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252854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年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3年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 一、汉字的性质 汉字是一种最古老而又最具个性的文字符号。对于它的性质,至今说法不一。明确汉字之性质和揭示“六书之真谛,可以说是两个相辅相成的问题。 科学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指出,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体系: 1、表意体系,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汉字。 2、通常所说的表音体系,它的目的是要把词中一连串的声音模写出来。(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的这个论断,不仅着眼于文字记录语言的本质特性和文字构形的根本依据,而且也着眼于汉字的整体系统和构形特点。 在记录语词的职能上,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并无根本区别,其区别只在于连

2、接词的纽带是词义还是语音。汉字在表义与表音的相互促进中,一直顽强地坚持固有的表意特点,不断采用新的方式增强其表意功能。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1、当汉字所记录的词所指的事物发生了变化,汉字总是及时地调整其字符。如“寺原从“又(表主持),后改从“寸(表法度);“炮原从“石,后改从“火等。 2、汉字中的假借字向形声字转化,成为汉字演变的一种规律。如“辟转为“避、“僻、“嬖,“因转为“茵,“舍借为舍弃加“手旁,“须借为等待加“立旁,等等。 3、从早期形声字的来源看,它们不但不是表音性的产物,而且明显是汉字顽强地维持其表意体系的结果。如“考为加“老而成,“祝为加“示而成,等等。即使形声字里的声符,有一局部

3、还具有区别词的作用。如“逃与“迢,“鹄与“鹘,“没、“漠与“沫,等等。由此可见,汉字,包括形声字,是以意符为纲的。 二、说文与“六书 首先必须明确,说文解字是处在语文学时代,其起始目的是为了“正字,即为了正确地认字和写字。说文叙就是说明认字和写字两大问题。不过,由于许慎博学多能,对汉字形体又深思熟虑,全面考察,因而使其成就在客观上突破了原来的目的,以至于引起后来学者浓厚的兴趣,并据此而作进一步的探讨与钻研,把它看成一部文字学的专著。传统文字学称作“小学,开始也说明其起点是很低的识字教学,只是由于两汉经学今古文斗争中古文经学家的推崇,“小学才上升为考证和释读儒家经典的津梁,即讲解古代文献的不可或

4、缺的工具,因而有了崇高的地位。 其次,对于“六书,班固引刘歆称为“造字之本。所谓“造字,当有两层含义:一是就汉字的整体系统而言,即把语词转化为文字;二是就汉字的单个形体而言,即单个字形如何表达所记载的语词。许慎所说“作书当指后者,且云“厥意可得而说。因此,“六书在当时是对“著于竹帛之“书的说解条例,即许慎心目中“说字解经的“字例之条。解读古代文献的实用目的,也造就了“小学固有的形、音、义互求的传统方法,其分析对象是秦代标准过的小篆,而汉代学者所说的“六书就成了传统文字学分析汉字构形的法那么。 对说文解字及其“六书的原本性质,后人缺乏真正完整的理解,因而形成了言人人殊的复杂局面。 班固所谓“造字

5、,许慎所谓“作书,其实质即为语词构造一个书面形体,也就是“汉字构形。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摸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当时人的思维方式。上古时期,人类认知思维的特点必定是重形体、重感知。在汉字初创时期,先民的构形思维必然只着眼于语词所指称的意义内容上,即用字形直接显示词义,以到达“目治的目的。但是,作为“造字的这种构形方式明显地有其局限性,因而古人构形思维的着眼点必然转向词的语音上。汉语是单音成义的词根语(孤立语),音节的有限必然带来同音字的增多,因而引起表义上的困扰。为摆脱这种困扰,先民的构形思维便自然发生逆转,从着眼于词的语音又回复到着眼于词的意义。这一曲折的构形思维历

6、程,给先民带来新的启迪,到最后,在汉字构形上,便同时兼顾词的意义和语音两个方面。根据这种构形思维历程的合理推测,“六书作为构形方式,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大体是:象形象意(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 应当指出,许慎在说文里对汉字字形的编排,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系统论思想,但是,他对“六书(作为构形方式)产生的顺序从未经过深入的思考,其排列也就自然不会着眼于汉字演化的历史事实。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系统性和历时性两个层面来重新思考并加以解释,方能揭示传统“六书之真谛。 三、传统“六书再剖析 许慎于后叙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又云:“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渐多也。这

7、是许氏对九千多小篆形体的根本分类,即区分为“文和“字两大类:“象形、指事、会意是对“依类象形(后二者含有象形因素)的“文的解说;“假借、转注、形声是对“孳乳渐多的“字的解说。因为前三者是“本于物象,而后三者是以“文为根而孳生的。这就是说,许慎所谓“六书并不是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完备的分类。他处在语文学时代,即使是对汉字构形的解说,也不可能没有局限。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作为说解的“六书,分类比较粗疏;二是对“六书本身的界说过于简略,又受了当时骈体文风的消极影响;三是每书所举例字太少,又未加以具体分析。正是这些,给后来的论争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因此,有必要对“六书重新加以剖析,以再现其本原意义。

8、 1、象形。许氏云“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即取象于物形。过去,曾有学者把象形分为独体与合体两类。其实按构形方式来说,独体象形就是绘形象物,即用简洁的笔画描绘语词所指称的物体,构成一个独立的图象。例如“子、自、止、贝、它、晶、网、行等。合体象形就是衬托显物,即借助一个相关物象的陪衬,来显示所要表达的物体。例如“页、眉、果、聿、牢、须、血、州等,其中“人、目、木、又、牛、页、皿、川都是用来衬托其余所要表示的主要局部的。这两类象形字,是绝大多数汉字构形的根底。 2、指事:在许氏的解说中,“见意二字是其关键。参照说文正文里所举的例字,其构形方式应当分为两类:一类是符号见意,例如“一、三、上

