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济南国际双年展中作为创作...展上的“鹊华”主题作品谈起_刘娅萍.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52841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济南国际双年展中作为创作...展上的“鹊华”主题作品谈起_刘娅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济南国际双年展中作为创作...展上的“鹊华”主题作品谈起_刘娅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济南国际双年展中作为创作...展上的“鹊华”主题作品谈起_刘娅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观察品评 84论济南国际双年展中作为创作原型的艺术经典从济南国际双年展上的“鹊华”主题作品谈起文/刘娅萍双年展作为舶来品,成为 20 世纪以来中国部分城市新兴的、主打的美术品牌项目,随着 2020 年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的举办,济南成功跻身“城市双年展”行列。2023 年 1 月 7 日,第二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如约而至。本届双年展着意于探求“共生世界”中的各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地域与世界的、现实与虚拟的、科技与艺术的、当代与传统的。众所周知,城市双年展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和难题都将是:如何在林立的城市双年展中不过度纠结于中心与边缘、权威与新秀等话题,而是着力于做具有地域性与专业性、又能具备足够的时代性

2、和当下性的双年展。在两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的展览中,都出现了以赵孟頫鹊华秋色图为创作原型的作品:徐冰背后的故事:鹊华秋色图、顾黎明山水赋“鹊华秋色”图解和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协会的鹊华十二时,由此引发了我们对当代城市国际双年展中经典传承与原型再造的思考。所以,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从深层的文化逻辑出发,探讨在当下跨媒体的创作语境中,文化艺术经典、尤其是地域文化艺术经典传承与当代大众文化之间的复杂共生关系;探讨新技术和新媒介如何介入以经典文本为原型的艺术创造,又如何改变了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一、现象:“经典”成为艺术生产的原型以传统文化与艺术经典为创作原型、以当代多媒体技术为媒介探索对各种关系的

3、表达是大众传播语境摘要:以传统文化艺术经典为原型进行再造与展示,根本上是探讨艺术经典的传播与传承的问题。从两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中“鹊华”主题的作品谈起,通过对作品特征属性、双年展对艺术经典“经典性”的确认等分析,探讨传统地域文化艺术经典在当代技术与平台媒介间的拓展与重生、在地域与世界的互动中经典地位的确立。关键词:济南国际双年展;艺术经典;创作原型;拓展与重生;“经典性”确认SHANDONG&ART 85图 1 徐冰 背后的故事:鹊华秋色图之背后 干枯植物、垃圾、磨砂玻璃中当代艺术在地方城市双年展中的基本样貌。这当然不是个案,也非新生事物,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和其他展览中都有类似的作品呈现。在大众

4、日报2021 年 3 月28 日刊出的文章“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闭幕,最受关注的 10 件作品是1中,除了徐冰的背后的故事:鹊华秋色图,还有阿根廷艺术家莱安德罗 埃利希的建筑:超然楼。这组作品是以山东济南地域文化与艺术的经典符号“超然楼”为原型进行创作和展示,是那届展览的“网红打卡处”。2022 年 12 月 23日的 MoCA 上海当代艺术馆第 8 届动漫美学双年展的创作原型,是来自荷兰艺术家迪克 布鲁纳于 1955 年创造的卡通人物形象米菲。该展览由 26 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以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涂鸦、交互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对米菲形象进行多元重构,成为“米菲”在中国的一

5、次跨文化交互。作为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米菲的存在借由艺术家的多重创造与探索获得了传承与传播跨界、跨文化多元重构“经典”,是当下艺术发展的样态之一。(图 1)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鹊华秋色图作为“经过选择的传统文化”2中的经典美术作品备受青睐。因为,它不仅是山东地域、济南本土的文化图景,在中国美术史上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历来对它的理论建构、艺术重构从未停止。2022 年 10 月 13 日,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官方账号推出名画里的中国第二期:山东济南华山秋色融媒体直播节目,通过济南文史学家讲故事、画家解读作品及题跋印章、文创单位表达创意想法等形式,展示出一张画与一座城的亲密关系。同

