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国医传承: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科技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届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及全国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资助(;)作者单位: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北 石家庄 通信作者:娄莹莹,:国医大师李佃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药对经验总结王志成 胡贺 李燕 王思月 刘岩生 白米楠 娄莹莹【摘要】李佃贵教授从医 余年,在继承前人经验和总结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衷中参西,首创“浊毒理论”,填补了临床阻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逆转
2、”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空缺。李佃贵教授擅长运用浊毒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治疗中以清热祛湿,化浊解毒;疏肝健脾,行气化浊;芳香醒脾,祛湿化浊;通络祛瘀,化浊攻毒为原则用药,尤喜用对药。文中总结李佃贵教授常用的四组对药,黄连配茵陈、香附配当归、藿香配佩兰、全蝎配蜈蚣等对药及其临床运用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李佃贵;浊毒;药对【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为主要病理表现,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慢性炎症疾病。其中肠上
3、皮化生属于胃癌前病变(,),是胃癌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全世界的发病率约 ,其中 的患者将在 年内由 发展为胃癌,。在中国,患者占整个胃炎患者的 。西医目前对 尚无共识性的有效治疗手段。中医药对于本病的治疗在缓解症状,修复胃黏膜,控制癌变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痞满”“嘈杂”“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胃,涉及肝脾。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立浊毒理论。浊即秽浊,指多种病理产物纠结混杂,分泌物秽浊不清的状态。浊从湿来,为湿之甚,积湿成浊。毒即在疾病发展中,各种病理产物不断积聚产生具有毒害作用的病理产物。毒源于热,毒乃热之极。浊与毒常兼夹致病。浊毒相互瘀结,病势缠 世界中西医
4、结合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绵如油裹面,使胃热耗伤气阴,气滞络阻,胃络瘀滞不通,气不行则津不布,血不养经,胃失荣养,胃腑受损,腐肉败血,日久则黏膜变薄,腺体萎缩甚则成肠化、不典型增生。李佃贵教授运用药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每每均有奇效。现将李佃贵教授临床使用药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介绍如下。茵陈、黄连浊为湿之甚,毒乃热之极。水湿久羁,聚而化浊,郁积生热,热蕴成毒。因此,“毒”的成因和“浊”关系密切。临床上,浊毒常互结致病,以难治性,顽固性为特点;独清解其毒则湿浊仍在,单化利其浊则热毒难消。在治疗中必须浊毒同治,解其胶着之势,使浊毒分离,分而治之,则浊毒具去。因此李佃贵教授在慢性萎缩性
5、胃炎的治疗中非常重视对清热祛湿,化浊解毒药物的运用。茵陈、黄连是李佃贵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的药对。茵陈,味辛、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作用。茵陈性味苦寒降泄清热,功善清利脾胃胆湿热。本草经疏记载其为“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茵陈可清肝胆之湿热,肝畅则胃安,体现了肝胃同治的思想。黄连,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黄连味苦性寒,味苦燥湿而清泄,尤善清中焦湿热,长于治湿热中阻脘腹痞满,恶心呕吐,且善除脾胃大肠湿热。仲景所作诸泻心汤中,大黄、黄芩或有或无,然黄连俱在诸方,可见心下痞非黄连不用。徐灵胎曰:“苦属火性宜热此常理也
