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 4 月下乡村振兴101Rural Revitalization乡村振兴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探析*以湖北秦巴山区为例王欢(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绿色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是落实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实现美丽中国奋斗目标。基于此,笔者从湖北秦巴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阐述了湖北秦巴山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生态环境污染较严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水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等问题,并提出了推进生态制度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等加强湖
2、北秦巴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推动该地区走一条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关键词:秦巴山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中图分类号:X321;F323.2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872.2023.08.03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和长远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湖北秦巴山区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生态价值极为突出。在新时代背景
3、下,湖北秦巴山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大气污染治理、改善人居环境等生态文明建设上成绩斐然,但是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生态环境污染较严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水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湖北秦巴山区生态安全,也影响着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研究湖北秦巴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实践对推动该地区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湖北省秦巴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1.1 保持经济绿色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是推动经济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湖北
4、秦巴山区围绕绿色生态大力发展畜牧农林、地方水产等多样性特色农业产业,将农林特色资源转化产出为高效资本,有效探索了涵盖地方特色的水利、环境、旅游等新兴农村发展业态。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生态安全的理念,把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生态服务能力的提升作为发展目标。“两山”理论在实践创新中持续深化,“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目标也可以积极融合商业市场理念,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1。1.2 落实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不仅要求产业兴、百姓富,而且要求生态美。青山绿水是为老百姓提供安居乐业的人文生活环境和使人们
5、享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果的前提,人民群众想要富起来,就必须先让乡村环境美起来。湖北秦巴山区全域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主要以垃圾治理、污水处理、村貌提升为工作重点。大力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产业,依托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广泛开展了农产品生产外销、旅游开发等农村增收措施,通过大力实施消费帮扶,使得整体产业链后劲十足可持续,不仅环境得到了治理,农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2。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的主要手段,绿色发展的理念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修课,要充分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才能在保护乡村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更好地摸索提升当地经济的路径,让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要求。1.3
6、实现美丽中国奋斗目标的需要开展秦巴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利于实现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CX2021432)作者简介:王欢(1994),女,湖北十堰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沿问题。2023 年 4 月下乡村振兴102Rural Revitalization“美丽中部”,更对实现“美丽中国”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湖北秦巴山区具有承东启西的生态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湖北秦巴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绿色是美丽中国的主色调,湖北秦巴山区持续开展土地绿化行动,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开展精准灭荒、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
7、建设工程,让该地区土地不断变绿3。只有让所有地区的生态状况都持续向好发展,美丽中国的绿色底色才会更加亮丽。2 湖北省秦巴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湖北秦巴山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长江大保护“双十工程”和“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扎实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为“优”,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优良天数达标率达到97.0%;长江干流、汉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森林覆盖率达56.89%,林草覆盖率达77.09%;丹江口市、保康县尧治河村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些成绩离不开当地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着重部署,与此同时,该地区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2.1 农村环境污染较严重湖北秦巴山区主要
8、依靠农业和养殖业这两种农业生产方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不合理的生活习惯也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湖北秦巴山区的农民以耕地种植为主,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存在农作物秸秆焚烧以及化学农药过量使用、农药瓶随意丢弃等现象。该地区的养殖业主要是家庭散养和非规模化小养殖,包括鸡、猪、牛、羊等,养殖过程的主要污染为粪便及污水。部分畜禽养殖的粪便经化粪池收集后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部分经过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放,还有部分粪便直接排放不处理,这些畜禽粪便的非有效处理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在生活垃圾的处理上,湖北秦巴山区农村的大部分生活垃圾会由市政配套的垃圾运输车拖走并进行统一处理,但是还存在小部