6、时,在哔哩哔哩、抖音等类型的自媒体平台上,以各种视角对鹊华秋色图的阐释解读视频数以百计。所以,从共时性视角看,“经典”是具有“元”属性的具有形而上意味的“原型”,它可以是“元图像”“元语言”“元数据”,也可以是“文化概念”。历来“经典”意味着传统、过去与当代性和大众日常的脱节,社会大众与经典往往具有历时性的非现实关系,很难产生共时性的现实关系,它们是属于历史文献的、是被束之高阁的。这种对“原作”的崇拜及现代博物馆的建立,建构了现代日常生活与艺术的对立关系模式。3所以,“文化作品的经典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其对历史的影响上,亦即就文本如何为新文本开辟道路。在坚信卓越的作品无愧于身后的荣誉的同时,须

7、摒弃精英主义将功劳悉数归于作者的历史局限性。”4“经典”作为“历史流传物”,“流传”才使它们具有意义,才能不断强化和巩固它们经典地位的途径。二、“原型”再造:经典的拓展与重生“流传”,就是文化艺术经典文本的传承与传播,其方式与时代语境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变迁”观察品评 86以及“大众传播的媒介环境”5相关。以鹊华秋色图为原型再造作品的视角和手法是多元的,两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中的“鹊华”主题的作品,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跨媒介形式。跨媒介艺术品构成了当下各大展览的主流形式,那么,这些作品中,经典文本如何随社会与技术媒介形式的转变生成新作品,又具有怎样的产品组织与生产形式、叙事视角与策略等特征?其

8、实,在话语描述中已经体现了这类作品的一个特征:我们常以“产品”二字来界定这类“作品”,因为它们的制作过程,更像是一个文化工业语境内的生产过程,生产出工业流水线下的产品。也正是生产机制的产业化,为经典文本的当下再生产“提供了实践层面的诸多可能性”6。从制作机制上看,它们像是“项目”或“课题”。像背后的故事:鹊华秋色图,是徐冰团队“背后的故事”艺术实践项目成果之一。项目始自 2004 年,至今,已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作背后的故事:仿黄公望山水卷、为苏州博物馆制作背后的故事:山水图、为西海美术馆作背后的故事:烟江叠嶂图、为 2021 成都双年展作背后的故事:泼彩夏山,为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作背后的故事

9、:鹊华秋色图。所有作品原型都是美术史经典,都有明确地域或馆藏指向性,都是就地取材、创作,就地展示。鹊华十二时在数字展示之外,还专门制作了“鹊华原创音乐”。从中可以看出,参与作品生产的单位以企业、协会或者现组的合作团队的形式出现,因为单个的艺术家较难完成包括构思与音效声效影像等内容的全部制作,作品构思与最终呈现的物质实体之间的关系较传统作品的生成更为复杂。构思者和制作者是分离的,他们首先要达到思想的统一。制作过程中,会因不可预料的因素导致构思产生变化,需调整、再统一。另一方面,制作者是集合了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未来可能还有要味觉表现的能手,他们务必要达到思想和技术的结合,跨越各种障碍,合力打造

10、作品。所以,在作者的表述上就变为“某某(创意)、某某(数字)、某某(音乐)的某某某”,或者是集体落款的“某某公司的某某某”。也因此,大部分跨媒介艺术作品中,“作者”似乎消失了。众所周知,自“作者意识”确立以来,传统艺术的生成过程中,原创思想和作品的创作一般情况下都来自作者一人,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赵孟頫的 鹊华秋色图。在对作者与作品关系的表述上,呈现为“某某某的某某某”,在经历了历史沉淀后,作者与作品捆绑传播,作者成为偶像,作品成为经典。作者和作品都是理论研究、故事演绎的原型。但既然“作者消失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像这样的“创作团队”,对于仅限于艺术体验而非处于经济与生产目的的观众来说,他们是

11、谁已非关注的焦点。那么,作为观众,该关注什么?更多是作品。这类作品作为团队精心设计的产物,它们在生成的最初,就已经预设了观者的反馈“视觉化”“互动”“多重演绎”是跨媒介艺术审美接受的关键词。这首先要从跨媒介艺术的空间呈现谈起。比起传统的架上绘画艺术,跨媒介艺术品更需要独立的展示空间。这个空间有专门的入口和出口,相对封闭,又绝对开放,是一个能够触及观者感官的复杂环境。在这样的多媒介环境中,观者成为展览中的“第三媒介”(W.J.T.米切尔),他们面对这样的多媒介作品,远比面对传统的架上艺术形式产生的反应要复杂丰富很多倍往常大都是经由视觉,来产生反应和感受而在这个集合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元的、复杂

