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4 卷 第 14 期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7 月 PACKAGING ENGINEERING 217 收稿日期:20230213 基金项目:景观化都市背景下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的新策略研究(18YJCZH252)作者简介:张悦群(1985),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艺术理论与实践。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非遗文化公共设施设计策略探究 张悦群,钟蕾(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2)摘要:目的目的 针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现状与困境,探究植根于在地文化身份认同的非遗文化公共设施设计策略。方法方法 首先从文化记忆理论角度重新界定文化遗产概念,一方面揭示其辩证特征及其传承困境,另一方面强调
2、地方身份认同构建之于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进而总结当下非遗文化传承策略的特征,并集中从公共设施设计的角度予以补充。结果结果 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性源自以“功能性+事件性+意义交互性”为核心架构的传承策略,该策略得以物质化、常态化和日常化开展的关键保障来自于系统的非遗文化公共设施设计。结论结论 文化记忆理论为非遗文化传承增加了文化意义空间生产和在地文化身份认同构建的维度。应当强调公共设施设计对非遗传承特别是非遗文化社区营造的关键作用。关键词:文化记忆;身份认同构建;非遗文化社区营造;公共设施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23)14-0217-07
3、DOI:10.19554/ki.1001-3563.2023.14.023 Design Strategy of Public Faciliti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ased on Cultural Memory Theory ZHANG Yue-qun,ZHONG Lei(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2,China)ABSTRACT:The work aims to explore the design strategy of public facilities of intan
4、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ooted in local cultural identity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and dilemma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Firstly,the concept of cultural heritage was redef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emory theory.On the one hand,its dialec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he
5、ritance dilemma were revealed.On the other hand,the importance of loc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was emphasized.Then,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strategy of inheri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ere summarized and supplemen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f
6、acility design.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ame from the inheritance strategy with function+event+meaning interac-tion as the core framework,and the design strategy of public facilities could provide materialization,normalization and daily guarantee for the i
7、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cultural memory theory increases the dimensions of spatial production of cultural meaning and local cultur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for intangible heritage cultural inheritance.Therefore,it should be emphasized that the design of public facilities plays
8、a key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mmunity.KEY WORDS:cultural memory;local identity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mmunity;de-sign of public facilities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随着遗产保护法制化和制度化的推进,大批珍贵的濒危非遗文化遗产得到了及时的保护。学界在文化遗产内涵、历史渊源和研究
9、方法等方面贡献了广度和深度兼备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媒体的推广也在社会层面促成了群众对文化遗产218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7 月 保护的广泛关注和参与。然而,大多非遗文化设计主要停留在地方形象及其文化符号的商业转化,而忽略了地方想象和身份认同的深入建构,因而与地方公共生活情境有较大割裂。这反而使得非遗文化在消费社会语境下加剧了地方的异化,因而并不能构建起稳定和有机的在地社区公共文化。究其原因,对在地文化记忆公共叙事功能的理解缺失首当其冲如果无法在非遗文化传承中恰当把握文化符号背后的公共象征意义体系,内在于文化记忆的凝聚性结构便无从发挥作用。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
