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日本转译林语堂版英译《红...一个来自文化政治视角的考察_吴昊.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54157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日本转译林语堂版英译《红...一个来自文化政治视角的考察_吴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论日本转译林语堂版英译《红...一个来自文化政治视角的考察_吴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论日本转译林语堂版英译《红...一个来自文化政治视角的考察_吴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曹雪芹研究 年第 期传播综艺论日本转译林语堂版英译红楼梦 一个来自文化政治视角的考察吴 昊【提 要】林语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对美国推介中国文化为目的着手编译红楼梦,后与美国出版公司不睦失去了出版机会。七十年代,林语堂转而求助日本翻译家佐藤亮一转译并在日本出版发行。林版原意将红楼梦故事转换为一个自由主义艺术青年的叛逆悲剧,主旨对标欧洲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人性论”,试图促成欧美读者的文化认同。而佐藤转译版则顺应战后日本七八十年代大众阅读市场的需求,将红楼梦定位为通俗爱情小说,主旨归结于日本传统无常观。整体看,从体裁到语言再到主旨,转译本都体现出浓重的日本本土化色彩。林版编译发生在太平洋两

2、岸的意义再生产,说明了文学作品在后世的流布,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不同时代与地区的文化政治语境。【关键词】红楼梦 逆向文化输出 本土化 文化政治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国家文化战略提出,名著的外传外译研究遂成热潮。其中林语堂以英文编译红楼梦,后又在日本转译一事是殊为特异的研究案例。特异之处其一,该英文版从未公开出版,林语堂的英文原稿几十年来未有披露。其二,最终完成林语堂夙愿的是日本翻译家佐藤亮一与日本出版商。也就是说,此佐藤亮一(),日本著名翻译家,曾任日本翻译家协会会长。青森县人,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政治科毕业。年佐藤亮一作为日军的随军记者来到中国,日本战败后进入北京的战犯收容所。回日本后,

3、担任庆应义塾大学讲师等职。年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颁发的国际翻译奖,在日本的英文翻译界有重要地位。佐藤亮一与林语堂保持很好的私人关系,京华烟云等著名作品的日译皆出自佐藤之手。论日本转译林语堂版英译红楼梦 一个来自文化政治视角的考察 版编译经历曲折,穿过了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与社会文化介质:第一阶段为林语堂的海外创作阶段,大约为二十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此阶段正值抗战烽火,年九一八事变,年卢沟桥事变,日本悍然出兵,侵华战争开始。年左右,身在美国的林语堂着手编译红楼梦,希望向美国社会推介中国文化,但因红楼梦时代久远,不能反映现实中国社会面貌,林语堂转而以英语写作 (京华烟云)。京华烟云前有献词云:全书写罢

4、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血,神州谁是自由民。“民族抗日热情”是林语堂在三十年代的文学创作动因,放眼他整个闲适性灵的文学人生,这段时期显得尤为特殊,民族抗战的烽火将他从诗性的文艺生活中惊醒,其文学创作方向发生暂时转向。京华烟云成功后,年左右,林语堂终于完成了红楼梦编译本的初稿,但此时他因版权问题与美国出版社发生抵牾,此书无法在美国出版,向欧美世界推行中国文化的夙愿也搁浅了。第二阶段为佐藤亮一转译并出版面世阶段,大约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林语堂于六十年代回到台湾,随后在香港任教,在去世前的两年联系友人佐藤亮一,委托其进行日文转译。林语堂去世七年后,即 年,佐藤完成转译,时值中日建交后的

5、外交蜜月期,佐藤顺利寻得出版社,这就是目前可见的版本。可以说,此版编译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辗转,本是面对三十年代的欧美读者群,但却最终落实到八十年代的日本大众文学领域,落差不可谓不大。那么,这部红楼梦编译在从英语到日语的转换中定位是否有迁移?原作者林语堂寄予其中的文化情结与思想旨趣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在主导着这种变化?笔者意在从文化政治视角探究这些问题的成因。一 对美推介:林语堂编译的宗旨与策略林语堂在国内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是京华烟云,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胡适、周作人、梁实秋等并列,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自由主义学者、作家。年,林语堂受赛珍珠夫妻邀请赴美,旅居美国的三十年间,曾致力于推介中国文化。他以英

6、语创作的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在美国大获成功,蝉联畅销书排行版首位达一年之久,且吾国吾民选段被收入美国教材。美国社会的巨大认可,是林语堂在美写作的丰厚的据林语堂女儿林太乙的林语堂传回忆,林语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用英语创作的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红楼梦编译等作品,是希望越过语言的隔膜,使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见林太乙林语堂传,中国戏剧出版社 年版,第 页。曹雪芹研究 年第 期文化资本。特别在日本全面侵华后,现实的战火驱散了作家的幽梦,民族国家的存亡使林语堂的创作思维发生了转向,因此他才试图通过京华烟云展示中国悠久的文化精神,希望以此赢得欧美社会的理解与共识。但须知在此之前,林语堂其实选定的是

