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脑与电信信息科学领域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现已经发展成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家“十四五”规划对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作出部署,赋予智能经济重要使命。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带领人类社会从信息时代跨入智能时代。信息素养自1974年Paul Zurkowski提出后就备受世界1各国关注,其内涵是不断发展、动态变化的,在工业、2信息和智能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在大机器生产的工业时代,社会信息量剧增,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文献检索能力成为该时代信息素养的内涵。在计算机、互联网普及的信息时代,信息素养的内涵则趋向于运用信息技术发现、组织、使用和
2、评价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美国图书馆协会指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获取、评价、整合并利用信息的能力。我国学者大多将其划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伦理道德、信息态度等。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的智能时代,国内学者将信2.1 信息素养的发展历程2 智能时代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1 引言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与各领域的融合不断加深,在医疗、金融、城市、制造、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及颠覆性变革。随着人机交互、语音识别、图形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愈发丰富,广泛应用于自适应学习、智能机器人、智能课堂等。在学前教育领域,智能传感器、智
3、能穿戴、智能芯片等技术将幼儿学习、游戏、运动、生活过程数据化。智能晨午检系统使用无感测温、智能考勤等技术,降低流行性疾病二次传染的风险;智能教学系统利用AR、VR等智能技术实现幼儿园智能教学场景化,带来身临其境的直观学习体验;智能感觉统合系统采用互动感应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感统训练空间,促进幼儿触觉、听知觉、视知觉感官发展;智慧区角游戏系统运用多元动态的方式记录幼儿区角活动的历程,实现幼儿个人纵向比较。将幼儿数据及时传送至云端记录、存储和分析,建立智能档案,帮助教师更微观、深入地了解每个幼儿现状及身心发展特点,掌握幼儿出勤、身高、体重数据,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掌握幼儿跑跳数据,了解运动能力;掌握幼
4、儿思维活动数据,了解幼儿学习能力和专注力,从而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教育。同时,家长可获得幼儿成长反馈,协助教师与家长实现有效沟通,促进家园共育。智能时代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内涵、价值取向与路径探究翟佩超摘 要:智能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宏观政策、技术层面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给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带来巨大挑战。信息素养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展现出不同的时代内涵,对信息素养进行价值回归、多元回归、人文回归。提出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育应坚持理念引领、规范标准、家园共育,以助力幼儿个性化发展,以应对智能时代发展与未来教育变革。(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运城 044000)关键词:人
5、工智能;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价值取向;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09(2023)016-0076-05作者简介:翟佩超(1987),女,山西运城人,工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素养。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规划课题“自我效能感视角下高职幼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21252。76DOI:10.15966/ki.dnydx.2023.z1.009电脑与电信图1 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结构体系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结构体系智能信息意识智能信息知识智能信息能力智能信息伦理基于AI-TCK的资
6、源整合能力智能社会认知人工智能知识信息安全基于AI-TPK的教学设计能力智能技术敏感度整合智能技术的教学法知识(AI-TPK)伦理规范和整合智能技术的学科知识(AI-TCK)基于AI-TPK的教学评价能力智能价值判断力伦理引导息素养的内涵进一步延伸。陈凯泉、熊璋等提出智能社会信息素养的核心是计算思维、编程能力、人机协同能3,4力,以及对智能化社会的深度认知。随着人类社会从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变,信息素养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特征,智能技术为信息素养注入了新的动力源泉,应以全面、发展、动态的眼光审视信息素养,重新考量5信息素养的内涵。3 智能时代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面临的挑战2.2 智能时代幼儿园教
7、师信息素养的内涵3.1 宏观政策带来的挑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主要通过感知来认识事物,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性。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发挥幼儿主动性,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最大程度发掘幼儿潜能。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承担着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引导幼儿对信息的理解、使用与创造的历史使命。随着智能机器人走进幼儿园,展现出人工智能的便捷、高效。作为幼儿园教师,要正确看待人工智能,要合理使用智能技术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积极关注、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提升自身信息素养以应对智能时代重塑的教育生态。智能时代,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
8、培育必将超越过去一般意义上的通用信息素养,赋予其新的维度和取向。为此,本文尝试将智能时代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定义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动态,具有一定智能技术基础知识,能将智能技术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家园共育、个人成长等活动中,并能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与幼儿的关系。基于AI-TPACK理论,本文构建出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结构体系(如图1),包括智能信息意识、智能信息知识、智能信息能力、智能信息伦理四个维度。智能信息意识指积极、持久地关注智能技术领域,激发学习智能技术原理知识,意识到人工智能在教学、生活的作用,并能主动运用的内在动力。智能信息知识包括人工智能知识、整合智能技术的教学法知识和整合智
