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6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39卷)2023年第1期 Journal of Yuxi Normal University Vol.39 No.1 Jan.2023新建本科院校高质量内涵发展的理路分析程 斌,焦 蓉,曹玉娟(玉溪师范学院 研究生教育管理筹备处,云南 玉溪 653100)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理路;分析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组织中所处的教育生态位,决定着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价值追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基于服务地方社会发展需求为存在理路,以大学功能的生成性、发展性逻辑为学理依据,促进大学基本功能的拓展,从而实现为社会供给专业人才及行业产业需要
2、的知识与技术,支撑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506(2023)01-0126-07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提出了“四个服务”明确要求,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大学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除培养优秀人才外,还为社会供给科学知识。进入 21 世纪,随着社会新经济业态的大量涌现,高等教育组织无疑将继续
3、承担此任。现代大学和过去人类任何历史时期相比都高度地融入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正迅速而有力地改变着社会发展的模式和图景。一流大学凭借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科学研究平台、大项目集成一体的资源聚集优势,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着各类人才培养,供给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与技术。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对高等教育组织抱有的期待和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迫切,人类社会生活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外部驱动,强烈聚焦在高等教育组织的创新发展上。现代大学支撑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和知识更加倚重。考察大学从教学型到教学研究型再到社会服务型的历史发展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以前
4、的大学以培养大批优秀专业人才而赢得社会声誉,21 世纪的大学则以优秀人才、知识与技术的供给为合法性存在的根据,并赢得社会的认可。因此,新建本科院校高质量内涵发展,必然要求其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类型、层次,找准服务面向,走分类发展之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服务社会的成效与水平来体现高校价值与理想使命。一、概念界定新建本科院校,是指 2000 年以后教育部新批准的普通本科院校。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全国高作者简介程斌,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EB/N.人民日报,2016-12
5、-09(01),http:/ N.人民日报,2018-05-03(2).瞿振元.新建本科院校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N.中国教育报,2016-04-08(2).127 程 斌,焦 蓉,曹玉娟:新建本科院校高质量内涵发展的理路分析等学校共计3 01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 756所(本科1 270所、专科1 486所),成人高等学校256所。在本科院校 1 270 所中,其中新建本科院校 709 所,占比 55.8%,占据了本科院校的“半壁江山”。新建本科院校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按建校时间区分;二是按服务行业属性区分;三是按办学资金的财政保障主体区分。研究者认为以国家教育政策出台的时间节点来划分新建本
6、科院校是合适的,避免涉及复杂的因素而引起问题争议,如财政供给、学校类型、学科层次等许多尚未形成统一定论的问题。学界在研究中也使用新建本科高校的概念。新建本科高校与新建本科院校都是指 2000 年以后教育部新批的普通本科院校,虽然名称有所不同,但在概念内含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如果细究起“院校”与“高校”的差别,在大学发展史上确有不同指向及内在含义,“院校”即学院称谓,突出行业产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即大学称谓,体现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与知识供给。另外,高等教育学界通常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管辖的,地方财政供养为主或者所在地的政府为办学主体的,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7、的高校统称为地方本科高校,而地方本科高校在高等教育组织生态群落内部,在办学层次、类型、水平等方面差异性也非常大,这其中也包括新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由原高等专科学校通过整合地方教育资源升格为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差异性大,学科专业设置以师范教育为主体,逐渐发展为多学科门类性质的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属于地方本科高校,但也有别于地方本科高校(见表 1)。表 1 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本科高校的区别与联系类型内容新建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历史2000 年,升格为本科层次开展本科教育历史较长所属管辖分别归属于省、市管辖省属管辖办学经费由省、市级财政分别供给省级财政供给办学属地绝大多数在地州市办学绝大多
8、数在省会城市办学办学层次主体为本科层次教育;少部分院校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展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办学类型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办学定位以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为主以高素质应用型、研究型人才为主服务面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主要服务面向以服务本省、区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主要服务面向从表 1 来看,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本科高校在 8 个比较维度上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办学历史、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定位、服务面向等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性特征,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在认识大学、理解大学、办好大学等方面尚处于学习、探索、实践阶段,对大学存在的本质、发展历史、理想使命、不同历史时期
9、的转向、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价值追求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虽然,有时候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本科高校被人们统称为地方高校,但绝非可以混淆、掩盖二者之间的显著性区别,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初期,在一定程度上是模仿和追随传统本科高校来建设,办学同质化特征也就不足为奇,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唯有坚持差异化、特色化、高质量转型发展,以内涵发展方式促进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 128 二、内涵发展的背景分析从大学功能的生成来分析,自升本以来的新建本科院校其功能主要体现在教学这一大学的原初功能,这与大学功能生成及发展规律相一致。大学在产生之初,实际上就
