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路径研究_王利伟.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17489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路径研究_王利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路径研究_王利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路径研究_王利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路径研究王利伟 程 艺内容提要 开放型经济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制度性开放条件,在衔接国内外市场、畅通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对接国内外制度规则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能够起到引领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功能。根据开放特征,本文将开放型经济地区划分为综合开放型、贸易开放型、要素开放型、口岸开放型四个类型,分门别类研判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更好促进开放型经济地区引领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地区 新发展格局融入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布局,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要

2、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并积极推进(韩文秀,)。当前关于新发展格局的研究和探索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关于新发展格局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黄群慧,)、深刻内涵(高培勇,)、重点任务(张燕生,)等宏观层面研究,二是在新发展格局指引下细分领域的战略转型,比如新发展格局下产业数字化转型(祝合良和王春娟,)、科技创新战略(陈劲、阳镇和尹西明,)、消费扩容升级(刘尧飞和管志杰,)等。不同地区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如何融入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各地量身定制自身发展方略的重要任务。开放型经济地区作为衔接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是构建、服务和引领新发

3、展格局的关键区年第 期DOI:10.16304/ki.11-3952/f.2023.02.011域,对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关于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研究很少,亟需得到重点关注和持续系统研究。一、开放型经济地区的识别及其分类特征开放型经济地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汇聚发展动力,是深度参与国际国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区域。识别开放型经济地区并进行科学分类和布局特征分析,是推动其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前提和基础。(一)开放型经济地区的界定当前对开放型经济地区的界定和识别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在以往相关文献(程艺等,;高新才和咸春林,)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开放型经

4、济地区的识别方法,并进行科学识别和分类。首先,构建开放型经济地区筛选数据库。以地级以上城市单元为主体,构建了 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库(个别城市因数据缺失而剔除),作为开放型经济地区的备选库。其次,构建开放型经济地区评价指标。根据开放型经济地区的内涵,构建由贸易开放度、要素开放度和口岸开放度 个一级指标和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出口贸易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旅游外汇收入、国际入境旅游人次占总人次比重、进出口货运量、口岸出入境人员数占总人口比重 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第三,利用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熵是物理学概念,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科学中反映系统状态不确定性程度的测量,根据熵值大小(各项指标值的

5、变异程度)可以计算不同指标对总指标的贡献度,进而确定不同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对指标进行标准化:()()(),为正向指标()()(),为负向指标()式中,为第 年第 项指标的数据原始值,()和()分别为所有年份中第 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第二步,计算第 地区第 项指标的比重:()第三步,计算指标信息熵:(),()第四步,计算信息冗余度:()第五步,确定指标权重:()第六步,根据各指标权重和标准化后数值,计算第 城市的开放度为:()在熵值法确定的客观权重之下,结合 层次分析法,对熵值法的权重进行优化调整,确定 个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表)。第四,识别开放型经

6、济地区。根据中国 个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选取 年、年、年三个时间节点,采用自然断裂法将所有城市分成五个层级,依次为开放度高、较高、中等、较低、低五类,选取开放度高、较高两类城市识别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地区,从而确定了开放型经济地区识别结果(图),开放型经济地区的数量分别为 个、个、个,总体呈现逐渐增多趋势。年第 期表 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系统层指标层计算公式单位权重贸易开放度进口依存度进口贸易额 出口依存度出口贸易额 进出口贸易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万元要素开放度实际利用外资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万美元旅游外汇收入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国际入境旅游人次占总人次比重国际入境旅游人次 旅游总

7、人次口岸开放度进出口货运量进出口货运量吨口岸出入境人员数占总人口比重出入境人员数 地区总人口图 年、年、年开放型经济地区的识别结果(二)开放型经济地区的分类采取层次聚类法()对已经识别出的开放型经济地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开放型经济地区可以大致分为四个类型,即综合开放型、贸易开放型、要素开放型、口岸开放型(图)。其中:()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对外开放程度均比较高并且综合实力突出的地区,这类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支撑条件好,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协作的门户区域,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和深圳、青岛、厦门等开放程度高的副省级城市。()贸易开放型经济地区指具有突

8、出的制造产业基础且对外贸易活跃的地区,这类地区主要发挥出口加工制造优势和贸易平台优势,深度嵌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参与国际大循环分工,主要包括佛山、无锡、中山等制造业发达和出口贸易较多的城市。()要素开放型经济地区是指营商环境好、承载能力强、发展基础雄厚的内陆开放高地,这类地区主要通过吸引外资、对外投资、国际旅游、国际商务、国际交流等要素配置发挥重要作用,是畅通国内外要素配置和交流的重要区域,年第 期主要包括成都、杭州、武汉、西安、郑州、南昌、哈尔滨、洛阳等内陆省会城市和部分副省级城市。()口岸开放型经济地区是指东部沿海或者内陆边境等具有口岸开放条件的地区,这类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重点是发挥通