6、。黄连至苦而反至寒,则得火之味与水之性,故能除水火相乱之病,水火相乱者湿热是也。”二药同归胃经,茵陈功在清热利湿,但解毒之力弱。黄连长于泻火解毒,但逊于利湿。两药相须为用,则共奏清热祛湿、化浊解毒之效。香附、当归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本。肝属木,脾属土,木火一旺,必先犯胃土,木壅土郁,阳明必虚;胃厚尚可抵肝伐,胃虚制约不力,必遭乘克;或胃有浊邪,阻滞中焦气机,引动肝木。现代研究也指出 的发生发展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现代人多作息不规律,生活压力大,情志不畅,致使气机郁滞。雾霾等环境污染因素,浊毒经口鼻而入,积于中焦,加之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损伤脾胃,中焦运化不及,津液聚湿化痰,湿浊不化,久成浊
7、毒。因此,调畅气机,疏肝健脾成为治疗肝郁气机不畅,湿浊内蕴所致浊毒的关键。李佃贵教授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经常运用香附、当归,作为调畅气机,疏肝健脾的常用药对。香附,味辛,微苦,微甘,平,归肝,三焦经。可疏肝理气、调经止痛。香附微甘性平而无寒热之偏,辛则能散能行,善疏肝气之郁结,苦则能疏能泄,可解肝气之横逆,为疏肝行气止痛之要药。又能理气宽中,亦可用于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本草纲目记载:“香附,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当归,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用。其性甘辛温质润,入肝、心、脾经。具有良好的补血、活血、止痛作用。其味甘而气辛
8、,故强于补血,又能行血。补血有碍行之忧,行血有耗血之虑,而当归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圣药也。故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咳逆上气;能缓肝木之急,故金匮当归芍药散,治妇人腹中诸疼痛;能补益脾血,使人肌肤华泽。然景岳全书妇人指出:“香附虽云快气开郁,多用则损正气。”香附辛香燥烈,非补剂也,虽有行气活血之功,亦有耗气伤血之弊。郁病未有不伤肝者,香附入肝胆经,又可行气,能解肝中之郁滞,肝赖阴血滋养,伤肝必伤其阴血。而香附无生血之功,反有耗血之虑。当归、香附相使为用,既可补郁病所伤肝之阴血,有可解香附行气耗血之弊。香附不能生血,得当归辅之,使肝血足而郁易解。肝气既郁,肝木必加燥,香附性亦燥。周易
9、 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唯燥,则易入燥之中,香附性躁则易入肝经解郁。以燥入燥,必加其燥。故和之以当归。则燥中有润使肝舒,燥不加燥使郁解。当归为补肝养阴血之品,其性黏滑滋腻,且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脾胃本当虚弱,若单用当归则有碍脾运化之忧。香附辛香行气活血,可助脾胃运化,解当归之滋腻。藿香、佩兰脾胃湿浊内蕴,是浊毒产生的重要原因。李佃贵教授认为湿浊之气,不同于水湿,其性黏腻,只有用芳香化浊药才可祛湿化浊。藿香、佩兰是李佃贵教授常用的芳香化浊药对。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本草正义谓其“清芳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快胃,振动清阳之妙品”,功能醒脾和胃、开胃进食、和中止呕、解暑祛湿;
10、佩兰味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辛,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等功效。佩兰辛开散痞、芳香化浊,藿香芳香化湿、和中止呕,二者相须为用,芳香化浊、醒脾开胃。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藿香的提取物具有调节胃肠道,修复损伤胃黏膜,抑制胃癌细胞的作用。佩兰的有效化学成分在试验中具有抗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力、兴奋胃平滑肌的效果。全蝎、蜈蚣慢性萎缩性胃炎常有痛、胀、痞、呆、嗳、烧等临床症状。其中以痛为最主要也最为不适的症状。素问举痛论篇言“痛而闭不通矣”,故当患者以痛为主时,当先通络止痛。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浊毒久蕴脏腑,络痹深重,恐一般药物难以到达,非走窜深堀之虫类药
11、物不可。李佃贵教授认为,在虫类药物中,走窜之力最盛的,当属全蝎、蜈蚣两味药对。全蝎可熄风镇痉、通络止痛、解毒攻毒,同时全蝎是引经药,为诸药之舟辑,可引诸药入络直达病所。现代药理试验证明,全蝎提取物可调节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蜈蚣味辛,性微温,入肝经,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言其“味微辛,最具走窜之力,可消一切疮疡之毒”,可见其化瘀解毒之效。蜈蚣主要成分为蜈蚣毒,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局部炎症反应、镇痛、抗癌和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全蝎、蜈蚣有微毒而功擅走窜,可搜络中瘀浊,以毒攻毒,使毒祛浊开。李佃贵教授常用全蝎、蜈蚣二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其飞升走窜疏逐之效,搜剔络
