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文化遗产的属性:活态性、公共性、基因性_陈振文.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54180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化遗产的属性:活态性、公共性、基因性_陈振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文化遗产的属性:活态性、公共性、基因性_陈振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文化遗产的属性:活态性、公共性、基因性_陈振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02-21修回日期:2022-10-28基金项目: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理念与实践研究”(JSZM2020048);福建江夏学院科研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研究”(JXS2020022)。作者简介:陈振文(1969),男,福建福州人,教授,主要从事地方文献、文化产业研究。通讯作者,Email:。高朝华(1972),女,福建福州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文化遗产事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遗

2、产的基本属性、根本属性和本质属性。对“文化生态”的强调揭示了文化遗产“活态性”这一基本属性;“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揭示了文化遗产权益“公共性”这一根本属性;科学洞见文化遗产的“基因性”,拓展和深化了对文化遗产本质属性的认识。关键词:习近平;文化遗产;文化基因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652(2023)02-0043-07DOI:10.19933/ki.ISSN1674-3652.2023.02.006论文化遗产的属性:活态性、公共性、基因性陈振文,高朝华(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长江师范学院学报Jou

3、rnal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第39卷第2期Vol.39No.22023年3月Mar.2023引用格式:陈振文,高朝华.论文化遗产的属性:活态性、公共性、基因性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39(2):43-49.文化遗产研究专题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保护实践的不断深入,关于文化遗产属性问题的探讨也被学界持续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文化遗产事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其中,许多表述是原创性的,是基于中国历史、语境和实践对文化遗产特性的体认,代表着中国智慧与话语体系。这对进一步认

4、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更好地指导实践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进一步梳理文化遗产有关基本问题,包括厘清相关概念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构建学术范畴和学科范式提供解读路径和理论指导。一、文化遗产属性问题之缘起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描述称作概念的“内涵”,具有共同属性而归入该概念的例证称为概念的“外延”。近几十年来,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清楚地看到,即使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其他国际专业性的遗产保护组织,对于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的认识非常不一致,其认识也随着不同意见、不同认知方向、不同专业知识等的呈现和争论而趋于发展”1。出现上述现

5、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文化遗产是一个认识论与本体论相互生发的范畴。从本体论看,文化遗产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遗存;从认识论看,它又是一个被表述和被意义的符号。文化遗产本身是一个包容了巨大表述符号和意义的具象,在经历了代际传承,其能指与所指并非一成不变。有些长江师范学院学报44遗产符号在原生形态中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与后续的历史演变形态发生巨大分离,“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遗产便是一个例子。中国正在从文化遗产资源大国向遗产科学大国过渡,其间必须吸纳国际遗产界一切有益的观念、知识、技术和经验。因此,对外来术语,特别是概念性术语内涵的把握具有关键性意义。如果说遗产科学是一座知识大厦,那么概念性

6、术语的内涵特别是属性与特征则是大厦的钢构。只有把握精准,才能确保对国际遗产科学体系的理解不受扭曲,才能立足中国特点、有所扬弃地对文化遗产开展科学创新保护。价值判断具有普遍意义。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在学界有着最广泛的共识,是中国特色文物价值观的主要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的价值有过诸多表述:2001年在福建省政协委员视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研报告上批示:“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保护文物就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2002年他为福州古厝作序时指出:“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3;2013年在一份关于河北正定古城情况的报告上

7、批示:“切实保护好其(古城)历史文化价值”4;2014年考察北京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5 这些精辟的论断,把握和点明了文物的核心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文化遗产的价值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也是考古学、社会学、文化学和博物馆学研究的共同指向。遗产价值是人的一种认知、判断,或者说人的认知和判断是文化遗产价值得以形成的关键。为什么人们把“这些”而不是“那些”认作文化遗产?因为文化遗产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们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选择性划分、主观性描述、经验性解释和目的性宣传的产物”1 20。因此,从遗产价值的生成过程和主客体关系范畴来看,文化遗产的价值是一种社会关

8、系和认知,而不是某种实体。习近平总书记从价值角度论述文物保护工作,为我们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探索、研究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二、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活态性传统的遗产保护观侧重于静态遗产。自1964年威尼斯宪章基于遗产文化生态的内在要求,提出文物和古迹保护与修复的“原真性”原则,到1996年圣安东尼奥宣言从功能性角度重新将文化遗产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类,“活态遗产”成为遗产科学中的核心概念。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工具包”系列小手册之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What 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9、6,从4个方面概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即活态性或曰动态性(Traditional)、共享性或曰包容性(Inclusive)、有代表性而非排他性(Representative)、以社区为基础的集体认同性(Community-based),明确强调了“活态性”这一重要特征。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系统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基于长期的实践与思考,从文化生态和谐共生的视角赋予文化遗产保护新的时代内涵。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再到考察首都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他都反复提到,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