10、e Halbwachs)和德国历史人类学家扬阿斯曼(Jan Assmann)先后提出了“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概念,从而开启了记忆问题研究的社会心理学转向和文化研究转向。这对当下如火如荼的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之外,非遗文化传承事业更应当凸显传承传统文化、塑造“民族地方”形象以及构建公共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功能。而这些使命恰恰与文化记忆的 3 个核心内容,即回忆(对过去的指涉)、文化延续(传统的形成)和认同(文化想象)息息相关。1由于自身固有的文化记忆属性,文化遗产传承中的诸多问题都可以透过文化记忆的视角加以重新审视。特别是,基于文化记
11、忆的公共设施创新设计对非遗社区文化营造而言具有十足关键的作用。1 从个体记忆到文化记忆:重新认识“文化遗产”1.1 从个体记忆到文化记忆 通常来说,记忆研究有 3 个主要范畴,即“个人记忆”“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这 3 个范畴分别指涉不同的层次。首先,在内在层面,神经科学和脑生理学主要关注记忆主体如何通过大脑内神经元连接的变化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遗忘唤醒等。在这一层次,记忆事关我们的神经精神系统,这也是 20 世纪 20 年代之前唯一被认可的记忆范式。其次,哈布瓦赫在记忆的社会框架中首次提出了“集体记忆”这一概念,从而将记忆问题从神经学和脑生理学转向了社会心理学。在哈布瓦赫看来
12、,个体记忆的简单相加并不能构成记忆的集体框架个体记忆只有在与社会中同时代的人建立连接,将它置于集体框架中才得以呈现和被唤起。因此,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的。2显然,哈布瓦赫从社会的层面剥离了传统记忆研究中的生理性研究,强调个体记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社会化交往。实际上,集体记忆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沟通交往记忆和文化记忆 2 个组成部分。在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 中,阿斯曼将交往记忆界定为一种形象化记忆,它集中存在于群体的日常交往中,并往往以非正式的形式存在。至于文化记忆,阿斯曼则将其界定为特定文本、图像和仪式等要素的总和,它们被所有社会和时代所重新使用。3文化记忆意味着对
13、过去知识的集体使用,其目的在于利用这种知识来建立某个群体的认同性和独特性意识,从而在不同社会和时代中巩固和传达某种自身形象。阿斯曼研究最终将记忆导入了文化的层次和领域,强调的是记忆的文化功能。根据阿斯曼的说法,文化记忆可看作围绕文化符号及其意义而搭建起来的“文化空间”。它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与历史的层次连结每一个个体,是因为内在于其中的“凝聚性结构”使然。过去的知识只有在文化记忆的凝聚性结构才能得到固定,只有借助特定的象征物也就是“文化造型”才能形成具有约束性的象征意义体系。1.2 文化记忆视野下的文化遗产概念重探 事实上,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实践绕不开文化记忆。就同属某种“时间之物”的意义而言,二者
14、无疑是具有高度同构性的。文化和过去的记忆本就有紧密的联系。相比于时间的自然流逝,文化中的过去往往长期隐性和潜在地被记录在文化记忆中,因而总是会持续存在而非轻易消失。更重要的是,和文化记忆类似,文化遗产同样伴随着其固有内涵和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它总是根据自身外部社会现实和社会意识的变迁而不断改变。4换言之,在时间的线性轨迹下,文化遗产与文化记忆的储存和继承都需要特定的文化空间,即由那些文本、图像和仪式等共同组成的意义系统和价值框架。总而言之,文化遗产与文化记忆的象征意义体系建构均是历时性的显现,涉及历史的过往、当下的重现以及未来的期待。文化遗产的概念由此便可以在文化记忆的视野下得到补充。可以说,
15、在上述意义上,不论是所谓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质上都可看作文化记忆运作机制的结果。作为特殊的活态文化遗产形式,非遗更强调文化记忆在当下特定时空对特定群体、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的意义濒危性(由于价值意义的非当代性以及传承人稀缺)以及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性(由于口传心授和言传身教等传承方式)。5但无论如何,就特定族群生命经验、社会实践、历史传统和集体记忆的文化结构意义而言,采取非物质和物质形式的种种历史遗产首先都应当被界定为某种文化,因而同属于文化的遗产。2 文化记忆的纵向历时性与非遗文化的深层特征 2.1 文化记忆的纵向历时性及其辩证特征 身份认同与时间的确密切相关。在阿斯曼看来,第
16、44 卷 第 14 期 张悦群,等: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非遗文化公共设施设计策略探究 219 所谓“记忆”就是一种能够在个人和集体 2 个层面上形成自我意识或身份认同的能力。而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则应看作是某种“历时性身份认同”在时间中逐渐建立的结果。6不仅如此,在个人、社会与文化3 个不同层次下,记忆研究中的时间视野还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个人记忆是一种个体时间维度下的短时记忆(如表 1 所示)。集体记忆交往记忆则是某种社会短期记忆。它主要存在于个体和群体回忆过去事物的互动实践中,内在于活着的经验承载者和交流者之中。尽管集体或交往记忆具备一定的框架和形式,但本质上是非制度化和非组织化的,因此只具备有限的时间跨度,通常为80100年(也就是 3 个世代)左右。此外,交往记忆并没有固定起点,而是“随着当今而不断推进的过去紧紧联系在一起”。3 表 1 记忆研究的不同层次及其时间视野差异比较 Tab.1 Different levels of memory research and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in temporal horizons 记忆类型 记忆层次 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