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员工培训方案推荐阅读企业背景介绍 XX股份是国内知名的大型家电生产厂家,其代表产品XX微波炉除了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以外,还远销到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地。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后,现有人员3400左右。自公司股票公开上市以后,公司的开展非常迅速。1997年底,公司与某大学合作,对组织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从各个管理岗位上精简下了200多人,使得机构更加精简而富有效率。1998年,公司又与该大学合作,研究公司下一步人员培训如何做的问题,其目的是将公司建成学习型组织,将公司的开展建立在人员素质的普遍提高之上。因为目前国内微波炉行业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几家大型微波炉厂家竞相角逐,如何在未来获得竞争优势,
2、是每个微波炉厂家都面临的课题。XX公司在进行ISO9001认证前后已进行了多年的培训,并对局部管理人员进行了MBA的课程培训,但公司总感到已有的培训效果不理想,培训总是缺乏主动性,常常跟着业务变化及公司大的决策变动而变化,方案性较差,随时性和变动性很大。而且公司也感到将来竞争优势的取得要依靠人员素质的大幅度提高,同时在公司的经营与开展也遇到一些现实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培训加以解决,鉴于此公司决定开展为期三年的公司全员大培训。(x注:你正浏览的文章由 办公室m.整理,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x) 公司培训管理介绍 一、 公司已有培训体系与人员结构 1 公司三级培训体系如下表所示: 一级培训 二级培训
3、三级培训 内容 具有共性的培训 对本部门或本分厂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进行培训,包括岗前、岗中、岗后培训。 重点是针对操作工人进行的 具体任务 1 新员工进厂培训 2 整个公司方案进行的培训 3 二、三级培训做不了的培训 4 关键岗位培训 1 本部门系统的人员工艺、技术培训 2 公司下达的培训任务 3 职工的岗前培训 1 一般人员的上岗培训 2 公司下达的培训任务。 组织者 公司的人力资源部 各部门 各分厂 各部门 各分厂 培训量 大 中 小 师资 由人力资源部统一任命,比较标准 师资选择不很标准,稳定性较差 师带徒,标准性就更弱 种类 各级培训都有根底培训与提高性培训,并进行不同形式的考试与考核。
4、有些培训在公司内部做不了的或者是由国家规定必须到国家规定的机构进行培训的,那么由公司派出学习与培训。 教材 分是公司自己编写的,局部是采用外部的。公司自编教材更新速度不够快。而采用外部的教材,那么因各个教师的取向而定,相互之间差异性比较大。 注: a:如公司1997年底进行了管理人员的微机培训、领导干部讲座等。 b:主要是指一些特殊工种的培训,包括锅炉房人员、配电房人员、污水处理站人员、焊工、叉车司机、电梯开启人员等。 对公司已有的培训体系有以下说明: 培训方案的制定。每年年底由各部门、各分厂及车间分别上报自己下一年度的培训方案,由人力资源部汇总,并根据公司整个培训的资源与开展需要而进行一定的
5、调整,从而制定出下一年度的培训方案。但在执行培训方案时,还会根据公司业务经营的需要而进行适时的调整与改变。 公司人员分布一览表 人员类别 数量 类别与范围说明 1公司决策层 9 公司一级领导 2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132 公司各职能部门管理骨干与管理人员 3车间主任 26 各车间的正副主任 4车间班组长 99 各车间的正副班组长 5车间管理人员 27 车间里的事务性管理人员 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车间的技术员 6科技人员 144 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车间的技术员 7销售人员 340 销售公司的人员,内勤50,外勤290 8售后效劳人员 91 维修人员,内勤50,外勤41 9一线生产工人 2395 生产
6、线的工人 10重要辅助技能岗位 242 锅炉、计量、焊工、叉车司机、污水处理等合 计 3475 二、 公司已进行的培训 在过去几年中,公司已进行的主要培训有: 围绕ISO9001的实施与贯标认证,公司对全体人员进行了有关质量保证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并针对每个岗位的要求进行了技能培训。而且由于ISO9001的要求是培训的持续性以保证体系的不断提高与完善,所以公司每年为实施ISO9001而进行了较多的培训。 新员工进厂培训。每年新分进来的大学生与从外单位调进来的人员,都要进行进厂培训,时间大约为两个星期,内容包括公司文化、公司精神、公司概况、微波炉根本知识、规章制度等,然后是到各个岗位上进行实习
7、培训(实习培训由实习单位组织进行,这种培训直接为新进人员上岗工作效劳,通常与其将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大局部人员的实习岗位就是将来工作的岗位)。 公司从1997年初抽调了几十名中层管理人员进行MBA课程培训,这一培训是由人力资源部组织与管理的。 配合公司管理中引入的举措,在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了普遍的培训。 公司培训存在与面临的问题 1 公司因政府安排而兼并了W塑料二厂,其800多名职工也就进了公司,公司将其安排到各个部门与车间。由于这些职工过去在塑料总厂的有效工作时间每天不到四小时,而进入公司后每天要正正规规地工作八小时,这样他们就有些不适应。公司中局部车间管理人员在管理方法上又较简单,造成局部新
