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振兴-196-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年第 33 卷第 23 期(总第 547 期)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期党和国家共同推动农村繁荣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和必由之路,而人才振兴是撑起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和内在动力,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保障,因而,要把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要充分吸收各类热爱乡村,服务乡村,愿意献身乡村的有志之士扎根乡村,让各类人才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并发挥乡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造就乡村建设。1 逻辑机理:乡村人才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囊括了“五大振兴”,分别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等,“五大振兴”必须协
2、调发展,统筹推进 1。而人才振兴是其他四大振兴的“台柱子”,也是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因此,要不断提升乡村人才的内涵培养,积极探索乡村人才资源的开发管理,来支持乡村振兴。1.1 乡村人才是乡村产业振兴的要素资本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核心,乡村产业振兴不仅涉及到现代农业生产、产业、经营等多方面的维度,而且为增加农村农民个体和集体经济收入提供必要的条件,对促进农业农村早日实现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证明,乡村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文化发展、生态发展和组织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是实现全面振兴的基础。而人力资本与乡村产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关联性,不管是实现乡村经济的发展还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都
3、需要加大对乡村人力资本的经营和培育,而乡村人才的建设便是人力资本经营和培育的具体体现。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兴旺是重点,而产业兴旺的基础条件是乡村人才的振兴,因而,乡村人才建设是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要素资本,直接关系着农业科技的孵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和乡村生产率的提高,对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1.2 乡村人才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活力来源乡村文化振兴是农民新生活和新精神的反映,涵盖乡村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和乡土特性。对重塑农民的文化价值观,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弘扬乡村主旋律和乡村正气,提高
4、乡村软实力和治理凝聚力具有目标导向的作用。而乡村人才拥有丰富农业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同时,在乡村农民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其言行能充分调动村民的文化自觉性和主动性,对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乡村陋习的遏制、乡村文化的传承等具有表率作用,并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弘扬,实现乡村文化真正意义上的振兴。因而,乡村人才的振兴是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活力来源,有利于引导村民共建文明有序的乡村社会。1.3 乡村人才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建设力量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长久发展的基础,对造就乡村经济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乡村生态振兴中,建设生态宜
5、居的美丽乡村是首要任务,其根本是做好乡村厕所整治、垃圾分类、污水的集中处理等一系列工作,提升村容村貌和改善人居环境,建立长效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从而服务乡村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2。乡村人才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是乡村面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人才的引、育、留、用机制建设研究王金敖(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黄岩318020)摘要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当其冲的是人才。加快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乡村产业振兴的要素资本,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活力来源,也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建设力量,更是乡村组织振兴的承载主体。然而,在“三农”建设进程中,乡村人才在引进、培育、用好和留
6、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应针对乡村各类人才的需求,以强化人才引进为基础,人才培育为重点,人才留住为保障,用好人才为关键,打好引进、培育、用好和留住的“组合拳”,为促进“三农”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乡村人才振兴乃至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人才;机制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2-08-10 基金项目 2021 年度台州乡村振兴研究课题(TXZA2115)。作者简介 王金敖(1989),男,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197-焕然一新规划实施的依靠者 3。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是吸引和留住
7、乡村人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留下来的人才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契机,特别是农业农村产业的绿色化、生态规律、生态红线的把控,因而,乡村人才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启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生态振兴的建设力量。1.4 乡村人才是乡村组织振兴的承载主体乡村基层组织涵盖面广,包括村两委、妇联等多个组织,是村级最基础的组织单位,他们不仅了解基层的特点和需求,还可以协助乡镇单位开展各类培训和社会服务,并且能有效提高村民的自我组织、管理和治理能力,能提升乡村的治理效率,在乡镇各级单位和广大村民之间落实乡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政策、环保等方面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乡村人才作为基层组织的重要核心力量和重要成员,能够不断推进
8、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并增强基层组织的服务意识,同时在乡村人才和基层组织的协同作用下,提高乡村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激发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来增强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4。因而,乡村人才能够不断促进乡村组织的建设与蓬勃发展,是乡村组织振兴的承载主体。2 应然诉求:乡村振兴对乡村人才的需求乡村振兴的过程是乡村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三农”战略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要充分认识到不同类型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中坚力量,要实施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的活力,来带动乡村分步骤、分阶段逐步实现乡村的全方位振兴。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引进一批
