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本文系 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一般项目“马克思需要理论融入证书制度促进校企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作者简介:王淑华(),女,福建泉州人,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马克思需要理论融入“”证书制度促校企深度融合的研究王淑华(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福建泉州)摘 要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针对全面性、社会性的观点融入“”证书制度,对校企融合的现状展开分析。继而以马克思需要理论融入“”证书制度对专业产教融合建设的影响作为切入点,从多方位、多角度对专业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建立“育训结合,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马
2、克思;人的需要理论;“”证书制度;校企融合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本刊网址: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一)国外研究现状目前学术上对于马克思需要理论融入 证书制度引导校企融合的研究几乎没有,仅有对于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进行不多的专门研究。马克思基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去研究需要理论并提出了物的依赖性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以及自由个性社会的观点。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从政府和社会角度探究人的基本需要有实然和应然,本应该得到满足却没有得到满足,源于实然和应然存在矛盾,社会平等缺失。而对于跟 证书制度相关的国家资历框架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早。欧盟()认为,资历框架是对不同层级的资
3、历,从学习成果的角度做出描述,每个层级都有相应的学习成果标准,是以能力标准为本对全社会各类资历(包含各类学历文凭、证书和先前学习成果等)进行分类、分级、认定、衔接的一项新型资历制度。英国的国家资历框架()是一种包括初级和 级共 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其资历第 级的能力标准为:具体掌握和应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可以进入大学、可以独立工作、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指导和培训其他人员。(二)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学者的诸多研究中都达成一个基本观点即马克思需要理论研究基础,一致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因工作条件,环境不断变化需要也随之改变且无止境同时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被满足,需
4、要层次的不断上升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荀渊()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确立的根本使命。要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研究与实践,无论是教育决策、大规模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都得满足人的需要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闰咏梅()认为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新时代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唐海波()指出需要是人们情绪产生的基础,它反映着人们对内在和外在环境的需求,在需要的驱动下,人们会进行各种活动策划。吕翠微()马克思人的需要是以实践为立足点,通过研究人的需要演进的一般规律,根据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进行实践劳动人必定向自由全面发展。林
5、溪()建立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出发,评价学生基础技能,核心技能等层级的教学内容,通过评价学生综合能力判断教学增值效果。赵海荣()证书制度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而教师是关键,在推行过程中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来保障。张更庆()职业院校应立足产业和教育信息技术前沿,根据社会需要紧紧围绕 证书制度推行工作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重构,建构“书证融通”模式。综上,现有相关文献对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校企融合的文献研究较多,但用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分析 证书制度下校企深度融合的应用研究较少,必须利用在 证书试点推行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工具和载体,精准分析、施策,集中发
6、力,根据人的需要引导好校企深度融合,力稳求“证书制度”成熟支撑职教改革,进而支撑产业创新发展。二、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界定及融入意义马克思人的需要是什么,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每个人就能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人的需要的价值核心,同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将是真正属于人的社会。首先,需要是人的本性。需要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它层层递进但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符合人的本性,也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能无条件被满足。马克思认为人类应该拥有的真正需要必须是从人的本性为实际出发点,当需要被满足后能促进人类的成长能巩固人在物质世界中主体地位的需要才符合人的本性。其次,人的需要是多样性的复合体。在实践过程中,人的很多需
7、要都与其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人的需要会随之相应发展,有助于人的多方位、全面发展。再次,人的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性和社会性,被复杂的社会关系所束缚,必须要摆脱这些妨碍进步,全面发展的束缚,才能自由全面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企业需要层出不穷,而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企业发展的立足点,企业需要什么的人才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在校企协作过程中,出现停留表层合作,融合度不高,人才培养体系无法及时调整、完善,导致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忽略了社会需要,企业需要,学生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湖 北 开 放 职 业 学 院 学 报()年 月(下)()需要,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企业实际工作岗
8、位职责的需要,造成人岗不匹配的资源浪费。因此我们应根据马克思人的需要,紧紧围绕全社会整体性需要,不断调整,不断创新,不断改革,探索适合全社会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模式。证书制度的推行满足社会需要,企业需要,人自身需要,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弥补人全面性、社会性、自由性、整体性的需要。三、马克思需要理论融入“”证书制度促校企深度融合的影响分析马克思提出人的需要是一个整体,由人类本性所决定,要从整体性需要出发才能理解现实中的每个人的需要,且需要的质量和数量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观点融入 证书制度分析校企深度融合的现状、影响与问题,探索满足人的需要的 证书制度如何促进校企深度融合的应用研究。(
