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出版科学(双月刊)2023231期年第第卷PUBLISHINGJOURNAL数字阅读空间中的信息流动、情感凝聚与虚拟互动张美娟苏华雨王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摘要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阅读的空间隔阂,新型的数字阅读社群正在形成,阅读成为一项以技术为载体的空间互动实践。聚焦赛博空间视角下的数字阅读,实践中的个体、信息、情感被纳入到虚拟的信息化场景中,以互动仪式的方式实现情感凝聚与空间互动。开放性的虚拟互动打破了阅读的封闭性,数字阅读空间中的用户价值、场景价值被进一步发掘。关键词 数字阅读赛博空间互动仪式虚拟互动流动性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1009-5853(2023)02-0047-09Information Flow,Emotional Cohesion and Virtual Interaction in Digital Reading SpaceZhang MeijuanSu HuayuWang Meng(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Wuhan,430072)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broken the spatial barrier of reading,
3、new communities are forming.Reading has become a spatial interaction with technology as a carrier.Focusing on digital rea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yberspace,individuals,information and emotions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virtual informational scene to achieve emotional cohesion and spatial intera
4、ction in the form of interactive ritual.The user value and scene value in the digital reading space are further exploredwiththeopen virtual interaction breaking the closed nature of reading.Key wordsDigital readingCyberspaceInteractive ritualVirtual interactionMobility 基金项目 本文系 2022 年横向课题“融媒环境下的新阅读”
5、的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 张美娟,管理学博士,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华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2021 级硕士生;王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2021 级硕士生。出版科学,2023,31(2):47-55 数字阅读(digital reading)即阅读的数字化,是指使用数字设备阅读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数字文本的活动1。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最新发布的2021 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截至 2021 年我国数字阅读产业整体营收已经超过 400 亿元,数字阅读用户规模高达 5.06 亿人2。数字阅读用户数量不断增多,用户黏性持续攀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建设全民
6、阅读社会的重要抓手。伴随着我国“触网”用户基数不断扩大、阅读载体的技术更迭以及内容生产方式的多样化,数字阅读已经不再局限于文本的数字化载体呈现,转而进一步深化至新的融合阶段,拓展成为一项多感官、全媒体,且具有社交功能的全新的社会化实践。人借助数字媒介接入到虚拟的数字空间中,阅读行为突破了传统阅读形式依赖的物理空间。读者基于文本信息产生的情感互动成为非实体的虚拟“社区”形成与稳定存在的基础,这种虚拟的“网络社群”“数字场景”等成为数字时代中新的阅读场所。数字阅读空间的虚拟构建与拓展延伸实质上是一个以信息与情感为纽带的再媒介化过程。DOI:10.13363/j.publishingjournal.
7、20230330.00548出版学出版工作栏目主持介子1阅读空间的数字化转型数字阅读深入发展下,“空间”的内涵更加丰富,逐渐从一个物理场景转变为“一个想象共同体”,伴随着读者阅读习惯的碎片化、超时空与超文本化,阅读空间场景也随之逐步“由实入虚”,呈现出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1.1阅读空间的发展与场景转移作为阅读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将阅读置于空间视角下是十分必要的。从基础的功能出发,公共图书馆、书店、报刊亭、阅览室等场所都是专门为阅读而打造的空间,其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一个安全安稳的场所,以便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其中,开放性的公共阅读空间是最常见的形态。以公共阅读空间为研究对象,文琴曾在综述研
8、究中对于国内外公共阅读空间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类型进行梳理,关注实践中图书馆、书店等建设的经验与发展路径3。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阅读空间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张书桌、一座图书馆、一家书店,其价值被扩展至传播学、出版学、室内设计学、环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建筑学等多个领域。王子舟就曾借由空间社会学、都市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关注公共阅读空间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的矛盾协调问题4。石晨旭等人则从设计原则出发,聚焦阅读空间在顶层设计、特殊群体设计、绿色设计过程中的公共性意识5。既往的研究表明,对阅读空间价值的深入挖掘,已经成为提升读者阅读体验、发掘阅读内涵的重要方式,在构建全民阅读社会的