10、是以教学作为其核心功能,通过教学活动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为社会供给文、法、神、医等人才来实现社会服务职能。新建本科院校从原高等专科学校升格而来,主要体现为教学功能的发挥,是为行业培养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类似于欧洲早期的技术学院,或者美国的社区大学,学院创建的初衷是为行业、产业、社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直接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支撑地方行业发展。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受早期欧洲大学崇尚自由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传统的影响,专门培养以从事某种职业为主的学院,人们并不认为它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旨在追求纯粹而高深的学问,扭转这一看法的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建校之
11、初就以服务本州农业发展为目标,把州的边界看作是大学服务的边界,提出并确立大学社会服务的思想及职能。至此,以面向行业产业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学院,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自身合法性存在的根据与发展优势。大学职能的发挥是以功能为基础和前提的,大学功能的生成和拓展是有顺序及规律的,大学从最初的教学功能发展衍生出研究功能,教学和研究功能是大学的基本功能,而其他功能是在其之上逐渐发展而生成的。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功能的基础上,随着管理者和教师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方面的认识提高以及投入增加,大学的另一核心功能研究功能逐渐形成并表现出应用型研究的特征,其在技术推广、技术应用、技术成果转移等方面也具备了一定优
12、势。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研究两大核心功能的基础上,逐步拓展生成大学的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功能。随着新建本科院校各项功能的生成及发展,随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满足社会需求,构建地方一流本科高校,新建本科院校必然要从内涵的发展上进行转型。新建本科院校十余年的转型发展实践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新建本科院校面对转型发展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具体表现为,是办学层次上的转型还是在办学类型上的转型,即高职本科层次与行业应用型院校的转型,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转型意味着办学层次的降低”和“转型代表着与办大学的目标相去甚远”,这种思想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中期,2015 年 1
13、1 月,国家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髙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群体认识到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学校“转与不转”的争论演变为怎么转的问题,是学校的部分学院、部分专业转型,还是通过项目形式探索试点转型,高校内部对转型发展的认识基本统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新问题是对“应用型人才”观的认识与理解,即教师群体原有的认知与新应用型人才之间的分歧。后期,新建本科院校在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建设过程中,明确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区别及联系,加之新增硕士授予单位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政策引导更加突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高等教育按类
14、型推进分类评价,引导高校根据自身类型、层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通过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鼓励新建本科院校加快转型发展,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一方面体现了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高等教育组织生态结的自身逻辑;另一方面也是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 程 斌,焦 蓉,曹玉娟:新建本科院校高质量内涵发展的理路分析高等
15、教育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水平所决定的,各自承担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责任。罗伯特沃尔夫在大学的理想中指出:如果大学拥有大量的为社会服务的知识,但是缺乏把这些知识用于实践的决心和责任感,那么公众就会认为大学是无用的,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国家进一步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加快转型发展,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必然要求其加速内涵发展,积极关注地方社会重点行业产业的创新升级,调整专业结构,供给社会优秀应用型专业人才。三、内涵发展的理论分析新制度主义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等人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创立。他将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史研究之中并发现了制度与制度变迁在长期经济增长与停滞中所起的作用,建立“
16、制度选择经济和社会结果”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方法。该理论与方法在 20 世纪 80 年代被运用于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迈耶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对传统制度学派关于组织的分析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组织场域(organizational field)是由各个组织集聚起来构成的制度生活的认知区域”。根据迈耶的新制度主义理论组织分析框架,“首先,必须从组织所处的大环境去分析和解释各种各样的组织发展,去理解组织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机制:第二,在一项组织研究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考察技术环境外,还必须关注组织所处的制度环境,即与组织产生和发展相关的法律条文、文化传统以及观念俗成等一系列社会环境。第三,他认为更多理性神话制度化的环境和场域,会产生更多的正式组织。第四,一旦组织整合了制度化的神话,则将会更具合法性,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并更有可能生存下来。第五,在高制度化的情景中,组织活动必须支持这些神话(以获得合法性)。但是一个组织也必须参与实质性的生产活动(以获得直接的效益)。”图 1 新建本科院校合法性存在示意图以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制度语境、教育政策、办学的政府资金拨款、文化环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