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心方 旁注所引辞书考1邢永革丁治民摘 要公元十世纪日本医家丹波康赖编撰的 医心方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医心方正文的字里行间和栏目上下出现了很多后人所加的旁注,大量引用了 说文解字 广雅 玉篇 切韵 唐韵 宋韵等中国古代辞书的注音和释义,约计 1200 多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考察发现,其对原书的引文较为可靠,绝大部分忠实于原文,个别引文存在用字的不同或繁简的差异,还有一些与原文有明显差异。其引用的字书和韵书有的今天已经残缺或亡佚,因而有重要的辑佚 价值。关键词 医心方 旁注辞书日本永观二年(984),73 岁的医家丹波康赖历时三年完成了 医心方一书的编撰工作。医心方 是“日本现存最早
2、的养生、医药和房中名典”(翟双庆,张瑞贤 1993)前言,原书共 30 卷,引用了中国隋唐以前的古文献 204 种,主要为医药养生典籍,也包括部分经书、史书、佛道类典籍,其中非医书类 35 种,(沈澍农 2001)19141915有些古籍今已不存,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值得关注的是,在 医心方正文之外出现了比较多的阅读标记和旁注。沈澍农(1995)研究发现,阅读标记主要包括书写、校改、注释、助读四种情况。这些标记旁注当为后人所加,大部分在栏目内的字里行间,也有一部分在上下栏之外,旁注有的用日文片假名,有的用汉字,主要内容为注音、释义和校勘。其中的汉语旁注主要为训诂内容,大量引用了 说文解字
3、广雅 玉篇 切韵 唐韵 宋韵等古代辞书的注音和释义,涉及的字书和韵书有些在今天已经残缺或亡佚,因而具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当前人们对汉语旁注的关注还比 较少。医心方 成书后抄写了三部,后来分别形成了御本-半井家本、宇治本和医家本三个版本系统。目前我国 医心方主流刊本为安政本,它来源于御本-半井家本。(李浩 2015)1031955 年影印本 医心方(人民卫生出版社),翟双庆、张瑞贤等点校 医心方(1993),沈澍农等校注 医心方校释(上、中、下)(2001),高文柱校注 医心方*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汉字文化圈 切韵 文献集成与研究”(项目编号 19ZDA316)阶
4、段性成果。DOI:10.16134/31-1997/g2.2023.04.01344辞书研究 2023 年第 4 期(2011),都以安政本为底本。本文主要以 1955 年影印本 医心方 为研究对象,1对该书汉语旁注中涉及的中国古代辞书及相关内容展开研究。2一、医心方 的整理以及标记旁注的作者关于 医心方标记旁注的作者,杨守敬(2003)在 日本访书志卷十提道:“至其标记旁注,是后人校此书者所为。”那么这些旁注到底是什么时候的哪些校书者所为呢?这不能不提到日本历史上对该书的三次整理活动。(一)第一次校勘整理第一次大规模的校勘整理是在日本天养二年(1145 年),是御本、医家本和宇治本的合校。卷
5、八“表纸”返贴墨书云:“天养二年训读、加点。”这里的训读是指用片假字对汉字进行训读,训读是这次整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此次整理是以御本为底本,对照宇治本和医家本进行校勘,校勘整理的中心工作是“移点比校”。医心方卷八“背记”详细记载了分工情况:“天养二年二月,以宇治入道太相国本移点。移点,少内记藤原中光。比校,助教清原定安。移点比校之间,所见及之不审,直讲中原师长,医博士丹波知康、重成等相共合医家本毕。文殿所加之勘物,师长以墨书之,令朱合点。”可知此次整理的主要工作是把宇治本原书所标的句读“移点”到御本中,移点由当时的少内记藤原中光负责;整理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比校”,主要是对照宇治本校勘文字异同,