12、的作品面前,观者这个“媒介体”也会产生视觉之外的听觉、触觉等各感官的反应和感受,观者的身体和感官,成为作品所建构的多媒介环境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媒介,它们促成了作品的意义的生成、拓展和延伸。意义的生成、拓展和延伸的第一步是“视觉化”,这是任何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都具有的特点。但往往,在运用了复杂技术或表达观念性更强的数字媒介艺术面前、在表现内容是不熟悉的元素面前,观众不借助手机扫码或工作人员的专门介绍,无法真正了解和走进作品。这确实达到了本雅明所说的一种“视觉无意识”的状态,但却是仅“停留于信息的表层”的视觉化体验,只有“理想型”的观众会主动获取信息进入“互动”和“多重演绎”的阶段,走马观花式的观展

13、难以引发更为深入的共鸣和意义的拓展,这是当下数字媒体艺术的共同的缺憾。观者会发现许多作品的入口处,要SHANDONG&ART 87有一定数量的阐释文字,或者能够获得阐释的二维码,或者播放作者们的阐释视频,吸引观者进入作品的空间,进入下一步的作品观看、互动体验视觉化时代的图文关系,并非大家脱口而出的由“看”到“读”,根本上却是由“读”到“看”,若想对作品产生深度体验和阐释,体验之前的“阅读”不可或缺。相对而言,经由文化艺术经典而来的原型再造作品,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因为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叙事策略。首先是表现主题的选择上,是“经典”而非其它,因为,“偶像型”作者与“经典”作品的捆绑,具有更为深刻的叙

14、事性和更深厚的文化记忆。恰如故事的主角,已是众所周知,为大部分观众省去“读”的环节,在足够的前理解的认知基础上,直接进入视觉体验和互动。这类作品从内容与形式上呈现出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作者选择大众熟知的艺术经典为创作原型,通过跨媒介技术实现经典作品的当代转化,因此,更易于被大众认知、获得关注和引发共鸣,并在当代艺术传统中留下时代的印记。顾黎明作品山水赋“鹊华秋色”图解以布面油彩、丙烯、粉笔、水彩、铅笔混合宣纸、树脂胶、蜡纸等各种媒介进行创作,除了画作,还有作者去鹊山和华山拓印的视频一并展示。鹊华十二时 则以“鹊华一日”为主线,策划“鹊华十二时辰”数字沉浸空间,将我国独创的十二时辰与画中场景结合,

15、并伴有原创图 3 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协会鹊华十二时正片截图图 2 顾黎明 山水赋鹊华秋色图解(局部)180cm1200cm 布面丙烯、色粉、拓印拼贴等观察品评 88鹊华音乐以丰富听觉体验。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不再是经典故事、文化记忆的讲述者、展示者,不只是文化艺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城市文化品牌的渲染者。他们将经典置于流动的时空中,使经典的多重演绎、无限传播成为可能。(图 2、3)任何对传统艺术经典的传承和传播活动,都是破与立的结合。跨媒介艺术的生产者,以一种看似解构经典、颠覆传统、消解边界的方式,解构了我们对经典的认知,事实上则是通过新形式使经典具有了时代性,延展处新内容,

16、丰富了经典的内涵,从而创新性地传承和展现了经典的“经典性”,使经典的边界和意义得到了拓展与重生。三、双年展:“经典”的“经典性”的再确立经典作品作为创作原型被重新演绎,借助新的媒介手段集合观者,实现观众与艺术经典文本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双重共生,理想化地实现了有效传播,这同时也是艺术家创作团队和展览方共同努力的结果。经典作品的跨媒介再造与传播,其有效性,很大一部分决定于作品创作过程中媒介介入的情况,包括技术成分和水平、无介质程度以及艺术性表现等。媒介给艺术家带来新的创作体验,并向观众展示日常目光所不及的事物。作为艺术创作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媒介具有双重指向:一方面,媒介即语言,媒介即信息,它是表达内容与涵义的介质。另一方面,无论是作品制作者,还是观者,又都追求作品中无介质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体验。所以,展览最终呈现的作品,从构成元素上说,是艺术大于科技还是科技大于艺术?对更加寻求经济与生产目的的参展者来说,既要展现技术能力,又要充满艺术性,是产品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这个难题也同时抛给了双年展的责任方,相对于创作团队来说,在作品选择上,他们承担了更重的责任,也因此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双年展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