9、有志之士,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服务乡村建设 5。从当前来看,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类型:乡村经营性人才、乡村治理型人才、乡村复合型人才和乡村公共服务型人才。2.1 乡村经营性人才乡村经营性人才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生力量,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基础。在促进农业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村民个体经济收入等都离不开乡村经营性人才的引导与推广。并且在改善经营管理模式,助推农业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建设乡村品牌农业,实现农业生产者向“生产者+供应商”的转变,以及优化乡村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使原有的传统农业重
10、新焕发活力,而且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入村投资和返乡就业。2.2 乡村治理型人才乡村治理是乡村建设的薄弱环节,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乡村治理精准化和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制约乡村发展的一大瓶颈,培育更多乡村治理型人才能加强对乡村社会秩序的管理,切实提升乡村治理的专业化水平,创新乡村社会管理手段 6。而且,乡村治理型人才是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保障,在治理乡村过程中起到监督和督促的作用,并实现乡村系统综合治理、依法依规治理和源头分类治理,帮助村级干部在缓解村民矛盾中理顺工作思路,打开工作局面,从而构建长效的乡村建设发展机制。2.3 乡村复合型人才乡村复合型人才熟悉乡土文化,知识技能多样,能长
11、期坚守当地,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技能型人才。当前,乡村复合型人才已发展成为乡村发展的生力军,乡村复合型人才除了精通自己本身的专业知识外,对乡村产业的发展方向、乡村专业知识、乡村岗位工作要求等掌握得精而全,因而能不断促进村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乡村技术的变革和乡村经济的多元化,为乡村的产业发展带来新业态和新动力,进而增加村民效益,真正实现乡村跨越式发展。2.4 乡村公共服务型人才乡村公共服务型人才在乡村管理体制、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乡村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具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伴随乡村生活水平和村民对精神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增强乡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已成为村民对美
12、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创建一支乡村公共服务型人才队伍,把乡村纳入统一的公共服务网络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功能和供给效率,协同推进乡村公共服务的精细化、均等化和智能化 7。不仅有利于乡村精英人才资源的回流,而且使外来的从业者能够真正留在乡村、建设乡村,实现乡村的繁荣发展。3 实然状态:乡村人才面临的困境当前,乡村人才资源流失严重,在引进、培育、用好和留住等不同方面都存在缺陷,导致涉农领军人才储备量明显不足、人才结构与乡村就业结构不匹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严重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3.1 引不进引进机制不到位近年来,由于城乡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生活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势能差”,造成城
13、市“虹吸效应”凸显,乡村的人才相对匮乏,久而久之乡村人才出现“饥荒”现象。其最直接的表现是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从数量上达不到要王金敖: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人才的引、育、留、用机制建设研究乡村振兴-198-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年第 33 卷第 23 期(总第 547 期)求,技能素养不高、结构不合理,开拓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数量和质量都远远满足不了乡村发展的需求。第一,乡村的基础条件相对较为薄弱,基础配套设施相对缺乏,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等因素导致吸引人才的动力不足,这是造成人才引不进的主要原因。第二,对人才的资金投入欠缺,因乡村集体经济收入少、上级政府财政支持不充裕,使得人才的薪酬、医疗卫生和基
14、本住房保障等待遇与人才预期不匹配,造成部分高素质人才向生活条件好、待遇高的城市流动。第三,配套政策滞后,乡村人才发展在再培养、再教育、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的引进政策体系,尤其是在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安家补助、创业扶持、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形成配套政策制度,不能为乡村人才创造便利的发展环境。3.2 育不成培育机制不完备当前,大多数乡村集体、政府单位已经认识到乡村人才的培养是乡村获取竞争力的一大法宝,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与实践,乡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各类问题。第一,乡村人才培育与产业需求错位。乡村人才的培育上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与乡村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得不到培育,导致目前人
15、才不能适应乡村产业和运营的需求,乡村产业结构的升级难以得到有力的人才支撑。第二,忽视重点领域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培育与储备。乡村社会的发展仍需一大批高层次“三农”领军人才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第三,对乡土人才的培训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在乡土人才培训过程中,培训和传授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培训内容理论性较强,培训计划有名无实,存在“走过场”等现象,无法满足乡村经济发展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要求,以及村民学有所需,学有所用的愿望。3.3 留不住留任机制存缺陷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乡村老龄化、空心化的加剧,乡村人口数量在持续下滑,大量适龄的乡村人才奔赴城市发展。人才留不住现象是我国广大乡村普
16、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对于本土村民。一部分是土生土长的青少年,在通过高考等方式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后直接定居在城市发展,从而形成乡村人才的空白。另一部分为乡村的青壮年工作者,由于受到农业机械化程度及乡村产业经济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纷纷脱离乡村,外溢到城市打拼,导致乡村人才不断外流,乡村的空心化、无能化进一步加剧,专业技术人才留不住现象尤为明显。而对于外来人员,如部分大学生村官,其在乡村工作更多是拥有“基层工作经历”,而不会在乡村地区长久地留下来,因而,乡村目前大部分为中老年队伍,留在乡村的后备人才明显不足。二是部分地方政府的重视度不高。虽然地方政府有各种扶持政策,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但是乡村仍然存在着资源匮乏,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劣势,使得乡村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越来越紧缺,严重制约了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在激励机制上,主要注重人才引进时的物质补贴,但对引进来留下来后的制度性奖励相对偏少,激励效果不明显,也使得本来引不进人才的乡村,还流失了大批的本土人才。3.4 用不好任用机制不健全当前乡镇单位对人才仅局限于引进来,但对于如何在乡村社会发展中发挥人才更大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