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探讨22就业与保障2023.6浅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现状及促进措施文/赵彬媛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关乎国计民生、国家稳定的系统工程,“稳就业”受到党中央高度关注。作为大学生就业生涯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承担着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的重要职能。文章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作用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就业指导课的现实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案。关键词:就业指导课;课程思政;就业能力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备受全社会关注的系统工程,也是高校“一把手”工程。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高校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就业求职讲座、开展就业指导课等多种方式扩宽学生就业渠道,
2、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素质、增强就业理念、实现长远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主渠道之一,承担着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的重要职能。2007 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均应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这些年,高校对就业指导课重视度逐年上升,越来越多高校开始开展就业指导课,并将其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就业指导课开展多年,各高校都在不断根据学科设置、地域特点等因素调整教学大纲,对课程设计、师资水平、育人实效提出更高要求。就业指导课不同于专业课,有相对严格的考核方式,是带有现实指
3、导意义且时间跨度较长的通识必修课程,在实践当中会有一些壁垒。笔者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教授这门课时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一、就业指导课存在的现实困难(一)学生的思想意识薄弱通过观察学生上课状态以及课下走访,笔者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就业指导课意义不大。低年级学生认为,刚入学就考虑就业为时过早;高年级学生则认为,就业时会直接考虑用人单位给出的薪资待遇、平台前途、地域等现实因素,会根据自己的需求作出选择,提前做功课费时费力、多此一举。由于思想上不重视,就业课课堂上时常会出现学生玩手机、做其他科作业等情况,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与老师互动较少,甚至会交头接耳、嬉笑打闹等。如此,既浪费了时间又未达到学习效
4、果,课程也难以顺利推进,教师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二)教师的指导能力有所缺陷就业指导课往往以容量较大的“大课”形式开展,一节课上教师要面对上百名学生,且这些学生来自于不同专业。就业指导课当中固然有许多通用技能和知识点,但也应当针对不同专业学生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2。就业指导课教师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难免出现“本领恐慌”。比如:机械专业和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差异很大,就业时所需的求职技巧、能力也各有不同。了解各个专业所对应行业的职业资讯并给同学们提供合理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对任课老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另外,学生的个人志趣、家庭背景、专业方向各有不同,就业课教师仅通过课堂表现和部分测试量表结
5、果难以全面掌握学生实际情况,更别说提出精准的个别指导。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崛起,新兴行业应运而生。当前就业指导课教师对就业单位方面的指导多局限于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和部分之前熟知的私人企业,对就业方向的指导多局限于各专业传统行业,对新兴行业涉猎较少。就业指导教师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当下就业趋势和社会动态,就无法提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指导性建议,对学生职业长远发展具有局限性3。(三)课程资源及配置失当2007 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均应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目前,很多高校并不具备专门的就业课程师资队伍,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普遍
6、由学院副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就业职能部门干部等兼任,这并不利于就业指导课的长期开设和发展。一方面,授课教师会因升职、升学或其他原因离开学工队伍,执教人员数量不稳定;另一方面,就业课是引导、帮助大学生提升求职技能、获取求职知识、树立正确求职就业观的主渠道,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23就业与保障 2023.6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规划、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最好还有丰富的阅历、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加强对各个行业的了解并不断获取新的资讯并应用于教学当中。而当前高校担任就业课程的教师“身兼数职”,且学历层次不一、专业背景不同,很多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就业课程培训,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给出对
7、学生的专业化指导。另外,高校学生体量大,学生性格不一、兴趣广博,每年有志创业的学生不在少数。2015 年 6 月 11 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下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创业”作为毕业生就业方向的一种,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重要的章节,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极少有创业经历、也少有接受过专业的创业指导培训,对于国内外创业环境、创业者个性分析、创业行业知识、创业者立项和项目评估、战略发展等缺乏了解,无法为学生提供
8、创业领域及关联业务的教授、咨询与诊断。二、加强就业指导课实效的措施(一)应用同理心加强引导由于与自己专业相关性较低、考核标准低、时间跨度长且不能立马看到实效等原因,学生对就业指导课普遍不重视。教师应当有同理心,理解学生这种心理,通过现实案例,阐述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兴趣。比如:笔者在上这门课伊始,就告诉学生“老师当年上课时候也和你们一样,认为这门课毫无意义,是一门刷学分的 水课”,紧接着,笔者抛出案例:天津某工科院校学生小张,学的是建筑相关专业。小张性格开朗,为人热忱,专业成绩良好。毕业之际,他收到了两份 offer:一份是国企设计院的设计师,一份是私企房地产公司的销售。如果你是小
