着“站在排头不让,把住红旗不放”的精神,马万水带领他的小组艰苦创业,奋发进取,连续12次登上全国冶金矿山掘进高峰。特别是在国
7、民经济最困难的1960年,他们忍着饥饿,勒紧腰带,一年内连续三次创造了全国黑色冶金矿山掘进的新纪录。赵占魁(1896 一 1973),山西定襄人。原陕甘宁边区农具厂工人,被毛泽东称为“中国式的斯达汉诺夫”,并题词“钢铁英雄”。1950 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39 年,日本帝国主义对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打压解放区的一切抗日民主力量。为了减轻抗日根据地人民的负担,党和政府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一些工厂。工厂的设备很简陋,加上敌人的造谣破坏,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这给工厂增加生产、提高质量带来了很大阻力。而赵占魁作为一名火炉工,不畏工作环境的艰难困苦,依旧拥有炉火般的劳
8、动热情。化铁是一项既艰苦又重要的工作,整个过程不能间断,特别是在夏天,头顶着炙热的太阳,站在 2000 多摄氏度的熔炉旁,汗水不停地往下滴。别人是一边吃饭一边看炉,赵占魁却连饭也顾不得吃,一干就是 12 小时以上,一天下来,衣服被汗湿透结成厚厚的白碱。他从不叫苦叫累,每天都早上班、晚下班,努力钻研技术,改进工艺,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并时时注意节约原材料,常把节约的钱交给合作社兴办集体事业,或借给附近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很受职工群众爱戴。朱德称赞他是“用革命者态度对待工作的新式劳动者”。为了抗战与人民的需要增加生产,在工作中发挥最高的劳动热忱心甘情愿。赵占魁延伸阅读延伸阅读站在排头不让,把住红旗不放。马万水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