10、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7。“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8 一个“活”字将历史与现实串通,将现存保护与未来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串联。而“让文物说话”则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鲜活的“文化生态”,让原本冰冷的文物有了温度与活力,让历史文化走进现实生活。用中国话语、中国气派,从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通俗且精辟地把“活态性”这一基本属性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同质同构。文化发展是一个累积性和自我迭代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种活态流变,“不仅代表着从过去继承下来的传统,而且也代表着不同文化群体参与的当代乡村实践和城市实践”9,是继承与第39卷第2期45嬗变、一致与差异的辩证结合。“绝

11、不可以理解为原封不动的代代照搬、各地照办、毫不走样,恰恰随着历史的变迁,不同地区的传播,从内容到形式或多或少有些变化,有时甚至是剧烈的变化。”10 过去我们对于“民俗”的解释,指风俗习惯,就是一个明确的对于活态传统的指认。又如,对戏剧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存在要动态地理解民间戏剧的延续和变化。不仅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所有现存的文化遗产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生发、变异和创新。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正是根植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当下的社会土壤。“脱离了当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主流,这种隔离式保护的效果可能如同临终关怀。”11 中国作为文化遗产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

12、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在活态文化保护的智慧、经验和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挑战。中国的“活态遗产”资源丰富,但对“活态性”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如果将“活态遗产”当作“静态遗产”处理,甚至将它改为“静态遗产”,那将是遗产保护的失败。前些年成为论争热点的“袁崇焕墓保护”,就是最突出的例证。在近来保护实践中,安徽黄山市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中将“以活态存在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构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内容”,不能不说是对“活态性”理念和“活态传承”实践的拓展与深化。三、文化遗产的根本属性:公共性文化遗产保护从表面看是一种文化传承,但更深层的意义是检验国家文化理念中主体文化意

13、识和文化自信,关系着公共空间的价值实现。文化遗产项目被冠名、指认为“遗产”,实际上是一种国家体制行为,“是一个彰显文化自觉历程的概念,表明特殊样式的文化已经完成了权利主张、价值评估、社会命名的程序而成为公共文化”12。全国“文化遗产日”的设立、政府层面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建立,都从法律层面界定了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属性。“世界遗产”的设立更是对文化遗产“公共性”广义的解读。文化的传承发展如果失去了社会公共领域普遍的文化认同,文化难免异化为个体或集团利益的工具,也会成为经济价值的从属手段。离开了“公共性”,遗产保护就会成为一种争取品牌申报和专项资金的运作项目,而非人文的公共关怀。遗产的形成并

14、非前人的有意为之,而是因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获得当下的共同珍视。对公共属性的体认还关系到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从遗产的构成及其呈现的文化意义来看,由其产生的精神利益应归属于全体社会成员。“公共性”还表现在遗产权益的普惠性、“获得感”。“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文化遗产观的核心要义,也是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重要方针。“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首先就是把文化遗产作为公共资源,让公众参与、资源开放、利益共享,充分实现其公共属性。“免费西湖”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所形成的公共参与、遗产区公共空间化、原住民利益共享 13,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文化遗产“公共性”和在浙江创新性实践的典型代表,也是对联合国教科

15、文组织强调遗产资源开放和利益共享理念的回应,为探索科学、有效的公共性实现模式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遗产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和创新,文化遗产公共资源属性日益得到巩固和强化 14。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15,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正是洞见了文化遗产权益的根本属性,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出发对文化遗产管理制度的深化提出更高标准。中华文明的突出优势之一就是把人民放在国家治理的核心地位。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大运河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

16、造福人民。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陈振文,等:论文化遗产的属性:活态性、公共性、基因性长江师范学院学报46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16 这一重要指示强调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人民性”,明确其“由人民建造、归人民共享、承人民期望”的根本属性,归结到一点,就是文化遗产的“公共性”。四、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基因性基因是生物体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文化基因”是与生物基因相类比而产生的一个概念。人类从野蛮到文明进程中,逐步形成了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心与物这四大主体”17 的相互关系和秩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以“内隐”的方式存在的文化基本因子,它们可以被看作人类文化系统的遗传密码,即“文化基因”。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而文化遗产是脉。文化遗产储存着历史文化的基本因子,以共享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世代相传。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2014年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