9、一)自由全面发展受限在试行过程中因资金到位问题、专业学生数量不足出现证书推行力度不够,不全面,仅个别专业进行 证书制度的试行,证书种类较多,职业院校在筛选过程中挑选专业人员数量较多的专业先行先试,导致个别人数较少的专业难以落地,同时为保证通过率进行多轮筛选,仅部分学生能参与 证书考核,导致学生整体水平仍存在差异。试行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将 证书考核的标准,知识点融入专业的培养过程中,作为独立的课程进行授课。方案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证书的通过率而大幅度调整学分、学时,其他专业性课程的建设不同程度缩水。(二)学生实验实训能力受限根据马克思需要理论通过对学生、学校、企业内外部环境需求的分析,研究 证书制
10、度促进人的自身全面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与实践劳动的结合。在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中,专业教师通过五花八门的试用平台通过注册,开展 个学期的试用,完成平台的体验,但因为资金问题不能购买,租赁该平台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实验实训教学效果反馈。在 证书制度的推行过程中仍存在学生缺乏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平台,造成实验实训能力较弱,仅在考核阶段集中时间进行加强训练,无法达到需要的全面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 证书制度推行过程中认证企业无法为学校提供长期的实验实训平台使用,这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造成了一定阻力,那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就无法保障。(三)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在前四批 证书制度的试行过程中,考核多数采
11、用机考方式,在考核过程中系统监督缺位,部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舞弊,迫于通过率的压力,保证通过率 以上,教师迫于无奈现场做题,答题,这现象也对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诚信造成一定影响。整个考核过程中会发现学生获得证书但实际操作水平大打折扣,仍然对于企业实际岗位操作能力一窍不通,仍然给企业造成较大的培训成本,成效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根据马克思需要理论通过对学生、学校、企业内外部环境需求的分析,而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反馈滞后性明显。最后结果明显与研究 证书制度促进人的自身全面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与实践劳动的结合相违和。(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证书制度必将带来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马克思人的需
12、要认为需要受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必然需要双师型教师支撑 证书制度,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足以支撑该项目。目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门槛参差不齐,根据各高职院校双师建设条件有符合近五年累计有不少于一年在行业、企业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参与、主持横向课题一项即可;或本人或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或国际上赛事中获得奖励;取得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这些仅仅解决了教学能力,但不能解决实践能力。四、马克思需要理论融入“”证书制度促校企深度融合路径(一)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全方位融合“”结合教学实际,我们应立足马克思提出人的需要具有全面性,社会性、整体性为出发点和落脚
13、点,按照马克思的需要论邀请行业资深人士、高技能人才、优秀骨干教师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引导校企深度融合目的在于促进教学化设计,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训标准等有机组合,考虑学生全面性的发展,应保证相关专业课程适度适量同步开展 证书课程教学工作,不应局限考证,考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岗位技能,在无法试行的相关专业,可结合标准适当调整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社会需要继续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职教领域活动分析其需要以实现产教全面对接,吸引社会投资进入职业教育培训领域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营,从而有利于学校、企业、培训评价组织深度开展产教融合以及社会培训认证需求。(二)建立全数据指标考核评价
14、体系结合马克思需要理论,从社会性角度、整体需要出发结合相关专业 证书项目探索在学生需求、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基础上,根据课程建设需要加入 证书相关课程,利用社会组织评价单位充分开展实训实习工作,评价单位应为学校教学实验实训提供平台实训演练,保障学习效果。同时,能进行学习轨迹全程跟踪记录便于教师进行及时评价指导,尽可能建立全数据指标考核评价体系。学校能根据数据及时进行实训辅导计划调整,以求培养能为企业所需,人岗匹配的人才,达到互惠互利的制衡点,才能保证校企融合的持续性,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综合模拟实训、平台实训,跨境研习营,共享实训基地四层实践体系。保证全面性,自由化发展,真正做到实验实训能力的提升,
15、通过“育训结合、课证融通”的模式为社会培养能够满足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三)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在校企协作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学校可以成立 证书制度推行专项小组等,企业应对于考核体制进行调整、创新,可以委派企业技师监督、监控备案、考核系统监督设置等等。同时,在 证书制度施行过程中,颁证企业应不定期进行过程监管,保障制度实施能达到预期目标。(四)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中心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中心,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建立明确的双师培养制度和具体的培训方案,强化考核机制,积极培养专业教师骨干教师参加 证书师资培训,以培养一批具有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
16、师队伍。五、结语人的内在能动性的强大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证书制度中 的职业技能培训评价组织是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遴选,更具有社会化、竞争性、自主性、开放性等,其实施是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因此,用马克思理论中提出的社会性来强调在 证书制度的推行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实践相结合,能提高校企融合的耦合度。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参考文献:荀渊基于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对当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反思江苏高教,():潘伟华兰军智试析马斯洛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差异性延安大学报,():唐海波马克思需要理论研究综述西部学刊,():吕翠微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逻辑进路党政干部学刊,():赵海荣 证书制度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林溪基于 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构建教育与职业,():张更庆 证书制度下三教改革:意蕴、困境与突破成人教育,():“”(,):,“”,“”,“,”:;“”;(责任编辑:范新菊)(上接第 页)学方法的情感性。教师应在运用多媒体、自媒体、新媒体技术介绍美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