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卷 第2期2023 年 4月江西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44 No.2Apr.2023毛泽东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建构官心,何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11106)摘要:毛泽东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代表和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开创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建党先驱在理论探索中建构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品质,厚植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品格;在开展工农运动的革命实践中塑成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责任意识,培植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标准;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发
2、展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意志,锻造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品格;在党性修炼中恪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铸就了伟大建党精神的道德品格。认真梳理毛泽东与伟大建党精神各层次之间的生成逻辑,对新时代下深切感悟建党先驱的革命意志、强化对伟大建党精神实质内涵的理解认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深远现实意义。关键词:毛泽东;伟大建党精神;建构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志码:A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建党先驱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
3、不负人民”1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支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源2。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众多社会思潮中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后,随即投身于创建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当中。从新民学会到北大红楼,从 湘江评论 到 新时代,从驱张运动到湘区工人运动,毛泽东在建党过程中的每一步探索,都彰显着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和湖南党组织主要领导者,毛泽东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塑造和探索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因此,从历史原点出发,深入研究毛泽东与伟大建党精神的紧密关系,厘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从选择、传播马克思主义到坚定马
4、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过程,对于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本质的理解与认同、深切感悟建党先驱的革命情怀、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在理论探索中厚植“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中国共产党人信什么?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诸多社会发展理论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指导思想,找到了以阶级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方法,在理论探索中建构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品质,厚植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品格,从而使中国共产党人获得了思想优势。(一)在反思“改造中国的指导思想”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带来的国内政治形势深刻变化促使毛泽东对一系列问题进行
5、思考3。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人民何以突然醒悟起来?为什么从未引起人们重视的无产阶级能在五四运动中脱颖而出,并产生其他阶级、阶层无法企及的巨收稿日期:2022-04-25基金项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全国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编号:21SZJS32010287)作者简介:官心(1997),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E-mail:文章编号:2095-3046(2023)02-0019-07 DOI:10.13265/ki.jxlgdxxb.2023.02.003引用格式:官心,何畏.毛泽东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建构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3,44(
6、2):19-25.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3 年 4 月大变革?毛泽东在探索何为“改造中国的指导思想”的过程中遇见了新的思想导师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早期先进知识分子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论战,其中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与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之间的争论,以及后来李大钊与胡适之间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这些争论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促使中国先进分子接受并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思想条件;三是引导一些进步青年走上革命之路;四是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共产主义思潮的形成。在 新青年等刊物的引导下,毛泽东逐渐认同和掌握马克
7、思主义理论观点,同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划清界限。特别是李大钊提出的“既要有主义又要实际行动”的观点,使毛泽东曾专注于精神革命与哲学革命的目光,转移到对社会实际物质的改造上来,进而使毛泽东在第二次抵京时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 致蔡和森等 信中说,改变中国与世界的目标确定后,方法论的问题就出现了。究竟该实行何种方式呢?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毛泽东认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并且“先要组织中国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起者,宣传队,先锋队,作战部”4。正如后来毛泽东所指出的,“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5。“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真理指的是马
8、克思主义真理,理想指的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成为毛泽东等革命先驱始终坚持的理论观点,并在理论与实践中活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基因。(二)在思考革命道路与实践探索中“坚持真理”十月革命胜利促使毛泽东在思想上进行了变革,对资产阶级民主理论提出了深刻质疑。他认为,资产阶级民主制是不健全和腐朽的,它并没有真正解决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问题。诚如张太雷所说,当中国的青年学生“抛弃了他们的先师孔子的时刻,他们正找着了列宁做他们思想上的指导者”6。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毛泽东找到了新的认识社会问题的方法,即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分析和解释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他开始从关注精神改造变为更多地关注物质生活的
