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收稿日期 20220920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20ZDA014);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和发展趋势研究”(19LLKDA012)。作者简介 姚肖雅(1995),女,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2022 年第 4 期总第 121 期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4 2022Total No12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相对贫
2、困探析姚肖雅(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8)摘要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是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相对贫困贯穿于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论述了相对贫困的产生、加剧及消除。中国各代领导人在反贫困实践中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为相对贫困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相对贫困治理新阶段。相对贫困具有多维性和综合性、长期性和相对性、隐蔽性和动态性的特征,相对贫困治理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新时代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为指导,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
3、百年奋斗目标不断迈进。关键词马克思;相对贫困;脱贫攻坚;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 A811 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22)04000707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追求。在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与实践,于 2020 年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了中国力量,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但是,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意味着贫困人口的消失,也不意味着扶贫事业的终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1,应将扶贫工作的重心从
4、消除绝对贫困转向治理相对贫困。为此我国提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等战略举措,其目的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在脱贫基础上能够逐步实现致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自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以来,理论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为治理相对贫困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相对贫困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既意味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意味着社会公平正义范畴内“收入分配欠合理”和部分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尚未达标”2。相较于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不仅具有多维性,而且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等特征,与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都紧密相关。因此,相
5、对贫困治理要采取多元化的手段,一是构建以政府“主导力”、社会“驱动力”、市场“源动力”、自身“主体力”为核心内容的动力体系,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个体”等多元主体对相对贫困的协同治理3。二是加快补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短板,依靠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来解决相对贫困等问题,从而优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路径4。三是构建社会力量参与相对贫困治理的组织生态和制度环境,推进相对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目前国内的研究普遍遵循“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研究范式,分析我国的相对贫困现状,并提出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为相对贫困治理开出各种各样的药方。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理论研究
6、较为滞后,基于此,本文坚持7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 4 期理论、历史与实践相统一,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梳理马克思主义相对贫困理论和中国化反贫困的实践历程,以期丰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以及对相对贫困治理提供理论参考。一、马克思主义相对贫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相对贫困理论内含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与实践中。资本主义的萌芽蕴含着相对贫困的产生,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相对贫困,时至今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依然存在大量的相对贫困现象。马克思将反贫困与资本批判相结合,透析了资本主义相对贫困的本质,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指明了方向。(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相对贫困缘起马克思指出在
7、资本主义积累形成之前,存在一种原始积累,即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或政治手段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这种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大多数人的贫穷和少数人的富有就是从这种原罪开始的”6。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也分析了资本主义相对贫困的产生过程,资本主义的萌芽蕴含着相对贫困的出现。在农业社会时期,劳动者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当时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普通的平民占大多数,不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变革,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变。以当时经济较为发达的英国为例,1516 世纪,英国农村展开的圈地运动引发了农业结构的巨大变化。
8、圈地运动导致许多小农土地被剥夺,他们不得不成为依附于大地主的农业工人或者一无所有的乞丐。为了长期保持这种雇佣关系,资本家联合政府采取了法律等强制手段,对流浪者进行鞭打以及实施酷刑,迫使“被暴力剥夺了土地、被驱逐出来而变成了流浪者的农村居民,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所必需的纪律”7。如果没有了雇佣劳动,资本也就没有增殖的渠道和手段。那些失去土地的健康劳动人口被迫成为雇佣工人,这时工人阶级“无论怎样劳动,除了自己本身以外仍然没有可出卖的东西,”只能出卖自身的劳动力,而资产阶级“虽然早就不再劳动,但他们的财富却不断增加”8。由此可见,早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相对贫困就已经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经确立,就注
9、定了无产阶级的悲惨命运。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迫使他们处于一无所有的境地,“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即一切社会贫困、精神屈辱和政治依附的基础”9。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绝不可能采取田园诗式的方法,而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资本主义生产一旦站稳脚跟,它就不仅保持这种分离,而且以不断扩大的规模再生产这种分离”10。从而导致资本家财富积累与工人贫困积累之间的对立。(二)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对贫困化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 中用大量的笔墨分析了资本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二者是同一种关系的两个方面,详细地展示了雇佣劳动者相对贫困化的过程。这时虽然无产阶级
