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肉鸽常见病毒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_范文胜.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19529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7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鸽常见病毒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_范文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肉鸽常见病毒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_范文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肉鸽常见病毒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_范文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养禽与禽病防治2022 年第 10 期肉鸽常见病毒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范文胜,刘思伽,邱深本*(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广州510430)摘要:肉鸽养殖产业是国内继鸡和鸭、鹅之后的第四大家禽养殖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公共卫生意义。本文就当前肉鸽常见的鸽新城疫、禽流感和鸽痘病毒等主要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特点进行综述,并总结归纳其防控策略,为肉鸽生产和有效防控肉鸽病毒性疾病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肉鸽病毒病 流行现状 防控策略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饮食质量和生活品质的需求正日益发生变化。肉鸽因其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而备受青睐,民间有“一鸽赛九鸡,无鸽不成席”的美誉1。相关统计数据

2、显示,2019 年国内肉鸽存栏量已达到4 525 万对,年产乳鸽 7.5 亿只2,3。但是,在养鸽业日益发展的同时,鸽病尤其是鸽病毒性疾病已成为困扰养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难题之一,养鸽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 2022 年 6 月底举办的第 31 届广东畜牧兽医科技大会鸽业分会会议上,笔者认为养鸽业目前主要面临六大困境:饲料、土地、资金、种苗、防疫和环保问题,而做好疫病防控是保持生产正常的基础。此外,笔者还认为现今养鸽业疫病已呈现出“老病不断,新病又现”的特点,而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又要求养殖户不能只停留在消毒和疫苗免疫接种的层面,重点更应该关注如何全面地做好养鸽的生物安全措施。目前,影响鸽群健康的病

3、毒性传染病包括鸽新城疫、鸽禽流感、鸽痘、鸽腺病毒感染、鸽疱疹病毒感染、鸽轮状病毒感染和鸽圆环病毒感染等,其中最常见的为鸽新城疫、鸽禽流感和鸽痘等 3 种病毒性疾病。近年来,养鸽业亏损严重且养殖规模已呈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在行情不景气的同时做好疫病防控等生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有鉴于此,本文对以上 3 种常见肉鸽病毒性疫病的现状与防控措施重点介绍,以供肉鸽生产防疫上参考。1鸽新城疫鸽新城疫是由鸽型副黏病毒(pigeonparamyxo virus type 1,PPMV-1)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以及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俗称鸽瘟,亦称鸽 I 型副黏病毒病,临床发病主要表现为肠炎、腹泻以及

4、神经症状等特征4。该病最早于 1977 年苏丹和埃及的信鸽中首次被发现,随后陆续在其他国家报道,目前已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5。我国香港于 1985 年首次在发病的鸽群中分离到病原,随后在广东、福建和四川等省份蔓延开来6,7。近年来,国内多个省份均有鸽新城疫的报道,并呈现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冬春季节为高发期的特点8。目前,鸽新城疫已造成我国养鸽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已成为危害养鸽业健康发展最为严重的疫病之一9。新城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正禽腮腺炎病毒属的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 RNA 病毒,包含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A020209017)*通讯作者:邱深本(1967-),男,博士,教授,主

5、要从事动物传染病学研究。E-mail:shenben-.中图分类号:S85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847(2022)10-0002-062-养禽与禽病防治2022 年第 10 期6 个结构基因和 2 个非结构基因。该病毒基因组全长为 15 10015 200 nt,分为 Class I 和Class II 2 个分类,Class I 类病毒仅有 1 个基因型 VI(3 个亚型),Class II 类病毒可分为至少 21个基因型以及不同的亚型10。目前,从鸽子中分离到的新城疫病毒仅有少数病毒属于 Class I,绝大部分病毒均属于 Class II11。研究表明,鸽新城疫

6、起源于鸡新城疫,且极有可能为鸡新城疫病毒在鸽体内环境中长期适应而发生基因变异所产生12,其病原即为一种抗原变异的新城疫病毒7。新城疫的发生最早报道于 1926 年印尼的爪洼岛和英国的新城两个地区,受制于当时的疫情防控技术水平低下和疫病认知能力欠缺等多种因素限制,该病的暴发极有可能早于该时间12。截至目前,新城疫在全球范围内共发生了 4 次大流行13,分别为:(1)19201960 起源于东南亚,由基因 II、III 和 IV 等 3 种基因型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第一次大流行,主要感染鸡,水禽、鸟类几乎不感染。(2)19601970 起源于中东地区,由基因 V 和 VI 型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第二次