9、改造,动摇了以精神革命为目标的社会改造理论。1918年4月,毛泽东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他认为组织的发展需要正确的理论作指引,感情的集合要成为主义的集合才好,就像旗子一样,“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7。为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进行爱国运动和扩大十月革命影响力,毛泽东创办 湘江评论 周刊并亲自担任总编辑。为了管理好这个杂志,毛泽东不遗余力,亲自执笔,不仅每期都撰写文章,并且校对、编辑、排版工作都亲力亲为,甚至自己售卖。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着手筹划组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毛泽东高度赞成蔡和森所提出的“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8的主张,并在陈独
10、秀的指引下开始筹建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信仰的坚定来自理论的觉醒,毛泽东在后来与外国朋友回忆时说,从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的正确阐释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没有动摇。至1920年夏,他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9。1921年7月,毛泽东抵达上海,全程参与了中共一大,亲历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三)在追求革命理想与阶级斗争中“坚守理想”中共一大前后历史文件显示,毛泽东在 湘江评论 中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方面阐释了一名初步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在经济上,他提出“吃饭问题是世界最大问题”10的命题,指出人民群众“经济的解放”10是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另外,毛
11、泽东指出经济的解放取决于社会制度的改革,即政治解放。只有进行社会制度的改革,才能实现劳动者对完全的、平等的分配的愿望10。伴随着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探索、研究与深入,毛泽东在首次阅读考茨基的 阶级斗争、陈望道译的 共产党宣言 以及英国出版的一本 社会主义史 的时候,就意识到了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史,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原动力11。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剥削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其中的阶级斗争的思想开阔了毛泽东的视野,阶级分析的典型示范法使他找到了观察复杂社会现象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毛泽东从阶级斗争的角度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反动性质,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马
12、克思主义论断。他指出要把阶级斗争作为解决中国革命任务的首要手段,并强调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及艰巨性。他认为要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他把社会主义作为中国人民争取自身解放事业的发展方20第 44 卷 第2 期官心,等:毛泽东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建构向。通过对以往农民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原因的重新审视,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必须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凝聚力量,并探索出一条新的革命路线,即完全依靠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强调群众的团结必须建立在以强大的工人团体为核心的基础之上。他把精力转向工人组织,同工农群众密切接触,坚定地站在了工农群众一边,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
13、。1921年初毛泽东在给蔡和森的回信中明确表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是事实”4。这一论断表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观察中国社会问题、思考中国命运的艰辛探索中,终于取得了结果,即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指导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既是对马克思学说的坚持与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贡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救国救民指导思想的过程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主动向马克思主义寻求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支撑,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终身信仰,矢志不渝,厚植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理论品格。二、在建党活动中培植“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干什么?建党初
14、始,党的第一个纲领作出了“必须支援工人阶级”12的重要指示,将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一大”闭幕后,毛泽东旋即回到湖南,担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一明一暗两重职务,将湖南的建党活动融入到中国无产阶级联合的浪潮当中。毛泽东在开展工农运动的革命实践中塑成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责任意识,培植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品格,从而使中国共产党人获得政治优势。(一)在中国无产阶级联合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华投资的不断扩大,中国工人阶级逐渐发展起来,五四运动的大爆发也使得工人阶级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1917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筹办工
15、人夜校,并以教师的身份教授历史课,开始与工人阶级直接接触。第一次抵京期间,为筹办新民学会会员的留法费用,毛泽东深入长辛店铁路机车车辆厂进行考察,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对大型现代工业工厂进行详细考察,并与许多产业工人进行了深入接触。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加速了他对各种主义和学说的比较研究,最终站在了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认识到改造中国的事业只有依靠无产阶级才能达到。他同意蔡和森的观点,即中国工人和农民一旦产生阶级觉悟,所爆发的力量将不逊于西欧和东欧8。在毛泽东看来,无产阶级必须团结起来,以革命的手段夺取政权。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组建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毛泽东果断改组新民学会,鼓励会员信仰共产主义,并将其视
16、为党的事业发展的基石和动力。他积极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量人才,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一九二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组织起来了”9,孕育了湖南党组织的雏形。自建党之日起,毛泽东便明确了“无产阶级”这一团结的对象、服务的对象,更在建党初期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这一精神。(二)在关切工农利益中“践行初心”从建党前后的历史环境看,“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的主要内容就是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就是团结和领导人民推翻一切压迫和剥削的制度,废除一切不平等的法律。为了达到改造湖南劳工会的目的,毛泽东在所希望于劳工会的 中指出工会的宗旨不仅是为了团结劳动者争取优厚的工资和缩短工时,而且是为了培养阶级意识,团结阶级,和谐阶级,为劳动组合的根本利益服务13。毛泽东试图利用劳动立法来改变湖南工人的困境,希望通过劳动立法来保护处于失业状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成为中国劳动立法运动的倡导者。他在 更宜注意的问题 中强调,要高度重视劳动者的三项基本权利:劳动者的生存权,劳动者的劳动权,劳动者接受全部劳动的权利13。建党初期,毛泽东通过组织工会和倡议劳动立法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