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第3期重庆三峡学院学报No.3.2023第39 卷(205期)JOURN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Vol.39 No.205作者简介:沃耘(1977),女,黑龙江牡丹江人,教授,主要研究侵权法。郜小菁(1997),女,湖北恩施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侵权法。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私力救济的制度化研究”(18FFX036)。-34-论见义勇为者荣誉权保护制度沃耘郜小菁(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天津300133)摘要:见义勇为是当代社会之道德期盼,私法之上构建荣誉权制度乃我国民事立法首创。见义勇为者荣誉制度有其正当法价值基
2、础、法律理论支撑与实践需要。借助荣誉获得权、荣誉维护权与荣誉利益支配权三项权能,搭建见义勇为者荣誉权内部规范体系以丰富荣誉权多元表达,释明荣誉权在民法典人格权编与侵权责任编的衔接与适用,探寻请求权基础与民事责任视角下的见义勇为者荣誉权外部适用规则,积极构筑以国家与社会力量为基点的见义勇为者荣誉制度,织密见义勇为者荣誉权保护之网。关键词:见义勇为;荣誉权;民法典;人格权请求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中图分类号:D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35(2023)03-0034-12一、引言见义勇为自古以来备受世人推崇,论语为政篇将“义”“勇”作为儒家对高尚人格的衡量标准,极具道德色彩。救助人
3、在法定职责之外义无反顾慷慨赴险,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本值得赞赏,但现实中如“彭宇案”等见义勇为行为未得到应有奖励却反被讹的话题引发热议,见义勇为蕴含的高度风险自担性成为拷问社会道德之难题。202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单设人格权编,学界对荣誉权的理论研究日趋活跃,但见义勇为者之荣誉权保护却鲜有研究。近年来,在社会风气提升与诚信秩序重振的大环境下,加强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呼声愈加强烈,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奖励见义勇为行为。关注见义勇为者荣誉权保护,不仅为人格尊严领域关怀之折射,更彰显民法典“有权利,即有救济”之立法意蕴,以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
4、统一。荣誉表彰是行政机关掌握的重要且相对稀缺的公共资源,授予见义勇为者荣誉不啻为官方认可的嘉奖保证,亦是对“善”的鼓励与鞭策。目前,见义勇为者DOI:10.13743/ki.issn.1009-8135.2023.03.001重庆三峡学院学报-35-奖励机制有待完善,荣誉实现面临违背初衷、背离本质之困境:见义勇为者荣誉权制度缺乏统一立法,各地颁布的奖励条例与办法不规范,存在见义勇为者荣誉称号过滥、疏于管理的问题,导致荣誉的权威性下降,表彰实效也大打折扣,挫伤救助者的积极性。各种荣誉侵权背离现象引发笔者思考:在道德观念多元的当下,见义勇为者不应被大众忽视与遗忘。鉴于民法典对见义勇为行为有广义与狭
5、义之区分,本文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依行政程序获得或应当获得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荣誉权,而荣誉权来源的“公法”属性并不影响其保护遵循“私权体系”。通过价值填充与规则再造,实现荣誉权保护规范的具体化,进而提升人格权保护的水平和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因此,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征程上,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正当其时,最大程度保障见义勇为者荣誉权制度化、规范化。二、加强见义勇为者荣誉权保护的逻辑基础与价值考量荣誉带来的认同感与精神价值是荣誉权保护制度的合理性与能动性源泉,更为主观尊