9、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科技的发展引领时代进入了数字化发展的浪潮之中,读者的生活方式及阅读习惯随之发生了重大转变既不能丧失必需的阅读需求,也要与现有的生活节奏相适应。技术更广泛地作为阅读的载体工具应用,阅读有了更多的形式选择,数字阅读便应运而生。传统的纸质阅读实践中,阅读场景是由原有的物理空间及读者个人的阅读行为共同构成,更具有大众的引领趋向,而在数字阅读空间里,读者成为主体,阅读场景围绕着读者个人构建存在,数字技术给予了读者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权利与能力,空间构建中更加突出读者的主动权与主导性,阅读空间由传统的开放空间转向基于读者思维而存在的虚拟空间,因而需要将数字阅读纳入到一个融合了技术、
10、信息与人的虚拟空间视角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1.2赛博空间视角下的数字阅读“赛博空间”(cyberspace)是一个概念空间(con-ceptual space),这一概念于 1984年由美国科幻小说家威廉 吉布森(William Gibson)在其作品 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中最先提出。吉布森将其描述为一个通过网络把全世界的人、机器及信息源都连接起来的、复杂的、抽象的新型空间6。媒体化电脑通讯和虚拟化的现实技术是这一空间的核心。赛博空间实质上是一个在现实基础上的、非物理空间的、虚拟的、主观的、人造的空间场景,网络购物、网络社交、网络情景游戏、网络阅读等场景构建和互动都可被纳入其中
11、。这与媒体理论家马歇尔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提出的“地球村”的概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在电子环境下,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已经被拓展至全球范围,一切时间和空间在电子时代都将不再是阻碍,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交流。从媒介进化角度看,赛博空间是数字媒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走向更为人性化交流和传播的需要7。数字媒介的空间概念将媒介从工具视角转向行为视角。数字空间被视作是一个与物理空间同等重要的概念,被信息和技术所连接的虚拟互动与行为选择是互联网时代人的社会行为的重要体现,一方面与现实空间中49出版科学(双月刊)2023231期年第第卷PUBLISHINGJOURNAL的行
12、为具有强烈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一定的割裂性。这种割裂性主要源于虚拟空间构建过程中数字技术快速的发展迭代,与实体的物理空间循序渐进的演化过程之间是人错位而非同步的,因而造成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聚焦于阅读这一具体行为,阅读空间从一张书桌和一本图书,跳转到了一方电脑屏幕,如今已经浓缩进一块巴掌大的屏幕,数字阅读载体总体呈现移动化、轻型化与智能化的特点8,物理可见的阅读空间不断缩小,读者接入的方式越发多元,读者基数也在不断扩大。伴随着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的转化,数字阅读空间的准入门槛也在不断降低,大量的用户涌入这一空间,通过互联网技术被连接到了一起。传统纸
13、张承载的印刷文字转变成了电子设备中的符号编码,数字阅读空间杂糅了巨量的情感、语言、文字以及抽象的符号,数字技术创设的场景为其提供了一个可以承载的空间,读者得以在其中进行文本阅读与情感互动。在具体场景中,数字技术创造了可以阅读的“场所”和“空间”,读者与源源不断的生产内容共同塑造出了动态的、流动的数字阅读空间,见图 1。卡斯特(Castells)认为这种“流动的空间”(space of flows)本质上是“一种流动化的信息空间,其存续依赖于不断的技术革新”9。空间中强有力的信息共享、文化社交与情感互动,最终实现了文化信息的超空间与强流动传播。数字技术阅读文本虚拟场所数字阅读空间打造衍生信息流动
14、情感互动图 1数字阅读虚拟空间的基础架构2数字阅读空间的构建要素基于新型技术的数字阅读正在重组人与知识、技术及空间的关联10。数字阅读空间构建的核心问题在于对人、信息和技术的整合,从技术支持实现基础架构的虚拟化,到信息流和情感流的紧密交织,阅读行为已经被置于一个全新的虚拟数据包裹的技术空间中了。2.1空间构建的技术基础新的“空间”“场景”的构建基础来自于阅读形式的转变,读者已经不需要到特定处获取图书资料,传统阅读方式中人和文本共处于同一物理空间的场景被改变。越来越多的数字设备成为读者准入数字阅读空间的媒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Kindle 阅读器、电脑、数字电视、智能手表等,读者只要一键点击,
15、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敲响数字阅读空间的大门,进入超越时空的虚拟场景中,创造出虚拟的“在场”。数字阅读空间的基础在于知识资源的聚合与管理,数字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等的开发应用即是通过区块链11、大数据12、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手段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可阅读场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技术的进一步介入为阅读空间的构建提供了更高层次的保障。对于虚拟的阅读空间构建,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知识资源的聚合实现空间的基础构架,个性化定制服务实现知识资
16、源的推送传播,终端的统一管理实现个人阅读空间与公共阅读空间的连接。国内外当前移动阅读空间主要是以数字平台的形式构建,其建设已经取得相当可观的进展。以最为突出的数字图书馆为例,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数字阅读空间转型主要是借由整合服务系统实现知识空间的元数据整合,在国家层面或区域层面搭建相关的数字文献存储系统、统一用户系统、版权管理系统、文献搜索系统、50出版学出版工作栏目主持介子数字资源发布系统等数字化平台13。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还纷纷通过手机 App、微信图书馆、小程序应用等的开发与推广来建设自己的移动数字阅读空间,通过对数字技术个性化、定制化与专业化服务功能的深度挖掘,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知识资源的整合、分类与推送,围绕学科、个人、主题等不同的需求做出了个性化的服务设计,不断提高信息传播的精准性,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感。2.2空间连接的维系纽带人的思维是非线性且具有不确定性的,这种不确定性在数字阅读环境中被进一步放大,包括阅读对象的筛选、阅读文本的解读、读者的社交互动、阅读情感的表达等行为更加灵活与自由,体现出契合读者思维变化的一种“流动性”。正是这种流动的思维互动连接