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产业科技创新 2023,5(3):2225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提高发展质量最基本、最本质的要求,这一要求在工业领域表现为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不断升级1。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愈发成为应对国际变化、占据优势、赢得主动的关键因素。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与产品质量息息相关,与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保持长久活力密不可分。自 2017 年首个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决策性文件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
2、革方案 问世以来,福建省人民政府与总工会积极围绕这一议题统筹谋划,在培养技术型产业工人、构建技能形成体系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取得了丰硕的实际成效。至 2021年,福建省共有技能人才 648.62 万,其中高技能人才113.29 万,占比 17%2。应当看到技术型产业工人队伍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尽管省内技术人才队伍逐渐羽翼丰满,但依然无法很好地满足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与一支宏大的技术型产业工人队伍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回应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仍面临相当挑战。探析新时代福建省技术型产业工人的培养路径,对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福建省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皆具有重要意义。
3、1 充分认识技术型产业工人的人才战略意义1.1 产业工人生存和发展的坚实保障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个人确立生存地位和个人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说:“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劳动是我真正的、活动的财产”3。劳动创造了人类,是其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先决条件,它型塑着人的躯体,锻炼着个体的思维。作为与劳动密切相关的群体之一,技术工人需要具备良好的劳动习惯和适宜的职业发展观,促使自身在岗位上不断成长。尤其是在科技进步速度飞快的当前时代,技术工人若要在一定时限内掌握和适应更迭快速的新兴技术,追随行业日益变化的脚步,就必须拥有与产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储备及洞悉业态发展走向的基本能力,这对产业工人的
4、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技能型产业工人通过提升劳动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改变其生存境况。换言之,培养技能是确保其摆脱贫困风险、维持可持续性生计的坚实地基,是防止其跌入失业窘境的牢固网兜。另一方面,从个体技术发展周期来看,成为技能型产业工人能够确保职业的稳定性,从容应对多次就业环境变迁,通过技能的提升与发展帮助其跃升到更好的就业层次、走进未来技能,在社会的发展中不会掉队。可见,产业工人若想要在领域变化中保障长期生存,掌握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塑造和适应技能型人才的角色。1.2 中国特色技能型社会形成的基本特征“到 2035 年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技能型社
5、会”成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中的新概念。所谓中国特色技能型社会,是指在适应中国国情与实践的前提下,建成以完备的技能形成体制、立体化的技能教育培训与服务网络为基本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福建省技术型产业工人培养路径研究林 沁(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17)摘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发挥关键效用。作为劳动者队伍的主力军,产业工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分析技术型产业工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洞察当前福建省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自主性弱、在职技能培养机制不够完善、获取公共资源不均等多重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福建省产
6、业工人队伍技能建设的现实路径,希翼为福建省及其他省份培养大批技术型产业工人,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与启发。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技术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23)03-0022-04作者简介:林沁(1999-),女,福建宁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23第5卷 第3期林 沁: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福建省技术型产业工人培养路径研究组成,全体社会成员自觉获取技能与更新,让技能形成助推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4。形成技能型社会将会为一国经济增长带去强大动力,在国家增长绩效方面发挥绝对的核心作用5。根据技能
7、型社会的“三全”特征,“覆盖全体劳动力”是形成技能型社会的培养对象范围。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逻辑来看,在劳动者身上同时附着着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的双重要素,是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关键角色。也可以说,社会上是否存在高技能水平的劳动者大军,将影响技能型社会形成与否。而产业工人作为劳动力的主要成分以及当代社会结构中最具力量的组成之一,既是促进技能型社会构建的主力军,又是技能型社会形成所必需的基础性人才之一。因此,拥有一支高技能水平的产业工人队伍是发展生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技能型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对于 2035 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技能型社会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1.3 应对国内外产业变革与升级的
8、关键要素当前,各国积极响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号角,大力推动以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发展,努力在千变万化的全球产业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中国产业也不甘居人后,虽起步较晚,但发展态势迅猛,有赶超西方产业之势。然而,随着国际变化与国内新常态的到来,阻碍经济运行的各种矛盾和壁垒开始凸显,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也在增加,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进程出现新的阻碍。一方面,全球产业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在国际多方融合之下生态化、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逐渐成为业界常态,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也进入了变革与调整的深层阶段。另一方面,我国产业从“大国”上升到“强国”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产能过剩
