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风偏瘫康复.ppt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53586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2.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风偏瘫康复.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风偏瘫康复.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风偏瘫康复.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风偏瘫康复.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风偏瘫康复.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中风偏瘫康复.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脑卒中偏瘫,一.概述:脑卒中又称中风,常由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多以偏瘫形式出现,俗称半身不遂。它包括脑血栓形成,脑堵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堵塞发病很快,发病以秒计;脑血栓以分计;脑出血以小时计;如果仅是短暂性脑缺血,那么常可在24小时内恢复。,第一页,共四十三页。,根据流行病学推算,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150万人,幸存者中约70%80%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998年的统计,脑卒中死亡率占死因的第二位,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第二页,共四十三页。,二、脑卒中运动功能评估,1.常采用Bruunstrom评价法;2.bobath评价法3.上田敏法及fugl-meyer法;不宜用肌力

2、评价法。,第三页,共四十三页。,Brunnstrom提出偏瘫恢复的六阶段理论:,1、缓和状态阶段12、出现肌张力,联合运动阶段23、进入肌痉挛、共同运动、原始姿势反射阶段34、出现别离运动阶段45、别离运动增强阶段56、痉挛根本消失,协调运动根本正常,第四页,共四十三页。,临床上通常把它简单分为三期,第一期软瘫期,无肌肉运动;第二期硬瘫期,肌张力增高;第三期恢复期,肢体各种运动接近正常。,第五页,共四十三页。,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特征之一,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患侧各肌肉均有不同程度的痉挛,因此患者的姿势和运动都是僵硬而典型的,上肢表现为典型的屈肌模式或称屈肌优势,下肢表现为典型的伸肌模式或称

3、伸肌优势。充分了解偏瘫患者的痉挛模式对于这些患者的评价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第六页,共四十三页。,脑卒中后,最常见的表现是在三方面:1、运动障碍 2、感觉障碍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第七页,共四十三页。,1、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表现,运动障碍:其运动障碍可以偏瘫、双侧瘫或单瘫的形式表现,但以偏瘫为多见。偏瘫是锥体束损害所致的中枢性瘫痪。表现形式为联合反响和共同运动。上肢表现为屈肌模式,下肢表现为伸肌模式。其功能恢复的过程是联合反响和共同运动的逐渐减少,皮层控制的别离运动逐渐增多。,back,第八页,共四十三页。,2、感觉障碍的表现,感觉障碍:有多种类型。其中肌肉关节的本体感觉障碍,大脑高级神经功

4、能障碍直接影响康复预后。后者表现为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健忘、失用、失认等。如定向力不完整、计算不能、注意力不集中、推理判断能力障碍、语言表达和感受障碍等。一般来说感觉障碍的康复难度较大。,back,第九页,共四十三页。,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偏瘫时,由于血管运动障碍导致皮肤血管收缩或扩张,常出现患侧躯干及上下肢的出汗异常。重要的是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可导致排尿、排便障碍,其影响患者的康复预后。直肠障碍以便秘为多,膀胱障碍那么以尿失禁为常见。脑卒中后的膀胱障碍表现为无抑制性膀胱,为神经原性膀胱的一种,即膀胱的感觉正常,容量小,无剩余尿,排尿突然,甚至尿失禁。,第十页,共四十三页。,三.预防,1、一

5、级预防:主要预防脑卒中的发病因素,可从危险因素抓起,防患于未然,使卒中不发生或少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很多,具体预防措施有:注意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限制烟酒入量,适量运动,保持身心健康。2、二级预防:脑卒中发生后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尽早开始康复锻炼,防止功能障碍的发生。为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的发生,应在疾病早期进行关节的被动运动,减少残疾发生。3、三级预防:出现残疾后尽量减少残疾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影响。,第十一页,共四十三页。,四、脑卒中的康复措施,康复原那么:目标是通过以物理疗法,作业疗法为主的综合措施,最大限度的促进功能障碍的恢复,防止