9、道口岸优势大力发展跨境贸易、进出口加工和配套服务,是国内外要素流动的重要通道,主要包括大连、连云港、烟台、日照、湛江、博尔塔拉蒙古自治 州、伊 犁 哈 萨 克 自 治 州 等 沿 海 或 边 境城市。图 年、年、年开放型经济地区的分类(三)开放型经济地区的布局总体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向纵深推进,中国开放型经济地区数量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空间上呈现由东向西逐步衰减的特征。一是开放型经济地区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型经济地区迅速由 个增加到 年的 个。二是开放型经济地区范围不断扩大,从改革开放初期以东南沿海为主的开放型经济地区格局逐步演变为东部沿

10、海、内陆省会城市和边境城市为主的立体式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三是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地区开放型发展水平提升较快,从 年的 逐步提升到 年的。四是开放型经济地区由东向西呈现衰减特征,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起步早、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而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西藏、贵州等内陆省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并不高,由东向西开放型发展水平呈现衰减特征。分阶段来看,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型经济经济范围和开放程度均呈现快速扩大和提升态势,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从开放度较低地区跃升为开放度中等地区,重庆、成都、郑州、武汉等内陆省会城市则跃升为较

11、高开放度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年,中国东中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杭州、九江、惠州等城市跃升为开放型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西部沿边地区开放程度明显提升,黑河、牡丹江、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边境口岸地区隆起为内陆沿边开放发展带。但在这一阶段东北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年第 期平出现普降态势,除长春、沈阳、哈尔滨等省会城市外,其他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多呈现不同程度下降态势。二、开放型经济地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功能价值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放型经济地区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在新发展格

12、局中发挥开放高地优势,打造成为引领和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一)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是组织和引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先锋引领中心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往往处于中国甚至全球城市体系“金字塔”的塔顶位置,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国际门户城市,也是新发展阶段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要承担超大城市的先锋引领和组织辐射功能,一方面在前沿科技、国际交往、航运枢纽等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体现全球竞争力,在金融、数据、技术、人才等高端资源领域承担全球配置能力的战略功能;另一方面更大力度发挥对国内大循环的组织辐射功能,推动不符合未来定位的产业向国内有条件的地区有序转移,在科技

13、孵化转化、关键要素交易、科技文化交流、交通网络组织等方面承担对国内大循环的组织和辐射功能,客观上成为组织和引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先锋引领中心。(二)贸易开放型经济地区是畅通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制造枢纽和贸易枢纽贸易开放型经济地区集中在长三角、粤港澳、山东半岛和部分边境地区,是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嵌入国际大循环的前沿地区,也是中国对外贸易最活跃的地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贸易开放型经济地区发挥衔接国内外循环的产业和贸易串联功能,一方面在促进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高效衔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内外贸产品在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在优势产业领域加大技术攻关

14、突破,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在双循环格局中的稳定可靠;另一方面在积极应对和化解国际时局复杂多变带来的贸易挑战和压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升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引领国内市场需求的产品转换能力,在衔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成为产业链供应链的制造枢纽和贸易枢纽。(三)要素开放型经济地区是衔接国内国际的高水平要素配置窗口要素开放型经济地区大多是内陆省会中心城市或副中心城市,是国内大循环的内陆“动力源”,是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要素配置中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要素开放型经济地区依托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综合配套服务优势、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往往承担着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功能,成为国内外人口、货物、资金、信息等要素

15、流动的配置中心,既是国际资源要素进入内陆地区的首选地,也是内陆地区资源要素链接国际大循环的重要窗口。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促进资源要素双向合理流动高效集聚的能力,是衡量要素开放型经济地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的核心功能。(四)口岸开放型经济地区是沿海沿边地区衔接国内外双循环的国际大通道口岸开放型经济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沿边的对外开放口岸地区,是衔接国内外大循环的大通道地区,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口岸开放型经济地区往往是中国“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的沿海和边境地区,承担着中国油气、矿石、农副食品等大宗商品进出口重要通道功能和人流、物流、资金流集散地的功能,是

16、中国与邻国经济、教育、医疗、金融等多领域紧密合作的门户地区,也是两国或多国跨境合作的试验田,成为衔接年第 期和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三、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存在的问题开放型经济地区在融入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既面临复杂国际环境冲击、常态化疫情防控挑战、衔接国际市场规则和环境不畅等共性问题,也存在不同类型的个性问题。本文将兼顾共性和个性问题,分类识别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存在的堵点和难点。(一)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在国际大循环中控制力、竞争力和引领力不足,在国内大循环中“动力源”作用亟待提升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问题主要是在国际大循环中的控制力、竞争力和引领力不足,在国内大循环中的“动力源”作用仍亟待提升。从对国际大循环的作用来看,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在日趋复杂国际竞争中对关键“卡脖子”技术突破不够、在国际前沿科技领域的控制力不强,国际管理组织和机构总部极少、在国际管理和交往中的话语权不多,在关系到国际产业组织重点领域的金融、航运等决策力和影响力都亟待提升,尤其是在全球高端要素市场的配置力有限。从对国内大循环的作用来看,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对周边及外围的地区优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