8、进入的职工思想波动,同时对原公司职工的思想也产生了冲击。此外公司又在昆明兼并了一家企业,开出了一条生产线,这样在本部之外又有一个生产地点。公司打算对这些新进入公司的人员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培训,以使这些人员完全融入公司的文化之中。 2 公司的生产工艺设计与规定都很完备,但工艺方面的问题还是时有发生,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公司的生产是流水线作业,工艺已经成熟,对每个职工的操作要求不是太高,关键是工艺的贯彻和工作责任心问题。而在一线工人的调查会上,有的工人认为自己的工作很忙、很累,有的认为业余文娱活动太少,有的职工认为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此外一线职工中正式共对车间管理人员将他们与临时
9、工一样看待有想法。临时工都是农民,没有什么技术,主要都是体力好,而正式工有一定的技术,要正式工与临时工一样干体力活他们认为不是很妥。公司希望利用培训与教育来解决这些问题。 3 中层管理人员工作繁忙,经过上次组织结构的重构,每个部门的人员大大精简,提高了办事效率,但同时也使每个人的工作量增加了,各个部门都是一个萝一个坑,离不开。这对于他们进行培训来说是一个难题,即培训与提高没有时间进行。正如公司在1997年初抽调了了几十名中层管理人员进行MBA课程培训,由于他们都是各部门的骨干,导致很多人常常没有时间参加,效果自然不理想。公司在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还面临一些其他困难;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与人员的专
10、业都不一样,放在一起培训,缺乏培训的针对性,单纯培训又因每个部门的人员较少而造成培训本钱太高,这是对中层人员进行培训所遇到的另一个难题。 4 销售人员常年在外且分散于全国各地,一局部是由公司其他部门与岗位转过去的,这些人对公司的文化有一定的认同感。另一局部人那么是进入公司后直接进入销售岗位的。第二局部人中大多是大学毕业分配来的,也有的是从别的企业或公司转过来的,他们来了以后,一般就进行一个月的业务培训,就派往全国各地,常年在外,根本上很少回来,缺少对XX本部的深入了解与感受的时机。销售人员工作地点非常分散,一个省常常只有七、八个销售员,每个人要管很大一片地方,很难抽身回来接受公司的培训,但他们
11、在市场上又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竞争对手新的竞争举措、经销商的变化、银行改制等等,他们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但公司又不能将他们拉回来集中培训,使得一些问题反复出现而得不到解决,如有的问题在同一个地方反复出现,有的问题在此地解决了,在此地又出现。另外一些老的销售员在外面时间一长,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工作习惯,还有些销售员有一些思想问题,觉得自己付出很多,公司没有给他充分的回报,这些因素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不仅影响老的销售员的工作,而且对新分去的销售员也将产生不好的影响。5 技术人员分为两块,一块在技术研究与开发部,另一块是分布在车间里,是车间的技术员。研究与开发部的技术人员重在研究与开发,而车间技
12、术人员重在解决车间里的技术问题,但两类人员还会相互流动。对他们两类人员的培训该不该有区别呢?此外还有新老技术员培训的差异问题,老的技术人员重很多已经接受过培训,但需要提高,新进来的技术人员那么需要从根底的东西开始进行培训。过去的培训方法中,有的是请国内的专家来交流,但效果不理想,有的是派人员到外面培训或者到国外学习,但人员又不能太多,使得技术人员下一步的培训困难较大。 6 公司一线职工有正式工与临时工。临时工的聘请季节性较强,他们大都是农民,流动性较大,培训了很长时间,弄得不好他们走了,前面的培训白干了,所以现在的方法是对他进行很短的进厂培训,然后放到车间由车间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和上岗实习。往往
13、是公司因此而培训了一批农民工,但他们的稳定性较差,有些已经成为熟练工,流走以后,对公司产生一定的损失。这是下一步培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7 对成批进来的人员可以一下子集中培训,但对分散的、零星进来的人员却不能对他们进行及时培训,只能等人数凑到一定数量以后再集中进行进厂培训,这会产生有些人进厂以后很长时间对企业都不甚了解的情况。由于过去的培训系统性不强,效果不理想,方案常常因情况变化而变化,没有形成一个培训方面的有效制度,鼓励与监督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培训往往有走过场的味道,培训完了就完了,没有看到效果,到底怎样培训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一直是困扰公司的难题。 问题: 如何决定公司的培训需求及各层次的名额? 各局部人员培训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表达出三年培训的渐进性、层次性与针对性? 各局部人员该如何培训?包括在哪儿培训、由谁来培训,培训应该使用什么教材、进度与时间如何安排? 如何鼓励与约束各类人员参与培训,以及如何确保培训的效果? 如何评价培训的效果?(从三个层次来分析:对员工个人培训效果的评价;对员工所在部门的评价;对整个公司培训效果的评价) 如何对培训进行管理,并使之形成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与制度?包括对培训教师、培训教材、培训管理主体、培训档案(如成绩、评语、试卷等)等的管理以及对培训方案、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培训过程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