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月第1期收稿日期:2022-11-16基金项目: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德育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项目“中外合作大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作者简介:徐钰愉,女,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教授。推进中外合作大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徐钰愉何嘉晨(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 宁波 315100)摘要: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模式虽各有特色,但其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标高度一致,即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具备专业水准、前瞻眼界、立体思维的同时,坚守中国立场、深具家国情怀。推进该类大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构筑学校文化安全的堡垒、实现中外合作办学优势互补的途径以及完成核心素养指标的保障,应坚持党的领导,设立架构
2、完备职能部门;坚持开拓创新,增强思政教育教学现实体验;坚持特色育人,开好办好中国文化课程。关键词:中外合作;思政教育;一体化;特色育人中图分类号:G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84(2023)01-0075-05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国际化实践的前沿阵地,是教育国际化观念最直接的现实表现和实践基地。其中,中外合作大学尤为重要而关键。顾名思义,中外合作大学是由中外双方签订办学协议、经过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独立校园和法人资格的独立大学。从2004年宁波诺丁汉大学创办以来,我国中外合作大学的数量已增加到10所,分别是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
3、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此过程中,国家对中外合作大学始终坚持高要求和严把关,始终注重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质量,始终重视中外合作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1这一指示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定位和目标做出清晰引领。中外合作大学因办学模式特色,引入了较多的国外高等教
4、育理念和元素,但衡量其办学是否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学生是否坚守中国立场、深具家国情怀。中外合作大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特指中外合作大学以“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为理念指导,开展以党的领导为关键、以思政课程为核心的,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理论学习与考察实践、传统教育与特色教育于一体的思政教育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实践表明,推进中外合作大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其面临特殊的困难,需进行果敢地改革。一、推进中外合作大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一)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亮明中外合作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
5、记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2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双重影响,我国各种错误社会思潮沉渣泛起,严重威胁着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3由此可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重大挑战。中外合作大学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直面场,容易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对我国文化侵蚀和加快意识形态渗透的目标地。高校的育人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实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好学校各层面、各环节及各要素的育人作用,实现各部分之间的默契配合,使育人系统良好运行并发挥出最大效能,进而在不断的系统优化中持续提升效果。因此,中外合作大
6、学各育人部门之第2期2017年2月NO.7July.2017福建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2023年1月NO.1Jan.2023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23年第1期福 建 教 育 学 院 学 报间必须通力合作、只有全方位融合一体,才能既保持开放、包容的胸怀气度,又守住底线、辨明方向,践行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区分政治原则、思想认识、学术观点等问题,最终实现中外合作大学培养具备坚定的祖国立场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解决中外合作办学“如何培养人”的必需途径
7、中外合作办学不是一方教学理念、资源和方法的单向输入,而是双方办学思路、办学传统和办学力量的互补双赢。国际化是该类学校的鲜明标志,学校里汇聚了一大批全球杰出教育人才和青年学生,这里不是任何一种单一文化的学习交流场所,而是全球文明互动共鉴的宝地。该类学校的党委需要评估研判中外之间在思想传统、教育方法、政治制度、社会历史、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等方面的真实差异,基于全人类的视野,充分利用思政教育平台,彰显来自中国的具有普世性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特别是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和中国独特政治智慧的系统诠释,以期凝聚中外合作办学最强合力,发挥思政教育的最优效能。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能够以“三全育人”为理念,凝聚学校
8、内外合力展示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中国独特政治智慧、中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建设的崭新面貌,从而弥补来自外方合作学校的教学资源中的中华文化资源的薄弱,真正实现中外文化资源互补、强强联合。(三)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解决中外合作大学“为谁培养人”的必然方法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符合国家、社会和个人身心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内容涉及德、智、体、美、劳等。在众多核心素养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最为重要。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不但关系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对于学生其他核心素养的发展也起着导向和引领的作用。宁波诺丁汉大学相关课题组曾于20212022学年做了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调查问卷4,在问卷正式发放之