6、这项工作由助教清原安定负责;最后还有复审工作,即对于移点比校中产生的问题,由直讲中原师长和医博士丹波知康、丹波重成结合医家本共同进行审定。此外还强调:“文殿所加之勘物,师长以墨书之,令朱合点。”这里的“文殿所加之勘物”,当是指在文殿的御本中增加的“勘物”即训诂和校勘内容,是由中原师长用墨笔书写,用朱笔做标记。从“背记”中我们还可以窥知此次整理之前对宇治本原书进行句读、训诂的作者及分工情况:“宇治本:初下点,行盛朝臣,朱星点、墨假字;重加点,重基朝臣,朱星点,假字勘物,又以朱点句于儒点。御本不改彼样,令点移之。”“初下点”即初次加点,由朝臣(藤原)行盛所做,是用朱笔点句读,用墨笔书写片假字;“重
7、加点”即第二次加点,由(丹波)重基所做,也是用朱笔点,用片假字作训释,在“儒点”(前大儒点墨)的基础上又用朱笔点句读。丹波重基是丹波康赖的五世孙,是上文提到的丹波知康的父亲,丹波重成的伯父。可见宇治本原书有句读、训诂等内容,是稍早于天养二年的一次整理成果。文中强调“御本不改彼样,令点移之”,即御本是在不改变宇治本原样的基础上进行了移点。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内阁文库本即仁和寺本5仍保留了朱星点,包括断句的字下句点和标注声调的句点,如图 1 所示。综上可知,天养二年所做的整理工作是把宇治本原书所标的句读“移点”到御本中,同时做了一些校勘工作,并没有增加旁注内容;而稍早于天养二年的整理成果宇治本,主
8、要是增加了句读和片假名的训诂,而旁注中的汉语注释内容要早于宇治本的形成时间。医心方 旁注所引辞书考45(二)第二次整理第二次整理是在日本宽政三年(1791),主要工作是对医家本和仁和寺本进行合校,在丹波元德的努力下形成了现存的仁和寺本、多纪家本。仁和寺本书后附有校勘人和抄写人的名字,校勘人为丹波元德,抄写人为丹波元德的三个儿子和一个门生,并附有宽政三年十一月丹波元德给皇帝的上书,从中可以看到原书的残缺脱漏情况,经过“逐纸缀缉,以类相从”的整理后,由丹波元德之子丹波元简等人影钞为十七册,其他卷第无考的内容加上丹波元德之前获得的第二、第八、第二十二卷,共合为二十卷。丹波元德在上书的最后写道:“钞写
9、甫毕,愧校雠不精,无以副教旨”,可知此次做整理、校勘工作的主要是丹波元德。如图 2 所示:图 2图 146辞书研究 2023 年第 4 期(三)第三次校勘整理此次整理历时较长,主要成果为影写半井家本 医心方,形成了通行的安政本。首校是在安政元年(1854),根据书前多纪元坚、多纪元昕所作序言:“他栏外及行间所注字书,如 玉篇 切韵 唐韵之类,虽所采不多,而亦足以窥唐以上训诂音韵之微,则是书在天壤间,凡以裨补后学有匪细故者,不仅为医家鸿宝也。”可知,书中旁注主要是前人所作,此次整理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审加检阅,更倩佳手模写,以授梓人”。复校、影写是在安政六年(1859),根据万延纪元(1860)多
10、纪元琰、多纪元佶书后的手识,可知此次整理主要工作为“校雠”,即“疏记之”“条举之”,主要成果为每卷之后的 札记。通过对 医心方 三次整理活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早在三次整理之前原书就有标记旁注,片假名旁注大概最早出现在稍早于天养二年的整理成果宇治本中,作注者为藤原行盛和丹波重基;汉语旁注要早于假名旁注,作者大概为丹波康赖的后代或学生,作注时间要早于宇治本的形成。4二、医心方 旁注所引中国古代辞书调查医心方旁注所引中国古代辞书早就为学者所关注,上文提到该书第三次整理时多纪元坚、多纪元昕等已经注意到其中的字书 玉篇和韵书 切韵 唐韵。杨守敬对此也比较关注,他在 日本访书志 卷十提道:“医心方 三十卷
11、而其所见亦多古逸书,如引陆法言之 切韵,与孙愐之 唐韵 不相混合。引郭知玄、麻果、释宏演之 切韵、武玄之 韵诠,亦唯见于 见在书目,而唐、宋 志无闻焉。至陆善经 字林更无考。”5这里提及引用的辞书,既包括正文中的,也包括旁注中的。医心方 正文引用的辞书主要出现在第三十卷,共出现 6 处,所涉辞书有 尔雅 广雅 说文 埤苍 字林 5 部。另外,“背记”(天养二年整理时的产物)引用 11 条,“札记”(安政年间整理时的产物)引用 8 条,所涉辞书共有 13 部:尔雅、埤苍、声类、玉篇、切韵、孙愐 唐韵、孙伷 切韵、宋韵/广韵、集韵、韵会、郭璞 尔雅注、经典释文、一切经玄应音义。但都远不及旁注引用辞