10、绝对贫困占据主要地位,但是同时相对贫困化不断加剧,“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11。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以工人阶级的贫困为代价。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剩余价值加速资本增殖,资产阶级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大量的机器应用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促进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同时无产阶级内部存在激烈的竞争,许多农业工人开始在城市寻找工作,产业后备军的数量大大增加。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导致在业工人的工资不断被压低,无产阶级失业和半失业的现象经常存在,生活状况持续恶化,无产阶级贫困化进一步加剧。工人阶级的状况并没有“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
11、,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12。工人的居住条件极其恶劣,大多居住在邻近城市的贫民窟里,那里凌乱不堪,粗陋、肮脏、狭窄,排水、通风等卫生条件无法得到保障;他们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悲惨生活,吃着掺了肥皂等化学物质的面包,所摄入的营养远远不够,日常食物中甚至还掺了一些明矾等有毒物质,严重危害了身体健康;工人劳动强度很大,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收入极低,只能勉强度日。由此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种进步,同它的所有其他历史进步一样,首先也是以直接生产者的完全贫困化为代价而取得的”13。工人阶级的贫穷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大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
12、之间的差距。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仅仅以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即以生产者群众的相对贫困为基础的”14,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大量的物质财富陆续聚集在富人手中,穷人的生存状况逐渐恶化。即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波动,但是总趋势不变。82022 年第 4 期姚肖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相对贫困探析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产阶级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在经济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自身的资产、收入和财富快速增长。而中下阶层民众的生活苦不堪言,无产阶级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持续下降,与资本家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相对贫困化的趋势不可避免。经济的迅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人待遇的提升,但是工人工资的增加
13、是以生产资本的增加为前提的,而生产资本的增长只会使资本家更加受益,“资本的份额与劳动的份额相比提高了,社会财富在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配更不平均了”15。所以与资本家相比,工人所得到的反而降低了,二者之间的差距更大了。(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贫困仍存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新的技术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关系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贫困现象与贫困形式有所改变。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传统意义上的绝对贫困已经逐渐减少,却没有彻底消除,一些贫民窟和贫困人口的集中地区还存在极端贫困的现象。由于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收入不平等加剧导致的
14、相对贫困表现得更为明显,成为当前贫困的主要形式。当前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缓解阶级矛盾和冲突,但频繁发生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等暴露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各种问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可能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命运。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只要生产的规模还没有达到不仅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而且还有剩余产品去增加社会资本和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就总会有支配社会生产力的统治阶级和贫穷的被压迫阶级”16。如果不触及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就无法解决,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冲突始终存在,无产阶级永远都不可能摆脱日益贫困化的命运
15、。随着资本不断跨越国界向外扩张,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中来,相对贫困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相对贫困,印证了马克思理论分析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显而易见,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不论是机器的改进,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交通工具的改良,新的殖民地的开辟,向外移民,扩大市场,自由贸易,或者是所有这一切加在一起,都不能消除劳动群众的贫困”17。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彻底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只会不断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在亚当 斯密和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看来,“贫困只不过是每一次分娩时的阵痛,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工业都要经历这种情况”18,而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
16、“贫困不过是贫困,他们看不出它能够推翻旧社会的革命的破坏的一面”19。唯有马克思从无产阶级贫困中发现了推翻资本主义的力量。伴随着一小部分人成为资本家和剥削者,客观上造成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并促进了其阶级意识的觉醒。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20 的革命力量。无产阶级只有团结起来,将反贫困与工人阶级的解放相结合,通过革命的方式,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彻底打破贫困的枷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对贫困理论与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代领导人在反贫困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为新时代的相对贫困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贫困治理新阶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背景下,相对贫困治理成为我国反贫困工作的重点。(一)新中国成立为消除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展现出鲜明的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回答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课题,满足了积贫积弱的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的现实需求和理论需求,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毛泽东指出,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