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巫、舞不同源:殷商甲骨文中...时期的巫与舞之新考论(一)_蓝凡.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35146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巫、舞不同源:殷商甲骨文中...时期的巫与舞之新考论(一)_蓝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巫、舞不同源:殷商甲骨文中...时期的巫与舞之新考论(一)_蓝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巫、舞不同源:殷商甲骨文中...时期的巫与舞之新考论(一)_蓝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史研究Historical Studies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2年第7卷第3期12【内容摘要】在中国舞蹈史上,巫与舞的问题,可以说是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在中国的舞蹈界,甚至是在中国的人文社科界,都认为巫与舞不仅同源,还同字同义,这已成为一种定论。但从殷商甲骨文考察,巫与舞并不同源,我们对巫舞同源的误认,多是受到了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的影响。文章认为,“两袖舞形”的巫并非殷人之巫,而仅是汉人之舞,从甲骨文巫字的溯源来看,巫是远古生殖文化的使者,是华夏先民象形造字中最为“不可言说”的一次“苍颉造字”。从史前社会开始,巫与催生巫术就是孕育繁衍中最紧要的一项医疗技术。“巫”并非殷商时期的专业舞人,舞

2、蹈仅是行巫时的一种身体表现。巫舞在殷商时期的发展衍变,以及与其他类型歌舞的交流与影响,既体现了殷商甲骨文“巫”字被创造的理由,也体现了殷商的社会性作用的必然。【关键词】甲骨文;巫与舞;催生巫术【中图分类号】J7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084(2022)03001211【DOI】10.20070/ki.cdr.2022.03.002【Title】The Different Sources of Witchcraft and Dance:Witchcraft and Dance in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of the Shang Dynast

3、y New Research in the Pre-Qin Period of China(I)【Author】Lan Fan【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dance,the issue of witchcraft can be said to be a long-standing one.In Chinas dance circle,even in China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ircle,witchcraft and dance are not only homologous but also syn

4、onymous.However,according to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of the Yin and Shang Dynasties,witchcraft and dance are not from the same source.Our misunderstanding of their origins is completely affected by the Shuowen Jiezi written by Xu Shen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In fact,the“two-sleeve dance”witc

5、h is not the witch of the Yin people,but only the dance of the Han people.From the origin of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the witch is the messenger of the ancient Chinese reproductive culture and is the most“unspeakable”“Cangjie character creation”of the ancient Chinese pictographic characters.From

6、prehistoric society,witch and midwifery witchcraf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medical technology in pregnancy,蓝凡巫、舞不同源:殷商甲骨文中的巫与舞中国先秦时期的巫与舞之新考论(一)历 史 研 究Historical Studies【作者简介】蓝凡,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巫、舞不同源:殷商甲骨文中的巫与舞The Different Sources of Witchcraft and Dance:Witchcraft

7、and Dance in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of the Shang DynastyContemporary Dance ResearchVolume 7,Issue 3(2022)13childbirth,and reproduction.“Witch”is not a professional dancer in the Yin and Shang Dynasties,and dance is only a practical need when practicing witchcraft.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8、of witch dance in the Yin and Shang Dynasties,as well as the exchanges between and influence with other types of song and dance,not only explained the creation of the word“witch”inscribed in the oracle bone,but also reveals the necessity of the social role it plays in the Yin and Shang Dynasties.【Ke

9、ywords】oracle bone inscription,witch and dance,midwifery witchcraft导论:问题的提出在中国舞蹈史上,巫与舞的问题,可以说是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但有意思的是,对巫与舞的认识与定义这一问题,表现出来的却是如此众口一词,即认为巫与舞不仅同源,还同字同义。这在中国的舞蹈界,甚至是在中国的人文社科界,现在基本上已经成为一种定论。孙景琛在 中国舞蹈通史 先秦卷中就认为:“巫产生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时已有了专职的巫人。巫的职司之一,便是掌管占卜祭祀,以乐舞娱神,所以从他们的具体活动看,职司 婆娑乐神 的巫同时也可以说是一种专业的舞人。”“甲骨

10、文中的舞字,像一个人拿着两根牛或其他动物尾巴跳舞的样子。巫即以舞为祀神施术的专门手段。”董锡玖、刘峻骧主编的 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 也认为:“由于商代是神权统治时代,祭祀上帝和祖先都有乐舞。每逢田猎、疾病、农耕、祈雨都要求神问卜,并把结果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所以这些甲骨文有祭祀备忘录之称。它也保存着商代祭祀舞蹈活动的真实记录。主持祭祀的人称巫,他起着沟通人神的作用。巫以舞通神、娱神,巫、舞同出一源。”中国艺术史 舞蹈卷 说得更为直接:“在远古社会中,由于氏族先民相信万物有灵,各种舞蹈无不贯穿着以图腾崇拜为主的原始宗教思想,氏族部落中无论是反映生产劳动、婚姻生育还是血族复仇与战争的舞蹈,都离不开