12、中混浊之邪,增强草木药物化浊解毒之效,化血之凝滞,血行则气通,气畅血行,浊毒自化。验案举隅患者,女,岁。初诊时间:年 月 日。主诉:间断胃脘疼痛 年,加重 。现病史:患者 年前因情志不畅出现胃脘胀痛,反酸,烧心,嗳气,进食后加重。症状时轻时重,未予重视。前于当地某医院查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胃窦黏膜慢性炎症,伴腺体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各级。镜检所见:胃窦黏膜呈颗粒感,粗糙不平,充血水肿明显,以幽门口周围最突出,大弯可见灰白色区域,未见溃疡及新生物,蠕动正常。间断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疗效欠佳。前因暴饮暴食后出现胃脘疼痛加重伴两胁部胀满,后就诊于李佃贵教授门诊。现主症:胃脘疼痛伴
13、两胁部胀满,反酸,烧心,嗳气,进食后加重,口干口苦,乏力,自汗,怕冷,纳少,寐可。大便不成形,质黏,日一行,小便调。舌紫黯,苔黄厚腻,脉弦滑。查体:腹软,胃脘部轻度压痛,肝区无压痛,无叩击痛。辨证:胃脘痛(气滞血瘀,浊毒内蕴)。治法:行气活血止痛,化浊解毒处方:香附,当归,柴胡,茯苓,砂仁,枳实,厚朴,黄连,茵陈 ,鸡内金 ,藿香 ,佩兰 ,全蝎,蜈蚣 ,白花蛇舌草 ,半边莲 ,元胡,白芷 。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剂。嘱患者调畅情志,规律饮食。二诊:年 月 日。诉两胁部胀满已无,胃脘痛较前减轻,乏力、自汗、怕冷稍减,偶有反酸,烧心,嗳气。纳可,寐可,大便成形,质可,日一行。舌紫黯,苔黄薄
14、腻,脉弦滑。于上方基础上去半边莲,加山甲珠 (打碎,先煎)。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剂。嘱患者调畅情志,规律饮食。三诊:年 月 日。患者继服二诊处方 个月后诸证皆减轻,嘱其继续服药,预防癌变。后患者规律服用中药,年后于当地某医院复查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镜组织活检示:活检胃窦部三块,病理诊断为:胃窦黏膜显急性及慢性炎伴中度肠化生。相对于患者首诊病理诊断,病情逐渐逆转,患者对疗效满意,嘱患者坚持服用中药,控制病情发展。按语:患者年老体弱脾胃素虚,加之受情志刺激,肝气瘀滞,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而化火,损伤脾胃,致使中焦运化功能失常,湿浊内停。湿与热相互搏结,灼伤津液,炼液成痰,阻碍气血
15、运行而成瘀血。湿热、痰浊,瘀血久蕴,终成浊毒。浊毒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湿热浊毒煎熬胃腑,故见胃脘部疼痛,烧心;浊毒盘踞中焦,升降失职,故见嗳气、反酸,大便不成形,质黏。患者情绪起病,肝气不舒,故见两胁部胀满;又以饮食不节为诱发因素,故见症状进食后加重。湿热浊邪盘踞中焦日久,阻滞气血运行,故见舌紫黯,苔黄厚腻,脉弦滑。治疗时以香附、当归疏肝气、养肝血;柴胡疏肝郁;以黄连、茵陈清中焦湿热火毒;又加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增其清热解毒去湿之功;以砂仁、枳实、厚朴升降相宜调畅中焦气机;以茯苓健脾利湿;以藿香、佩兰芳香醒脾化浊;以全蝎、蜈蚣攻毒化瘀,通达气血;元胡、白芷止胃痛。患者症状进食后加重,故加
16、鸡内金消食健脾。二诊时患者胃脘疼痛减轻,去半枝莲减其清热解毒之力,防苦寒败胃。但其舌紫黯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仍为瘀血之象,加山甲珠活血化瘀,解浊毒所致瘀痹。若从患者局部症状上看,患者乏力、自汗、怕冷为气虚阳虚之象,似不应运用苦寒攻毒之药。李佃贵教授经常在临床中告诫我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居中央以灌四傍。湿热浊毒积聚中焦,损伤脾胃,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乏源,故可见虚弱之象,其病机与仲景四逆散有相似之处。且患者反酸,烧心,口干口苦,苔黄厚腻,脉弦滑皆为湿热浊毒内蕴之象。故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时要抓住主症,用药时应以醒脾,运脾为主,慎用补益药。结 语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难治病,以顽固性,可进展癌前病变为特点。西医目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尚缺乏公认有效的干预病情发展的手段。李佃贵教授的浊毒理论,填补了这一空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李佃贵教授在临床治疗上,以化浊解毒为主,辅以疏肝调脾、活血行气、芳香化湿之品。以临床经验为依据,总结出了上述行之有效的药对,可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逆转肠上皮化生截断癌前病变发展。参 考 文 献张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