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冰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YST 990.6-2014.pdf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54638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冰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YST 990.6-201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冰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YST 990.6-201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冰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YST 990.6-201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冰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YST 990.6-201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冰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YST 990.6-201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冰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YST 990.6-2014.pdf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77.120.30H13YS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990.6-2014冰铜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铅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matte-Part 6:Determination of lead content-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NazEDTA titration method2014-10-14发布2015-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YS/T 990.6-2014前言YS/T990冰铜化学分析方法分为18

2、个部分: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碘量法:第2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试金法;第3部分:硫量的测定重量法和燃烧滴定法;第4部分:铋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第5部分:氟量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第6部分:铅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和 Na2EDTA滴定法;第7部分:镉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第8部分:砷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和溴酸钾滴定法;第9部分:铁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第10部分:二氧化硅量的测定硅钼蓝分光光度法和氟硅酸钾滴定法;第11部分:镍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2部分:三氧化二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一第13部分:氧化镁量

3、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4部分:锌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第15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6部分:汞量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7部分:钴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8部分:铅、锌、镍、砷、铋、锑、钙、镁、镉、钴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本部分为YS/T990的第6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本部分方法1起草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本部分方法1参加起草单位:湖南有色

4、金属研究院、杭州富春江冶炼有限公司、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山东祥光铜业有限公司。本部分方法2起草单位: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本部分方法2参加起草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富春江冶炼有限公司、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方法1主要起草人:叶欣、邵从和、吕茜茜、陈小燕、杨德利、李艳、廖家章、陈化玲、戴凤英、金涛、刘在美、杨金坤、张永中。本部分方法2主要起草人:李玉琴、潘晓玲、王永彬、何梅、范丽新、冯先进、张萍、梁宁宁、唐

5、慧、郑文英、廖家章、高翔、孙福红、侯辉南。YS/T 990.6-2014冰铜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铅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1范围YS/T990的本部分规定了冰铜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冰铜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0.20%5.00%;方法2测定范围:5.00%10.00%。2方法1:原子吸收光谱法2.1方法提要试料经氟化氢铵、盐酸、硝酸和溴分解,在稀硝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283.3nm处测量铅的吸光度。2.2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2.2.1盐酸(p=1.19 g/m

6、L)。2.2.2硝酸(p=1.42 g/mL)。2.2.3硝酸(1+1)。2.2.4高氯酸(p=1.67 g/mL)。2.2.5氟化氢铵(饱和溶液)。2.2.6溴。2.2.7铅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2500g金属铅(w99.99%)于250mL锥形烧杯中,加30mL硝酸(2.2.3),盖上表面皿低温溶解完全,加入25mL硝酸(2.2.3),用水稀释至500mL容量瓶,混匀。此时溶液1mL含2.5mg铅。2.2.8铅标准溶液:移取10mL铅标准贮存溶液(2.2.7)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硝酸(2.2.3),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250g铅。2.3仪器与设备原子吸收光谱仪

7、,附铅空心阴极灯。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特征浓度:在与测量溶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铅的特征浓度应不大于0.048g/mL。精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1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1.0%;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1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标准溶液吸光度的0.5%。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5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的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85。YS/T 990.6-20142.4试样2.4.1试样粒度不大于100m。2.4.2试样预先在1055烘1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2.5分

8、析步骤2.5.1试料按表1称取试样,精确至0.0001g。表1试料量及分取体积铅量/%试料量/g分取试液体积/mL硝酸(2.2.3)补加量/mL0.200.500.300.502.500.2025.007.52.505.000.2020.008.02.5.2测定次数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2.5.3空白试验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2.5.4试料分解2.5.4.1将试料(2.5.1)置于125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0mL盐酸(2.2.1)、1mL2mL氟化氢铵(2.2.5),盖上表面皿,置于电热板上低温煮沸3 min,取下稍冷,加入10mL硝酸(2.2.2)和1mL2mL溴(2.2

9、.6),低温加热溶解完全并蒸至近干,补加5mL硝酸(2.2.2),加热至近干,取下冷却。注:如试料含碳量较高,在加入5mL硝酸(2.2.2)后需另加入2mL3mL高氯酸(2.2.4)。2.5.4.2用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加入10mL硝酸(2.2.3),加热至沸。冷却至室温。将试液移人100 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静置。2.5.4.3按表1分取试液于100mL容量瓶中,并补加硝酸(2.2.3)。2.5.5测定在原子吸收光谱仪283.3nm波长处,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以试料空白溶液调零,测量铅试液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被测溶液浓度。2.5.6工作曲线的绘制2.5.6.1移

10、0 mL、2.00 mL、4.00 mL、6.00 mL、8.00 mL、10.00 mL铅标准溶液(2.2.8)分别置于一组100 mL容量瓶中加入10 mL硝酸(2.2.3),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2.5.6.2在与试料溶液测定相同的条件下,以零浓度标准溶液调零,测量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铅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铅的工作曲线。2.6分析结果的计算铅的含量以铅的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2YS/T 990.6-2014w=VoV X 10-s100(1)mV式中:p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铅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V。试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

11、L);V1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试液分取后的稀释体积,单位为毫升(mL);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所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2.7精密度2.7.1重复性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2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表2重复性限wn/%0.180.692.383.804.80r/%0.010.030.070.130.172.7.2再现性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重复性限(R),超过再现性(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3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表3再现性限w/%0.180.692.383.804.80R/%0.020.040.130.160.202.8试验报告本章规定了试验报告所包括的内容。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试样;一一使用的标准(本部分的标准编号);使用的方法,方法1;一一分析结果及其表示;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一一试验日期。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行业标准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