11、宗教的文化内涵。当时的舞 皆为巫舞,当时的 巫 都是舞巫。这种宗教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两个方面。”可见,对巫与舞的同源同字同义,舞蹈界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而这种观点,显然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人文社科界的认同。张紫晨在 中国巫术中说:“巫与舞在很早便联系在一起。因此,古代舞人被称为巫,巫亦被称为舞人。”庞朴也说:“舞、無、巫的三位一体,向我们透露了一段十分重要的思想史秘密。当年班固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汉书 艺文志)史官出于谁?正就是那些能事無形的以舞降神的巫。”陈梦家也说:“卜辞舞作或,象人两袖舞形,即 無 字。巫祝之巫乃 無 字所衍变:说文 巫,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

12、神者也,象人两裦舞形,無,丰也,从林,或说规模字。”图说字源 的解字认为:“巫是祭祀时以舞蹈让神灵下凡的女人。”比较有影响的是李泽厚,他在专著 说巫史传统 中,更是将“巫”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以为,中国文明有两大征候特别重要,一是以血缘宗法家族为纽带的氏族体制(Tribe System),一是理性化了的巫史传统(Witchcraft tradition)。两者紧密相连,结成一体;并长久以各种形态延续至今。”并进而认为,中国史前的这种“巫君合一”(巫政合一),其来源就是舞蹈的礼仪作用巫同舞字,巫舞同源。甲文中巫作,多见。或作,同舞字,亦多见。它们与祈雨或祈雨的舞蹈活动有关。不仅卜辞,而且文

13、献如 周礼 诗经 礼记 亦多见“舞”字。当时“舞”种类繁多,颇为重要。仰韶马家窑彩陶盆的多人牵手的舞蹈姿态,大概就是这种巫舞形象。巫舞求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卜辞中多见求雨,巫舞求雨对农耕民族是头等大 刘青弋,孙景琛.中国舞蹈通史:先秦时期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129.董锡玖,刘峻骧.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24.史仲文.中国艺术史:舞蹈卷 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31.张紫晨.中国巫术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6.庞朴.道家辩证法论纲 M/稂芬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87.陈梦家.殷虚卜

14、辞综述 M.北京:中华书局,1988:600.唐汉.图说字源 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4:760.李泽厚.说巫史传统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56.历史研究Historical Studies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2年第7卷第3期14事,与整个氏族、部落生存、生活休戚相关,地位非常重要。其次,巫舞和巫术活动由求雨而并及其他种种祭祀活动(当时祭祀极为繁多,卜辞记载凡三、五日一祭)以及治病求药等等。它从而发展出一整套极其繁复的仪文礼节的形式规范,我称之为“巫术礼仪”。其主观目的是沟通天人,和合祖先,降福氏族;其客观效果则是凝聚氏族,保持秩序,巩固群体,维系生存。在这里,他认为,巫同

15、舞字,并将中国史前仰韶马家窑舞蹈彩陶盆的手拉手舞蹈,看作中国最早的“巫舞形象”,可说是巫舞完全等同,起源完全相同。这样一来,“巫”的传统就是“舞”的传统,“巫术礼仪”也就是“舞术礼仪”,从而成为中国文明的重要征候。这样的论述,无疑需要我们特别小心加以关注。可见,真正弄清楚“巫”与“舞”是否同字、同义、同源,是解决巫与舞从史前到夏商周时期的衍变,弄明白中国舞蹈史中巫与舞的辩证关系,以及先秦时期巫舞的真正原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这对于中国先秦舞蹈史的建构,对于中国文明特征的探讨,也因此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两袖舞形”的巫非殷人之巫长期以来,主流观点认为,“巫”与“舞”是同字同源的。但“巫”

16、字在殷商甲骨文字中作“”,与作“舞”的“”和“”,在字形、字义和字源上,并不一致。东汉许慎的 说文解字,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本“辞书”,它说:“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显然,我们对“巫”“舞”同字同源的判断,很明显是受到了 说文解字 的影响。不能说许慎对“巫”的解释是不对的,巫是“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但这种解释明显讲的是汉代社会“巫”的真实情状,而不是殷商时期的“巫”的真实情况。同样,说文解字中说的巫祝并用,也是如此。有汉一代,“独尊儒术”和“天人感应”并用,占卜神学盛行,谶纬之学盛极一时,社会上弥漫着谈鬼神重谶纬的风气,尤其是哀、平二帝之后,谶纬的流行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这种情状下,两汉时期,巫与巫舞风行,加之汉代流行袖舞,使跳巫也尽显“长袖善舞”之形,许慎对“巫”的描述,正是反映了汉代这种巫与巫舞的真实面貌,所以许慎才说:(以)舞降神“象人两裦舞形”。“裦”为“袖”的古文字,段玉裁注,太史公曰:“韩子 称长袖善舞”,直言巫舞的“袖舞”特征。非常有趣的是,巫舞的这种“袖舞”特征,反而使我们更明白了,许慎所言之“巫”绝非商代之“巫”。这是因为,殷代人的着装以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