7、大流行,主要感染观赏鸟、笼养鸟等鸟类,并伴随国际贸易(推测主要是鹦鹉)进行传播。(3)1970 后期至 1980 年有可能起源于中东地区,主要由基因 VIb 亚型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第三次大流行,首先感染鸽子并以鸽子作为媒介迅速传播至欧洲及其他地区。该基因型病毒可导致鸽群严重死亡。(4)第四次大流行起源于 1980 年的亚洲,主要由基因 VII 型新城疫病毒引起。此外,专家预测,新出现的 VIIh、VIIi 和VIIIa 和 VIIIb 亚型新城疫病毒有可能导致新城疫的第五次大流行发生13。裴育等14通过 4 株鸽新城疫病毒的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 株分离株均为 Class II 类的VI 型毒

8、株。Tian 等15对 19962019 年 10 株鸽新城疫分离株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毒株均属于 VI 基因型,少部分属于 VII 基因型。Wei 等16对 20112015 年 13 株广西鸽新城疫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 13 株毒株均属于 VI 基因型的 4b 亚型。撒薇等17对 2019 年3 株广西鸽场分离的新城疫毒株进行基因分析,结果表明 3 株毒株均为 VI 基因型的 VIj 和VIk 亚型。孟令宅等18通过对鸡新城疫疫苗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鸡群主要流行的毒株为Class II 类的 VII 型,优势亚型为 VIId 和 VIIe,各基因型间交叉保护作用并不高

9、。因此,可以认为目前国内新城疫流行的基因型主要以 VI 和VII 型为主,前者主要感染鸽子,后者主要存在于鸡群中。目前,国内外尚无防控鸽新城疫的专属商品疫苗,多数鸽场均采用鸡新城疫疫苗进行鸽新城疫的免疫,虽然 2 者同属 1 个血清型,但由于两者间的基因同源性相差较大,鸽新城疫病毒与鸡新城疫疫苗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导致疫苗防控效果不甚理想,免疫失败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7,14,19。因此,鸽新城疫的防控完全依赖于疫苗并非明智之举。钟植文等12从珠三角某鸽场分离到鸽新城疫 JP 株,通过结构基因分析证明该分离株与常用鸡新城疫疫苗株同源性较低,建议通过疫苗免疫并结合隔离、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来综合防控

10、鸽新城疫。张一帆等20认为使用与鸽新城疫基因型相同的鸡新城疫灭活疫苗可以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但前提是做好鸽场的饲养管理工作。张彦红等21通过鸽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鸽源新城疫毒株正在不断进化,持续的流行病学监测和合理的免疫是有效防控鸽新城疫病毒的有效方法之一。卢冰霞等19,22通过对鸽新城疫广西分离株的结构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鸽源新城疫病毒株与鸡源新城疫病毒株存在抗原性的差异,迫切需要研制高效的鸽专用新城疫疫苗以防控鸽新城疫。裴育等14通过分析国内目前流行的鸽新城疫病毒基因序列,发现大部分毒株均为 VIb 型毒株,研发针对性的商品化鸽用新城疫疫苗迫在眉睫。刘思伽等2

11、3通过中药复方制剂“鸽瘟净”的制备和动物试验证明,该中药口服液对鸽新城疫病毒具有明显防治作用,预防效果较为理想,配合疫苗使用可达到缩短疫情时间减少鸽群死亡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防控好鸽新城疫,关键是要同时做好生物安全与免疫接种两方面的工作。特别是鸽群已处于新城疫发病期,更应做好以3-养禽与禽病防治2022 年第 10 期下 4 方面的措施:(1)加强带鸽消毒,隔离和淘汰发病鸽;(2)马上进行新城疫抗体口服治疗,同时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3)对受威胁鸽群紧急接种新城疫疫苗,发病鸽则稳定后再接种,若发病鸽立即接种疫苗有可能因应激增大而导致鸽群短期内死亡率急剧升高,同时出现神经症状的病鸽