6、严下自我认知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立国家荣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体现党和国家对荣誉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印证了加强见义勇为者荣誉权保护研究的现实紧迫性和理论必要性,对见义勇为荣誉权人的奖赏激励之举,更是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一)加强见义勇为者荣誉权保护的理论应然论证本文将从伦理应然性、规范可行性和社会合理性三要素构建见义勇为者荣誉权制度。第一,从伦理应然性来说,构建见义勇为者荣誉制度可在降低道德风险基础上维系社会秩序与和谐稳定,达到法律激励的理想效果。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是法律的基础”129,“没有道德滋养,法治文化就缺乏源头活水,法律实施就缺乏坚实社会基础”131。给予见义勇为者法律褒奖是公众可接受的规制模式,也是法律激励的重要手段。综上所述,加大荣誉权保护力度能有效强化法律对个人行善行为的正向激励。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见义勇为者荣誉权制度建设,不仅要积极引导拥有荣誉心的个体促进共同善,也要从社会伦理角度向大众明示宣传引导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道德价值观念。第二,从社会合理性来说,加强见义勇为者荣誉权保护既是公权力机关强化自身合法性、权威性之体现,又可达到维护公共利益、彰显结果正义之目的。马沃耘郜小菁:论见义勇为者荣誉权保护制度-3
8、6-克思强调:“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利益是人民和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民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在本质上一致。见义勇为行为维护公共秩序与安全、保护他人合法权益,而国家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与维护者,客观上也是受益者之一,理应履行行政奖励之主体职责,发挥荣誉制度激励机制之效能,更好地实现行政补偿的填补损害功能。不过,荣誉公共观念及荣誉准则的形成,并非仅由公权力意志单方决定,更多是基于社会共识产生。因此公权力在保持审视与克制下授予见义勇为者荣誉称号,能激活社会荣誉制度的整体活力,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这不仅是民法典提倡公平原则之展现,也是私法追求结果正义的应然之策。第三,从规范可
9、行性来说,见义勇为者荣誉权的来源虽有“公法”属性,但其权利保护仍遵循“私权体系”。荣誉权与生命权、健康权等“自然法”理念下自然人与生俱来的人格权相比,明显的区别在于公权力机关授予个人的荣誉嘉奖带有行政性。本文论证见义勇为者荣誉权之前提,必须经过行政机关依照程序授予的“见义勇为”称号者方能享有,当其荣誉利益遭受侵害,见义勇为者可援引民法典中的人格权编、侵权责任编或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得到救济。而符合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至一百八十四条规定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紧急救助行为,虽然事实上符合见义勇为,但并未产生实质意义上的荣誉权。总之,保障见义勇为者奖励的规范化与稳定化,在法治轨道上研判见义勇为者的荣誉利益
10、,有利于从更高维度融合人文主义精神,激励见义勇为先进人物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鼓励人们“见义智为”、避免“见义莽为”,推进见义勇为者荣誉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二)加强见义勇为者荣誉权保护的实践基础首先,我国早期的见义勇为立法多为褒奖维护社会治安、勇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之行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见义勇为的示范意义就已深入人心。见义勇为的激励政策从秦汉到唐宋皆有各类名目:秦朝法律答问最早提出对见义勇为者给予奖励,除政府奖赏外,罪犯财物可直接归见义勇为者所有;唐令拾遗明文规定,国家对捕获罪犯的见义勇为者给予物质奖励,可谓开创先河;明代对见义勇为者,不仅发放金钱奖励,还尝试施行奖官制,授予救助人“乌纱帽”,
11、不过明确限定履行捕获强盗职责的政府人员不在奖励范畴,意在鼓励平民百姓见吕氏春秋:“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云梦秦简法律答问:“捕亡,亡人操钱,捕得取钱。”若群众主动帮助逮捕盗贼,不仅官府奖赏甚至盗贼财物也归见义勇为英雄所有,堪称名利双收。唐令拾遗载:“诸纠捉盗贼者,所征倍赃,皆赏纠捉之人。家贫无财可征及依法不合征倍赃者,并计得正赃,准五分与二分,赏纠捉人。若正赃费尽者,官出一分,以赏捉人。”重庆三峡学院学报-37-义勇为。其次,以独立面貌展现于法律体系的荣誉权规范,绝非仅为停留于纸上的权利宣誓与义务要求。虽然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一百八十四条赋予见义勇为