6、废用和误用综合征,减轻后遗症;充分强化和发挥剩余功能,通过代偿和使用辅助工具,以及生活环境的改造等,争取患者到达生活自理,回归社会。,第十二页,共四十三页。,脑卒中的康复训练分为四期,临床期:体位变换、良好的肢体功能位、被动活动关节、良好的护理措施。离床早期:肌力增强训练、神经肌肉促通术、起立准备训练、进食动作、转移动作和坐位平衡训练。离床后期:继续进行肌力增强训练,起居移动动作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改善语言交流障碍。恢复期:关节可动度的维持,户外步行,家务动作训练,兴趣的开发,职业前训练。,第十三页,共四十三页。,一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康复护理,康复应从急性期开始。一般只要不影响抢救,病后随即

7、可施抗痉挛体位、体位变换翻身和轻柔的肢体被动活动。可通过神经促通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技术实现。首先应着眼于患侧的恢复,其次才是代偿。,第十四页,共四十三页。,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康复包括以下方面,保持抗痉挛体位体位变换肢体被动运动床上翻身训练桥式运动坐位训练站位训练步行训练作业训练,第十五页,共四十三页。,1、保持抗痉挛体位,其目的是预防或减轻以后易出现的痉挛模式。见以下图取仰卧位时:A取健侧卧位时:B取患侧卧位时:C患手的固定方法:D,第十六页,共四十三页。,第十七页,共四十三页。,A,B,C,第十八页,共四十三页。,2、体位变换,主要目的是预防褥疮和肺感染,另外由于仰卧位强化伸肌优势,健侧卧强化

8、患侧屈肌优势,患侧卧位强化患侧伸肌优势,因此应不断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到达平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一般每60分钟到120分钟变换体位一次。,第十九页,共四十三页。,第二十页,共四十三页。,3、患肢被动活动、按摩,主要是为了预防关节活动受限挛缩,另外可能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加感觉输入的作用。先健侧后患侧,先近端后远端,动作轻柔缓慢。重点进行肩关节外旋、外展和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膝关节伸展,足背屈和外翻。在急性期每天做两次,以后每天一次,每个动作35遍。,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三页。,4、床上翻身训练及移动,尽早开始肌肉主动训练,防止

9、废用性肌萎缩。A.仰卧位翻成侧卧位B.仰卧位翻成俯卧位C.床上移动,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三页。,5、坐位平衡训练及坐站转移,坐位是患者最容易完成的动作之一,也是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站立、行走和一些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所必须的。从健侧翻身坐起见图从患侧翻身坐起注意病人第一次坐起时,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可先将床头慢慢抬高,逐步过度到坐位训练。病人能坐起后,再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和耐力训练。躯干平衡训练,back,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三页。,返回,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三页。,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三页。,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三页。,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三页。,第三十页,共四十三页。,6、站立训练,

10、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三页。,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三页。,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三页。,7、行走训练,一般在患者到达自动态站位平衡后,患腿持重达体重的一半以上,并可向前迈步时,才开始步行训练。先双腿交替前后迈步和重心的转移;平行杠内训练或扶持下步行训练。站立、转身、迈步上下楼梯:原那么为健腿上、患腿下走直线、绕圈、跨越障碍、上下斜坡,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三页。,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三页。,8、穿脱衣物训练,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三页。,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三页。,二后遗症期的康复训练 经积极训练后,一般在发病36月后进入后遗症期,此期患者的运动耐力和日常活动能力仍可进一步提高。常参照原先

11、的训练进行维持训练。即使不能恢复步行者,至少应每日练习翻身和坐位,甚至被动坐位,可明显减少褥疮、肺炎等合并症,减少护理工作量。对不能适应生活环境的患者,可进行必要的环境改造。,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三页。,言语训练:鼓励患者以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补充营养,维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的摄入,评估病人呕吐反射与吞咽的功能;停止吸烟。帮助病人拍背,鼓励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进行大小便训练 预防再卒中和其他血管病的健康教育,第四十页,共四十三页。,偏瘫常见合并症的康复,肩关节半脱位肩痛吞咽功能障碍,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三页。,欢迎加入康复队伍,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三页。,内容总结,脑卒中偏瘫。脑堵塞发病很快,发病以秒计。1、缓和状态阶段1。2、出现肌张力,联合运动阶段2。4、出现别离运动阶段4。5、别离运动增强阶段5。第一期软瘫期,无肌肉运动。第二期硬瘫期,肌张力增高。第三期恢复期,肢体各种运动接近正常。欢迎加入康复队伍,第四十三页,共四十三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