7、编译红楼梦来达到以上文化政治目的,只是考虑到红楼梦时代久远,林氏决定重新起笔创作现代小说来推介中国。其实,向欧美世界推行自己国家的文化思想,日本早在林语堂半个多世纪之前就做了,而且达到了目的。年(明治十五年),英文版源氏物语由日驻英外交官、汉学家末松谦澄()编译、伦敦特鲁布纳()出版社发行,为全世界首部英文版源氏物语。末松以当时日本学界的“古学再生”以及福泽谕吉的“文明论”为指导理念改造源氏物语,借助当时明治政府的行政力与影响力大力推介到英国上层。末松在译者序言中称:本编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告知读者们千年前日本社会的真实情形,展示可与中世纪及现代欧洲相媲美的日本人性与文化。这明确告知欧美读者其编

8、译的文化政治目的。“中世纪”与“人性”正是末松重新包装源氏物语的思想工具,以迎合西方世界知识分子的期待。末松得到了当时英国的认可,英国驻日外交官、日本学研究者阿斯顿()在其编撰的日本文学史中如是说:相较于中国思想浸染的日本近世女性地位的低下,日本古代女性地位却很高。中国人所持有的诸如女性应该成为男人的附庸、男女授受不亲等观念,似乎未对古代日本产生影响。日本历史上不仅出现过多位女酋长,更有数位女天皇。正如我们列举的平安时代的几位女性作家一样,日本女性独立自主,我们之前对在 年再版的吾国吾民中,林语堂增加了第十章中日战争之我见。其中称:只有这时,中国人才真正发现了自己,他们要么被迫起来保卫自己,要

9、么灭亡。这段叙述与林语堂一贯以来恬淡舒缓的文风大相径庭,说明侵华战争爆发后国土沦丧使他的文学创作出现了一段时间的转向。古学再生,是明治思想界欲效法欧洲文艺复兴,试图从文化领域达成思想认知上的革命。明治时代文化精英的做法是着力从日本的古典中寻求能与西方抗衡的要素,反映明治新时代的日本国民精神,以便跻身“文明国”行列。():,笔者自译。论日本转译林语堂版英译红楼梦 一个来自文化政治视角的考察 于东洋女性地位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是错误的。其实,平安时代的日本女性远做不到“独立自主”,只能说末松提供了一个符合欧美人的“想象的日本”。在此意义上,末松版源氏物语作为文化产品,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明治日本“脱亚入欧

10、”的外交政策,在文化传播上是成功的。林版红楼梦与之具有相似的文化站位和政治目的,也是从非欧美先进国家、非基督教文化向欧美的逆向文化输出,以求欧美社会的人文认同。那么,创作于抗战背景下,肩负逆向输出的文化使命的林版红楼梦将以何种组织结构方式,欲表达何种精神内核,是首先应该了解的问题。林氏红楼梦翻译的构思缘起,其实早在 年发表的论文中就见端倪:现在我们的文学观念已经彻底改变。我们应该用新的文学观念对我们过去的文学成绩进行再判断、再评价;并用新的智慧对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和施耐庵致以最高的敬意和仰慕。文中道出了二十年代林语堂对中国古代作品的改编的基本思路:以西方的新文学价值为标准重组古代作品,并进行新

11、的意义赋值。三十年代林语堂确也从事了几部古代作品的英译,其翻译风格也确实是“翻译 改写”模式,且善用注释、评述性译者旁白,给读者引导性的阅读。那么,林语堂是如何具体编织该版红楼梦的,首先从目录入手,从林译对原著的增删组织情况说开去。表 林语堂版目录前言 一位伟大的小说家 主人公与象征 曹雪芹 翻译问题作者自序序幕 :,笔者自译。“”,本表英文目录引自宋丹日藏林语堂红楼梦英译原稿考论,红楼梦学刊 年第 辑,对应中文为笔者所译。曹雪芹研究 年第 期续表 少年时代 望族贾府 堪怜孤女“?”“何为谋杀?”金锁与宝玉 少年事 青年的早晨 大观园?丫鬟?间谍?“?”“为什么我浑身带刺?”贵妃省亲 平儿藏发