9、能技术的学科知识。其中,人工智能知识指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技术等原理;整合智能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是将智能技术与教学法相融合,使用智能技术优化教学法的知识;整合智能技术的学科知识指用智能技术拓展学科知识,即使用适宜的智能技术丰富学科知识。智能信息能力是将AI-TPACK与教师教学能力相结合,指能够区分人工智能技术,能利用合适的人工智能技术呈现、拓展、设计教学内容,实施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的人机协作能力。智能信息伦理指正确处理人工智能和教师的关系,合理使用智能技术,保证智能资源共享与信息安全。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为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变革做出了总体规划、指明了发展方向。人工智能+教育
10、蓝皮书(2018)提出智能学习过程支持、智77电脑与电信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产业结构调整、失业率的增加,新兴职业需求的不断增长。科学杂志曾预测,到2045年,全球平均会有一半的劳动岗位被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但在人类社会360多种职业中,人工智能取代教师职业的可能性仅0.4%,但并不代表教师职业可以远离智能技术独立存在。为此,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危机意识和改革意识,主动适应智能时代变革,积极应对智能技术带来的挑战,聚焦幼儿潜能开发与品质培养,以“将来时”的状态,尊重新技术、认识新技术、学习新技术,灵活利用智能技术开展幼儿保育和教育,在技术变迁中不断更新自身信息素养,以适应智能化的
11、7教学环境。自2018年起,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6相继提出大力实施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2020年疫情期间,各地为确保“停课不停学”开展大规模在线教学。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学前教育的重要作用,幼儿教师应主动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能教育评价等五大应用场景,全面勾画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蓝图。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推6进智能教育应用的战略部署。3.2 技术层面带来的挑战智能化的教学环境、数字原生代的受教育者、跨学科的教学体系、开放式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等,越来越多智能技术应用到学前教育领域。虚拟仿真技术可实现浸润式教学体验,便于幼
12、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智能机器人将幼儿知识传播拓展到人机之间,实现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幼儿园教师不再需要进行传统的信息加工等低级任务,而应关注人机协作、智能创造等高级任务。这都对幼儿园教师提出技术性的挑战。3.3 伦理道德带来的挑战智能技术可采集幼儿出勤、身高、体重、跑跳、思维活动数据,大数据充分挖掘幼儿行为、轨迹、偏好等相关性,有助于幼儿教师准确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运动能力、学习能力和注意力等发展特点,给教师带来便利。然而,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较低,智能设备记录信息,使信息泄露风险增加;面对自主性越来越高的智能机器人,当机器代替人进行决策、采取行动出现了不好的结果时,6技术使用的伦理性问题就
13、尤为凸显。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智能技术带来的伦理风险,为幼儿敏感信息建好防护堤,理性判断智能机器人所提供的决策,防止产生过度依赖,对幼儿、自身和机器人行为负责。4 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由人民对于高质量教育迫切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优质美好教育的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信息时代,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日益完8善,形成了大规模、开放性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是其主要特征。在线课程资源的显性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公平,教育的不平衡发展问题在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得到有效缓解。但由于幼儿年龄小,自主学习能力弱,直接感知、亲身体
14、验、实际操作更适宜幼儿。幼儿教育领域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凸显。智能技术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可能,智能技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征,展示智能技术,满足幼儿求知欲,尊重幼儿好奇心;记录过程性数据,推送个性化的体验,尊重幼儿个体性;提供虚拟探索发现空间,加强幼儿自主探索,尊重幼儿创造性;创设情景,增强与幼儿的情感交流,尊重幼儿主体性。4.1 价值回归:从“技术至上”转变为“童本至上”幼儿园教师要将课堂教学由知识传授为主转为思维品质、潜能开发为主,根据学龄前儿童注重体验感、真实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自主筛选适宜的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幼儿园教师环境创设、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教育活动的计划
15、与实施能力等教育活动中,探索人机耦合的教学场景,创设智能学习情境,制订合理的教学策略。VR、AR技术可将幼儿园五大领域知识与智能技术进行融合,例如科学领域可设计走进科技博物馆、走进动物演化,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中的人工智能(2019)强调,人工智能进入教育领域,教师在调整教学方式的同时,还要具备适应人工智能的能力与素养。智能技术应用于幼儿教学,关键在于其能否保护幼儿高阶想象力,促进幼儿潜能发展,促使幼儿构建跨学科、跨文化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大力提升教师智能信息能力,在一日生活中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智能课堂教学,进行智能教学评价,达到人机协同。智能时代,重复性、程序性的知识传授
16、被具有强大信息自动获取、感知、处理、推理和决策能力的AI所取代,信息获取、传递的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价值回归应由重视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转变为重视幼儿主观感受,从“技术至上”回归到“幼儿至上”,实现从信息时代的共享到智能时代精准的转变。如何提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精准化智能教育逐渐成为未来学前教育的重点。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谋划部署,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幼儿教育事业不仅9要传授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教师要聚焦幼儿,主动提升自身智能信息意识,关注幼儿创新能力培养,使幼儿全面化、个性化、多样化发展。4.2 多元回归:从“单一技术”转变为“学科整合”78电脑与电信知科技创新,探寻自然奥秘;健康领域可设计走进人体、走进微观世界、体验生命的意义、尊重自然规律等一系列沉浸式体验课程,培养幼儿好奇心、兴趣欲和自主探究能力,助力潜能开发。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难以实现随时随地观察幼儿并记录,而人脸识别系统、知识图谱等智能技术为其实现提供可能,通过智能采集设备采集幼儿反馈信息、行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