12、书的数量多,粗略统计约有 1200 多条。部分旁注如 图 3:图 3医心方 旁注所引辞书考47通过对 1955 年影印本 医心方中涉及书名及作者的旁注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共引用辞书 23 部(有的注出书名或书名简称,有的以作者代称),计 146 条,详见 表 1:表 1辞书类别引用书名或作者成书年代引用条数存佚情况备注字典类(4)说文东汉21存大部分转引自 宋韵或玉篇埤苍魏3佚转引自 玉篇玉篇,玉,野王南朝梁66残陆善经 字林唐3佚词典类(7)尔雅战国至西汉4存方言西汉2存白虎通东汉1存实出自 玉篇释名东汉2存风俗通东汉1佚通俗文东汉1佚转引自 文选上林赋 注广雅魏4存有的转引自 玉篇韵书类(9
13、)声类三国魏1佚实出自 广韵切韵,切,陆法言,陆隋6存(残)释氏唐1佚释宏演 切韵唐韵,唐,孙愐唐7佚武玄,韵诠唐4佚武玄之 韵诠郭知玄唐2佚郭知玄 切韵麻杲,麻唐2佚麻杲 切韵宋韵,宋宋11存即 广韵张孟押韵宋1佚48辞书研究 2023 年第 4 期辞书类别引用书名或作者成书年代引用条数存佚情况备注注疏类(2)尔雅注,郭璞云晋2存汤方音义不明1不明合计22146统计发现,医心方 旁注引用的辞书涉及字典、词典、韵书和注疏四类。引用最多的是 玉篇,其次是 说文解字,再次是 切韵 和 宋韵。在引用的 23 部书籍中,释宏演 切韵、武玄之 韵诠、郭知玄 切韵、麻杲 切韵、孙伷 切韵、张孟押韵 今已不
14、存,孙愐 唐韵 也只有残卷。汤方音义 的时代及作者不明。6其中,旁注引用 宋韵 共 11 处,另外背记中有 1 处也作“宋韵”,而札记中涉及的 1 处则作“广韵”,我们推测 宋韵 当是 大宋重修广韵。7 旁注所引书籍主要为唐代之前的辞书,广韵 集韵 韵会 等出现在札记中的书名未在旁注中出现,且旁注中反切形式全部为“反”,札记中则一律为“切”,可见汉语旁注的时间较早。此外,旁注中尚有大量未注明出处的反切注音和释义,约 1000 余条,经考察大都出自 玉篇,有些标注出自 说文 埤苍 的引文实际上也多出自 玉篇 或 广韵,可见作注者主要参考的是 玉篇 和 广韵 两部辞书。(一)作者“麻杲”“武玄”辨
15、旁注涉及的韵书作者“麻杲”“武玄”,日本访书志 分别作“麻果”“武玄之”,结合藤原佐世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杂部三十四”“小学家”分别作“麻杲”“武玄之”:“韵诠 十卷,武玄之撰。韵诠 十二卷。切韵 五卷,陆法言撰。切韵 五卷,王仁昫撰。切韵十卷,释宏演撰。切韵五卷,麻杲撰。切韵五卷,孙愐撰。切韵五卷,孙伷撰。切韵 五卷,郭知玄撰。”关于“麻杲”,唐释湛然 辅行记 记载:“麻杲云:养养万物也,东南隅。”结合上述证据以及 医心方 旁注,当作“麻杲”,日本访书志 作“麻果”乃形近而误。关于麻杲的生活年代,辅行记 提及麻杲,麻杲生年当早于湛然,据 宋高僧传 记载,湛然于天宝初年登僧籍,主要活跃于天宝、
16、大历年间;再根据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其所载韵书,麻杲排在王仁昫之后、孙愐之前,可以推测麻杲当生活在唐中宗至天宝年间。关于“武玄之”,集韵 类篇 五音集韵 等宋代韵书、字书都曾提及,皆作“武玄之”。新唐书艺文志作:“武元之 韵铨,十五卷。”“武元之”当是为避讳宋朝虚构的始祖“赵玄朗”之“玄”字而改“玄”为“元”,关于“韵铨”,尉迟治平(1994)考定韵诠 成书于开元、天宝年间,新唐书 的“铨”为欧阳修误改。综上可知,“武玄”当作续表 医心方 旁注所引辞书考49“武玄之”,旁注中所引人名漏掉了“之”字。(二)关于 张孟押韵张孟押韵 是北宋张孟编写的一部韵书。张孟,生平不详。高承 事物纪原 卷四“押韵”提道:“张孟押韵 后序曰:押韵肇自颜鲁公,迄于圣宋。盖孟在天圣中准 宋韵 重编集也。”天圣(10231032)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张孟押韵 成书当在此段时间。此后宋代庄绰 鸡肋编、王楙 野客丛书、周应合 (景定)建康志都曾提到该书,宋史艺文志 亦载:“张孟押韵 十卷。”据马端临 文献通考 所载,南宋乾道癸巳(1173)冬,大理人李观音得、董六斤黑、张般若师等二十三人到横山进行交易,所带文书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