12、 隔纱窥探 闺阁相争 闭门羹 “”黛玉葬花 棋逢对手 尘埃落定“,”“妹妹,你放心”宝玉挨打 袭人的远忧近虑 如何使莲叶羹更好吃?青春骚动 袭人的“升职”螃蟹与桂花 金筷子,木筷子 年轻女尼 平儿冤枉 干戈化玉帛 人老糊涂 雪中狂欢 晴雯补雀金裘论日本转译林语堂版英译红楼梦 一个来自文化政治视角的考察 续表 山雨欲来 初次发病 葬礼邂逅 熙凤可为贤妇 也能阴谋杀人 衰落征兆 宝玉试学 抄检大观园 晴雯被逐 宝钗离园 强弦崩断 野马上嚼!血!血!骗局 有事风中来 毫无必要 喘息 恶兆 失魂落魄 骗局 背叛 掉包婚礼“,”“宝玉,你好”大厦将倾 预兆 ,长夜漫漫 鬼气森森 大厦将倾 一朝春尽 五儿

13、陪夜 树倒猢狲散 神女危境 曹雪芹研究 年第 期续表 解脱 救赎“”十二钗预示 霓裳羽衣间 殃及池鱼 艰难支撑 救赎尾声由以上目录可知,编译将原著的一百二十回凝缩为七部六十四章,加之头尾共六十六章,可见删减力度之大。从林译择取故事内容来看,编译的叙事线索是以宝玉为中心的大观园青春爱情板块,辅之以贾府现实生活板块。贾府由盛转衰的标志“尤氏姐妹”故事被安排到第三十一章,位于中部,可见林译写贾家败落的现实悲剧内容占比较多。笔者发现林译对原著进行删节的同时也存在着“洁化”倾向。即宝玉与秦钟的同性暧昧,秦可卿与公公贾珍爬灰,贾琏、贾珍等人的淫行,赵姨娘贾环母子巫术诅咒宝玉,熙凤受贿扰乱官府断案等有违法律

14、道德的情节均以删除、缩写、略写、概括形式一笔带过。可见林语堂意图再造一种典雅的贵族生活情状,一个洋溢着纯洁光芒的“伊甸大观园”。这远比原著更理想化的境界有如乌托邦,是林译企图呈现给欧美读者的中国传统文化世界,一个足够美好的东方精神家园,进而重塑中国的国际形象,消除欧美社会对中国的文化歧视。为了进一步促进欧美读者的接受,林译将原著自身的精神升华点置换成了西方人文主义的“人性”。原著开篇,太虚幻境中一干情痴孽鬼下凡人间历劫,结尾复归于太虚幻境。余英时所言的红楼梦的两个世界,其中的太虚幻境被寄予了曹雪芹对红尘中生死荣辱的变迁、有情人情缘起灭的终极意义思索,也体现了古代中国解释世间运行法则的世界观与中

15、国古典美学的积淀。要领会这些,读者没有高深的东方哲学美学修养是办不到的。显然,这并不符合当时美国读者群的现实情况。对此,林译的做法是大幅删减压缩太虚幻境内容,转而以西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所提倡的“人性”为纲敷演展开。“人性”在译者序言中几次出现:曹雪芹在中国人中间获得了深深的尊敬,就如同英国人敬重莎士比亚一样,这种敬爱的缘由本质相同。除了优美的语言,还有他们对人类心理的深刻洞察论日本转译林语堂版英译红楼梦 一个来自文化政治视角的考察 力、对人类性格的巧妙表现书中人物全都具有真实的人性,人物全都有自己的个性,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无论人物身份高低,所有人物都表现出了丰富的人性,这不得不令人钦佩曹雪芹的

16、伟大。因此,无关语言风俗,他的作品都无愧于世界十大名著之列。林译试图以“人性”构建一个欧美读者与红楼梦的“最大公约数”,这与末松明确告知英国读者“(改编)展示可与中世纪及现代欧洲相媲美的日本人性与文化”如出一辙。可见十九至二十世纪中日两国对欧美世界逆向文化输出的策略都是“西化”的迎合态度,即以欧美受众的阅读习惯与期待视野为第一标准。这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西文化上的强弱差距。编译如何使西方读者感知到“人性”,主要依靠主人公宝玉来表现。宝玉被塑造成一个“自由主义艺术青年”。林语堂在原稿序言中开门见山:非常有必要说一说我们这位性情复杂的主人公宝玉。他对美极其敏感,能够欣赏女性。伴随着成长,他拒绝了成人社会的因袭和虚伪,成为一个保留着艺术家气质的小叛逆者。宝玉的故事就是与这个污浊现实不相容的艺术家的成长史,在与现实斗争的压力之下,他的精神屡次在现实中受挫。序言又继续阐释道:宝玉的性质必定招致与现实的冲突。冲突分两种形态:一是所谓“出世”,考取功名,成为腐败伪善的官场一员,对此宝玉是反对的。二是生来聪慧的他,对于他想学的东西都可尽快掌握,只是除了他轻蔑的、被腐败的上流社会利用的古代儒家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