12、者损害赔偿请求权、损害补偿请求权,但仅依此可能无法完全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状况,从见义勇为者权利保护的周延性角度考虑更需强化见义勇为者人格权的保护力度。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一条延续现行法与司法解释立场,进一步完善了荣誉侵权类型,明确任何人不得诋毁、贬损见义勇为者的荣誉,而且赋予荣誉权人对所获荣誉称号记载错误后及时请求更正之权利,由此可知,荣誉表彰不仅是连接国家与公民的政治纽带,更与见义勇为者的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息息相关。最后,加强见义勇为者荣誉制度建设,彰显了立法机关的价值导向和政策取向。授予见义勇为者荣誉承载着公权力机关对救助人所做贡献的肯定性评价。近年来勇斗歹徒、救死扶伤等英雄事迹大量涌现,各
13、部门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见义勇为人员荣誉权益保护优待制度建设,各地区纷纷开展“网格+见义勇为”工作,加大对见义勇为英雄事迹的表彰与宣传力度,建立关爱见义勇为者长效机制,推进形成见义勇为者荣誉表彰一人、带动一批、影响一方的良好氛围。(三)加强见义勇为者荣誉权保护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首先,从古至今荣誉乃传统文化道德评价的重要部分,蕴含立法与司法、法理与情理之“磨合”。传统概念中,见义勇为乃侠肝义胆之为不求回报,百姓称救助人的慷慨行为是仁义之举,社会大力呼唤具有责任感的见义勇为者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包含着利他主义色彩与道德义务法律化之特点。其次,荣誉带来的认同感与精神价值乃荣誉制度中合理
14、性与能动性之源泉,更为主观尊严下自我认知之需要。赋予荣誉具有明显的授益性,合理利用荣誉感的自我关切能有效解决利他主义和自利主义的冲突,以兼顾民众需求的满足与良好社会治理的实现,是政府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的最好契机。某种意义上授予荣誉,象征着大众对见义勇为者发自内心的认可与尊重,鼓励社会成员勇于追求荣誉,树立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价值导向,使得见义勇为精神蔚然成风。最后,国家对见义勇为者的奖赏激励之举,既彰显荣誉权的道德气质与伦理大明令:“凡常人捕获强盗一名、窃贼二名,各赏银二十两,强盗五名以上,窃盗十名以上,各予一官。应捕之人不在此限。”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一条: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
15、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对见义勇为者给予奖励的条例与办法,如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卫生部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规定等,这些现实经验均表明通过法律鼓励见义勇为行为具有其实践正当性。沃耘郜小菁:论见义勇为者荣誉权保护制度-38-定在,亦符合道德建设规律和普罗大众的思维方式。2018 年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16、立法修法规划,提出要加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立法3,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方面的法律,形成捍卫、关爱英烈的良好社会风尚。民法典中见义勇为者的利益补偿制度,正是遵循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既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民法典的精神灵魂,亦推动见义勇为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见义勇为从道德倡导上升为国家法律概念,不仅展现与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更助力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平安中国汇聚强大力量。三、见义勇为者荣誉权保护的内部规范体系荣誉通常被视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与公众共识的载体。荣誉权因人格权和身份权之双重特殊属性,被公认为具有积极支配与消极防御之双重面向。构筑见义勇为者荣誉权制度,既能彰显民法典之人文关怀,又促使新时代见义勇为者的荣誉权法治保障体系趋向制度化、科学化。本文将依托荣誉权的三项权能,即荣誉获得权、荣誉维护权、荣誉利益支配权,以荣誉权在私人生活和领域自我决定之维度,梳理见义勇为者荣誉权内部规范体系,以期规范见义勇为者荣誉权法律适用,避免荣誉权内容逻辑的不完整性,以降低荣誉权纠纷的处理难度,提供周全的行为规则与裁判规则。(一)荣誉获得权之下建立层级分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