9、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突显,行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发展壁垒亟待突破。在此局势下,加强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技术培养可谓是“对症下药”。注入大批拥有高技能、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参与生产,将是应对国内外产业变化与升级的题中之义。占据国际竞争优势,突破国内产业发展瓶颈,就必须推进技术型产业工人队伍培养,培养一支兼备高技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发挥产业工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作用,为福建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2 福建省技术型产业工人发展的困境2.1 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压制产业工人技能上升高度学历作为社会过程中的一种析出物,体现着个体的学习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具备多元的功能6。可以说,具备高学历的产
10、业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同时拥有合格的新技能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因此,培养拥有高学历水平的技术型产业工人是时代更新发展的要求,有必要将产业工人教育与培训作为关键着力点,采取完善举措促进其学历提升。就福建省当前实际来看,本省产业工人学历层次仍有待提升。以晋江市为例,一份晋江市产业工人队伍现状调研报告显示,至 2017 年,晋江全市产业工人的文化程度主要分布在中等教育层级,占 60.3%;大专及本科以上占12.5%7。可见,晋江市产业工人队伍的学历状况仍有广阔的上升空间。福建省产业工人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产业工人个体学历层次提升缺乏自主性。尽管一部分产业工人在体验日新月异的
11、行业变迁中愈发体会到掌握新技术的重要性,但产业工人面对是否进行学历再造的选择时,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学历提升过程中易表现出自我效能感低、技能理论基础薄弱、个体认同感不强等,皆为缺乏自主性的体现6。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中等教育阶段分流,不难想象产业工人会因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课表现不理想而走上职业教育轨道,导致其在从事工作后对学业学习存在一定的排斥和畏难心态,限制了往后继续学习更高层次技术理论与实操的进程和效果。二是产业工人在职学历认证体系的建设尚未完成,致使产业工人既有学习成果无法实现有效的认证与转换,不利于产业工人保持技能学习的内在动力,降低了产业工人在职获取更高层次学历的积极性。尽管福
12、建省内职业学校的学习成果认证基本实现了社会面的广泛认可,但目前对在职学历的认可度仍有待提高,许多工人对成人高等教育、成人自考等在职学历提升方式及成果能否帮助未来职业发展同样抱有疑虑,仍处于观望状态。如泉州市技工人才培养事业,“与正规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工人相比,技工学校的毕业生走上社会后面对的处境与待遇普遍较差,无论是职业晋升空间还是薪资待遇体系都不完善”8。可见,规范和完善在职学历认证程序,将产业工人业余学习的成果纳入官方、企业、社会皆认可与承认的正式教育体系中,才能保证产业工人提高技能水平的源源动力。2.2 企业缺乏培训积极性,阻碍产业工人技能提升长效活力作为用人用工的主体,企业在培养技术型产
13、业工人的环节中发挥着关键的组织、调配和激励作用。当前福建省一部分企业在培养产业工人技能时表现出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不利于产业工人在岗期间的技能提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短期内获得可观利润与效益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第一目标,进行在职教育培训意味着企业将耗费更多资金、人力及时间,增加企业产业科技创新IndustrialTechnologyInnovation24Vol.5 No.3运作的成本代价。这导致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在思想层面重生产轻培训,在实际运作中不能恰当平衡生产与培训,粗浅地认为产业工人技能只要够用即可。同时,虽然不少企业也制定了与产业工人教育培训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章是否落到
14、了实处也有待评估。企业对产业工人参加教育培训的态度不够开放,更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漳州企业普遍缺乏鼓励技工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不少企业没有把技术人员收入与专业技术职称挂钩,没有出台管理和激励等相关措施9。企业现有认识水平与产业工人期盼更多、更好的教育培训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不利于产业工人的技能形成。目前,福建省为提高企业培训积极性、推动在职教育而办的校企合作平台如“产教融合、厂中校、工匠学院”虽已搭建10,但各项机制体制还不健全,覆盖范围还不够广泛;企业生产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协调方起步,共建、共赢的良好合作机制仍在建设完备的进路上。相关政策虽明确提出对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享受
15、财政补助和税收优惠,“实行企业职工工资与职业技能等级挂钩的薪酬制度”等政策扶持,但由于缺乏刚性的约束而难以落实,造成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收益不大,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还未完全调动起来。2.3 公共资源分配不均,削弱产业工人技能形成动机人力资源理论通常认为技能学习是一种投资行为,这一行为需要投入时间与人力成本,同时也伴随一定风险11。一般而言,产业工人首先要保障自身基本生活与生存,在尚有余力和时间的前提下,才会持续产生技能学习等行为。如果尚未实现温饱,工人亦没有更多精力与时间投资技能学习。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产业工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得到均等的公共资源分配,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技能水平要求低但流动自由的工作岗
16、位,从而保障自身温饱,以求基本的生存安全。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生活成本不断提高,一部分产业工人容易陷入生存困境。长此以往,不利于保证产业工人技能学习的动力和可持续性。以农民工为例,作为产业工人主体的农民工群体在城市里的社会权利存在差异。首先,“遥不可及”的城市户籍资源是产业工人技能形成链断裂的重要原因。拥有城市户籍是获得公共服务资源的门槛。农民工需要前往异地、外出打工以实现就业,在异乡落户是保障产业工人享受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的先决条件。但仔细研读目前的入户政策便不难发现:城市户籍政策更倾向于对高学历型人才资源抛出橄榄枝,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大部分产业工人包括技术技能型产业工人由于其学历水平有限,在获得户籍的位次中往往处于末端。“重学历轻技能”的落户门槛在大部分产业工人群体与城市之间筑起一道难以打破的壁垒。于是,在家乡与异乡之间来回奔波成为了产业工人的生活常态。通常来说,技能形成需要工人不间断地保持学习和积累经验,在稳定岗位上锻炼技能以及周期性进行培训是技术型产业工人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住房资源短缺是导致大部分产业工人群体漂泊无根、频繁换岗的显要原因。近年来,产业工人群体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