9、、下、等;另一类是加标指物,例如“刃、本、末、亦、朱等。前者大多取象于上古原始记事方式中的契刻记号和记绳之法,后者所加记号只具有指示部位的作用。这是“六书中争议最少的,无须多说。 3、会意:许氏所云“比类合谊较为确切。“会有“会比、“领会二义。所谓“比类,自然是会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这部件可以是图象(不能独立成字的),也可以是字形。因此,“会意也包括两类:一是会比图形,二是会合字形。前者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按照事理关系形象地比配在一起,以表示某一语词的意义,其内容大多是某种事物过程的表象。例如“丞(后作拯)、正(后作征)、韦(围)、各()、立、既(会食已)、即(会就食)、莫(暮)等。

10、后者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能独立的字在一起,凭借构件字的意义关联,使人领会出新的意义。例如“从、牧、取、占(以口卜卦)、鸣、轰、炎、淼等。 4、假借:许氏云“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就当今严密的思维而言,许氏所定界说似指因音同而借字,许氏所举例字却是指因引申而借字,因而引起了后来的各种争议。其实是误解了许慎。许氏原意是界说和例字彼此统一而相互创造。也就是说,其“假借包括两类:一类是同音借字,其假借字的本义与借义毫无关联,只有音同或音近的关系;一类是转义借字,其假借字的本义与借义有联系,即通常所谓的引申关系。前者如“难,本义为一鸟名,借为难易之“难;“莫,本义为朝暮之“暮,借为表虚词之“莫;

11、其它如“辟、孰、汝、而等。后者如“令,本义为命令,借为(今言“引申)县令之“令;“褊,本义为“衣小,借为(引申为)狭小之称;其它如“因(茵席因凭)、“字(育子文字)等。许氏以“令、长为例说假借,显然是把词义引申而未分化之“共字亦视为“假 借。这在语文学时代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5、转注:许氏云“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世对“转注的解说,总共不下几十种之多。其中“主义派有代表性的就有三家:江声主“形声即转注说,戴震倡“转注即互训说,朱骏声为“转注即引申说。要想探明许慎之原意,只有采取“以许证许的原那么。说文叙曰:“其建首也,立一为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据形系联,引而申之毕终于亥。又解说“

12、会意云:“比类合意,以见指挥。据此,所谓“建类之“类,应当是“方以类聚、“比类合谊之“类,也就是“事类,即语词意义的事类范畴。“一首之“首,即叙所言“建首之“首,也就是大致标志事类范畴的部首字。因此,“建类一首就是建立事类范畴,统一部首意符。所谓“同意,指与部首意符所代表的类属相同。“相受即“受之。如此说来,“转注之“转谓义转,即由词义引申或音同假借而字义转变;“注谓注明,即注入部首意符以彰明原来字形的义类。孙诒让于其名原转注揭橥云:“凡形名之属未有专字者,那么依其声义,于其文旁诂注以明之。此深得许氏之旨。故简言之,转注者即字义转变而注入相关意符也。 转注当包括两类:其一是追加意符,例如“考、

13、纠、蛇、娶、燃、暮等,其中“老、系、虫、女、火、日即为后加的意符;其二是改造意符,例如“悦(说)、讣(赴)、间、措(错)、赈(振)等,其中“心、言、日、手、贝即取代了原来的“言、走、月、金、手,以适应字义的改变。有一点容易引起学者误会,需要作点说明:“六书中每书所举例字,除“转注外都是平列二字;而“考、老并非平列关系,“老是类首字(建类一首),而“考是转注字(同意相受)。许慎谓“考从老省,即是佐证。 6、形声:许氏云“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以往学者一般都把“以事为名当作“形,把“取譬相成当作“声。这不一定符合许氏的原意。说文云:“名,自命也。而且其叙中“名字仅此一见。当言及文字时,或曰

14、字,或曰文,或曰书,皆不用“名。据此,所谓“以事为名之“名当指名号、名称,即字音。这与“依声托事之说也相一致。后一句“取譬相成自然指意符。因为“譬者喻也,使人晓喻也。这与“比类合谊也相一致。上个世纪20年代的文字学家顾实,就曾提出过类似的看法(参见其中国文字学)。 从历时观点来看,形声当包括两类。一是追加声符,例如“齿、星、凤、饲、囿等,其中“止、生、凡、司、有即为后加的声符;二是音义合成,即同时使用形符和声符而构成的形声字,也就是孙诒让所谓“形声骈合,例如“江、河、陵、陆、芹、菜等。 四、“四体二用说评析 清代乾嘉以来,戴震、段玉裁所倡导的“四体二用说,对学界影响极大,一般都认为前“四书是所

15、谓“造字法,而“转注与“假借只是所谓“用字法,其性质根本不同。基于上述重新剖析,我们认为,“六书无论是在说解条例还是在汉字构形的意义上,其性质都完全一样。 先说“转注。如前所说,无论是追加意符还是改造意符,转注都是汉字构形的方式,用前人的话来说就是能“造出新字。如果这样去理解“转注,那么我们常说的“古今字(区别字)、“类化字、“音译意化字的出现,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古今字如“弟为“悌,“竟为“境,“陈为“阵,“奉为“捧等;类化字如“凤皇为“凤凰,“遮鸪为“鹧鸪,“次且为“趑趄等;音译字如“师子为“狮子,“匍陶为“葡萄等。以上三种后出的字,都是新“造出的所谓“转注字,按照“转注构形法去解释也完全能讲得通。这与前四书哪有什么区别呢。 在讨论“转注时,前面曾经提到清人江声,他认为。所谓“建类一首是指说文部首,而说文在每一部首下都说“凡某之属皆从某,那就是“同意相受。江氏看到了转注字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