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畜禽的形态(xngti)结构及营养成分,第一节畜禽肉的形态结构第二节畜禽肉的主要物理性状(xngzhung)第三节畜禽肉的化学成分及特性,第一页,共三十四页。,肉是指畜禽在屠宰之后(zhhu),除去皮毛(也有不去皮的)、内脏、头、蹄、尾的胴体,包括皮肤、肌肉、脂肪、骨始、软骨、腱、肌膜、血管、神经、淋巴结和腺体等。从狭意上讲,原料肉是指胴体中的可食部分,除去骨的胴体,又称其为净肉。,第一节 肉的形态(xngti)结构,第二页,共三十四页。,肌肉的化学成分中:水分大约(dyu)占75%蛋白质占20%脂肪、无机盐及无氮浸出物共占5%。,第三页,共三十四页。,肉(胴体)主要是由四大(s d)部分构成
2、:肌肉组织(50%60%)脂肪组织(15%45%)结缔组织(9%13%)骨组织(5%20%),第一节 肉的形态(xngti)结构,第四页,共三十四页。,一般来说,肌肉组织的含量(hnling)越高,含蛋白质量越多,营养价值就越高;脂肪组织含量(hnling)愈多,肉越肥,肌肉的相对比例下降,营养价值也随之降低。表2-1 不同年龄猪胴体各种组织的比例(%),第五页,共三十四页。,一、肌肉组织(j ru z zh),肌肉组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滑肌,存在于内脏器官,诸如,肾脏(shnzng)、胃、肝等由平滑肌构成;一种是横纹肌,附着于骨骼上,是食用和肉制品加工的主要原料,约占动物肌体的3040%。
3、另外还有一种是心肌。,第六页,共三十四页。,第七页,共三十四页。,肌纤维(肌纤维细胞(xbo)),肌膜:包围在整个(zhngg)细胞的原质膜 肌粒:即线粒体纵行排列靠近Z线 横管系统(T系)肌细胞 肌浆 肌管系统 纵管系统(肌浆网SR)糖原 微粒体 肌原纤维:收缩单位 肌核:肌细胞核,在肌膜内侧边缘,第八页,共三十四页。,二、脂肪组织,脂肪的功能一是保护组织器官不受损伤二是供给(gngj)体内能源。脂肪组织中脂肪约%,水分,蛋白质.%.另还有少量的酶、色素及维生素等。,第九页,共三十四页。,二、脂肪组织,脂肪在肌纤维间沉积,肉呈大理石状,对改善肉的感观性状,增加适口性,促进蛋白质的吸收有重要作
4、用。故肥育的家畜肉较未肥育的食用(shyng)价值高。,第十页,共三十四页。,三、结缔组织(jid-zzh),肌体的保护(boh)组织,使肌体有一定的韧性和伸缩能力。结缔组织是由细胞、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组成,一般占肌肉组织的9.7%12.4。结缔组织在肌肉中含量高,则肉的硬度增加,降低了肉的食用价值。,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四、骨组织,骨胳是特殊分化(fnhu)了的结缔组织,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等构成。骨头含水分约50%,脂肪约15%,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约35%。猪骨约占胴体的%,牛占%.,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四、骨组织,骨中的无机成分(chng fn)主要是磷酸钙,其次是碳酸钙、氟化钙、磷
5、酸镁、磷酸钠等。有机物除脂肪外,主要是胶原纤维,在加工上可利用它生产明胶。,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第二节 肉的主要物理(wl)性状,肉的主要物理性状包括颜色、密度、导热系数、保水性、气味和嫩度等。这些性状都与肉的形态结构、动物的种类(zhngli)、年龄、性别、肥度、宰前状态等有关。,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肉色为红色,其深浅(shnqin)程度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一)影响肉颜色的内在因素.动物种类、年龄及部位.肌红蛋白()的含量.血红蛋白()的含量深红色(还原肌红蛋白和亚铁血色素结合)(为氧合肌红蛋白)鲜红色(亚铁血色素的2价铁被氧化为3价铁)褐色。,一、肉的颜色(yns),第十五页,共
6、三十四页。,影响肌肉(jru)颜色变化的因素(1)环境中氧含量(2)湿度:环境湿度大,则氧化得慢。(3)温度:环境温度高促进氧化。(4)pH值(5)微生物(6)其他:冻结、光照等,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一是将宰后的鲜肉悬挂在一定温度范围的低温室中,使之冷却成熟、这是最为常用的肉质嫩化方法(fngf)。二是用机械方法处理,改变肉的纤维结构。如绞碎、斩拌、滚揉、切丁等,均可提高肉的嫩度。三是用电刺激。我国饮食习惯有红烧、炖、焖等烹调方法,将肉煮很长时间,肉的组织结构大部分被破坏,极易入口消化,这种处理不是使肉嫩化,而是将肉煮拦,两者存在着本质的不同。,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五、肉的热学(rxu
7、)性质,(一)肉的比热和冻结潜热(二)肉的冰点肉中水分开始结冰的温度称做冰点,也叫冻结点。它随动物种类(zhngli)、死后的条件不同而不完全相同。另外.肉的冰点还取决于肉中盐类的浓度。浓度越高,冰点越低。通常猪肉、牛肉的冰点在.之间。(三)肉的导热系数,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一、水二、蛋白质三、脂肪四、浸出物五、矿物质六、维生素 肉主要(zhyo)成份是水,其次按重要程度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少量碳水化合物等,第三节 畜禽肉的化学成分及特性(txng),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畜禽肉的化学(huxu)组成,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表3.1 不同(b tn)肉的化学成份,第二十一页