9、前,课题组对问卷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统计显示,在信度方面,该问卷的Cronbach 系数为0.891,大于0.8,因而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高。在效度方面,本研究使用KMO和Bartlett 检验进行效度验证,所得 KMO 值为 0.702,介于 0.7-0.8 之间,因而说明研究数据效度较好。在试测之后,本研究面向宁波诺丁汉大学的中外籍师生发放正式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739份,其中学生705份(中国学生 686 份,外国学生 19 份),教师 34 份(中国教师 28份,外国教师6份)。通过分析调查结果看出,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国学生较为注重认知能力的发展,对社会责任感等思想道德方
10、面的素养却未提升到应有程度。二、推进中外合作大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挑战(一)在中外合办治理结构体系下思政教育面临如何合理布局的问题由于受中西方不同历史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影响,中外合作大学的思政教育如何统领有方、责任明确、开展全面、架构齐全,从而实现“一体化”?这是首要问题。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国要掌握办学主导权,但在实际工作中,受到该类学校独特的管理架构、运行模式、责任体系等因素限制,任何安排都需要以双方理解合作为前提,因此,得到学校外籍管理人士理解和支持,也是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题中之意。中外合作大学应该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党
11、的领导,突出政治建设,合理布局思政教育架构,讲究方式方法,在与外方合作的同时彰显社会主义底色,落实党的领导和意图,这一切问题归根结底取决于顶层架构的布局设计。(二)在多元话语体系环境中思政教育面临如何加强的问题中外合作大学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支撑着各方立场的话语在这里随时进行着正式、非正式的交流,思政课程在中外合作大学中有着鲜明的标识,它是由中国语言、中国教师、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等凝聚而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课程,其教学质量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当代人文教育的国际形象。中外合作大学所需培养的是具备远见卓识的一流国际化人才,这样的人才最终要建设祖国、回报社会,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
12、把握中国国情的历史和现状,辨别各方话语背后的立场,坚守家国情怀,在中外文化交织的背景下坚持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中国人的学术自信和自尊,具备“超越”的胆魄和能力,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三)在引进国外优质课程体系的同时面临如何融入课程思政的问题“课程思政”的初衷在于集全校教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克服传统思政教育的过于显性化、单向度、单领域教育局限,提倡“润物细无声”,762023年1月第1期强调所有课堂联动育人,从战略高度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协同效应。然而,在中外合作大学中,专业课程由相当数量的外籍教员担任授课(例如,宁波诺丁汉大学外籍学术教师
13、约占总学术教师70%),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教学评估等与国外合作大学保持同步,一方面,很难将“课程思政”的理念直接传递给外籍教师,另一方面,亦很难调整专业课程的既有教学体系来适应思政教育需求。在中外合作大学,思政教育要实现一体化建设,必须突破困境,开辟“课程思政”的新路和新局。(四)针对来华留学生群体面临如何进行中国文化教育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4月25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1中外合作大学中拥有相当数量的留学
14、生群体,例如,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留学生人数近700名,涵盖本科生、研究生及进修生,分别来自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8%左右。毋庸置疑,留学生远赴中国求学,不仅为了获得学术上的提升,更是为了深度了解中国、现实体验中国文明、学习中国现代化治理的成功经验、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面貌,以此获得自身全方位的视野开阔和素质提升,以期助益其一生的成人成才。中外合作大学的思政教育,应该涵盖面向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提升我国留学生教育质量,以吸引更多的来华留学生,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互相理解,提高我国社会
15、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国际声誉。综合所述,中外合作大学的思政教育面临自身困境,需要统筹布局,确保学校的发展能够坚守中国立场、维护祖国利益,实行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中国学生教育和留学生“外宣”等全方位覆盖的一体化建设。三、推进中外合作大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基本策略(一)中外合作大学应坚持党的领导,设立架构完备职能部门中外合作大学,党的领导至为关键,该类学校的管理模式、工作机制和教学环境相比普通高校有着自身的特色,越是在这样背景下,越是要发挥学校党委的作用,思政教育一体化须在党的领导和管理下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
16、”5这就意味着,一方面,确保党委在办学方向上的引领作用。中外合作大学要牢固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核心地位,确保党委在办学方向上的引领作用,党委领导要全程参与学校的最高层决策会议,学校各项工作要接受党委的全面领导,在复杂敏感的校园政治文化生态中,绷紧坚持党的领导、维护祖国利益、培养国家栋梁人才这三根弦,有效把握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在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重大问题上把好政治关。另一方面,确保党委在治学管理中的监管作用。中外合作大学在运行与发展过程中势必面临比国内传统大学更加严峻的风险,党委在治学管理中,尤其需要提升对于文化冲突的引导和监管能力,这不仅关乎学生文化适应问题,更关乎国际化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该类学校党委需要全面审视学校教学工作,出台和落实相应文件,坚守国家意识形态和法律法规“红线”“底线”,重点对教工聘用、教材选用、课堂用语等环节从严排查把控。宁波诺丁汉大学采取学校党委书记担任学校理事会执行理事,学校建立党委书记与外方执行校长定期会议沟通机制,两名党委副书记进入学校管理委员会,建立党委领导全程参与学校的最高层决策会议机制,以此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