12、也会增多;(4)使用中药辩证施治。基于中兽医理论,鸽新城疫属于温热性疾病,应根据辨证论治、君臣佐使配合组方的原则使用解表中药,可达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2鸽禽流感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 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可导致家禽和野禽发生严重呼吸道疾病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通常指 H5、H7 亚型)和低致病性禽流感(通常指 H9 亚型)24,25。我国在对活禽市场和野生鸟类禽流感的例行监测中发现鸽子也是流感病毒的宿主之一,感染鸽的主要有 H5、H7 和 H9等亚 型 禽 流 感 病 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s,AIV),并可导致 10

13、%50%不等的死亡率,但鸽子究竟对禽流感病毒是否易感,国内外学者间依然存有较大分歧26,27。研究表明,几乎所有鸟类均可感染 AIV,但由于易感程度具有差异性,因此不同鸟类感染后的症状并不相同25。AIV 属于有囊膜、分节段的负链 RNA 病毒,由于 RNA 酶缺乏校正功能,病毒在转录复制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基因的变异和重组从而导致新型流感病毒的产生25。研究表明,随着AIV 毒株的变异和进化,病毒已从只能结合a-2,3 唾液酸受体演变为可同时结合 a-2,3和 a-2,6 唾液酸受体,由于鸽上呼吸道黏膜含有丰富的 a-2,6 唾液酸受体,因此显著增加了鸽对 AIV 的易感性28。刘开拓等25基

14、于 RT-PCR和 ELISA 方法统计 20012020 年 19 个国家和地区的 7 197 份鸽源样品,发现时间的推移与流感病毒感染鸽的阳性率呈正相关。高宇轩等29从某活禽市场分离到 1 株鸽源新型重组H10N8 亚型 AIV,小鼠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小鼠具有一定的致病性,提示有必要继续加强 AIV 的监测和致病性研究。罗青平等30在湖北一发病肉鸽群分离到 1 株 H9 亚型AIV,肉鸽动物回归试验可从产生禽流感症状的鸽群病变组织中分离到病毒。因此,防控鸽AI 工作面临严峻性和复杂性,任重道远。虽然在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监测中可从鸽组织器官中分离到不同亚型的 AIV 病毒,但临床的病例

15、较少且通常观点认为鸽对禽流感的易感性不高,因此一般情况下在鸽养殖场中均不接种禽流感疫苗24。但是,鸽可携带 AIV 是毋庸置疑的,并且由于鸽感染 AIV 后存在与人类密切相处的可能,这也为 AIV 在野鸟和人类之间成为中间宿主提供了有利条件25,31。研究表明,鸽对禽流感的易感性显著低于鸡,但现实情况是鸽可发生多种禽流感病毒亚型(包括但不限于H5、H7 和 H9 亚型)的自然感染31。因此,加强鸽禽流感的综合防控对养鸽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公共卫生意义。此外,由于鸽新城疫和鸽禽流感在临床症状、组织病变等难以区分,因此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快速的初步诊断具有必要性,后期也可通过血凝、血凝抑

16、制试验以及毒力测定等手段进行进一步的确诊工作。鉴于此,笔者认为鸽禽流感的综合防控首先需配合实验室的检测(病毒分离与鉴定、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进行研判后,再针对性的制定具体防控措施,重点须做好以下 4 个方面:一是做好疫苗接种工作,针对养鸽场情况,安排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二是做好鸽舍的日常清洁、消毒工作,严格把好日常的带鸽消毒关、门口消毒关;三是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做到饲养达到标准化、管理趋于规范化;四是鸽群发病时需要及时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群体,严禁混养其他禽类,防止飞鸟接触鸽群。3鸽痘鸽痘是一种由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的鸽痘病毒(pigeon poxvirus,PiPV)引起的传染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水疱、结节、口腔和咽喉溃疡以及产生伪膜等特征32。鸽痘病毒为双股 D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 282 kb,至少可编码 271个蛋白,与鸡痘病毒的同源性约为 84%左右33。4-养禽与禽病防治2022 年第 10 期其中,4 b 蛋白为鸽痘病毒非常重要的核心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保护性和种属差异性,因此常用于鸽痘病毒的分子遗传进化树分析34。此外,鸽痘病毒具有宿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