8、,共三十四页。,一、水,肌肉中含有72%80%的水分。其中,约10%为结合水,90%为游离水。A:畜禽肥,水分的含量愈少;B:老年动物比幼年动物含量少。肉中的水分存在形式大致可分为二种:A:结合水不易结冰(ji bn)(冰点-40),二是不能作为溶质的溶剂。B:游离水够溶解盐类,并在稍低于0时结冰。,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水分(shufn)活度与肉品的关系,Aw值 食品在密闭容器内测得的蒸汽压力(p)与同温下测得的纯水蒸汽压力(p0)之比。Aw=p/p0 由拉乌尔定律(dngl)p=p0n2/(n1+n2)得 Aw=n2/(n1+n2)Aw值的范围在01之间。Aw值反映了水分与肉品结合的强
9、弱及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效性。,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四页。,二、蛋白质 肌肉蛋白质分三种(sn zhn)蛋白质:肌原纤维蛋白质占50%,肌浆蛋白质约30%,基质蛋白质约20%。,肌红蛋白,肌动蛋白(PH值4.7),1.肌原纤维蛋白质,2.肌浆蛋白质,肌溶蛋白(dnbi),球蛋白(PH值5.4),3.基质蛋白质也称间质蛋白质,包括胶原蛋白、弹性(tnxng)硬蛋白及网状硬蛋白。,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四页。,肌肉中蛋白质的构成(guchng)比例,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随着动物种类的不同及胴体(dn t)上部位的不同,肌肉中脂肪的含量是不同。脂肪可分为四类:肌肉间脂肪(可见的并可分割出来);肌肉内脂肪
10、(不可见的);细胞间脂肪(使肉呈现大理石状,是肉类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志。);细胞内脂肪(不可见的)。,三、脂肪(zhfng),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畜禽的脂肪在常温下呈固体状态。从硬度上来讲:山羊脂硬度最高(3755)牛脂(3552),绵羊脂猪脂(28 48)马脂(29.543 2)。通常公畜脂比母畜脂硬,成畜脂比幼畜脂硬。脂肪越硬,其熔点(rngdin)越高。脂肪熔点越接近人的体温,其消化率就越高,熔点高于50的脂肪,一般不易被吸收。猪脂的消化率较高(97),牛脂次之(93),羊脂较差(88)。,三、脂肪(zhfng),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四页。,三、脂肪(zhfng),脂肪在改善肉的适口性
11、和味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肉肠(灌肠)制作工艺上,很重视(zhngsh)肉馅中脂肪比例。美国政府规定肉肠中脂肪比例最高限额为50%,制造商认为最可口的脂肪比例应占35%左右,低于20%则适口性较差。,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四页。,四、碳水化合物,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以糖原(tn yun)形式存在,一般含量不足1%,但马肉可达2%以上。,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五、浸出物,浸出物是指蛋白质、盐类、维生素等能溶于水的浸出性物质,包括含氮浸出物和无氮浸出物。它们是肉汤鲜味的主要来源。此外,还含有少量(sholing)不合氮的有机物,如动物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肌糖等。这些物质在肉的成熟和贮藏过程中起
12、着许多有益的作用。,第三十页,共三十四页。,六、无机盐类,以游离状态(如镁、钙离子)或螯合状态(如硫、磷有机化合物)存在于机体中,可保持细胞液的盐类浓度,参与(cny)酶作用,对活体的构成和代谢有重要作用。肌肉中脂溶性维生素很少,水溶性维生索(除维生素C之外)非常丰富。食肉是B族维生素的最佳供给源,特别是猪肉中维生素B1含量最高,这己成为猪肉的特点之一。,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四页。,表2-4 几种主要(zhyo)肉类的化学成分表(%),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四页。,表2-5 各种鲜肉的维生素含量(单位(dnwi):毫克或国际单位(dnwi),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四页。,内容(nirng)总结,畜禽的形态结构(jigu)及营养成分。肌纤维(肌纤维细胞)。故肥育的家畜肉较未肥育的食用价值高。肌体的保护组织,使肌体有一定的韧性和伸缩能力。一是将宰后的鲜肉悬挂在一定温度范围的低温室中,使之冷却成熟、这是最为常用的肉质嫩化方法。另外.肉的冰点还取决于肉中盐类的浓度。Aw值反映了水分与肉品结合的强弱及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效性。这些物质在肉的成熟和贮藏过程中起着许多有益的作用。六、无机盐类,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