9、张,你会怎么选择?在现场,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稳定、体面、专业相关性强、薪资待遇好的国企设计院工作之后,笔者讲出案例中小张几年后的故事:由于性格原因,小张在国企工作非常压抑,擅长社交、讨厌刻板工作的他十年如一日在格子间画图,认为生活苦闷、内心十分不满。他很后悔当年没有选择与人交流的销售工作,但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难以下定决心跳出体制重新开始。学生们听了这样的现实案例之后会马上思考,意识到自己考虑问题时也会过于片面,只考虑了工作本身而没有考虑个人情况,进而对这门课产生好奇心。与此同时,这样的案例讲解和分析作为课程第一讲“自我认知”的导入,能引导学生更快进入自我剖析情境,增强课堂实效。(二)紧跟
10、时事,密切课程思政2018 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强调,要加强思政课程建设与着力推动深化“三全育人”工作相结合。2020 年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表明,无论在任何学科当中都要牢牢把握思政教育这一重点。2007 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方面分别达标。其中态度层面明确说明: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也就是说,就业
11、指导课不仅要帮助学生加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技能,还应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在课程当中融入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不仅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还能让学生对课程更感兴趣。根据笔者对山西省大部分高校的调查,承担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往往使用相似课件和教学内容,有些内容甚至多年不换。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些案例虽与课程主题相关但年代久远,早已不符合当下社会发展,学生听得一头雾水,更别提全情投入。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广、速度快,对社会发展、行业现状有一定了解,如果课件陈旧、课上所举事例是十几年前的,学生非但不会有所收获、反而会有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应当结合
12、时事热点,做好课堂设计。只有在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与价值观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在就业中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应用新媒体手段,并将就业指导课与实事紧密关联,让课堂“常上常新”,不仅能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还能更好地加强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三)多形式推进学生全程参与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以“面授+慕课”形式开展,学生对于面授积极性尚且不强,对网课更是持消极态度,“开着电脑刷视频”是许多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常态,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将课堂设置多样化,让他们有趣味感和获得感。教师在开展课程时,除去理论讲授外,还可设置丰富的实践环节,如模拟面试、就业话剧表演、观看求职就业
13、影片、职业咨询展示等。由于课堂人数较多、场所有限、开展活动较难掌控,对教师课堂把控能力是不小的挑战。另外,学生对就业课课后作业多持消极态度,教师应充分把握课堂时间,让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活动。根据一些工作探讨24就业与保障2023.6测试题目较多、耗时较长、因课堂时间有限的课程,教师一般都会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学生们参与测试的积极性自然就会降低。其实,学生对于自我探索很感兴趣,若要采取量表等科学工具,教师最好现场测试,让学生加以讨论,帮助学生发掘自己、了解自己,讨论过后给他们展现自己的舞台作出分享,更能起到实效。比如:在笔者的课堂上,一位学生课前很烦躁,言语间表现对这节课的抗拒,认为就业指导
14、课“没用”,但在现场进行 MBTI 职业倾向测试时,他发现在注意力方向(精力来源)“外倾”和“内倾”当中,自己的测试结果更偏向于“内倾”,与他自认为的外向性格产生强烈反差,于是他对深层次了解自己有了极大兴趣,对课程也更加认可。在接下来分享自我感悟的时候,他从四个维度全面剖析了自己,并积极从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人格和职业价值观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想法。而这位同学态度的转换,也影响了其他同学对于课程的看法。教师通过授课方法、教具使用、情绪感染等方式带动学生,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增强课堂体验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减少课后负担,能够有效加强学生习得效果。(四)理论引导,实践指导就业指导课作为通识必
15、修课,时长贯穿大学生在读四年。除去理论知识的梳理,教师应就就业实战技巧、就业环境变化和学生的真实需求展开专业性指导,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实际助力。就业指导课应当就如何制作、投递简历,和用人单位签约时应当注意什么、如果企业违约应当如何维权、高等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扶持等这些学生就业过程当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给予解答,弱化对理论的讲解,加强对实战技能的培训。(五)多向发力,提高实效为保证就业工作顺利开展,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优秀毕业生及企业家多方合力,提高学生就业实效。上文提到,目前就业指导课教师面对较大班容量,无法做到逐一指导,而且各专业学生面临就业环境不同,需掌握的就业技巧有别,
16、就业指导课老师难免慌乱。而辅导员经过大学四年的相处,对学生思想、心理、生活、学习等方面都较为了解。根据教育部第 43 号令,辅导员职责之一就是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具备一定就业指导能力,因此,辅导员能够成为学生就业课程以外的主要助力;专业课老师对本专业课程设置、就业趋势、就业行业和岗位更为了解,且有一定专业相关就业资源,可为学生推荐对口就业岗位、帮助学生找到专业职业定位。目前,各高校每年都会举办不同形式的毕业生分享活动,意在让在校生吸取经验、顺利就业,高校各学院可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毕业生走进课堂,对学生加以指导,将“毕业生回课堂”活动纳入正规课程。在开展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时,也可邀请当地自主创业的成功人士进课堂分享经验,现场答疑解惑,结合实情有效辅导,提高学生创业信心、创业热情和创业成功率。另外,为解决有创业热情的学生的日常咨询需求,高校可对相关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如选派教师参加创业培训师资(SYB)培训,培养专门解决学生创业困惑的授课教师,帮助学生转变就业创业观念、掌握创业技能、增强抗风险能力,以此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尽管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学生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