9、分地区没有覆盖到,村民只能随意丢弃,导致农村垃圾还是随处可见。塑料薄膜、化肥袋子、废旧衣物鞋袜等丢弃情况普遍,而这些垃圾中不可降解物数量较多,导致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破坏了乡村人居环境。此外,由于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生态意识淡薄,很多农民并没有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过度使用化肥和随意丢弃垃圾都会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导致环境持续恶化4。2.2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基础设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虽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一直在增加资金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筹集资金的渠道十分有限,很少从企业筹得资金5。湖北秦巴山区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农村配套基础设施还不是
10、很完善,这不仅拉低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也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工作很难有效落实。湖北秦巴山区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导致居民居住比较分散,在农村的建设方面缺乏整体规划,房屋、道路的修建缺乏长远打算;供水、排水、燃气等方面的相关设施也不是很完善,普及率相对较低;且仍然有一部分农村地区缺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和垃圾回收设施,生活垃圾及废弃物处理能力有限,导致垃圾直接腐败变质,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2.3 水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水资源对于维持湖北秦巴山区生态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湖北秦巴山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湖北秦巴山区作为南水北调的中线,长江支流的汉江和丹江都发
11、源于此,该地区不仅水质好,储水量也很大。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整个湖北秦巴山区水质下降,水源污染严重。农民生活污水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很多都直接排入河流,导致富营养物质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局部流域富营养化严重。农民在耕地过程中对农药、地膜、化肥等未经过处理就随意丢弃,这些污染物通过土壤直接排入江河,对河流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水资源保护意识不足直接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只有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促进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水质保护环节,一方面,由于安装水质自动检测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部分地区缺少资金,导致其无法及时对水质进行检测,从而很难及时
12、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对水质保护、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缺乏相关的规定,水污染事故的预警机制也未能完全建立,导致水污染现象时有发生6。3 湖北省秦巴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对策3.1 推进生态制度建设湖北秦巴山区首先应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格执行生态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健全生态管理监管2023 年 4 月下乡村振兴103Rural Revitalization体系,改进生态恢复制度,加快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以确保环境资源能够长期利用。第一,针对湖北秦巴山区的地形和地理气候特点,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指南,完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标准体系和产业准入政策,引入社会力量投入环境污染治理,建立吸引社会资
13、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建立经费筹措机制。第二,加强乡镇生态环境工作队伍建设,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对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责任追究,增加企业和个人对环境损害的违规成本7。第三,在生态修复方面,通过构建生态修复体系来加强对森林、湿地、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对秦巴山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逐步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能力,加快打造汉江流域绿色生态廊道;逐步建立以“河湖库长制”为核心的环境综合监管体系,强化督导检查,健全河湖长制管理,加大河湖长制宣传力度,让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宜居是基础,所以要先把环境整治好,把硬件建设好。湖北秦巴山区要加强基础
14、设施建设,第一,对农村生活生产垃圾要进行适当处理,增加农村垃圾桶的数量,建立垃圾回收网点,同时不断完善农村的交通网和水电网。第二,对于污水处理,要深化城乡污水垃圾环境治理设施一体化建设,制定综合整治生活污水的处理设施运行维护体系,全面推进污水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试点项目8。第三,要强化城镇集中式与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现有供水管网改造升级,强化水资源配置网络建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能力,同时对城镇、农村供水设施进行及时更新与改造,有效保障供水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更好地为农村发展服务,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仅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村自来水改
15、造、污水治理、垃圾箱增加等一系列措施,还能改善村容村貌,极大地提高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增强人民幸福感9。3.3 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和价值观,培养公众的生态责任意识。第一,发挥政府的积极引领作用,加强湖北秦巴山区党政机关生态文明教育,在干部培训体系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生态文明素养。第二,加快生态文明教育进学校,环境治理最有效果的途径是环境教育,把生态文化放进秦巴山区的校园、课堂中,把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放进书本,在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让老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第三,在秦巴山区农村广泛开展群
16、众性生态文明宣传活动,让农民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定期举办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等活动,将文明理念融入创建的活动中,逐步提升村民的文明意识,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只有村民主动参与环境治理,才能快速推动治理工作的开展10。第四,通过多媒体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构建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多重宣传网络,广泛宣传生态保护的价值观,使其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文化。4 结语综上所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要注重同步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群众自觉参与,也需要相应制度和法律来约束群众的日常行为,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参考文献:1 唐学军,陈晓霞.生态文明视域下秦巴山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29(2):13-20.2 杜强.新时代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1):179-184.3 黄国勤.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问题及对策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9,12(6):113-121.4 张芸.基于乡村振兴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